近年来,马云对于经济发展发表过不少言论,可以说,马云所占的高度决定了他比一般人看的更远更清楚。近日马云又对未来经济发展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认为,未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将融入我们的生活,未来的制造业不是标准化和规模化,而是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
宽禁带功率半导体的研发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以高效的光电转化能力、优良的高频功率特性、高温性能稳定和低能量损耗等优势,成为支撑信息、能源、交通、先进制造、国防等领域发展的重点新材料。
机器人组成的“不会流汗”的生产车间、搭载着人工智能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眼下,智能制造已然成为许昌制造业令人瞩目的亮点。到2020年,许昌市的智能制造将更上一层楼,新增工业机器人3000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24日在京发布由中国电子第六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国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2018年6月12日,历经13个月的艰苦奋战,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顺利投产,投产仪式在惠州市仲恺区TCL集团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
5月17日,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制造论坛在天津举办。
近几年,在“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浪潮的推动下,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创新升级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随着生产、物流、信息等要素不断趋于智能化,整个制造业供应链也朝着更加智慧的方向迈进,成为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引擎,支撑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随着智能制造、工业4.0、物联网等产业的快速拓展,传感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而传感器处于连接被测对象和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的特殊位置,也使其成为信息采集的“窗口”,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产品系统的功能。
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但国产机器人和芯片产业其实存在相似制约,即对外依存度高、缺乏核心技术,阻碍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工业机器人如何突围成为大家探讨的重点。
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指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合,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备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通互联为支撑的四大特征。
戴尔易安信携手7家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领军企业,在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期间正式成立“新时代智能制造联盟” (以下或简称“联盟”)。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副总裁吴海亮,以及联盟各成员领导一同出席并见证了“新时代智能制造联盟”成立仪式。
在今年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全球顶级电子行业大咖的新技术,而且还看到了大量智能制造产品。为期3天的慕尼黑电子展你是不是没看过瘾呢?没关系,在本次的展会上,慕尼黑展览官方宣布华南国际先进电子
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要在发展智能制造上求突破,要在发展绿色制造上下功夫,要在发展服务型制造上做文章,才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新材料等9个领域。研究布局全自主编程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智能制造不仅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也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满足现代化生产的标准化要求。随着中国智能制造战略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实施智能化工厂改造推进智能制造转型。不过中国制造业想要在智能制造上走得更远,仍需要不断闯关。
先分析一下国内智能制造业的背景。从2015年开始,国内智能制造专项申报的浪潮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咨询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硬件厂家如供应商、客户厂家如主机厂等多单位搞强强联合,开始申报的共赢工作。
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举行。本届大会以“聚、融、创、变”为主题,吸引了格力电器、中车集团、华为、阿里云、旷视等在致力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厂商前来参展。
近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7中国智造业年会”在北京举行。在年会上,东旭光电副总经理王忠辉详解了东旭光电产业格局布局规划,及结合东旭光电发展路径分析了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目前存在的难点,并为制造企业应如何面对已经到来的智能制造发表了观点。
正如过去媒体所报道的,随着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的飞涨,企业正在加快机器人在工厂中的部署。这种趋势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今天,英飞凌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发布由双方合作编写的《智能制造管理白皮书(2017版)》。白皮书的出版旨在为政府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政策及相关国家战略,提供依据和实施方向;同时,也为有志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企业,提供制造管理指南,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管理的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