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IOT)能提升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加强质量控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风险,以及强化整个制造流程的可视性。
英特尔投资,英特尔公司的全球战略投资和收购部门,今天宣布向15家科技创业公司进行总额超过6000万美元的新一批投资,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英特尔投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新加入英特尔投资组合大家庭的企业创始人和CEO。新一批的投资使得英特尔投资2017年的投资总额超过了5.66亿美元。
回顾近10年来,接连发生了塑化剂、毒奶粉、地沟油、手摇饮农药超标等大规模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民众对食品安全议题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唯今之计,业者必须尽速建立食品履历追溯系统,让制造到零售之供应链流程信息全部透明化,借以挽回消费者信心。
智能机器并非崭新的概念,但机器大规模连网倒是史上头一遭,物联网(IoT)可望颠覆工业营运流程,但仍有不少人不清楚物联网的真实含义。
你能想象20年后的工作场所吗?办公室还会存在吗?或是由个人空间组成的企业总部?员工之间会更加协同合作还是独立作业?会变得更有生产力或更没效率?甚至还会是人类吗?
尽管在我们生活中,智能手机已经十分普及,智能家居迈开了脚步,网络社交、电子商务、互联网娱乐、在线教育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制造业领域,这一场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工业革命似乎没有那么腥风血雨。
穿戴物联网热潮发展至今,有3个值得深究的方向。
日本迈入高龄社会,国家整体医疗费用突破40兆日圆(约353.5亿美元)大关,且持续成长中。各种社会成本后续恐将引起国家财政困境。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前列腺癌示踪剂,这种物质对于癌症的发现非常重要。
目前,全球每年近20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脑动脉梗塞和其他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为了预测这些疾病,许多医生使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学会(AHA)提供的指南,包括评估年龄、胆固醇水平、血压等8个风险因素。但这些指标过于简单,无法解释患者服用多种药物、其他疾病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各种可穿戴设备的蓬勃发展,对于各种可穿戴传感器的需求日益提升。这些传感器可以贴合于身体也可以整合到衣物内,使得运动员可以更好地监测他们的运动,而理疗专家可以用于帮助患者的康复,也可以帮助电脑游戏和动画做出精细的动作捕获,帮助工程师建立可以做柔和触摸的机器人,或者形成一种新的实时健康监测设备。
NB-IoT是专为低功耗、低成本物联网装置所开发的新式无线标准,能与蜂巢式网络基础架构共同运作。其具备低功耗、长距离的特性,以及强大的讯号穿透力,能在特定环境中提供其他无线技术没有的优点。因此,NB-IoT成为物联网装置链接至云端的理想选择。
泰雷兹日前公布了入选其为期6个月网络安全项目的9家初创企业的名单,该项目将在全球最大的初创科技园区STATION F进行。作为有着40多年经验的网络安全领域的专家,泰雷兹加入STATION F为其管理网络安全项目,并通过与该领域的专业初创企业合作来推动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
在关于科技和物联网如何改变产品和业务模式的最新文章中,PTC首席执行官Jim Heppelmann和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 Porter针对物联网时代的企业竞争战略进行了讨论。
随着物联网(IOT)、云端运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及智慧城市节能与环境永续趋势带动,城市路灯开始加入传感器,具备连网、收集、分析周围环境、交通信息,转变成智能路灯。根据调研机构Northeast Group资料,2016年全球路灯市场规模约3.15亿盏,至2026年将成长达3.59亿盏路灯,而LED路灯与智能路灯市场规模将会高达695亿美元。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 今天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BABA)旗下的云计算科技公司——阿里云携手合作,为中国市场提供云节点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新的单片SPDT模拟开关,并在业内首次采用了超小尺寸的新型μDFN6封装。Vishay Siliconix DG3257非常适合用在便携式消费产品和医疗设备中切换模拟和数字信号,在4.2V下的电阻为5Ω,并且提高了带宽,减少了寄生电容,还有掉电保护功能。
家用机器人一词的诞生,可以归因于物联网的科技产生的产物,随着远程控制,智能功能等家具推陈出新,势必需要一个类似“中控台”的媒介。然而如何让这个中控台更有温度的贴近家户之中,家用机器人就此诞生。
物联网全球都在喊,然而物联网除了要有“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网”把这些装置串起来。
日前,2017年中国“云上贵州”智慧交通大数据创新大赛在贵阳收关,535个项目经过激烈角逐,16个项目最终站上领奖台。从交通领域看,这些项目涉及公交线路优化、“绿通车”、出行行为预测、交通工程大数据等领域;从大数据角度着眼,物联网、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大数据力量在交通全领域、全维度进行着渗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