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疫苗的事情,我们可以称之为危机,甚至有些人,会把之前的毒奶粉事件联系在一起。 这个事情,作假的企业良心大大的坏,但是医疗监督体系出现了大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疫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革,AI的发展似乎已经出现疲态,从最初只追求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到现在更在意AI的赋能。可以看到近两年AI在赋能安防、赋能汽车、赋能教育、赋能传统制造业、赋能医疗等上面都已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乳腺科专家刘强至今为一个二胎母亲的病例感到痛心。因为这位母亲“非常坚强”,一再向他表达,“只希望病情能坚持到(刚出生的)孩子开口说话,能听孩子叫一句妈妈”。这一声“妈妈”
人工智能发展至今,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寻找落地应用场景成为AI企业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学影像行业发展的支持,“AI+医学影像”成为一种全新的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以数见不鲜了。在医学影像方面更是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据了解,前沿的人工智能已可以用于三维医学影像,对神经系统疾病和视网膜疾病做出快速、准确的医疗诊断。
全球人工智能产值到2022年预计会达到2000亿美元,如果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医疗保健将会在这一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以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而言,这并不奇怪。人工智能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减少
最新消息,2018年5月,上海铱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脑医生(Dr.Brain)顺利完成Pre-A轮融资,获得海尔资本旗下海立方舟基金数千万元的独家投资。此前,脑医生曾获由道彤投资领投,艾瑞资本
测试新药是一个缓慢、昂贵和耗费人力的过程。人工智能有可能重构临床试验过程的每个阶段——无论是从匹配符合条件的患者到临床试验过程,再到监测依从性和数据收集。 在美国,2018年有超过170
从AlphaGo大战柯洁,到OpenAI血虐Dota2半职业选手,AI再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自2012年以后,得益于数据量的上涨、深度学习的出现的运算力的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开始大爆发。
近日,大经中医创始人李文友表示,已于今年5月份完成1500万的Pre-A轮融资,本轮由科大智能总裁杨锐俊主投,上海杭米科技中心(有限合伙)跟投。据悉,此轮融资将用于系统的研发等。 大经中
在以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为主题的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英特尔作为该项技术引领者发表了更“接地气”的看法。 关乎民生的医疗领域,是人工智能落地最佳应用阵地,在这里AI可以尝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目
“我们变得可笑、无能而又滑稽。但这并不是我们真实的样子,这是我们的疾病使然。”在《依然爱丽丝》中,阿尔茨海默症早发型患者爱丽丝谈到。 阿尔茨海默症(简称AD)存在于我们身边,多见于65岁
医疗人工智能风刚起,监管的步伐就已逐渐跟上。 根据2017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下称“新《分类目录》”),2018年8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出现了对诊断功能
“看病难,看病贵”,相信每个去过医院的人都深有体会。尤其是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更为沉重,一旦某个人患了重大的伤病,其全家都会陷入极度焦虑的状态。即使有了医保,大多数人还是会感叹:生
AI+医疗已经是大势所驱,虚拟助理、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疾病风险预测、药物挖掘、健康管理、医院管理、辅助医学研究报告等领域已经开始逐渐引入AI技术,其中,医疗影像分析是目前人工智能应用比较成熟的
自2011年Watson奠定其医疗的商业发展方向,已经有7个年头了,这七年人工智能发展风声水起,无数初创企业紧随潮流,各类深度学习算法也经过了多次换代,但浪潮过后,留下的无数先行者的遗骸。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AI泡沫的话题颇受关注,在过去的几年里,关于AI的“故事”不绝于耳。而今天,社会和市场似乎更关心一个问题——AI能否落地? 医学领域是AI研发团队角逐的火热战场,但至今
近日,小编了解到,荷兰皇家飞利浦宣布中国首个“飞利浦星云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平台”落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辅助放射科医生通过智能化图像后处理为患者提供精准诊疗,并支持临床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上AI技术,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医疗影像识别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提升了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生的负担,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 8月30日上
当患者进入了重症监护病房,那么就等于将一切托付给了医生。然而重症监护室监控的指标众多,不同的患者需要关注的指标权重也各不相同,尽管医生护士全神贯注处理病人相关的事项,失误仍在所难免。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