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的春风里,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电子行业集体“智能”。继互联网电视、3D电视之后,智能电视成为我国彩电业最热的卖点。在这一背景下,几乎所有厂商都加大了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力度,消费电子厂商从制造向应用
中国广州--(美国商业资讯)--致力于发展下一代家庭娱乐网络标准的DiiVA™联盟宣布,三星电子的UA32D5500、UA37D5500、UA40D5500与UA46D5500系列智能电视机,日前在广州的DiiVA授权测试认证中心(ATC)通过了全套Di
通过面板技术革新带来的用户体验来扩大市场。在与2010年11月10日开幕的“FPD International 2010/Green Device 2010”同时举办的“FPD international 2010论坛”主题演讲中,各位演讲者异口同声地强调应该通过技术革
借助智能电视商机,由中国零售第一迈向世界销量前三 本报青岛6月21日讯(记者陈凌馨 □刘怡)6月21日,中国最大的电视机厂商海信电器通过官方微博(海信电视官方微博)发布智能电视宣言:将2011年确定为智能电视元
历时一年,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终于获批。人们开始憧憬三网真正融合后,电视、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的内容可以在不同的屏幕间互相转换。但事实上,各种内容要在这些屏幕间互相转换,还要实现芯片和操作系统间的互通和
历时一年,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终于获批。人们开始憧憬三网真正融合后,电视、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的内容可以在不同的屏幕间互相转换。 但事实上,各种内容要在这些屏幕间互相转换,还要实现芯片和操作系统间的互通和
日前,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大连软交会)隆重开幕。秉承对大连软交会的一贯支持,以及助力中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的承诺,英特尔公司继续以高层演讲、技术讲座、产品展示等强大阵容亮相,携手合作伙伴
历时一年,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终于获批。人们开始憧憬三网真正融合后,电视、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的内容可以在不同的屏幕间互相转换。 但事实上,各种内容要在这些屏幕间互相转换,还要实现芯片和操作系统间的
时下,3D和智能都是彩电业最为火爆的概念。不过,由于消费市场基础更好,智能电视的风头似乎盖过了3D电视。“裸眼3D”技术异军突起一张看似普通的“贴膜”,贴在手机屏幕上,栩栩如生的3D画面就呈现在眼前。名为Lead
新浪科技讯 6月14日消息,TCL集团(000100.SZ)今日发布2011年5月份主要产品销量公告,公司各主营产品销量均保持稳步增长。其中5月份液晶电视销量为55.82万台,同比增长39.42%。 5月份TCL公司多媒体业务增长显著,
京东方总裁陈炎顺:未来竞争焦点在中国大陆 “现在这个行业特别像战国时代,企业间合纵连横。”京东方执行董事兼总裁陈炎顺坐在8.5代面板线旁的办公室如此慨叹。 京东方的8.5代线即将在6月28日投产,这将是中
随着苹果iPad简约风格重新兴起——以触控按键取代传统机械式按键的笔电热键(HotKey)设计,和轻薄面板搭载触控按键,也成为IC设计业者短期内触控领域发展的新机会;另外,智慧电视市场开始加温,威盛/硅统两家芯片处
3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据业内分析师从苹果亚洲供应商处获悉,苹果正在开发一款智能电视(SmartTV)样品机,以帮助它占领消费者家庭用户市场。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博提(KatyHuberty)周五在一份投资者报告
智能电视的出现改变了彩电业原有的简单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形成了以硬件研发和内容开发齐头并进的新局面。在这一背景下,预示着以内容为核心,终端产品市场的竞争进入全媒体时代,而终端与内容的融合程度将决定市
一年一度的液晶面板赴台“团购”本月中将再度“起航”。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本月14日协会将再次组织大陆多家彩电企业赴台,今年采购台湾液晶面板的规模将续创新高,预估总额可
记者 王星桥 王庆钦 罗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意大利传统文化与中国很相似,两代同堂的家庭比比皆是,许多家庭不仅在客厅摆放电视机,而且在餐厅、厨房等处也摆放电视机,意大利因此成为世界上除了北美之外以
本报记者 王耀翠报道 目前国内的智能电视占平板电视出货量的比例还不足5%,但市场调查机构预测,最迟到2014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将突破9000万台。这是一个令彩电行业振奋的数字,吸引了很多厂商进入智能电视领
根据DITITIMES Research,网络视频服务已由PC进一步走向TV应用,在TV领域的联网方式,有搭载专属视讯接受盒、搭配具联网能力周边设备如蓝光播放机或电玩主机,以及直接使TV配备联网功能3种实现方式。依厂商产品策略
根据DITITIMESResearch,网络视频服务已由PC进一步走向TV应用,在TV领域的联网方式,有搭载专属视讯接受盒、搭配具联网能力周边设备如蓝光播放机或电玩主机,以及直接使TV配备联网功能3种实现方式。依厂商产品策略不
在产品匮乏的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在中国几乎成为卓越品质的代名词。即使到了平板电视时代初期,日资彩电产品仍然保持着品质领先的优势。然而近年来在彩电产品技术日新月异的竞争变化中,日本彩电企业在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