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家的iPhone产品性能很好的基础在于其搭载的A系列处理器,苹果已经成功推出了自家的CPU,其强悍水平大家也都有目共睹,这已经使得苹果领先其他手机厂商的一个重要筹码。而据外媒最新报道称,苹果并没有就此满足,
看到这标题可能各位觉得有些偏激,不过这话没错,近年来相对于iPad使用的苹果A系列增强版,其他移动处理器的性能确实要落后很多。那苹果又是怎么走上这疯狂的道路的呢?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看看iPad的那些疯狂堆料的历程
受访人: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多媒体技术市场营销总监Peter McGuinness1. 问:一般来说,嵌入式视觉涉及广泛的各种应用。你认为有哪些市场特别适合嵌入式视频应用?答:市场对嵌入式视频产品有巨大需求,而且正持
FPGA在高度并行、大吞吐量数字信号处理(DSP)应用方面享有很好的声誉。过去几代FPGA器件一直稳定的增强这方面的特性。但是,很少有一种革命性的而不是渐进式的新产品出现。A
异质运算架构(HSA)将有助实现高效能、低功耗处理器设计。随着HSA标准和软体解决方案日益成熟,处理器研发人员将能利用此技术促进系统单芯片(SoC)内部的异质核心协同运作,并
高性能浮点处理一直与高性能CPU相关联。在过去几年中,GPU也成为功能强大的浮点处理平台,超越了图形,称为GP-GPU(通用图形处理单元)。新创新是在苛刻的应用中实现基于FPGA
半导体行业有几类企业,分别是IP供应商、IC设计商(Fabless)、晶圆制造厂(Foundry)和封测厂,还有一种是以英特尔为代表的IDM模式企业。IDM模式即包揽IC 设计、IC 制造、封装测试等各环节,除了因英特尔还有三星、东
在GPU方面,麒麟950虽然一改麒麟920的弱机表现,首次用上了Mali-T880 MP4,但官方给出的性能各种提升100%虽然很好看,但GFXBench性能数据实际上显示它的GPU性能并不夸张,远远没有达到骁龙810及三星 Exynos 7420的性能。
今年在iPhone 6s的A9芯片中苹果公司仍然非常重视提高GPU性能,而且和上一代相比A9的GPU性能确实提升不少。从第一代iPhone 还有它们使用的三星开发的SoC来看,可以说苹果公司简直就是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及其Po
日前,ARM发布了两套全新的CoreLink系统IP,该技术是专门为下一代移动设备设计的,在性能上有了较大的提升。新的CoreLink CCI-550互联总线能够用于ARM的big.LITTLE多核心架构,能够完美适配拥有“完全一致性”的GPU,而且延迟更低、吞吐量更高;新的CoreLink DMC-500内存控制器,提供了更高的带宽、以及更低的延迟。
越来越多的绘图运算资源开始转移至云端,以满足广泛的用户需求。提供远端绘图处理器(GPU)功能的供应商预计将面临新的竞争局面。远端的绘图核心伺服器将“发挥更重要但
AMD第3季度财报中,再度亏损1.97亿美元,这是自去年Q3季度之后AMD连续四个季度亏损了,为了获得资金,AMD还把江苏的封装厂出售股权给南通富士通,转为双方合资。导致AMD经营状况不佳的根源说到底还是AMD现在缺乏有竞
AMD于今日推出了最新的GCN嵌入式Radeon产品线,并且提供了面向工业设备和创意型专业人士的嵌入式版本,比如医疗、航空航天、以及工业控制等。嵌入式市场显然不受游戏领域的超高性能要求,但如果你想要拥有一套低成本
AMD(NASDAQ:AMD)今日宣布,升任47岁的Raja Koduri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兼Radeon技术事业部首席架构师,直接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博士(Dr. Lisa Su)汇报。在新岗位上,Koduri先生负责对AMD APU、独立显卡、半定制以及
在整个嵌入式领域,“更多内核”已经成为设计趋势,一些硬件架构可以提供数十个内核,有些架构中的内核甚至多达上千个。然而,多内核设计在软件方面仍存在诸多挑
由于全球上网用户越来越多,据预测到2018年,全球数据中心的总占地面积将从2013年的15亿平方英尺增加到近20亿平方英尺。这些计算中心的服务器不仅会连接到个人电脑、电话和平板电脑,还会连接到大量新型联网设备和系
英特尔首席图形软件架构师大卫布莱斯表示,该公司在未来某一时刻将支持VESA自适应同步技术标准,这将允许由英特尔处理器和GPU驱动的PC可以获得可变刷新率显示器带来的好处。大卫布莱斯表示,英特尔支持VESA自适应同步
巴塞隆纳超级运算中心(Barcelona Supercomputing Center;BSC)近年来致力于研发超级计算机的替代型架构,也以传统上应用于智能型手机等客户端装置的ARM服务器芯片,开发出原型系统架构。据The Platform报导,低阶CP
日前,Intel正式发布了第六代酷睿处理器(代号Skylake)。虽然具体的CPU、GPU架构细节均未披露,但是依然能看出不小的进步,尤其是在CPU性能提升缓慢的情况下,核显已经进化到
在过去的5到10年,移动技术的创新给电子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既包括基础架构方面,也包括服务器、云端和移动数据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的应用对于处理器的要求不同,服务器对性能的要求较高,而便携设备则更侧重在功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