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

关注215人关注
我要报错
SMT贴片指的是在PCB基础上进行加工的系列工艺流程的简称,PCB(PrintedCircuitBoard)为印刷电路板。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MountedTechnology的缩写),是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 SMT错漏反预防与换线(接换料)标准规范

    在电子制造领域,SMT(表面贴装技术)因其高效、精准的特性被广泛应用。然而,SMT生产过程中的“错漏反”问题(即加错料、漏装料、物料反向)仍是制约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错漏反预防策略与换线(接换料)标准规范两大维度,系统解析SMT生产中的核心管控要点。

  • SMT物料管理:仓储与使用规范的科学实践

    在电子制造领域,SMT(表面贴装技术)的物料管理直接决定生产效率与产品良率。从元器件的精密存储到辅料的高效周转,科学的管理体系需贯穿仓储、领用、使用全流程。本文基于行业实践,解析SMT物料管理的核心规范,为企业构建高效、可靠的物料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 SMT IPQC巡检标准:经典手机制程的质量管控密码

    在智能手机精密制造领域,SMT(表面贴装技术)作为核心工艺环节,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决定产品良率与可靠性。IPQC(制程巡检)作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守门员”,通过标准化巡检流程与关键控制点管理,构建起手机制程的零缺陷防线。本文基于经典手机制程案例,解析SMT IPQC巡检的核心标准体系。

  • SMT/PCBA可靠性测试:标准、方法与行业实践

    在电子制造领域,SMT(表面贴装技术)与PCBA(印刷电路板组装)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终端产品的性能与寿命。随着电子产品向高密度、高集成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PCBA可靠性测试已成为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本文将从测试标准、关键项目、测试方法及行业实践四个维度,系统解析PCBA可靠性测试的技术框架。

  • SMT IPQC巡检标准:有铅/无铅混合制程下的精密管控

    在电子制造领域,SMT(表面贴装技术)已成为高密度、高可靠性电路板组装的核心工艺。随着环保法规的升级,无铅制程逐渐成为主流,但受制于成本、设备兼容性等因素,有铅/无铅混合制程仍广泛存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这种混合制程对IPQC(制程巡检)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精准控制两种工艺的差异,避免交叉污染。本文将系统阐述混合制程下的IPQC巡检标准,为行业提供可落地的管控方案。

  • 表面组装用胶粘剂通用规范(SJ/T 11187-2023):电子制造的“粘接基石”

    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高密度电子设备制造中,表面组装技术(SMT)的可靠性直接依赖于胶粘剂的性能。作为电子行业核心标准,SJ/T 11187-2023《表面组装用胶粘剂通用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微电子封装材料领域的技术升级。该标准替代了1998年版本,系统修订了分类体系、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为行业提供了更科学的质量控制框架。

  • SMT不良分析: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

    在电子制造领域,表面贴装技术(SMT)凭借其高密度、高效率的特点,已成为主流的组装工艺。然而,SMT生产过程中仍存在多种不良现象,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与良率。本文结合行业实践与技术创新,系统解析SMT常见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 SMT治具管理核心:顶针管理规范与技术创新

    在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中,顶针作为支撑PCB板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印刷质量、贴装精度及焊接可靠性。某5G基站PCB因顶针位置偏差导致30%产品出现桥接缺陷,这一案例揭示了顶针管理的核心价值。本文基于行业实践与技术创新,系统解析顶针管理的全流程规范。

  • SMT检验标准:AOI检测规范与IPC J-STD-001GA标准深度解析(上集)

    在表面贴装技术(SMT)制造领域,检验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石。其中,自动光学检测(AOI)技术与IPC J-STD-001GA标准的协同应用,构成了现代电子组装质量管控的核心框架。本文将聚焦AOI检测规范与IPC J-STD-001GA标准的技术要点,揭示其在高密度封装时代的实践价值。

  • SMT成本报价:IE视角下BGA点数的精准核算策略

    在SMT(表面贴装技术)成本报价体系中,BGA(球栅阵列)封装因其高密度引脚与复杂工艺特性,成为影响整体报价的核心变量。工业工程师(IE)需通过科学的点数核算方法,平衡技术精度与成本效益,为SMT贴片加工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从BGA点数的定义、核算标准及行业实践三方面,解析其关键技术逻辑。

  • POP封装:堆叠封装SMT工艺规范与关键技术解析

    作为系统级封装(SiP)的核心技术之一,Package on Package(POP)通过垂直堆叠多个BGA封装模块,在智能手机、5G基站等高密度电子设备中实现了存储与逻辑单元的极致集成。其工艺复杂度远超传统SMT,需通过精密的SMT流程控制与材料匹配,才能突破热膨胀系数失配、翘曲变形等工程瓶颈。

  • SMT基础知识丨AOI不良缺陷对比图:透视电子制造的质量密码

    在表面贴装技术(SMT)的精密制造中,自动光学检测(AOI)已成为保障产品质量的"电子显微镜"。通过高分辨率图像采集与智能算法分析,AOI系统能够以0.01mm级精度识别PCB板上的微米级缺陷,其检测效率较人工目检提升300%以上。本文结合典型缺陷案例,解析AOI技术如何构建电子制造的质量防火墙。

  • SMT焊接改善与制程优化:基于“脑图”的深度解析

    表面贴装技术(SMT)作为现代电子制造的核心工艺,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产品可靠性与生产效率。然而,实际生产中常面临桥接、立碑、空焊等缺陷,导致良率下降与成本攀升。本文以系统性思维构建SMT制程改善“脑图”,从工艺参数、设备管理、材料控制三大维度切入,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优化策略。

  • SMT车间炉后AOI点级不良率改善策略:从工艺优化到智能控制的系统性突破

    在电子制造行业,SMT(表面贴装技术)车间的炉后AOI点级不良率是衡量焊接质量的核心指标。当不良率超过客户要求的50ppm(百万分比)时,不仅会导致产品返工成本激增,更可能引发批量性质量事故。本文从工艺参数优化、设备精度提升、过程控制强化三个维度,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将不良率稳定控制在50ppm以下。

  • 盘点电子元器件防静电技能

    在SMT加工过程中,静电放电会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伤或失效,随着IC集成度的提高和元器件的逐渐缩小,静电的影响也变得愈加严重。据统计,导致电子产品失效的因素中,静电占比8%~33%,而每年因为静电导致的电子产品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技术前线
    2024-11-07
    静电 SMT
  • SMT贴片加工漏件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SMT(表面贴装技术)作为现代电子制造的核心工艺之一,其高效、精确的特点使得电子产品得以快速、低成本地生产。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SMT贴片加工漏件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还增加了生产成本和交货周期。本文将深入探讨SMT贴片加工漏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电子制造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 如何高效核对SMT生产中的BOM文件

    在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过程中,BOM(物料清单)文件的准确性至关重要。BOM文件详细列出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所有物料、元器件及其相关信息,是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基础。然而,BOM文件的核对工作往往繁琐且复杂,需要采取一系列高效的方法和工具来确保准确性。本文将探讨如何高效核对SMT生产中的BOM文件。

  • SMT入门:PCB和PCBA区别

    在电子制造业中,PCB(印制电路板)和PCBA(印制电路板组装)是两个经常被提及的术语。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这两个概念及其区别对于掌握SMT(表面组装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PCB和PCBA的定义、功能、制造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帮助读者在5分钟内快速入门。

  • 【SMT智慧工厂核心展示区】&【微组装科技园】亮相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

    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作为电子制造行业重要的展示交流平台,将在2024年3月20-22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E6&C3馆)举办。

  • 元器件的封装形式有哪些?

    元器件的封装形式及其应用你有过了解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本文将对元器件的封装形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