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AMD的粉丝叫A饭,喜欢Intel的有I饭,还有喜欢NVIDIA的N饭,在全球都有这三家公司的粉丝,而且三家的粉丝关系很微妙,国内吵个不停,国外也同样是吵个没完没了。 粉丝们不仅互相吵,而且对第三
2019年7月25日美股收盘后,Intel先是与苹果联合宣布了双方所达成的10亿美元的收购协议(详见雷锋网此前报道),接着又发布了截止2019年6月29日的2019财年第二季度(Q2)财报;显然,这并
在上周的财报会议上,Intel公司宣布已经部分恢复对华为的供应,日前,该公司CEO司睿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向美国政府部门提交了出口申请,请求恢复对华为的供应,目前还在等待政府的批准。
英特尔10纳米制程历经数次延期之后,在英第二季财报电话会议上,英特尔表示10纳米Ice Lake处理器已经在第二季开始出货,消费者可以在第四季度购买到搭载Ice Lake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 从财报看
今年4月份苹果突然宣布跟高通达成了和解协议,在付出了至少45亿美元的代价后苹果iPhone未来也会获得高通的基带支持。 高通苹果和解之后,这两年为苹果提供基带的Intel公司立马宣布停止手机芯片业务,
7月份开始就是Q3季度了,电子产品迎来了传统旺季,以往死气沉沉的DIY市场今年也总算有点活力了,因为这个月AMD同时发布了7nm工艺的锐龙3000处理器以及RX 5700系列显卡,竞争力上来了。 正如
凭借Zen2架构的锐龙3000以及Navi架构的RX 5700系列显卡,AMD在Q3季度终于在CPU、GPU市场上都拿出了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都是7nm工艺的,这点上比Intel、NVIDIA都要领先
在制程工艺上,Intel从2015年到现在一直在魔改14nm工艺,10nm工艺说是今年6月份量产了,但在时间进度上确实要比台积电等公司落后了,AMD今年都出7nm的CPU和显卡了。今年5月份的投资会议
作为提出者,Intel依然坚持摩尔定律奏效论。 在参加财富头脑风暴技术会议时,Intel CEO司睿博(Bob Swan)表示,10nm延期五年的原因是目标设置得过于激进,尤其是发现越来越难以实现的时
尽管Intel处理器缺货问题已经基本缓解,但没想到半路杀出AMD锐龙3000,迎来新一轮市场缠斗。 Digitimes报道称,Intel和AMD都将在10月份推出可以相互抗衡的桌面高端处理器产品。 由
在CPU市场上,Intel过去一年来面临着多种威胁,一方面是来自AMD的竞争,另一方面则是Intel自己的问题——14nm缺货、10nm量产爬坡,未来的7nm目前来看进展良好,但Intel依然在持续不断地投资改进7nm。
2019到2021年的两年时间里,Intel的处理器路线图会比较混乱,因为这期间Inte要完成多种制程工艺的转换升级,14nm不放弃、10nm加速、7nm量产都在这两年内完成。这就导致了不只是桌面处理
现在高性能独显市场上只有AMD、NVIDIA两个玩家,2020年Intel也会正式进入高性能GPU市场,除了GPU加速卡之外,游戏市场也是Intel的重要目标,而且Intel早就表明了他们要跟A、N两家正面刚的态度。
近日在《财富》杂志年度科技头脑风暴大会上接受采访时,Intel CEO司睿博(Bob Swan)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计算日趋复杂,而Intel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不仅能够提供产品,还能为各种具体环境提供量
2017年9月,Intel发布了全新的神经拟态芯片“Loihi”,之后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还成立了Intel神经拟态研究社区(INRC),推动神经拟态计算的发展。 现在,Intel宣布了代号“Po
北京时间今天,Intel方面表示他们正在加大低端处理器的产量,在“小核心”微处理器上面的短缺情况正在好转。在闪存上面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可以将SSD和其他闪存设备的价格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凭借Zen2架构的锐龙3000以及Navi架构的RX 5700系列显卡,AMD在Q3季度终于在CPU、GPU市场上都拿出了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都是7nm工艺的,这点上比Intel、NVIDIA都要领先
今年初统计显示AMD的X86市场份额达到了13%以上,预计Q2季度突破15%甚至更高,最近又有了7nm工艺的锐龙3000系列处理器上市,AMD的市场份额在可见的趋势内都是只增不减的。以现在的X86处理
2019 年 7 月 25 日美股收盘后,Intel 先是与苹果联合宣布了双方所达成的 10 亿美元的收购协议,接着又发布了截止 2019 年 6 月 29 日的 2019 财年第二季度(Q2)财报;显然,这并非是一个巧合,而是 Intel 有意为之的安排。
在本周旧金山举办的SEMICON West大会上,Intel介绍了三项全新的先进芯片封装技术,并推出了一系列全新基础工具,包括EMIB、Foveros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应用,新的全方位互连(ODI)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