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持续升级,而在多数时候,存储总是容易成为瓶颈,虽然从机械硬盘到固态硬盘再到各种探索中的黑科技,也一直在进步着,但人们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这几年,Intel全力打造了傲腾存储技术(Optane),
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过去两年中Intel宣布在以色列投资110亿美元建设新的晶圆厂,据悉投资主要是面向未来的10nm及7nm工艺,不过上周Intel确认以色列的投资要暂缓一段时间了,可能会推迟计
再过10天左右,AMD的7nm锐龙3000处理器及X570平台就要上市了,即便新一代处理器、显卡并不能如AMD官方测试中那样大杀四方、轻松赢过酷睿i9-9900K处理器,但是AMD这一波攻击的威力依然
美国对华为的突然制裁让科技圈暗流涌动,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华为的手机、PC产品的命运更让人关切。 PCworld报道称,微软和Intel双双向其回复,基于对美国商务部所作华为决定的初步评估,将继续
Intel在10nm处理器上的节奏可谓是“龟速”,一拖三年,且目前大规模发货的10nm Ice Lake处理器仅仅是移动平台低电压,桌面要到明年。表面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暗流涌动。首先是AMD得以趁机抱
Intel的第一款量产10nm工艺处理器代号Ice Lake,开辟十代酷睿新序列,首批是U/Y系列低功耗版,相关轻薄本将在今年第三季度陆续上市。 现在,Intel又为它找到了新家。在以色列海发的以色列
由于被加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华为在法律上已经被美国公司断供了,无法再获得重要的芯片、操作系统等产品及技术。不过华为每年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芯片采购额超过210亿美元,其中美国公司就占了11
尽管英特尔长期拥有GPU市场70%左右的份额,不过大家提到GPU通常只会想起来AMD、英伟达两家公司,因为英特尔的GPU主要是核显,而AMD、NVIDIA拥有独立GPU、游戏卡、计算卡等等市场所需的高
6月26日,一名Reddit用户分享了一篇刊发在Intel内部员工网站的文章《AMD competitive profile: Where we go toe-to-toe, why they are
在刚过去的2019年台北电脑展上,AMD掏出了7nm制程的Zen2处理器燃爆了全场,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高喊AMD YES!!其中PCIe 4.0技术的使用,带宽直接翻倍达到16GT/s,这也成为了AMD
过去几十年里,摩尔定律让处理器的性能快速提升,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性能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一面是智能手机、HPC、AI对处理器性能不断增加的需求,另一面则是半导体制程提升的难度的大增与高昂的成本
AMD已经发布了基于7nm工艺、Zen 2架构的第三代锐龙3000系列桌面处理器,今年下半年还会有同样7nm Zen 2的第二代霄龙服务器处理器,最多可达64核心128线程。近日,OpenBenchm
去年底,Intel一口气公布了未来六代新CPU架构,其中高性能的Core酷睿家族分别是Sunny Cove、Willow Cove、Golden Cove,低功耗的Atom凌动家族则是Tremont、Gracemont、Next-mont,当然实际产品隶属于奔腾银牌、赛扬系列。
2017年9月,Intel发布了全新的神经拟态芯片“Loihi”,之后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还成立了Intel神经拟态研究社区(INRC),推动神经拟态计算的发展。
6月19日,海兆芯在上海科技大学正式发布了新一代x86指令集CPU产品,开先KX-6000和开胜KH-30000系列。官方介绍,开先KX-6000和开胜KH-30000系列处理器为SoC单芯片设计,集
2017年9月,Intel发布了全新的神经拟态芯片“Loihi”,之后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还成立了Intel神经拟态研究社区(INRC),推动神经拟态计算的发展。现在,Intel宣布了代号“Pohoiki Beach”的
在7nm锐龙3000处理器及X570平台上,AMD有一项Intel平台没有的优势,那就是PCIe 4.0支持,这是首个消费级的PCIe 4.0平台。不过Intel对于桌面平台上PCIe 4.0不屑一顾
AMD对三代锐龙处理器可谓寄予厚望,客户端产品管理总监Travis Kirsch这样说道,在我们发售Ryzen 3000系列处理器后,我认为已经不存在购买Intel处理器的任何理由了。在官方PPT中,
记者按,近日,以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 2000 亿美元产品加征 25% 关税为起点,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从而引起了美国科技行业的担忧,并相继出现了反对的声音。这其中,就包括微软、苹果、I
为了未来的高性能计算市场,Intel现在是把CPU、FPGA、AI以及自己最弱的GPU处理器全都抓一遍了,高性能GPU计划Xe已经不是秘密了,最快2020年上市,但这还不是Intel最厉害的GP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