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设计制作出的音控装置达到任意控制4路输出的目的。功能为:间断掌声(间断时间大于0.8 s)可使前几路或4路都同时通电;连续掌声(间断时间小于0.8 s)可选择任意路通电;连续掌声加间断掌声可使后几路或第4路都同时通电;第5掌声使CD4022复位,但通电的路数仍保持通电;CD4022复位后,也可以采用前述的间断掌声或连续掌声切断欲关断的路数。如果要简单地切断任意一路输出,可将双D触发器的异步复位端RD由接地改为接8进制计数器CD4022的Y0输出端。当Y0为高电平,4路D触发器都被复位,4路输出都被切断。
针对GE公司的NPXI芯片进行了直接式TPMS系统设计。该方案发射模块由NPXI集成压力传感器和RF发射芯片PCH7900实现,接收模块由RF接收芯片MAXl473和单片机C8051F410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数据传输的帧格式以及发射、接收软件流程。与以前的TPMS方案相比较,由NPX芯片构成的TPMS系统由于将传感器与MCU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之中,因此校准更容易、性能更稳定。
CANopen是一种开放的应用层协议,其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信效率及灵活性,可使产品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本文以3台P1C18系列单片机组成的温度测控系统为例,阐述CANopen协议的软件实现过程。其中主要包括温度测控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硬件接口设计,节点的对象字典和通信模型的建立。通过测试实验证明,系统的通信具有高效性和可靠性。
本设计是基于LPC2138的梯度均值法A/D系统的实现,将LPC2138内部A/D转换器的分辨率由10位提高到12位。梯度均值法在不改变系统噪声水平的条件下,实现降低等效量化单位,进一步提高系统分辨率。使用了LPC2138内部的A/D和D/A转换器,外围电路较简单,移植μC/OS—II操作系统,用C语言编程完成控制和数据处理,并输出最后结果。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上移植了msstatePAN协议栈,并用2个节点完成组网,实现了网络协调器和设备节点的数据互传,验证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设计的合理性和协议栈移植的正确性。
介绍一种基于805lF单片机的数字音频信号源,利用单片机用DDS算法产生音频信号.通过数字电阻衰减器控制音频信号幅度,在0~100 dB的幅度范围内实现l dB的步进值,系统计算机接口实现了集中多路衰减量的控制.
介绍ADI公司的大带宽AD8351运算放大器特性及其引脚功能;描述AD8351在采样速率为400 Ms/s的多路模数转换系统中的应用:给出多路差分模拟放大电路的详细设计方案和参考电路,同时也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进行了讨论,以供硬件设计者参考。
针对Actel公司推出的F1asion系列混合信号FPGA,介绍了一种基于nasion FPGA的无刷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Fusion混合信号FPGA的无刷电机控制器具有集成度高,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基于开关电容滤波器的原理,提出了一种采用MAX263的新型程控滤波器的设计。该滤波器可设置为低通或高通模式,截止频率及增益均由程序控制。整个系统设计结构简单,经过实际测试具有良好效果。
针对传统模拟电路阈值检测方法存在的缺点,设计出采用高速A/D转换器和高性能Virtex5 FPGA实现激光测距系统。该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系统误差,提高测距精度。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的倒立摆系统平衡控制,利用牛顿一欧拉方法建立了直线型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状态反馈控制中极点配置法设计了用于直线型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通过采用MATIAB仿真及其对实际系统的调试验证,表明了该控制器的设计是合理的。
以支持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的32位ARM7处理器LPC2129为控制核心,设计开发了轮式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系统集成了无线通信数据收发模块RTR2000、光电传检测模块及超声波导航模块。该硬件平台下移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0S一Ⅱ,依据各个控制功能和微控制器的资源结构对任务进行划分,根据传感器反馈信号对机器人实时控制。
负荷缸是船舶电力核心发电机性能的负荷试验必备的重要工装设备,通过负荷试验,可以检验发电机长期工作的性能稳定的情况(静态特性)和对突加突卸负荷的应变能力(动态特性)。AVR单片机具有高性能低价格的优点,在本文中利用AVR单片机对发电机负荷缸的多路远程遥控开关量进行采集监控并进行数字信号编解码,用2芯的电缆取代原来40芯的粗电缆传输控制信号,有效地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SoC技术的发展,应用单芯片满足应用中的各种需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更多设计中必需的通用外设集成到芯片内部,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文给出一种基于AT91SAM7X的单芯片多路USB2.O数据采集系统的解决方案。芯片本身集成USB2.O接口和8路10位A/D转换器,外部标准的一5~+5 V信号可以直接接入本系统进行采集,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的目的。
分析了两种传统的基于共源共栅结构的低噪声放大器LNA技术:实现噪声优化和输入匹配SNIM技术并在功耗约束下同时实现噪声优化和输入匹配PCSNIM技术。针对其固有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