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诞生了许多种类的脉宽调整电路。这些电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最为简单,即采用2分频器产生占空比为50%的时钟,2分频器并不是专为调整占空比而采用的,但的确达到了这一需求;第二类通过负反馈机制,采用数字或模拟控制,调整信号占空比,这类电路最主要考虑的是系统稳定性;最后一种是采用复杂数字算法的占空比调整电路,其实现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设计前两种类型的脉宽调整电路。
介绍了最新视频压缩标准H.264,并实现了适合TI C6416 DSP内核的H.264视频解码器算法,在NVDK C6416板卡上进行测试,达到了实时的解码效果。该优化算法,结合DSP处理平台和网络技术,构成新的多媒体通信终端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DSP、FPGA芯片成本下降,性能提高,现代雷达设计不再采用硬件化程度较高的芯片。本文提出的充分利用TMS320C6701运算速度快和片内外设接口丰富等特点实现的实时同步的DSP处理模块,对今后DSP在雷达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于工业控制领域,嵌入式Internet设备将测控网与Internet互连,由此实现测控网和信息网的统一。在这样构成的网络中,传统仪器设备充当着网络中独立节点的角色,信息可跨越网络传输至所及的任何领域,实时、动态(包括远程)的在线测控成为现实。
本文描述和验证的去嵌入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采用它,工程师可以把元器件焊到PCB上,并使用VNA和简易的自制测试夹具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为了保证良好的精度,基片上连接DUT的馈线越短越好,最好小于波长的1/20。
无线通信产业正在通过增加调制复杂度和调制带宽向着更高的射频(RF)频率和数据率的方向发展。这些宽带无线系统必须要有可靠的测量技术作为支持。
虽然我们享受着固态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但在实际上,处于这一技术核心地位的微电子技术却依赖着清洁电能。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电压,意味着对电能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
测试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们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设计验证,生产线测试到设备维修诊断,从简单的通过/失败测试应用,到执行全套的产品特性测试,都离不开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本文要讨论的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正是基于测试测量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工程师团队所面临的挑战,通过构建以软件为核心的模块化系统架构帮助工程师们以创新的思维提高测试效率,满足用户自定义的需求。
本文以DM270平台为基础,设计了DSP端的数据流核心和ARM端的DSP管理者。与传统的、基于时间片的多进程系统核心相比,数据流核心的进程是靠数据驱动的方式工作的。它能有效地减少进程的切换.节约系统资源,使DSP可以更加专注于多媒体数据的处理。
讨论了TI公司的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5402的多通道缓冲串口与串行A/D变换器AD73360的接口设计,详细阐述了两者的硬件接口和软件实现。
目前,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已经在TI公司的TMS320C62X上成为一种最流行的编程方法。阐述了基于TMS320C62X的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应遵循的接口规范以及并行汇编代码的编写。给出了一个基于TMS320C62X的运动补偿的混合编程设计实例。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使新产品更快投入市场,成为工程设计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推出满足更高性能需求的升级产品时,原有设计的灵活性成为了关键。高度灵活的设计可以有效缩短设计周期,使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还可以实现投入最小化,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文分析了EPS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3种控制方式。通过PIC18F458单片机的ECCP模块控制电机,实现了EPS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助力方式。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不仅提高了CPU的利用率,确保了EPS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移植性。
UDI (Unified Display Interface),即统一显示接口,它是兼容高清晰电视信号的P C 的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2 0 0 6年7月由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特殊利益集团)制定的UDI Revision1.0a 正式公布。UDI 采用的TMDS
说到DVI接口,很多朋友都会想到白色的D型插座。没错,这就是DVI接口,但和VGA接口不同。DVI接口分为3大类5种标准,每种标准都有自己的应用范围,如果使用中不加以区别,就会影响显示设备的性能。因此,作为一种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