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1月28日 /美通社/ -- 日前,斯凯孚于新昌球轴承生产基地举办庆典,庆祝其第50万颗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陶瓷球轴承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斯凯孚在华生产制造达成了又一里程碑,也标志着斯凯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生产供应与服务能力达到更高水平。斯凯孚中国及东北亚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储浩、斯凯孚中国区副总裁及东北亚轴承产品总监郭明春率项目团队出席,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客户代表共同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斯凯孚第50万颗陶瓷球轴承下线庆典现场 储浩表示:"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发展水平在全球领先,增长速度快,创新水平高,对相关配套的生产能力、响应速度、技术水准要求严苛。正因如此,斯凯孚进行了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的本地化全价值链布局,全面实现了陶瓷球轴承等产品的本地化研发生产。陶瓷球轴承量产的不断突破表明我们本地化能力得到客户的认可。斯凯孚会始终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加速科技与创新,为新能源车行业发展注入加速度。" 从研发到制造,本地化供应链满足行业高要求 大到整车,小到轴承,愈演愈烈的电动化趋势推动着汽车行业各领域加速创新。新能源汽车为轴承行业带来了高转速、电腐蚀、高温、高承载冲击、振动噪音、润滑不良等方面的挑战。斯凯孚陶瓷球轴承,在性能上能够满足高速、耐用、防腐蚀、静音等要求,帮助电驱系统运行得更加稳健、高效,为新能源汽车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斯凯孚陶瓷球轴承 陶瓷球轴承精度要求高,且对材料、制作工艺、检验等都有严格要求。为了保障稳定供应,斯凯孚不仅在本地研发和生产,还部署了从原材料供应,到烧结、磨削,再到检验设备和标准的全方位完整的价值链。 全方位加码在华布局,增产量、保质量满足本土市场需求 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服务优势,早在2010年,斯凯孚陶瓷轴承便在新能源车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2020年起斯凯孚大力推进陶瓷球轴承生产及产业链的本地化建设; 2021年斯凯孚新昌球轴承生产基地开始量产陶瓷球轴承,短短一年时间便实现了50万颗的高产量,充足的产能将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广大客户提供无忧保障。在保证高产能的基础上,2022年新昌球轴承基地还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交付了多种样件,未来将实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品中,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斯凯孚第50万颗陶瓷球轴承下线纪念 近年来,斯凯孚中国汽车业务持续增长,其位于新昌、宁波、常山、芜湖、济南、上海各地的多个工厂均生产汽车相关产品。此外,斯凯孚还在中国加强了研发的本地化,2017年斯凯孚将球轴承研发部门转移到上海,立足中国,服务全球。5年时间内,球轴承研发部门主导了包括HS1.8高速球轴承在内的多个新产品开发项目。凭借自身在智能和清洁方面的专业能力,斯凯孚将致力于与客户共同开发定制化产品,推动未来出行在中国加速落地,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济南2023年1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2年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名单,浪潮集团旗下浪潮云洲申报的"平阴玫瑰区域特色品牌服务建设"案例,入围"区块链+实体经济"方向名单。 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区块链+实体经济"方向聚焦制造、农业、商贸等领域,征集范围覆盖区块链+供应链管理、农产品溯源、跨境贸易等场景,旨在促进各行业供需有效对接,探索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模式。 为赋能平阴玫瑰特色产业数字化,提升平阴玫瑰区域品牌价值,浪潮云洲基于标识解析与区块链技术,打造区域品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软硬一体化设备,采集种植、采收分级、加工、销售等环节数据,并对基地、企业、标准、检测数据进行存证,实现平阴玫瑰区域品牌线上认证管理。此外,浪潮云洲创新性提出依托可信的采收加工订单数据,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建立全产业链的行业信用模型,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为6万亩花田、3万名农户、40家加工企业提供覆盖产业链的低门槛、低利息、高安全的金融服务,构筑科技金融拉动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下一步,浪潮云洲将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聚焦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区块链融合应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方案。
济南2023年1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经中国电子学会评审、推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两轮评审,浪潮集团旗下浪潮云洲入选新锐企业榜。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经中国电子学会评审、推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两轮评审,浪潮集团旗下浪潮云洲入选新锐企业榜。 一直以来,浪潮云洲持续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开展工业互联网与区块链等的融合创新,搭建区块链服务平台、质量码服务平台等,输出全产业链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参与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星火·链网”多个超级节点与骨干节点,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区域品牌建设、智慧园区管理、数字医疗等多场景深度数字赋能和产业化落地应用。 下一步,浪潮云洲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借助入选“科创中国”新锐企业的契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供应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求实效、植内涵、提质量、筑生态,赋能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济南2023年1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浪潮云洲2个解决方案入选,包括质量码产业数字化与品牌提升APP应用解决方案、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工业设备监控运维解决方案。 质量码产业数字化与品牌提升APP应用解决方案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质量码公共服务平台,以工业APP为抓手,赋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品牌升级。该方案通过打通产品原材料、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全要素质量数据,形成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并融入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品牌效益提升。 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工业设备监控运维解决方案是物联网平台的上层应用方案,通过主动标识终端设备,实时采集和传输车间生产设备数据,分析计算并可视化展示数据。该方案向下连接标识解析智能终端设备,向上呈现数据可视化应用的监控服务,提高智慧企业的运营效率,实现设备状态监控和设备稼动率分析,助力建设数字化车间,提高工厂综合竞争力,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评选围绕项目综合实力、关键技术创新、经济社会效益、产业化推广价值等维度,此次入选,彰显了浪潮云洲积极推动落地应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力。 下一步,浪潮云洲将进一步深化APP"小轻灵、可组合、可重用"的特色,突出行业特点,充分发挥对行业和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
北京2023年1月26日 /美通社/ -- 微云全息公司(纳斯达克:HOLO)(以下简称为"HOLO"或"公司"),一家提供全息数字孪生技术服务提供商,今日宣布推出全息脑机接口数据采集系统,并且获得软件著作权和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本系统为公司自主研发的成果,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微云全息(NASDAQ:HOLO)开发并推出了全息脑机接口数据采集软件系统。该系统将脑机接口和全息3D图像数据生成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3D全息数字软件技术可以作为脑机接口系统的信息反馈工具,提供更真实丰富、更具激励性的情境反馈,使用户的沉浸式体验更强。而脑机接口可以作为全息3D图像数据生成技术的输入设备,提供更为直接、快捷的输入。 脑机接口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把前端模拟放大器获得的脑电数据或其他的生物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A/D 转换器),变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与计算机的接口传输至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后续处理。该系统将脑机接口传输到计算机的数据和全息3D图像数据生成技术相结合,把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生成全息3D立体数据。 微云全息的全息脑机接口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脑电放大全息数据生成部分与数字控制部分和智能算法部分。脑电放大电路主要是完成脑电信号的全息数据放大,以方便实现脑电信号采集系统后续的脑电信号全息数据处理。由于脑电信号是一种十分微弱、噪声背景强的电信号,脑电放大电路是整个数据采集系统影响全息数据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控制部分由数字信号处理(DSP)、AD采样、全息数字滤波等模块组成,智能算法部分是脑电信号通过算法识别并且匹配全息数据完成全息数据生成。全息脑机接口的放大电路提取放大的脑电信号送至AD模数转换,通过DSP控制脑电信号的AD采样,再将AD采样到的数字脑电信号通过DSP送至全息数字滤波处理,并对滤波处理后的脑电信号根据全息数据标签库的全息数据做智能算法识别和智能算法匹配,最后脑电信号通过各种复杂算法和并行通信实现脑电信号生成全息数据显示与保存。 目前微云全息的全息脑机接口系统还在初级阶段,主要应用目标为辅助医疗康复医学,扩展及修复人的认知或运动感觉功能。随着全息脑机接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其在社交、娱乐、航空航天、机器人、多媒体等领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微云全息的全息脑机接口系统为大脑开拓了多种新的信息输出渠道,拓展了大脑与外界交互的全息立体展示,有助于人们对大脑信息传递和控制模式的立体化深入理解,也为分析脑刺激和神经元相互作用提供了变革性的方法,这些将极大地丰富脑认知科学和神经信息学的内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必将引起人类认识、改变世界方式的变革和创新。 关于微云全息 微云全息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HOLO)致力于全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微云全息向全球客户提供全息技术服务。微云全息还提供全息数字孪生技术服务,并拥有专有的全息数字孪生技术资源库。其全息数字孪生技术资源库利用全息数字孪生软件、数字内容、空间数据驱动的数据科学、全息数字云算法和全息3D捕捉技术的组合,以3D全息形式捕捉形状和物体。其全息技术服务包括基于全息技术的全息光检测和测距(LiDAR)解决方案、全息LiDAR点云算法架构设计、技术全息成像解决方案、全息LiDAR传感器芯片设计以及全息车辆智能视觉技术,为提供全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的客户服务。
东京2023年1月25日 /美通社/ -- 2023年1月24日,国际科学技术财团(The Japan Prize Foundation)公布2023年日本国际赏(Japan Prize)得主。中泽正隆(Masataka Nakazawa)教授和萩本和男(Kazuo Hagimoto)先生(这两位均来自于日本)共同获得了电子、信息和通信领域日本国际赏。来自于奥地利的Gero Miesenboeck教授和来自于美国的Karl Deisseroth教授,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日本国际赏的共同获奖者。 —电子、信息和通信领域 中泽正隆教授 图片:https://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000319/202301122017/_prw_PI1fl_6Rl1J1P6.jpg 萩本和男先生 图片:https://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000319/202301122017/_prw_PI2fl_92oy84V5.jpg —生命科学领域 Gero Miesenboeck教授 图片:https://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000319/202301122017/_prw_PI3fl_umu1Iz4Y.jpg Karl Deisseroth教授 图片:https://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000319/202301122017/_prw_PI4fl_NHukgJH3.jpg 在今年的日本国际赏评选中,中泽教授和萩本先生通过开发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光放大器,来为全球长途大容量光纤网络做出突出贡献,由此获得表彰,Miesenboeck教授和Deisseroth教授则是由于开发新方法而获奖,他们的新方法利用在遗传上面可操作的光敏膜蛋白,来解开神经回路功能的奥秘。 为了进行2023年日本国际赏评选,国际科学技术财团请全球约15,500名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名在今年评奖领域开展工作的研究人员。该组织获得了电子、信息和通信领域的123项提名,并在生命科学领域获得了204项提名。今年的获奖者从总共327名候选者中选出。
北京2023年1月26日 /美通社/ -- 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诺诚健华(香港联交所代码:09969;上交所代码:688428)今天宣布,在近日结束的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癌研讨会(ASCO GI)上,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FGFR抑制剂gunagratinib(ICP-192)治疗胆管癌的最新研究数据。 本次报告以壁报形式展示,标题为"高选择性不可逆 FGFR 抑制剂Gunagratinib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FGFR基因异常的胆管癌患者:一项 IIa 期剂量扩展研究"(摘要代码:572)。 截至2022年9月5日,研究共入组18名胆管癌患者,平均年龄52岁,44.4%为男性,每天一次口服20 毫克gunagratinib。在完成至少一次肿瘤评估的17例胆管癌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52.9%,疾病控制率(DCR)为94.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93个月(数据截止时尚未达到)。Gunagratinib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郭晔教授说:"研究数据表明,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FGFR2基因融合/重排的胆管癌患者中,gunagratinib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已获批的FGFR抑制剂相比,gunagratinib在此类患者组的应答率较高。Gunagratinib是很有前景的第二代FGFR抑制剂,有望治疗FGF/FGFR通路异常的多种适应症。" 更多信息请浏览ASCO官网。 关于诺诚健华 诺诚健华(上交所代码:688428;香港联交所代码:09969)是一家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专注于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一类新药研制。公司现有多个新药产品处于商业化、临床及临床前研发阶段。公司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香港以及美国设有分支机构。 相关链接:https://cn.innocarepharma.com/cn/
由于全球芯片短缺和结构性变化抑制了产量,2022年英国汽车年产量下滑9.8%,降至775,014辆。 电动汽车产量创历史新高,近三分之一的汽车是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仅出口一项就价值100亿英镑。 英国的汽车产量增长9.4%,但未能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出口量下跌14.0%,约80%的汽车销往海外。 汽车行业对于英国的城镇升级、净零排放和全球发展至关重要,它要求建立专门的框架,以推动英国电池生产的快速升级,并实现向电动汽车生产的转型。 伦敦2023年1月26日 /美通社/ -- 根据汽车制造商和交易者协会(SMMT)今天发布的最新数据,英国汽车产量在2022年下滑了9.8%,降至775,014辆。12月为动荡的2022年画上了句号,汽车产量在10月和11月实现增长后在该月下降了17.9%,全年产量的大部分损失发生在上半年。 UK made cars – top export markets 2022 与2021年相比,年总产量减少84,561辆,比2019年疫情前的1,303,135辆减少了40.5%,相当于减少生产超过50万辆汽车。[1]产量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半导体严重短缺,这限制了根据需求制造汽车的能力;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反映出两个批量制造基地的生产损失;以及因新冠疫情封锁而导致中国供应链暂停的影响。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英国的汽车厂商仍制造了创纪录产量的纯电动 (BEV)、插电式混合动力 (PHEV) 和混合动力 (HEV) 电动汽车,共计234,066辆,总产量同比增长4.5%,占全部汽车产量的近三分之一 (30.2%)。BEV的总产量增长4.8%,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量增长4.3%,对于英国和主要海外市场来说,提高这类汽车的产量对于实现净零排放至关重要。 这些数据出炉之际正值SMMT的最新分析证实了电动汽车生产在英国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出口价值的影响。自2017年以来,BEV、PHEV和HEV的出口额增长了7倍,从13亿英镑增长到100多亿英镑。因此电动汽车占英国全部汽车出口额的44.7%,而最初的这一比例仅为4.1%。其中尤以BEV对英国未来的繁荣至关重要,其出口额增长了1500%以上,从8170万英镑增长到13亿英镑。[2] 英国在专业、豪华和高性能汽车制造商方面的实力也得到进一步凸显,产量增长了6.6%,达到32,575辆,按出厂价计算,总价值估计为37亿英镑,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各地买家对许多新发布车型的高需求。这些制造商在开发轻型和电气化等先进汽车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些技术反过来又有助于推动更广泛行业的发展。 英国市场的年总产量增长了9.4%,但这不足以抵消出口下降14.0%的影响。近80%的汽车(606,838辆)为海外市场制造,为英国买家制造了168,176辆,这凸显了自由和公平的全球贸易的重要性。 到目前为止,欧盟仍然是该行业最大的市场,尽管出货量下降了10.0%,但出口的57.6%(349,424辆)销往了欧盟。对美国和中国的出口也有所下降, 分别下降了31.6%和8.3%,但出口到日本(+5.7%)、韩国(+32.8%)、澳大利亚(+4.7%)、瑞士(+2.7%) 和南非 (+23.0%) 的汽车数量均有所增长,尽管这些合计仅占出口的8.4%。 与此同时,对俄罗斯(2021年十大出口市场之一)的出口下降了78.3%,这些出口是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和业务停止之前进行的。 SMMT首席执行官Mike Hawes表示:"这些数据反映了2022年英国汽车制造业遇到的困难,但我们的电动汽车产量仍然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候——高价值、采用尖端技术的车型,满足世界各地的需求。汽车行业通过制造更多此类零排放车型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潜力不言而喻,然而,我们现在必须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意味着制定一项战略,以推动英国电池生产的快速升级,并基于英国汽车行业的基本优势(高技能的灵活劳动力、卓越的工程技术、技术创新和欧洲最佳的生产力水平)向电动汽车转变。" 即使在艰难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中,英国汽车行业仍是英国实现城镇升级、净零排放和推进打造"全球化英国"这一宏大目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22年公开宣布的对该行业的投资总额达到45亿英镑,其中包括对克鲁郡和默西塞德郡的电气化做出新的重大投资承诺。这比2021年宣布的49亿英镑潜在投资略有下降,该笔潜在投资包括在西米德兰兹郡建设一个新的电池超级工厂。[3] 鉴于全球和国内的挑战,业界正在寻求一个专门的框架,将英国定位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先进汽车制造基地之一。这一框架必须解决不断飙升的能源成本和日益加剧的全球保护主义威胁,提供财政措施,鼓励对零排放技术的投资,并让英国有才华的劳动力具备生产这些汽车的正确技能。 展望未来,最新的独立展望预计,随着半导体短缺的缓解,英国汽车和轻型货车的产量将在2023年增长15%,达到984,000辆(842,200辆汽车和141,800辆轻型货车),这一增幅价值约39亿英镑。到2025年,产量预计将超过100万辆。[4]
距离素万那普机场仅13公里,可以轻松抵达 泰国曼谷2023年1月23日 /美通社/ -- 距离素万那普国际机场仅13公里的泰国首家奢侈品折扣店 -- 尚泰维丽小镇(Central Village)最近将其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增设了更多的区域,以满足购物者对价格优惠的时尚单品的喜爱,有超过300个品牌可供选择。这家主题鲜明、装饰考究的户外奥特莱斯购物中心每天继续向购物者提供高达70%的折扣。 作为泰国最大的奥特莱斯店,尚泰维丽小镇包含300多个国际知名和本土优质品牌。这里汇聚了奢侈时尚品牌、街头服饰品牌、体育用品、家居装饰品、日常用品等等。一些品牌为吸引游客,可能会特价出售打折商品,比如Calvin Klein、蔻驰(Coach)、Kate Spade、Kenzo、Marimekko、Michael Kors、Polo Ralph Lauren、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和杰尼亚(Zegna)。对于美容产品爱好者来说,尚泰维丽小镇还设有化妆品公司门店(The Cosmetics Company Stores)和美容精品店(The Beauty Boutique),汇集了多个品牌的美容产品商店,游客可以从中找到他们喜欢的美容品牌,如碧欧泉(Biotherm)、倩碧(Cliniqu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阿玛尼(Giorgio Armani)、科颜氏(Kiehl's)、兰蔻(Lancome)、欧莱雅(L'Oreal)、Mac、悦木之源(Origins)、Tom Ford Beauty、YSL等等。 除了购物,尚泰维丽小镇还推出了许多餐饮选项供所有游客品尝,从当地的街头美食到国际知名餐厅,应有尽有。美食村就位于购物中心内,提供的当地街头美食价格亲民。除此之外,购物中心还引入了一些知名餐厅,如本村炸鸡(Bonchon)、手标泰茶(Cha Tra Mue)、可宜奶茶(Koi The)、蓝嘉隆海鲜酒家(Laemcharoen Seafood)、MK Restaurants、星巴克(Starbucks)和双胜冰淇淋(Swensen's)。 为了让大家不虚此行,购物村内还设有Tops超市、Family Mart便利店和Boots药店。 尚泰维丽小镇不仅非常适合购物和餐饮,它还划分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装饰代表不同的村,如木头村、金属村、皇家村、粘土村、织工村、金匠村、纺织村、砖村和瓷器村。每个村都有特殊的地标装饰,游客参观时一目了然。这些地标包括儿童游乐场、美丽的喷水池和特殊的雕塑和构件,供游客拍照。 从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到尚泰维丽小镇非常方便,仅13公里。游客可以乘坐机场出租车到达购物村。如果选择乘坐BTS空中列车前往购物村,则可以在Udom Suk站(素坤逸线)下车,出站后再乘坐出租车。最后,尚泰维丽小镇还提供从尚泰世界购物中心(CBD)出发的直达特快班车服务。班车在10.00、13.00和16.00从尚泰世界购物中心开往购物村,在11.30、14.30和20.00从购物村返回世界购物中心。请注意,乘车费用为每人100泰铢。尚泰世界购物中心的接送地点位于1楼的Hug Thai区出口,购物村的接送地点位于A门的班车停车场。 2023年1月11日至2月19日的春节特惠期间,国际游客可以免费注册成为The 1 Tourist会员,获得免费的礼品和价值高达3000泰铢的欢迎礼包,包括2小时免费Wi-Fi连接和购物中心、美食广场以及Tops超市内部分品牌的折扣。 只在这个时间段内,所有购物者消费满3000泰铢即可获得4个艺术家设计的红包,消费满5000泰铢即可获得8个艺术家设计的红包。此外,购物者消费满10000泰铢,即可获得艺术家设计的吉祥手提袋。 此外,购物者在满足消费金额时别忘了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国际支付伙伴兑换奖励,获得优惠和免费高档物品等特别礼物。 如果您通过我们的航空公司合作伙伴,如曼谷航空(Bangkok Airways)、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泰国航空(Thai Airways)、泰国微笑航空(Thai Smile)、泰国皇雀航空(Nok Air)、越捷航空(VietJet Air)、香港快运航空(Hong Kong Express)等抵达泰国,请出示您的登机牌并注册The 1 Tourist会员,即可享受特别的顶级服务,比如进入尚泰世界购物中心、尚泰维丽小镇和尚泰普吉购物中心(Central Phuket)的2人贵宾室。
北京2023年1月20日 /美通社/ -- 第四季度财报要点 一项导致知识产权(IPR)总收入为60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24亿瑞典克朗)的知识产权协议,以及之前宣布的40亿瑞典克朗费用(其中包括DOJ准备金、物联网业务转让以及云软件和服务合同和产品组合退出)对本季度产生了影响。 集团有机销售额[1]同比增长1%,其中知识产权(IPR)收入贡献达到5%。报告销售额为860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731亿瑞典克朗),其中Vonage贡献41亿瑞典克朗。 总收入增加到356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308亿瑞典克朗),而毛利率下降到41.4%(2021年同期为43.2%),主要受网络业务组合变化、之前宣布的合同退出费用,以及云软件和服务产品组合调整影响。 不包括重组费用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达到93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128亿瑞典克朗),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为10.8%(2021年同期为17.9%)。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受到了之前宣布的费用影响。 受库存减少和包括知识产权收款在内的高现金收入驱动,并购前自由现金流为169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135亿瑞典克朗)。 受息税前利润(EBIT)降低的影响,资本使用回报率为15.4%(2021年同期为26.6%)。 2022全年财报要点 受网络业务4%增长和企业业务16%增长所推动,集团有机销售额[1]增长3%。报告销售额为2715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2323亿瑞典克朗)。 由于网络、云软件和服务以及企业业务的增长,总收入增至1133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1007亿瑞典克朗)。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达到291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333亿瑞典克朗),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为10.7%(2021年同期为14.3%)。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受到了先前宣布的55亿瑞典克朗费用的影响,但部分被知识产权许可收入的增长所补偿。 不包括重组费用的息税前利润率为10.1%(2021年同期为13.9%)。不包括Vonage和之前宣布的费用,息税前利润率为12.9%,达到2022年12-14%的目标。 净收入为191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230亿瑞典克朗)。稀释后每股收益(EPS)为5.62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6.81瑞典克朗)。 并购前自由现金流为222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321亿瑞典克朗)。2022年年底,净现金为233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658亿瑞典克朗)。 受较高的资本使用量和较低息税前利润影响,资本使用回报率为14.0%(2021年同期为18.4%)。 董事会将向股东大会提议2022年股息为每股2.70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每股2.50瑞典克朗)。 单位: 十亿瑞典克朗 2022年 第四季度 2021年 第四季度 同比 变动 2022年 第三季度 环比 变动 2022年 1月至12月 2021年 1月至12月 同比 变动 净销售额 86.0 71.3 21 % 68.0 26 % 271.5 232.3 17 % 按可比单位和货币调整后销售额增幅[2] - - 1 % - - - - 3 % 毛利率[2] 41.4 % 43.2 % - 41.4 % - 41.7 % 43.4 % - 息税前利润 7.9 11.9 -34 % 7.1 10 % 27.0 31.8 -15 % 息税前利润率[2] 9.1 % 16.6 % - 10.5 % - 10.0 % 13.7 % - 息税折旧摊销前 利润[2] 9.0 12.3 -26 % 7.6 19 % 29.1 33.3 -13 % 息税折旧摊销前 利润率[2] 10.5 % 17.2 % - 11.2 % - 10.7 % 14.3 % - 净收入 6.2 10.1 -39 % 5.4 15 % 19.1 23.0 -17 % 稀释后每股收益 (瑞典克朗) 1.82 3.02 -40 % 1.56 17 % 5.62 6.81 -17 % 不包括重组费用的指标[2] 扣除重组费用的毛利率 41.5 % 43.5 % - 41.4 % - 41.8 % 43.5 % - 不包括重组费用的 息税前利润 8.1 12.3 -34 % 7.2 12 % 27.4 32.3 -15 % 不包括重组费用的 息税前利润率 9.4 % 17.3 % - 10.6 % - 10.1 % 13.9 % - 不包括重组费用的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9.3 12.8 -27 % 7.7 21 % 29.5 33.8 -13 % 不包括重组费用的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 10.8 % 17.9 % - 11.3 % - 10.9 % 14.6 % - 并购前自由现金流 16.9 13.5 25 % 2.5 - 22.2 32.1 -31 % 期末净现金 23.3 65.8 -65 % 13.4 74 % 23.3 65.8 -65 % [1] 按可比单位和货币调整后的销售额 [2]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的财务指标与本报告末尾财务报表中最直接可协调的项目相一致。 爱立信(NASDAQ:ERI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鲍毅康(Börje Ekholm)表示: 凭借第四季度业绩,我们正在实现到2024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达到15-18%的长期目标。我们正在全力以赴的实现战略目标,并对长期发展充满信心。在宏观经济普遍遭遇不利因素影响的背景下,本季度我们仍然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如资本市场日上我们说的那样,近期充满不确定性,但我们仍处于全球5G网络普及与企业数字化扩展的早期阶段。 我们的战略仍然立足于推动可持续增长和实现所有利益相关方的价值最大化。我们充分相信爱立信有适合的团队和战略来扩大我们在移动网络领域的领导地位;在云软件和服务业务领域实现盈利;在我们高增长的企业业务领域继续前行;成为一个驾驭5G创新平台的公司开拓行业格局;并继续兑现我们对诚信文化的坚定承诺。 本季度,我们与一个主要的被许可方签署了一份多年期知识产权专利许可协议。这一积极成果使我们有能力在手机制造商,以及消费电子和物联网等新领域获得更多的5G专利许可协议。我们预计在未来的18-24个月,知识产权收入将大幅增长。 集团净销售额[1]同比增长1%,其中知识产权收入贡献了5个百分点。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2]为93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128亿瑞典克朗),利润率为10.8%(2021年年同期为17.9%)[2]。知识产权收入增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被预期中的业务组合变化及之前宣布的40亿瑞典克朗费用所抵消。我们实现了减少库存的目标,使并购前自由现金流达到了169亿瑞典克朗(2021年同期为135亿瑞典克朗)。 在印度,我们的网络业务因市场份额的大幅增加而增长。正如预期,我们在几个市场增加的份额并不能完全弥补北美等其他市场运营商资本支出和库存减少的影响。受到业务组合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大型网络铺设项目中服务销售比例的增加,毛利率[2]为44.6%(2021年同期为46.4%)。IPR专利许可证协议对利润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季度,我们主要通过产品替代等商业行动抵消高通胀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在继续通过投资技术来扩大性能与成本优势,并扩大我们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生产力和资本效率。 在云软件和服务方面,不包括知识产权收入的有机销售额[1]减少了2%。北美的销售增长主要来自5G核心网合同,但被其他市场领域的下降所抵消。我们继续致力于提高盈利能力,通过限制次级软件开发、加快自动化转型以及将重点从增加市场份额转向盈利能力,旗帜鲜明的朝着2023年全年达到营业利润平衡的目标迈进。在第四季度,我们决定以一次性费用为代价退出部分次级业务。 在企业业务领域,我们继续发挥在移动网络方面的优势推动业务发展,使有机销售额[1]增长了15%。爱立信企业业务战略有两大支柱:第一,是我们的企业无线解决方案业务,这项业务的重点是把握5G优化网络和安全解决方案这个数十亿美元企业市场中的商机;第二,通过全球通信平台业务,我们将通过变革速度、时延等网络功能在全球的开放、消费与付费方式激活新的5G盈利方式。企业业务是推动爱立信增长的"引擎",并且我们在持续调整产品组合,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此,我们宣布在第四季度转让亏损的物联网业务。此外,我们继续通过投资加强爱立信的企业产品上市渠道,并扩展了我们的企业产品组合。另外,我们正在增加网络API开发方面的投资,它将成为推动全球通信平台长期增长的基础。自2024年起,我们的企业业务将成为爱立信长期增长和盈利的主要动力,但这些投资将在2023年对我们的利润产生影响。 我们对爱立信业务的长期发展前景保持乐观。但正如我们在资本市场日期间所说,短期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根据我们的预测,运营商将继续削减资产来应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因素,并随着供应情况的缓解而调整库存水平。这些趋势已在第四季度开始影响我们的网络业务,并且至少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同时,我们预期将通过增加市场份额实现良性增长,不过这些都无法完全抵消近期的经济不利因素。从长期看,资本支出受到流量增长的推动。受近期宏观经济不利因素影响,企业的增长速度将比2022年期间略微放缓。 虽然本季度供应链方面的挑战有所缓解,但通胀环境依然存在。我们仍需要专注于通过商业行动和提高公司的成本效益来克服近期的经济衰退。预计我们90亿瑞典克朗的成本节约行动将在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起到效果,并且2023年上半年网络业务的利润率将因为业务组合变化而下降。第一季度的集团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2]将略低于去年[2],但在年内会有所改善。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同事在一贯执行公司战略,创造长期股东价值的勤奋与努力。现在正值公司与行业彻底转型之际,团队的投入与热情让我倍受鼓舞。我们的行动已经使爱立信成为了真正的行业领导者。 Börje Ekholm鲍毅康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1] 按可比单位和货币调整后的销售额 [2] 不包括重组费用 致媒体编辑: 如需相关媒体资料、背景资料和高像素图片,请访问:www.ericsson.com/press。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全方位价值。我们的业务组合涵盖网络、云软件和服务、企业无线解决方案、全球通信平台以及技术和新兴业务。它旨在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数字化,提高效率,并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的创新投资已经让全球数十亿人享受到了移动与移动宽带带来的受益。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广州2023年1月20日 /美通社/ -- 近年来,中国空调市场在承压中经历调整,行业竞争日趋多样化,企业发力寻找新的突破口和方向。日前,江森自控日立空调集团中国区(以下简称"江森自控日立空调中国")召开2023年度合资伙伴及领导人会议,提出通过全面本地化、新业务发展和整合并购,成为拥有国际品牌的中国市场"本地+"领先企业的核心目标。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中国以本次会议的召开为新一年开局,也传递出破局向上的坚定信心。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集团中国区2023年度合资伙伴及领导人会议 向上而生,逆势增长 尽管面临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调控、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等复杂的市场环境,但江森自控日立空调中国在2022年以全球化视野把握本土市场趋势,创新变革,业务规模与业绩均逆势上扬。 同一个团队,同一个目标。在多重压力下保持发展的步伐,离不开企业上下聚力。2022年,江森自控日立空调中国旗下各合资公司也为新一年的发展夯实了坚固的基础。 作为日立集团在中国最早建立的中央空调生产销售基地,江森自控日立万宝空调(广州)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运营举措,净利润大幅增加。从事制冷与空调用涡旋压缩机生产与销售的江森自控日立万宝压缩机(广州)有限公司,继续保持在中国变频涡旋压缩机市场的领先地位。集商用与家用中央空调系统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市场销售和用户服务为一体的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通过深耕家装渠道和发力出口市场,继续领衔中国多联机市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克服封控、市场萎缩等多重困难,逆势增长,保持非自配套领域行业龙头地位。 明确核心目标,追求战略跨越 保持可持续增长是每一家企业的挑战,在纷繁的市场环境下更加需要找到应对这一挑战的落脚点。面向新的一年,江森自控日立空调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关宇在以"精工铸基业,创变展华章"为题的年度工作报告中,发布了企业的"全品类设备"、"全系统方案"、"全周期服务"三全战略,提出了将利润型增长作为年度首要任务,推进业务范围的扩大和商业模式的升级,定位于成为拥有国际品牌的中国市场"本地+"领先企业。 为实现上述目标,江森自控日立空调中国规划了五大跨越路径:推进三全战略,打造第二曲线业务;顺应国际趋势、施行全面本地化;加强市场营销、扩充新业务渠道;多元化商业模式,实现解决方案带动增长;打造组织创新力,以创新驱动蝶变。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集团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关宇先生在年度论坛上讲话 激发创新动能,助推行业发展 中国空调行业已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变革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首要逻辑。江森自控日立空调中国以五大跨越路径布局变革方向,以核心目标指引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江森自控日立空调中国重申,以全面本地化获得敏捷的本地需求响应和产品换代能力,将企业品牌和技术优势与中国的双碳发展机遇结合,以创新激发新动能,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 立足中国市场,江森自控日立空调中国将持续倡领中国冷热产品市场全变频、新冷媒、智能化的趋势性升级换代,加大力度推进基于电能替代的低碳能量服务解决方案模式,建立与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伙伴关系,助力中国空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集团中国区2023年度合资伙伴及领导人会议大合影
舍弗勒集团范围1、范围2和范围3的碳减排目标获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认证 舍弗勒集团计划到2030年,公司生产领域碳排放减少90%,部分供应链环节减排25% 经SBTi认证确认,舍弗勒集团碳减排路径与《巴黎协定》提出的1.5摄氏度温控目标一致 舍弗勒始终围绕2025战略规划开展可持续发展相关活动,向着气候目标不断前行 德国赫尔佐根奥拉赫2023年1月20日 /美通社/ -- 日前,舍弗勒集团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获得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认证,确认其符合该组织的标准和建议。这一认证表明,舍弗勒集团范围1、范围2和范围3的减排目标符合最新气候科学的要求且与《巴黎协定》的目标一致。 舍弗勒集团计划到2030年,公司在生产领域(范围1和范围2)的碳排放将在2019年的基础上减少90%。舍弗勒集团还设定了范围3的减排目标:到2030年,公司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燃料和能源相关活动以及上游运输和配送等产生的碳排放将减少25%。 基于科学的气候目标 SBTi对舍弗勒集团提交的气候目标进行了分类和评估,并得出结论,这些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且与《巴黎协定》中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的总体目标一致。舍弗勒气候目标为减少公司温室气体碳排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有助于加速创新,提升公司竞争力。舍弗勒希望通过这些气候目标的实现,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同时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获得SBTi认证,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并赢得客户信赖。 舍弗勒集团首席执行官克劳斯•罗森菲尔德指出:"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能够获得科学碳目标倡议的认证。应对气候变暖是一项全球性任务,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舍弗勒集团始终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和实现公司的气候目标。我们正加快步伐,持续推进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向着我们的目标不断前行,这一过程既充满挑战,又非常重要。" 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 科学碳目标倡议是一项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2015年联合发起的全球倡议,旨在帮助企业设定基于气候科学且与《巴黎协定》目标一致的碳减排目标。 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旨在帮助企业设定基于气候科学且与《巴黎协定》目标一致的碳减排目标
两项全球3期试验证明百悦泽®(泽布替尼)在一线治疗及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中均显示出优效性 百悦泽®是唯一一款对比亿珂®(伊布替尼)呈现出无进展生存期(PFS)优效性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 中国北京、美国麻省剑桥和瑞士巴塞尔2023年1月20日 /美通社/ -- 百济神州(纳斯达克代码:BGNE;香港联交所代码:06160;上交所代码:688235)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公司今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其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 百济神州血液学首席医学官Mehrdad Mobasher医学博士及公共卫生硕士表示:"百悦泽®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在美获得四项上市批准,并在ALPINE研究的最终PFS分析中呈现了相较伊布替尼的优效性。基于这些成果,我们相信百悦泽®能够成为多个适应症的首选BTK抑制剂。感谢参与ALPINE和SEQUOIA试验的患者们,正是他们的参与推动了这次的新适应症获批,让这款药物得以惠及更多患者;对此我们倍受鼓舞。" 本次在美国的获批基于以下两项全球3期临床试验,这两项试验证明了百悦泽®在CLL患者中的优效性及其良好的安全性特征: 在SEQUOIA试验中,中位随访时间为26.2个月,经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百悦泽®对比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在一线CLL患者治疗中呈现出显著的PFS优势(HR 0.42,[95% CI:0.28,0.63],p<0.0001)[1]。 在ALPINE试验中,经IRC评估,百悦泽®对比伊布替尼在复发/难治性(R/R)CLL 患者中获得更优效的总缓解率(ORR 80.4% vs. 72.9%,p=0.0264)[2]。 百悦泽®在ALPINE和SEQUOIA试验中的整体安全性特征与既往研究一致。 在接受百悦泽®治疗的CLL患者汇总安全性人群(包括全部临床开发项目,N=1,550)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30%)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42%)、上呼吸道感染(39%)、血小板计数降低(34%)、出血(30%),以及肌肉骨骼疼痛(30%)[3]。 ALPINE试验预先设定的最终PFS分析结果证明了百悦泽®对比亿珂®在R/R CLL患者中的优效性和更好的心脏安全性特征。该结果在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的最新突破摘要环节上进行了口头报告,并同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位随访时间为29.6个月,百悦泽®在R/R CLL患者中呈现出优于伊布替尼的PFS(经研究者和IRC评估:HR:0.65,[95% CI,0.49 ~ 0.86],p=0.0024)。此外,百悦泽®呈现出良好的心脏安全性特征,百悦泽®组的房颤/房扑发生率显著低于伊布替尼组(5.2% vs. 13.3%),百悦泽®组因心脏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为0,而伊布替尼组为 6例(0% vs. 1.9%)[4],[5]。 丹娜法伯(Dana-Farber)癌症研究院血液肿瘤分部CLL中心主任Jennifer R.Brown 医学博士表示: "我们已经在百悦泽®开发项目中看到了令人振奋的数据,证明了百悦泽® 在各类CLL亚型患者中呈现出显著且一致的有效性,不受治疗背景影响;这些亚型包括了del 17p或TP53突变的高风险人群。凭借CLL开发项目的广泛随访数据,以及SEQUOIA和ALPINE试验的综合结果,百悦泽®正被确立为新的CLL标准治疗。" 美国CLL协会首席医学官兼执行副总裁Brian Koffman医学博士表示: "得益于能够带来创新且有效药物的研究,CLL患者得以在治疗下获得长期生存,因此药物的耐受性也成为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此次百悦泽®获批,为CLL/SLL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性和良好长期耐受性都得到充分证明的BTK抑制剂治疗选择。" 关于百悦泽® 百悦泽®(泽布替尼)是一款由百济神州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剂,目前正在全球进行广泛的临床试验项目,作为单药和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百悦泽®的设计通过优化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选择性,实现对BTK蛋白靶向、持续的抑制。凭借与其他获批BTK抑制剂存在差异化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百悦泽®已被证明能在多个疾病相关组织中抑制恶性B细胞增殖。 百悦泽®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全球临床开发项目,目前已在全球超过30个地区开展了35项试验,总入组受试者超过4,700人。迄今为止,百悦泽®已在包括美国、中国、欧盟和大不列颠、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冰岛、挪威和瑞士在内的超过60个市场获批。 关于ALPINE试验 ALPINE是一项随机、全球3期临床试验(NCT03734016),旨在评估百悦泽®(泽布替尼)对比亿珂®(伊布替尼),用于治疗既往经治的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的效果。在该试验中,共入组了652例患者(其中60%在欧洲入组,17%在美国入组,14%在中国入组,9%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入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泽布替尼(160 mg,口服,每日两次)治疗,另一组接受伊布替尼(420 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总缓解率(ORR),并预先假设百悦泽®非劣于伊布替尼。研究者及独立评审委员会(IRC)基于国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iwCLL)指导原则(2008年修订版)评估CLL患者的缓解(对CLL患者的治疗相关淋巴细胞增多标准进行调整),以及Lugano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标准评估SLL患者的缓解。经研究者和IRC评估的ORR采用预先规定的分级评估检验,首先评估非劣效性,随后评估优效性。研究的关键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房颤或房扑事件发生率;其他次要终点包括持续缓解时间(DoR)、总生存期(OS)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ALPINE试验的期中研究结果于2022年11月在线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其预先设定的最终PFS分析结果在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最新突破摘要环节上进行了口头报告,并同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4],[5]。 关于SEQUOIA试验 SEQUOIA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全球3期试验(NCT03336333),旨在评估百悦泽®对比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在初治CLL或SLL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包括三个队列: 队列1(n=479):不伴有del(17p)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百悦泽®(n=241) 或B+R治疗方案(n=238)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主要终点的数据来自这一队列; 队列2(n=110):伴有del(17p)的患者,接受百悦泽®单药治疗; 队列3(正在入组):接受百悦泽®联合维奈克拉治疗的伴有del(17p)或致病性TP53变异体患者。 因为伴有del(17p)的患者临床结局往往不理想,且接受化学免疫治疗后的缓解情况较差,这些患者未被随机分配至队列1。本试验的主要终点为IRC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PFS、IRC和研究者评估的总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伴del(17p)患者的PFS和ORR,以及安全性。 队列2(C组)的患者是接受百悦泽®单药治疗的高风险患者,其结果已于2020年12月在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公布[6]。基于研究者评估的结果,该伴有del(17p)患者的队列达到显著有效性,18个月的PFS为90.6%。该实验完整研究结果已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1]。 关于百济神州 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为全球患者开发和商业化创新、可负担的抗肿瘤药物,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药物可及性。通过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外部战略合作,我们不断加速开发多元、创新的药物管线。我们致力于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药物可及性。百济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过9,000人的团队,并在中国北京、美国麻省剑桥和瑞士巴塞尔设立了主要办事处。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eigene.com.cn 。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根据《1995年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联邦证券法律中定义的前瞻性声明,包括有关百悦泽®为CLL/SLL患者提供临床获益的潜力、百悦泽®在美国和其他市场的未来开发、药政申报和批准、商业化和市场准入,以及在"关于百济神州"标题下提及的百济神州的计划、承诺、抱负和目标。由于各种重要因素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与前瞻性声明存在实质性差异。这些因素包括:百济神州证明其候选药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选药物的临床结果可能不支持进一步开发或上市审批;药政部门的行动可能会影响到临床试验的启动、时间表和进展以及药物上市审批;百济神州的上市药物及候选药物(如能获批)获得商业成功的能力;百济神州获得和维护对其药物和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百济神州依赖第三方进行药物开发、生产和其他服务的情况;百济神州取得监管审批和商业化医药产品的有限经验,及其获得进一步的营运资金以完成候选药物开发、商业化及实现并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对百济神州的临床开发、监管、商业化运营、生产以及其他业务带来的影响;以及百济神州在最近季度报告的10-Q表格中"风险因素"章节里更全面讨论的各类风险;以及百济神州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期后呈报中关于潜在风险、不确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讨论。本新闻稿中的所有信息仅及于新闻稿发布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济神州并无责任更新该等信息。 *亿珂®是Pharmacyclics LLC和Janssen Biotech, Inc.的注册商标。 [1] Tam CS, Brown JR, Kahl BS, et al. Zanubrutinib versus bendamustine and rituximab in untreate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and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SEQUOIA):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ogy 2022;23(8):1031-1043. doi:10.1016/S1470-2045(22)00293-5 [2] Hillmen P, Eichorst B, Brown JR, et al. Zanubrutinib Versus Ibrutinib in Relapsed/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nd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Interim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doi:10.1200/JCO.22.00510 [3]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www.beigene.com/PDF/BRUKINSAUSPI.pdf [4] Brown JR, Eichhorst, B, Hillmen, P., et al.. (2022). Zanubrutinib or Ibrutinib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oa2211582 [5] Brown JR, Eichhorst B, Hillmen P, et al.; Zanubrutinib Demonstrates Superio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Compared with Ibrutinib for Treatment of Relapsed/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nd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R/R CLL/SLL): Results from Final Analysis of ALPINE Randomized Phase 3 Study. Blood 2022;140 (Supplement 2): LBA–6. doi: 10.1182/blood-2022-171538 [6] Tam CS, Giannopoulos K, Jurczak W, et al. SEQUOIA: Results of a Phase 3 Randomized Study of Zanubrutinib versus Bendamustine + Rituximab (BR)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Naïve (T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CLL/SLL), Blood 2021;138(Supplement 1, p396)DOI:10.1182/blood-2021-148457.
-数字合作组织(DCO)发布《弥合鸿沟报告》以强调国际合作对确保所有人享有数字荣景的重要性 瑞士达沃斯2023年1月19日 /美通社/ -- 数字合作组织(DCO)今天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了《弥合鸿沟报告》,强调迫切需要加强国际多边合作,以缩小数字差距,确保所有国家都能从数字经济中受益。 DCO Bridging the Gap Report 该报告借鉴了与来自多个部门和地区的专家进行的广泛的全球磋商,这是 DCO 为增强成员国发展数字经济和创造繁荣与增长的能力而开展的任务的一部分。 报告中深入探讨了各国,特别是小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平等参与数字经济方面面临的挑战。 DCO 秘书长 Deemah AlYahya 阁下表示:「在过去二十年中,数字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成为我们社会的支柱,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充满机遇的同时,数字经济也带来了艰巨的挑战,重要的是必须认识到,这些挑战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或私人实体能够单独解决的。 只有通过多边和多利益攸关方合作,我们才能应对挑战,充分利用机遇,并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有效的数字经济。」 该报告是根据原始研究和活动汇编的,包括在五大洲五个城市举行的一系列五次圆桌会议;对12个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进行的调查;并采访了37位数字经济专家。 Deemah AlYahya 阁下说道:「弥合数字鸿沟旨在成为关于数字经济的宝贵信息资源,以指导我们的成员国发展自己的数字经济。 除了为成员国提供信息、宣传和咨询服务外,DCO 还致力于通过有效的多边合作,共同创建和设计影响驱动的举措,建设更具包容性的数字经济。 我们呼吁所有利益攸关方团结起来,共同创造一个适用于所有人、任何地方的数字经济。」 DCO 弥合鸿沟报告现可从 www.dcoinsights.com/btg 获取 编辑须知: 有关 DCO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dco.org 、 https://twitter.com/dcorg 和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dcorg/
在本次MHRA授予上市许可前,百悦泽®已获欧盟委员会批准多项适应症 百悦泽®是目前唯一在大不列颠获批用于MZL治疗的药物 中国北京、美国麻省剑桥和瑞士巴塞尔2023年1月19日 /美通社/ -- 百济神州(纳斯达克代码:BGNE;香港联交所代码:06160;上交所代码:688235)是一家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公司今日宣布,英国药品与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已授予百悦泽®(泽布替尼)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和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抗CD20疗法的边缘区淋巴瘤(MZL)成人患者在大不列颠的上市许可。 英国伯恩茅斯多塞特大学医院血液科Renata Walewska博士表示:"百悦泽®是一种高选择性BTK抑制剂。与第一代BTK抑制剂相比,百悦泽®在用于复发性CLL治疗时呈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本次百悦泽®在大不列颠获得治疗MZL 和CLL的上市许可,对于符合治疗标准的患者和他们的医生而言意义重大。MZL患者此前除免疫化疗外并无已获批的靶向治疗药物;而对于CLL患者而言,百悦泽® 是可替代现有BTK抑制剂的新治疗选择。" 本次百悦泽®用于CLL治疗的MHRA批准,是基于两项全球3期临床试验:SEQUOIA(NCT03336333)研究[1],即在既往未经治疗的CLL患者中对比百悦泽®和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的治疗;ALPINE(NCT03734016)研究[2],即在复发/难治性(R/R)CLL患者中对比百悦泽®和亿珂®(伊布替尼)的治疗。 本次百悦泽®用于 MZL治疗的MHRA批准,是基于一项全球多中心、单臂、开放性的2期试验 MAGNOLIA研究[3],该试验在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抗CD20疗法的R/R MZL患者中开展。 百济神州血液学首席医学官Mehrdad Mobasher医学博士及公共卫生硕士表示:"百悦泽®经特殊设计,是一款旨在最大化BTK占有率、最小化脱靶效应的BTK抑制剂。我们相信百悦泽®将为符合治疗标准的MZL和CLL患者带来一项极具潜力的治疗选择。" 百济神州英国及爱尔兰总经理Robert Mulrooney博士表示:"百济神州致力于以更快的速度为全球更多患者带来抗肿瘤药物。对于本次重要的批准以及我们已取得的进展,我们感到非常欣喜,并且有信心让百悦泽®惠及更多大不列颠符合治疗标准的血液肿瘤患者。" 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 推荐百悦泽®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且适用于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成人患者。苏格兰药品联盟也已推荐百悦泽®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的WM成人患者,或用于不适合免疫化疗患者的一线治疗。 百悦泽®目前已在欧盟及北爱尔兰(依据《北爱尔兰协定书》相关条款)获批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的WM成人患者,或作为不适合接受免疫化疗的WM患者的一线治疗;用于治疗CLL成人患者,以及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抗CD20疗法的MZL成人患者。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成人癌症,是原发于骨髓的异常白血病B淋巴细胞(一种白细胞)蓄积于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的一种成熟B细胞恶性肿瘤[4],[5]。CLL是成人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白血病新发病例的四分之一[6]。欧洲地区的CLL发病率预估为每年4.92例/10万人[7],[8]。 关于边缘区淋巴瘤 边缘区淋巴瘤(MZL)是一组极为罕见的、原发于淋巴组织边缘区且生长缓慢的B细胞恶性肿瘤[9]。MZL在欧洲的流行病学数据有限,但其发病率约为每年20 ~ 30例/百万人[10],[11],[12]。MZL有三种不同的亚型:其中以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亚型最为常见;以发生于淋巴结中的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亚型较为罕见;而发生于脾脏、骨髓或两者兼有的脾脏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该疾病最为罕见的亚型[13]。 关于百悦泽® 百悦泽®(泽布替尼)是一款由百济神州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剂,目前正在全球进行广泛的临床试验项目,作为单药和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百悦泽®的设计通过优化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选择性,实现对BTK蛋白靶向、持续的抑制。凭借与其他获批BTK抑制剂存在差异化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百悦泽®已被证明能在多个疾病相关组织中抑制恶性B细胞增殖。 百悦泽®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全球临床开发项目,目前已在全球超过30个地区开展了35项试验,总入组受试者超过4,700人。迄今为止,百悦泽®已在包括美国、中国、欧盟和大不列颠、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冰岛、挪威和瑞士在内的超过60个市场获批。 关于百济神州 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创新、可负担的抗肿瘤药物,旨在为全球患者改善治疗效果,提高药物可及性。通过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外部战略合作,我们不断加速开发多元、创新的药物管线。我们致力于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药物可及性。百济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过9,000人的团队,并在中国北京、美国麻省剑桥和瑞士巴塞尔设立了主要办事处。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eigene.com.cn。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根据《1995年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联邦证券法律中定义的前瞻性声明,包括有关百悦泽®为CLL或R/R MZL患者提供临床获益的潜力、百悦泽®未来在大不列颠和其他市场开展的开发、药政申报和批准、商业化和市场准入、百悦泽®潜在的商业机会、以及百济神州在"关于百济神州"标题下提及的计划、承诺、抱负和目标。由于各种重要因素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与前瞻性声明中的结果存在实质性差异。这些因素包括:百济神州证明其候选药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选药物的临床结果可能不支持进一步开发或上市审批;药政部门的行动可能会影响到临床试验的启动、时间表和进展以及药物上市审批;百济神州的上市药物及候选药物(如能获批)获得商业成功的能力;百济神州获得和维护对其药物和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百济神州依赖第三方进行药物开发、生产和其他服务的情况;百济神州取得监管审批和商业化医药产品的有限经验,及其获得进一步的营运资金以完成候选药物开发、商业化及实现并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对百济神州的临床开发、监管、商业化运营、生产以及其他业务带来的影响;以及百济神州在最近季度报告的10-Q表格中"风险因素"章节里更全面讨论的各类风险;以及百济神州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期后呈报中关于潜在风险、不确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讨论。本新闻稿中的所有信息仅及于新闻稿发布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济神州并无责任更新该等信息。 *亿珂®是Pharmacyclics LLC和Janssen Biotech,Inc.的注册商标。 References [1] Tam CS, Robak T, Ghia P, et al.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naiv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nd 17p deletion. Haematologica. 2020;106(9):2354-236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3054121. [2] A study of zanubrutinib (BGB-3111) versus ibrutinib in participa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inicalTrials.gov. Accessed September 25, 2022.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3734016 [3] Opat S, Tedeschi A, Linton K, et al. The MAGNOLIA Trial: Zanubrutinib, a next-generation bruto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demonstrates safety and efficacy in relapsed/refractory marginal zone lymphoma. Clin Cancer Res.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5, 2021. doi: 10.1158/1078-0432. CCR-21-1704 [4]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Program. Cancer Stat Facts: Leukemia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Accessed December, 2022. 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clyl.html [5]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What is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Updated May 10, 2018. Accessed December 8, 2022. https://www.cancer.org/cancer/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about/what-is-cll.html [6] Yao Y, Lin X, Li F, Jin J, Wang H. The global burden and attributable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om 1990 to 2019: analysis based on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Biomed Eng Online. 2022 Jan 11;21(1):4. doi:10.1186/s12938-021-00973-6. PMID: 35016695; PMCID: PMC8753864. [7] Miranda-Filho, A., et al., Epidemiological patterns of leukaemia in 184 countri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The Lancet Haematology, 2018. 5(1): p. e14-e24. [8] Sant, M., et al., Incidence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in Europe by morphologic subtype: results of the HAEMACARE project. Blood, 2010. 116(19): p. 3724-34. [9] Annals of Oncology, Marginal Zone Lymphomas: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January 6, 2020. [10] Cerhan, J.R. and T.M. Habermann, Epidemiology of Marginal Zone Lymphoma. Ann Lymphoma, 2021. [11] Smith, A., et al., Lymphoma incidence, survival and prevalence 2004-2014: sub-type analyses from the UK's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y Research Network. Br J Cancer, 2015. 112(9): p. 1575-84. [12] Maynadie, M., et al., 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 French Registries Population-Based Treatment and Survival Analyses (2002-2014). Blood, 2020. 136. [13] Leukemia & Lymphoma Society, Marginal Zone Lymphoma. Available at: https://www.lls.org/research/marginal-zone-lymphoma-m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