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022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2022年度山东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公示名单》,浪潮集团旗下的天元大数据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天元征信)入选山东省大数据创新服务机构、天元征信联合山东师范大学申报的商务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被评为2022年度山东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 山东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评选工作是我省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促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评选的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包括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大数据创新服务机构,以及大数据创新人才基地四类;经过单位申报、市局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天元征信成功获批两项荣誉。 自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牌照以来,天元征信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通过“政府+市场”模式,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基于牌照优势和技术积累,开展征信业务,凭借数据、AI风控、获客三大核心能力,为政府建设地方征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信用管理,为金融机构的中小微融资业务提供智能信用评估解决方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实力的市场化企业征信服务机构。 下一步,天元征信将以此为契机,依托大数据技术优势和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牌照资质,面向政府、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等领域需求,力争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大力提升产品影响力和服务能力,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数”为媒 以赛促教 济南2022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2022年12月6日,参赛环境线上部署、云端检录、燃情竞技,经过6个小时紧张比拼,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2022年“卓数杯”全省大数据职业技能竞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梁付盛、山东技师学院的杨龙凯和威海职业学院赵航启获得学生组前3名,来自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徐丽丽、山东海量信息技术研究院的王立和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邱允获得职工组前3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大数据被认为是“未来的新石油”,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今年“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特别开设全省大数据职业技能竞赛旨在落实国家“建设数字中国”战略,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进大数据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赋能经济社会和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省内23个参赛单位的优秀选手同场竞技,赛题命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大数据产业中的新技术、新要求,以现实生产环境为基础,完全实战化开发,内容涉及大数据平台搭建 (容器环境)、离线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采集与实时计算、数据可视化,全面接轨企业级大数据项目中各个环节的实现过程。 大赛采用全线上参赛,考生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从考试环境搭建测试到答题并上传;最终根据成绩高低,按照10%、20%、30%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 并颁发获奖证书,职工组第一名还将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本次大赛主办方浪潮卓数是国内领先的大数据服务运营商,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五,是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理事单位;承办方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单位;双方分别是我省大数据产业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佼佼者。 本次竞赛为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和职业技能教育搭建了一个成果展示与切磋交流的平台,对促进我省信息技术发展、加强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后续,浪潮卓数将在山东省人社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力争把全省大数据职业技能办成产教融合新样板、打造以赛促教新生态。
北京2022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现在,在地球的任何地方几乎都能使用云计算,甚至太空——亚马逊云科技目前为全球30个地理区域(截止至2022年12月)的客户提供服务,并通过柯伊伯计划,正在将一组卫星星群送入轨道,为全球服务未覆盖以及服务受限的社区提供快速、价格合理的宽带服务。云的广泛使用意味着数据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存储在云中。2020年,人们每秒钟产生1.7 MB的数据,一些预测称,到2025年将产生463 EB的数据。同时,随着企业对云计算和数据的依赖增长,企业需要更多相关技术人才帮助他们加速云上之旅。随着企业加速推动创新,数据安全显然对于企业业务的持续增长和云计算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技术与人的不断交互,两者的恰当组合将有助于定义云安全的未来。展望未来,我们知道自动化将是消除客户无差别的繁重工作的关键,让他们可以继续做出正确的决策,提升云中安全并快速应对可能的安全事件。 在亚马逊云科技,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每天都在努力赢得每位客户的信任。我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花时间研究如何为客户未来可能的安全需求做好准备。下面是我们对2023年及未来的安全发展方向的一些观点。 预测1:安全将成为企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持续增加的威胁与风险将会驱动用户继续迁移上云,因为在云中安全被嵌入到企业需要的每一个方面。随着自动化安全服务和工具的增多,企业将转向关注持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以在数字化转型早期就创建一个更容易实现安全的环境。 每天客户都会与我们分享他们如何把握机遇,从自行管理的本地部署安全技术转向云计算责任共担的服务模型,以支持并扩展业务转型架构。他们明白,安全必须尽可能地实现自动化,同业务规模保持一致,这样企业才能更容易做好安全防护。云计算在数据保护方面提供了令人激动的创新,这种创新在传统的数据中心并不常见,这种创新可以使企业在专注于业务增长的同时还保证了安全性。构建安全文化,将安全融入到运营中,都将助推企业发展的安全。 对安全的关注应始于维护一个有效的安全计划,包括管理身份和权限、保护网络和基础设施、识别和应对威胁、数据保护及合规证明。云计算让这些领域相关的日常任务实现了自动化,如:日志记录、监控、审计、修补以及集成现有工具集等。Amazon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IAM)、Amazon CloudTrail、Amazon Key Management Service (Amazon KMS), Amazon WAF, Amazon GuardDuty, 及Amazon Security Hub等基础工具,可以洞察数据的存储位置、谁在访问数据以及访问时间、加密状态、移动位置、是否存在可疑操作,以及是否容易受到常见漏洞的攻击。未来几年,随着云技术的持续应用成为必然,这些领域对提升自动化能力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 企业将转向持续的安全和合规。我们从客户、合作伙伴和内部从事交付与安全维护的开发人员了解到,云安全服务的快速创新使得安全集成变得更加容易,并实现持续的安全改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云安全服务和工具的易用性,使客户能够提高开发速度和安全标准,从而实现安全交付。例如,使用Amazon Inspector和Amazon Systems Manager可以帮助客户自动为基础架构的服务和应用程序打补丁,减少手动修补负担,简化为多操作系统打补丁的过程,提高客户的工作效率。 预测2:多元化将有助于解决持续存在的安全人才缺口 随着云服务规模的扩大,对安全专业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多元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们相信,如果优先聘用具有不同教育和职业背景的人、具有思维多样性的人、以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企业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会更优。 截至2021年,全球共约有419万网络安全专业人员,然而仍存在272万的人员需求缺口。弥补安全人力缺口是改善各地安全状况的关键。尽管安全专业人员不断加入,但仍然供不应求。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缩小安全专业人才缺口:致力于实现多元化、平等和包容(DE&I)的倡议,成立类似Amazon Affinity Group,重新评估招聘标准和实践,并优先考虑具有多元背景的候选人。约有半数的安全专业人员是在IT行业之外起步的,这值得鼓励。如果企业根据态度和能力来招聘员工,之后对其技术技能进行培训,我们相信企业将会更安全、更成功。大学教育和许多安全认证的高昂费用是少数族裔和不同背景的人难以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之一。企业不应只局限于特定的技术学位和认证,而是应该尝试招聘那些在其他方面有天赋或一技之长的人。 多元化的安全专业人员意味着不同的安全视角,也意味着更强大的防御。例如,英国有些机构等正在积极雇用思维多样性的员工,因为他们具备发现数据规律的独特能力。对我们来说,安全中的多元化不仅仅意味着平等,它还意味着尽可能广泛地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来优化防御水平。 多元化招聘是亚马逊云科技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可以招聘没有安全工作背景的人才。有很多技能可以让一个人在安全领域出类拔萃,我们相信招聘这些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安全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注重员工的成长和留住现有员工也很重要。我们一直认为教育是帮助个人和企业改善安全状况的关键,为此我们免费为员工提供亚马逊安全意识培训。云安全运营的自动化可能会在缩小人才缺口方面发挥作用,但这一问题不能仅靠技术来解决,以人为本还是第一要务。我们通过导师计划鼓励员工的未来成长,并通过与未来几代人建立连接,以推广STEM教育。 预测3: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支持的自动化带来更强的安全性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将为云安全的自动化增加关键的一层,将有助于优化开发人员的工作流程,帮助他们创建更可靠的代码,实现持续的安全改进。 从历史上看,安全一直是一个二元的、基于规则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事情非“可”即“否”。我们已经建立了复杂的系统,根据一些标准来定义“可以”。云计算改变了这种模式,我们现在可以动态地构建强大的防御,采用有效的互补策略来应对已知的威胁。作为云安全演变下阶段的一部分,将人工智能用于威胁检测和修复将变得更加普遍。在未来几年,机器学习将在增强安全工程师的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在云中创建更安全的架构和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预测能力可以帮助客户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时建立更主动的安全态势。近年来,随着居家办公和混合办公模式的兴起,人们在不同网络上工作的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威胁面呈指数级扩大。威胁者正在利用远程办公这一点,使用前所未有的恶意软件发起安全攻击,如勒索软件、网络钓鱼和社交工程攻击。 在这种日益复杂的混合环境中,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如Amazon GuardDuty、Amazon Detective、Amazon CodeGuru和Amazon Macie等,将继续为安全和机器学习的集成奠定基础,通过智能推荐为客户提供规模化支持。这些具有机器学习能力的云服务将快速迭代,这些服务能够获取大量数据,查明异常情况,并就安全漏洞、代码质量和潜在威胁提供智能建议,这些能力将为企业带来诸多益处。例如,Amazon GuardDuty推出了DNS声誉建模,将来自亚马逊云科技的DNS请求输入到一个模型中,并根据行为特征将全新出现的域名预归类为恶意的或良性的。亚马逊云科技在实践中看到,这些模型往往能提供高精度的威胁检测,在商业级威胁反馈发现恶意域之前的7-14天,就能识别这些恶意域。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安全领域的的另一个用例是合规。在我们服务中构建的人工智能技术,如自动推理,使客户能够更好地了解复杂系统的合规状况,自动检测在全球数据集中构成合规风险的异常情况。从传统意义上看,许多安全和合规任务因需要人工交互来评估合规状态和权限变化而受到阻碍,管理这些领域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如Amazon Audit Manager、Amazon Identity、Amazon Access Management Access Analyzer等有助于自动消除人工干预,因此客户在部署对IT基础设施更改之前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合规状况和权限级别信息。Amazon Audit Manager可以为客户所需的合规性框架(如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互联网安全中心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自动收集证据,让客户不必依赖即时人工评估。这种证据收集也是连续的,让客户可以随时调取他们遵守所需框架的合规性报告。IAM Access Analyzer使客户可以监控其策略,防止对其资源和数据的过度广泛访问。一旦策略被写入(IAM Access Analyzer也可以帮助), IAM Access Analyzer就会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监控授权。未来几年,安全领域中这种持续改进的概念将会成倍增长,整个云供应商、合作伙伴网络和云用户生态将进一步发展自动化能力,推动全球云安全的全面进步。 如上所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驱动的安全创新正在帮助客户解决安全从业者面临的实际挑战,例如减轻SOC分析师的工作量,让安全架构师将更多的时间进行威胁建模,而不必验证应用程序是否关闭了防火墙、服务器是否打了补丁。目前我们只是触及了云安全领域AI/ML的皮毛。随着云计算的指数级增长,安全需求也将同样快速增长,从而推动对自动化和智能驱动安全的需求。 预测4:加大对数据保护的投入 数据保护仍然是亚马逊云科技客户和全世界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创建的数据量继续呈指数级增长的情况下。在这种增长水平下,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数据保护立法、对数据保护和相关项目的更多投入,以及实现向自动化的转变。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加州消费者隐私法(CCPA)和其他本土法律只是数据保护立法的开端。Cisco 2019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近一半(47%)的受访者认为如果公司遵守GDPR,就更值得信赖。随着数据保护领域的成熟,公众对数据保护法的需求不断增长,我们将看到更多政府通过实施立法做出回应,我们也会看到更多企业满足这些要求。Gartner预测,到 2024 年底,全球 75% 的个人数据将受到法规的保护。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还将看到企业加大对数据保护的投资。Gartner 预测,到 2024 年大型企业的平均年度隐私预算将超过 250 万美元。部分投资将用于包括评估数据风险、执行持续管理和资源管理任务以及开发工具在内的数据保护计划,在保持高功能的同时降低数据风险。 在亚马逊云科技,赢得客户信任是我们业务的基础。我们将持续关注隐私监管和立法情况的动态发展以识别变化,并确定客户可能需要的工具来帮助满足他们的合规需求——这是我们一贯的承诺。我们确保客户可以通过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服务和工具(例如Amazon IAM、CloudTrail、Macie等)来控制数据,确定数据存储位置、安全性以及数据访问权限。我们还通过提供服务和功能实施隐私保护措施,让客户实现自己的隐私控制,包括高级访问、加密和日志功能。客户可以选择在亚马逊云科技遍布全球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区域中存储数据。通过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我们的客户可以放心地将他们的数据存储在选定的亚马逊云科技区域中。 要了解有关亚马逊云科技数据保护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亚马逊云科技服务的隐私功能、亚马逊云科技数据保护和我们的数据隐私中心。 预测5:更先进的多因素身份验证将更加普遍 未来,通过采用更多的生物识别和多模式身份验证形式,多因素身份验证(MFA)将安全性和可用性相结合,确保用户在改善安全状况的同时获得顺畅的体验。 MFA是客户能够使用的最简单且最重要的安全保护方式之一,使恶意攻击者难以在密码泄露于网络或其员工受到社会工程攻击时获取帐户。密码通常等级低且容易遭受数据泄露,客户可使用MFA来加强帐户和应用的安全性,在密码外还需要额外的验证因素(他们的所有物、熟知事物或生物特征识别)。 MFA正在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商业和个人用途,我们相信下一个前沿应用将更普遍地采用多模式生物特征的认证,因为它们更便利且安全性更高。多因素指的是使用两个或更多的因素用于认证,可以包括漫游(如 Yubikeys 和 Virtual Authenticators)和平台(如 Windows Hello 和 Apple FaceID 等设备)。多模式指的是使用多种生物特征来访问系统。生物特征认证是依靠个人独特的生物特征来验证其身份,通常包括一个物理或行为特征。更多依赖生物特征识别将使MFA为客户提供更加顺畅、自然的体验。在多模式生物特征系统中,我们将看到物理生物特征因素(指纹、声音、虹膜或面部识别)与行为因素(键击、手势、抓握等)的组合。 MFA 的使用将受益于政府和知名安全企业在过去几年对安全的日益重视。 FIDO 联盟、NIST 和美国政府等实体组织正在推动 MFA 作为在线保护的基线。 我们鼓励客户在未来几年中继续关注MFA的发展,了解它们将如何改进现有功能或将新的MFA功能构建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将继续通过亚马逊云科技上MFA概述页面向客户提供有关MFA进展的信息。 预测6:量子计算将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量子计算可能还不是每个人的首要关注点,但它正在逐步推进,量子安全也以加密技术的形式随之推进。亚马逊云科技已经开始着手为后量子时代做准备。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量子计算能够帮助提高安全性,但就目前而言,各公司应该确保他们使用最新的加密方法来保护数据安全。 一些证据表明,量子计算将在有朝一日变得普遍且实用,目前尚不清楚将是在 5 年还是 50 年之后。但这一天一旦到来,预计会削弱某些类型的加密技术,包括我们用于 HTTPS 和 TLS 等数据传输安全协议的加密算法。业界目前正在研究所谓的量子安全或后量子加密技术,其中不同的算法和不同的密钥大小提供了与我们今天相同的安全级别,甚至可以匹敌量子计算机。随着加密算法和协议不断演进以应对未来的潜在风险,我们将看到设备相互连接方式的转变。我们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将采用量子计算这项新技术,以确保通信的隐私。 从长远来看,我们期待量子计算推动云安全的发展。一旦企业更多地使用量子计算和量子算法,他们将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经典算法。在新的量子算法的启发下重新思考经典算法,可以激发对现有功能的创造性解决方案,并基于量子计算的新思路开发新的算法或对经典算法不断演进。 例如,一名量子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将传统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尽可能地匹配,实现向用户推荐喜欢的产品的功能。 随着业界对量子计算风险的考量,加密技术的标准将继续发展。NIST 已经在努力,通过多年的后量子加密技术标准化的努力和多轮评估,计划在2024 年之前制定新的量子安全标准。包括亚马逊云科技在内的大型企业也正参与其中做出贡献。我们提交了两个选项(BIKE 和 SIKE),均通过了第一轮筛选,并将 82 个原始提案缩减至 26 个。考虑到不同的方法会权衡性能的不同方面(例如更快的计算但更高的网络负荷),NIST 可能会对多个提案进行标准化。 亚马逊云科技将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实施未来标准,也将继续开发和实施后量子加密。Amazon KMS 已经支持 TLS 1.2 的一些混合后量子密钥交换算法。 结束语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云使用规模也将随之壮大。我们相信,安全将成为企业一切工作的核心,并成为一种安全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每个员工都会为安全负责,能够对企业的安全产生积极影响。安全实践将成为技术创新和各岗位员工集体推动、持续的追求。这些因素将影响企业和个人安全观的转变,将安全视为业务和创新的驱动力,而不是一个只坚守IT规则发出拒绝指令的部门。亚马逊云科技将继续通过提供基础创新和最佳实践,推动云安全领域的前沿发展,让安全成为客户未来业务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
深圳2022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12月23日,第七届铃轩奖盛典在武汉中国车谷盛大举行。在铃轩奖盛典上,中国汽车主机厂采购、研发等方面的豪华评委阵容与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各种强势与新锐力量交相辉映,展现202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风云变幻和各门类脱颖而出的最新优秀产品。其中,锐思华创基于OpticalCore®创新性核心光源的ARHUD Pro凭借出色的产品性能和业界领先的技术优势获得第七届铃轩奖智能座舱类优秀奖及最佳前瞻类人气大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奖项角逐中锐思华创还以远超第二名近四千票的绝对票数优势,斩获本届铃轩奖前瞻类人气大奖。 Raythink锐思华创斩获2022铃轩奖优秀奖及前瞻类最佳人气奖! Raythink锐思华创斩获2022铃轩奖优秀奖及前瞻类最佳人气奖! 铃轩奖,即中国汽车零部件年度贡献奖,2016年由汽车商业评论发起创办,旨在发掘、鼓励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优秀分子和新生力量,表彰先进代表,为汽车厂商提供技术为先的供应链考量,打造供应商与主机厂最具价值的交流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沉淀,铃轩奖已经成为中国具有权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评奖,并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风向标。 自今年5月15日铃轩奖奖项评选正式启动以来,共有165家企业、213项技术案例参与此次申报参评,竞争异常激烈。最终由50位中国汽车主机厂采购、研发等方面的豪华评委阵容,经过客观公正的流程与严苛的评审讨论得出最终获奖名单。Raythink锐思华创基于OpticalCore®创新性核心光源的ARHUD Pro从众多产品之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两项殊荣,彰显了锐思华创过硬的技术实力获得业内的广泛认可。 Raythink锐思华创斩获2022铃轩奖优秀奖及前瞻类最佳人气奖! Raythink锐思华创的AR HUD解决方案是行业内唯一能达到FOV 20°和VID 15m,并同时可以覆盖3车道的真正ARHUD解决方案。拥有更大的显示面,可以提供给驾驶人员最强大的AR导航与辅助驾驶功能及真实AR的体验。在业务层面,今年四月锐思华创取得IATF16949认证之后,业务快速起量,获得多个定点项目。 结合近日来锐思华创接连获得众多行业奖项,这代表无论从业务层面还是行业背书层面,都获得了业内的广泛认可,未来Raythink锐思华创将继续再接再厉,以研发为本,持续为车载行业提提供更多突破性的AR显示方案,以创新性光源OpticalCore®引领下一代人机交互变革。
济南2022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由浪潮集团旗下浪潮新基建承建的灵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在法治日报社主办的“2022智慧治理创新案例、方案、产品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获评智慧治理创新案例。 征集活动旨在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对新的科技应用和成熟方案进行成果展示。灵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是由灵宝市委政法委携手浪潮新基建共同打造的集统一监测、智慧预警、应急联动、智慧决策、高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治指挥中心,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有效加强了社会治安防控,推动了灵宝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赋能全域智慧化升级 中心按照“云”、“管”、“端”、“用”的模式进行建设,将全市现有及新建的公共安全视频资源(即“端”),通过综治视频专网和政务外网等多种网络(即“管”),统一汇聚到政务云中心(即“云”),统筹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相关应用(即“用”),深度挖掘全市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实现共建共享共用,建成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市综治中心、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和公共安全视频建设联网应用。 市域社会治理综合运营管理中心:提供共性技术服务和城市全量资源数据的融合治理服务,实现城市态势的综合监测和管控,深层次挖掘大数据价值,以智能化决策服务政府科学化治理,提升城市运营管理水平。 市域社会治理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通过建设公共安全视频资源联网共享平台、综治应用(9+x)、综治视频联网应用(综治视频会议、指挥调度、日常培训、应急指挥和工作视察等)及智慧政法应用,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加强治安防控、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提升灵宝市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治安“打、防、管、控”能力。 市域社会治理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以城市日常运行管理调度和重大事件联动指挥为核心,通过对各领域业务数据、公共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不同领域业务协同办理,协调不同部门的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事件的统一受理、统一分拨、协同调度、联合指挥、过程监督和考核评价,构建全面覆盖、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联动高效的城市运行协同调度指挥系统,全面提升城市协同治理过程中快速响应、分析研判、动态管控、联动处置和事后评估的能力。 公共安全视频建设联网应用:建设灵宝公共安全视频联网,搭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实现城市、县、乡、村四级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公共安全视频资源联网共享平台,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建设联网应用。 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助力市域治理现代化 中心按照“功能整合、开放共享”要求,开发了市域社会治理业务平台、视频大数据平台、指挥调度平台,以及综治网格化、一网统管业务系统,设计了重点人员清单式管理、重点场所定期巡查、多元矛盾纠纷调解、突发事件指挥调度、数据研判等N个场景应用。 目前,已汇聚市交通局、市信访局、市教体局等9个部门数据资源,以及企业信息、重点人群等社会资源数据,总量超2万条,同时接入公共安全视频资源4475路;横向联通各市级部门,纵向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视频指挥调度。随着项目推进,还将逐步接入政法相关部门专网数据及其他应急、城管、交通等业务系统。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未来,浪潮新基建也将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继续赋能灵宝以及其他更多城市的全域智慧化升级,探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路径,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北京2022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诺诚健华(上交所代码:688428;香港联交所代码:09969)今天宣布,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已获香港卫生署批准,用于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条件的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 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崔霁松博士说:"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香港获批将惠及该地区的DLBCL患者,也将有助于这一创新疗法不久的将来造福大湾区患者。未来,我们将加快推进tafasitamab在中国内地的临床试验,希望满足更多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Tafasitamab 是一款靶向CD19的Fc结构域优化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已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批准用于治疗符合条件的DLBCL患者,但tafasitamab尚未在中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任何适应症。得益于博鳌的政策,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今年七月在博鳌乐城开出首方,并在瑞金海南医院为一名符合条件的DLBCL患者完成国内首例注射使用。 Tafasitamab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有条件批准与来那度胺联合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条件的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 关于 tafasitamab Tafasitamab 是一款靶向CD19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2010 年,MorphoSys 公司从Xencor公司获得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tafasitamab的权利。 Tafasitamab 包含 Xencor 公司独有的XmAb® 工程化 Fc 结构域,因此显著强化了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DCP),通过细胞凋亡和免疫效应机制介导 B 细胞肿瘤的裂解。 在美国,Monjuvi® (tafasitamab-cxix) 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与来那度胺联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成人患者(未明确指定),包括由低恶性淋巴瘤演进而来的 DLBCL ,以及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条件的患者。基于总缓解率(ORR),该适应症获得加速批准。对该适应症的后续批准可能取决于验证性试验中对临床益处的验证。 在欧洲,Minjuvi® (tafasitamab) 与来那度胺联合,之后是Minjuvi的单药治疗,已获有条件批准用于治疗不符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条件的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作为 B 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选择,tafasitamab正在开展多项联合用药临床研究。 Monjuvi® 和Minjuvi® 是 MorphoSys 公司的注册商标。在美国,tafasitamab 由Incyte和MorphoSys以Monjuvi® 品牌共同销售;在欧洲、英国和加拿大,Incyte以 Minjuvi®品牌销售。按照和MorphoSys达成的协议,Incyte获得美国市场以外独家商业化tafasitamab的权利。2021年8月,诺诚健华和Incyte就tafasitamab在大中华区的血液瘤和实体瘤开发和独家商业化签订了合作和许可协议。 XmAb® 是Xencor公司的注册商标。 关于诺诚健华 诺诚健华(上交所代码:688428;香港联交所代码:09969)是一家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专注于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一类新药研制,适用于治疗淋巴瘤、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现有多个新药产品处于商业化、临床及临床前研发阶段。公司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香港以及美国设有分支机构。 诺诚健华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含有一些前瞻性声明的披露。除对事实的陈述以外,所有其他声明可被看作是前瞻性声明,即关于我们或者我们的管理部门打算、期望、计划、相信或者预期将会或者可能会在未来发生的行为、事件或者发展所做出的声明。此类声明是我们的管理部门根据其经验和对历史趋势、当前条件、预期未来发展和其他相关因素的认知,做出的假设与估计。该前瞻性声明并不能保证未来的业绩,实际的结果,发展和业务决策可能与该前瞻性声明的设想不符。我们的前瞻性声明同样受到大量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制约,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近期以及长期的业绩表现。 相关链接:https://cn.innocarepharma.com/cn/
占地面积85亩,投资规模超过9亿人民币,该生产基地将帮助满足中国乃至全球对先进的mRNA疫苗及创新药的迫切需求 上海2022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云顶新耀(HKEX 1952.HK),一家专注于创新药及疫苗开发及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满足亚太市场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今日宣布,其位于浙江嘉善的全球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暨mRNA疫苗产业化基地正式投入运行并进行了成功的试生产,将为云顶新耀实现mRNA技术平台的本土化研发、生产以及商业化运营奠定坚实的基础,满足中国乃至全球对先进的mRNA疫苗及创新药的迫切需求。 该项目一期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达58,000平方米,投资规模超过9亿人民币,拥有全套的先进生产设施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达产后,年产能预计可达7亿剂次mRNA疫苗产品,这标志着云顶新耀正走向集研发、临床、生产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 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高位运行,病毒持续变异带来诸多挑战,我们正积极推进mRNA新冠疫苗的开发,旨在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支持国家公共卫生事业。而mRNA疫苗产业化基地投入生产运营,是云顶新耀迈向商业化进程、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一环。公司将继续研发我们经临床验证的mRNA技术平台在其他传染病预防和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在价值的同时,夯实生产能力,为商业化做好准备,加速发展成为一家综合型的生物制药公司。” 2021年9月,云顶新耀与Providence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引进其先进的mRNA技术平台,如今已完成产业化规模技术转移,可以进行从质粒开始的全部工艺步骤和分析检测并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直接采购,这将有助于云顶新耀更好地自主开发和生产mRNA疫苗和创新药。我们的一价新冠候选疫苗PTX-COVID19-B在与辉瑞/BioNTech的Comirnaty® 疫苗头对头II期临床研究中,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对上达到统计学非劣效。 通过这一重要且先进的 mRNA技术平台的本土化落地,云顶新耀mRNA疫苗及新药业务将拥有长期增长动力。基于mRNA技术平台,云顶新耀进一步研发出了针对奥密克戎的二价新冠候选疫苗EVER-COVID19-M1.2,计划于2023年在中国启动临床试验。与此同时,基于该平台还将开发多款针对传染病和肿瘤的新型预防及治疗性疫苗产品,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mRNA狂犬病疫苗项目在免疫原性等临床前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结果, 已达到其临床前概念验证的里程碑。 云顶新耀全球生产基地是嘉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首个运用“基金+股权+项目”招商模式引进的标杆医药产业项目,曾创下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上市、当年开工的“加速度”。该项目将建成全面符合 NMPA、EMA的GMP标准认证、WHO的PQ 标准认证的集研发、生产、物流、办公等功能与一体的生态园区,以满足创新成果落地与产业化发展需求,助力经开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 关于云顶新耀 云顶新耀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及疫苗开发及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满足亚洲市场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云顶新耀的管理团队在中国及全球领先制药企业从事过高质量临床开发、药政事务、化学制造与控制(CMC)、业务发展和运营,拥有深厚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云顶新耀已打造多款有潜力成为全球同类首创或者同类最佳的药物组合,其中大部分已经处于临床试验后期阶段。公司的治疗领域包括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肾疾病、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everestmedicines.com。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所发布的信息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于本公司或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公司业务运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现有看法、相信、和现有预期,可能会使用“将”、“预期”、“预测”、“期望”、“打算”、“计划”、“相信”、“预估”、“确信”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这些前瞻性表述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等各种因素及假设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本公司及各附属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员、顾问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担更新该稿件所载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闻稿发布日后最新信息、未来项目或情形的任何义务,除非法律要求。
北京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箩筐技术公司(股票代码 LKCO)(以下简称"箩筐"或"公司"),今日公布2022年上半年公司财务业绩: 上半年总营收6,28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3,783万美元增长2,498万美元,同比增长66.0%。 其中,LBS广告业务收入达5,73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3,163万美元增长约为2,568万美元,同比增长81.2%。主要得益于公司对地理信息的兴趣点(POI)、特征区域面(AOI)等数据的关联及AI算法分析服务平台的技术与算法的持续优化,提升了LBS广告客户广告转化效果,促使LBS广告客户大幅增长; 遥感及GIS数据管理服务平台系列软件服务及销售带来收入为149万美元,较去年同期439万美元,同比下降66.0%; 智慧交通业务收入约4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180万美元增长约220万美元,同比增长121.6%。 箩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宋雪松先生表示:"2022年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积极拥抱变化,面对变化,最好的投资是自身能力的建设。与2021财年同期相比,2022财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从3,783万美元增长至6,281万美元,增幅为66.0%。我们对技术的持续投资为我们带来了优质的产品组合和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对2022年的市场增长我们感到非常满意,尽管面临宏观环境的持续挑战,我们仍取得稳健的业绩。除了LBS广告业务的增长,我们还在智慧交通(自动驾驶、智慧公路、车路协同)领域拥有了人工智能算法等尖端技术,这为我们带来400万美元的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21.6%。随着集成新技术需求的不断增长,智慧交通市场预计将快速增长。2022财年上半年,我们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业务板块(碳中和自然资源资产数据服务)的市场拓展和客户群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与碳中和和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相关的数据服务产品预计将在中国许多县实施,我们相信这一部分的未来增长是巨大的。我们将在2022年上半年的积极势头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为客户和自身发展带来高质量的长远增长。预计在今年剩余时间内执行和交付更多业务订单。" 关于箩筐技术公司 箩筐技术公司是全球技术领先的时空智能大数据服务公司,中国领先的位置数据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依托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基于高精度地图及多源时空智能大数据,建立城市级和行业级全息时空数字孪生系统,积极服务于智慧交通(自动驾驶、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碳中和及环境保护遥感数据服务)、LBS智慧行业应用(移动互联网本地商业位置服务、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新基建、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等领域。 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https://www.luokung.com 商业风险和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所载内容可能包括前瞻性陈述,这些声明符合并依照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21E条款和1995年的《私人证劵诉讼法》创建的安全港定义。前瞻性陈述中会使用一些术语,例如"将要"、"期望"、"期待"、"未来"、"打算"、"计划"、"相信"、"估计"、"目标"、"未来"、"展望"和其他相似的表述。前瞻性陈述以管理层目前的预期以及现在市场和运营情况为基础,包括了已知和未知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其它因素,这些情况都难以预测而且大多是公司难以掌控的。因此可能导致实际结果、表现或成绩与前瞻性陈述出现很大偏差。请参阅公司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中列明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除法律要求之外,我们没有义务出于任何原因更新或修订前瞻性陈述。
厦门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12月26日,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2年会暨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ICCAD 2022)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奎芯科技携先进IP、Chiplet产品以及8大专利证书亮相,其中奎芯的高速接口IP得到了广泛关注,这是奎芯科技持续深耕高速接口IP领域,积极探索国产替代的结果。 图:ICCAD奎芯科技展位现场火爆 先进制程IP赢得多方喝彩 奎芯科技作为国产高速接口IP领域的先行者,自成立以来就专注于先进制程IP的研发。奎芯科技的IP已经成功在一些知名厂商的7纳米及以上工艺节点得到验证并实现量产,2022年成功流片PSRAM PHY、USB 3.2、PCIe 4.0、ONFI 5.0四款IP产品,凭借坚实的技术积累以及强劲的产品力,陆续获得主流半导体行业客户的认可,例如燧原科技等。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奎芯科技产品经理在展区进行了4场精彩的专题演讲,带领专业观众们了解高速接口、模拟、Chiplet等芯片IP以及半导体IP硬化与定制服务,同时展示了奎芯科技2022年度获得的8大专利证书,其中发明专利5件、集成电路布图2件、软件著作权1件。 IP 赋能汽车智能化变革 27日,奎芯科技市场及战略副总裁唐睿博士在IP 与 IC 设计服务论坛进行了《IP 赋能汽车智能化变革》的主题演讲,就IP如何助力汽车智能化变革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图:奎芯科技市场及战略副总裁唐睿参加演讲 唐睿介绍,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大量新的半导体芯片需求诞生,也催生出了汽车芯片的新蓝海。智能化变革中多域融合的关键是互联,从整车通讯的角度看,千兆甚至万兆车载以太网逐渐在汽车总线网络中得到部署,在赋能汽车智能驾驶SOC和智能座舱SOC芯片上,NOC IP已经是车规级大算力芯片主要的片上通讯网络IP,像LPDDR、PCIe、MIPI、USB等在手机领域已经成熟应用的高速接口IP,也已经在车规SOC中得到普及并助力汽车芯片算力的飞速发展。而奎芯具备230个基础库IP,180个接口类IP,以及完善的IP产品线和Chiplet规划,将会信心满满的迎接这个即将大规模爆发的市场。 尽管奎芯科技刚成立一年,但努力和实力有目共睹,奎芯致力于将国产IP和Chiplet产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也因此获得了诸多同业和媒体的认可。2022年奎芯科技接连拿下6个业界大奖,作为新锐芯片企业,奎芯科技将不负众望,继续提升创新能力,助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
深圳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12月22日至24日,第二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于线上正式召开,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全场景解决方案与业务总经理肖培松作为企业代表参与大会分论坛,就生活方式医学的科研领域与应用价值、5G·传感·数据·创造生活方式的全场景监测、AI下精准生活方式医学方案形成与实践话题参与研讨对话。肖培松在会上透露,荣耀正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专家团队开展心脏健康科研项目,预防房颤、早搏,以创新科技守护心脏健康。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心血管疾病(CVD)是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但心脏健康风险难以快速检查,即使在医院,也需要佩戴专业设备观察至少24小时。穿戴设备具备随身佩戴的优势,可进行持续的数据监测,进而助力医疗机构进行医院外的疾病早期干预、筛查。 据肖培松介绍,运动健康作为荣耀全场景战略的核心场景,将通过“感知”-“计算”-“服务”为消费者健康提供指导和服务。荣耀具备从光学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电极传感器及互连传感器等技术优势,在手机、手表、耳机等穿戴设备上已经具备高精度的心率PPG检测、体温监测、环境光、气压计、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传感器,也在积极预研多导联ECG、体成分等相关传感器和算法技术,能够支撑做运动及康复、心脑血管、呼吸、睡眠等方向的检测及研究。 自2021年6月开始,荣耀与阜外医院专家郑黎晖、罗勤主任专家团队合作,开展心脏健康研究项目。其中,郑黎晖主任是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心房颤动专家工作组专家,罗勤主任是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研究项目已通过了阜外医院专家团队的科研立项审查和伦理审查,目前正在技术攻关状态。荣耀投入了多位医学博士、算法博士在内核心研发团队来支撑项目的落地。 荣耀将基于联合研发的算法,开发荣耀心脏健康APP,通过PPG的心律信息,获得多种用户心脏健康数据,随时捕捉潜在的心脏健康风险,监测房颤、早搏、睡眠呼吸暂停,带来高准确度的预防、筛查功能。
深圳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国际分析师机构Gartner发布2022年 《Gartner Magic Quadrant™ for Enterprise Wired and Wireless LAN Infrastructure》,华为跻身领导者象限,也是该象限唯一的非北美厂商。华为数据通信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CloudEngine系列交换机、AirEngine系列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和iMaster NCE自动化&智能化网络管理平台等。 华为数通跻身2022 Gartner®企业有线无线局域网基础设施领导者象限 华为是企业有线无线局域网基础设施领域的优秀供应商,拥有丰富的产品组合、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网络管理平台及"无线优先"的战略,具备领先的执行力和远见力。 华为拥有从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到广域网(WAN)的整套有线无线一体CloudCampus解决方案,包含CloudEngine系列交换机、AirEngine系列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和iMaster NCE自动化&智能化网络管理平台。目前,华为园区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在全球范围内服务数百万客户,并得到了众多客户的好评。 华为坚持深耕企业市场,通过研发极简网络架构、极致硬件设计、敏捷软件交付、灵活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持续创新,引领企业网络发展。架构上,华为创新推出了中心交换机+远端模块的极简架构,网络三层变两层;硬件上,华为推出了创新的第三代Wi-Fi智能天线;产品上,华为推出了全系列的CloudEngine系列交换机与AirEngine系列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产品;软件上,华为iMaster NCE自动化&智能化网络管理平台,业界首发L3园区网络自动驾驶;商业模式上,华为推出了"可租可售"灵活的云管理平台部署模式,同时支持本地部署、公有云部署和MSP自建云部署。 华为园区网络产品与方案已服务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政府、教育、医疗、制造、金融、能源等行业,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 了解更多华为园区网络信息,点击https://e.huawei.com/cn/solutions/business-needs/enterprise-network/campus-network Gartner免责声明 Gartner并未在其研究报告中支持任何供应商、产品或服务,也并未建议科技用户只选择该等获最高评分或其它称号的供应商。Gartner的研究报告含有 Gartner研究与顾问组织的意见,且该意见不应被视作事实陈述。就该研究报告而言,Gartner放弃做出所有明示或默示的保证,包括任何有关适销性或某一特定用途适用性的保证。Gartner和Magic Quadrant是Gartner有限公司和/或其附属公司在美国及全球的注册商标和服务商标,经许可在此使用。保留所有权利。
宁波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近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UV莱茵”)出席了“2022全球交通座椅技术创新峰会暨座椅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围绕“汽车座椅舒适性”主题,TUV莱茵与多家知名车企一同探讨科学、专业、先进的汽车座椅舒适性主客观评价方法论,并分享了各自在相关领域的洞察、分析和案例。 舒适性是中国消费者在购买、驾驶、乘坐等汽车应用场景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座椅系统作为汽车工程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作为汽车使用者的直接支承装置,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设计涉及操纵便利性、身体触感、气味嗅感、声音闻感、外观视感等维度,需要基于人机工程学原理平衡静态舒适性与动态舒适性。 TUV莱茵大中华区产品服务运营中心总经理李允表示:“TUV莱茵是国内最早做舒适性认证的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我们深知,汽车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运载工具,它是‘人、汽车和环境’的组合体,应用场景愈趋多元化、智能化、定制化。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的不断拓展提升,消费者对产品舒适性有了更高的期待与要求。因此,我们希望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助力品牌实现产品质量提升,促进产业生态圈协同高质量发展。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认证也是一项可靠指引。” TUV莱茵大中华区产品服务运营中心总经理李允现场分享舒适性认证服务 他还分享了两种汽车座椅舒适性认证方案:AGR认证和TUV莱茵China-mark(中国标识)认证。 TUV莱茵是德国脊背健康协会(Aktion Gesunder RUcken e. V.,AGR)目前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由其提出的AGR认证标准对汽车座椅的基本结构坚固性、弹性头垫可调节性、腰部支撑幅度、靠背高度、弹性座垫指引标识清晰度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AGR拥有近30年历史,是一家德国专研背部疼痛问题的非盈利性独立研究机构,旨在审核并推荐对脊背健康有利的产品,更与德国背部治疗培训协会、健康背部论坛等数千个知名医学协会合作,以获取最新数据和科学知识。目前,全球多个优质品牌旗下产品已获得AGR认证,如奔驰全系产品以及DS、大众等品牌部分系列产品的汽车座椅。 China-mark认证是TUV莱茵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自愿性产品认证,适用于技术设备、工业及商业产品、消费品等多个领域,重点关注安全、质量、性能等直接反映产品质量和影响消费者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指标,旨在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针对汽车座椅及座舱舒适性,TUV莱茵自主制定了性能标准2PfG CH0021:2021-06,通过对汽车座舱的综合评估来量化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包括座椅表面压力分布、座椅人体工学尺寸、支撑耐久性、肌肉疲劳、用户体验、面料有害物质、座椅面料透气性、VOCs排放和气味等测试。吉利帝豪L等车型已获得该项认证。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UV莱茵拥有丰富的舒适性检测认证经验,旨在帮助企业保障产品基本安全性的同时,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迭代、改善用户体验,进而提升品牌的满意度、忠诚度和知名度。为此,TUV莱茵依据产品特性,基于人体工学、消费者需求等维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案,从客观指标、使用体验两大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客观环境下人体使用产品过程中的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等。目前,TUV莱茵已推出针对婴儿吊椅、安全座椅、儿童背包等儿童产品,办公桌、办公椅等办公用品,轿车座椅等汽车产品,枕头、床垫、家具等家庭用品,运动鞋、休闲鞋、服装等服饰产品的舒适性认证服务。
深圳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领先的移动游戏发行和货币化平台Catappult扩充了其中国团队,以专注于帮助中国开发商吸引全球广大受众并增加收入。 中国团队的壮大旨在践行Catappult为全球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提供最佳发行解决方案的承诺。 Catappult的中国团队现在包括中国业务发展总监Ealing NG,以及业务发展专员Daisy Zhang和Linda Tang。 在加入Catappult之前,Ealing Ng于网易游戏负责海外游戏运营和电竞赛事业务, 有超过10年以上的游戏运营和发行经验,凭借多年的游戏行业从业经验,三人对Catappult能为中国开发商带来的助益充满信心。 Ealing NG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中国持续拓展业务,从而为这一重要市场的客户更好地提供服务。 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应用开发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我们相信我们具备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所有必要工具。" Catappult Console位于葡萄牙里斯本,是一家一站式商店,它允许开发商将其游戏集成到控制台中,然后开始同时发行到20多家应用商店,从而接触到全球超过4.3亿名用户。 Catappult还可以帮助他们跨多个渠道进行收购。 该控制台还提供差异化的收入模型,开发商可根据其发行偏好获得所有收入的75%到85%。 此外,所有交易都将立即予以注册和验证,因此收入会即刻出现在开发商的账户余额中。 然而,Catappult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为Android开发商提供发行自由,还开展营销工作来推广那些集成到游戏控制台的游戏,正如Catappult的首席运营官Álvaro Pinto所言: "我们的目标始终是解决应用经济在广告、应用货币化和应用审批环节面临的关键限制。通过允许开发商决定游戏的发行地点和展示方式,我们将权力交给了最值得拥有该权力的人。 我们很骄傲能够成为赋予游戏开发商选择自由的先驱。" 在将IGG和腾讯等一些大型游戏集成到Catappult之后,Catappult公司很高兴扩充其中国团队。 Álvaro Pinto表示:"我们已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开发商建立合作,其中一些就来自中国。 通过扩充我们的中国团队,我们最终将能够满足来自这一强大市场的需求。 我们很高兴我们的中国团队已经发展壮大。 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与新开发商会面,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具,让他们充分发挥游戏的潜力。"
8项全能!浪潮信息边缘计算竞争力获GlobalData评级“Very Strong” 北京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近日,国际咨询公司GlobalData发布《边缘计算基础设施:竞争格局评估(Edg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Competitive Landscape Assessment)》,浪潮信息入围边缘计算市场第一梯队厂商,综合8大维度竞争能力,获得Very Strong评级。 报告从环境集成、设备连接、可扩展性、管理等8大维度对全球边缘计算市场厂商的竞争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估,并评选出8家第一梯队厂商,浪潮信息是这些厂商中的全能型选手,在每个维度的评分均达到或超过第一梯队的平均值。 其中,环境集成(Environment Integration)决定厂商能否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定的承载用户业务,厂商尤其要考虑一些物理环境如狭小的空间,以及极端的温湿度等气候环境等。浪潮信息在该维度获得Very Strong评级,主要归因于其在全球不同行业用户场景应用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浪潮信息每一款服务器上市前都会通过浪潮澎湃实验室科学、全面和严苛的测试验证,包括气候环境、机械环境、结构散热等在内的2000余项常规测试项目以及30余项极限测试,为每一款服务器未来在用户应用环境中的稳定运行做出保障。比如浪潮边缘微服务器EIS200,专为远程和恶劣的操作环境而设计,能够在-40~70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转,支持智慧水利、智慧矿井、智能制造等不同行业的边缘应用。 设备连接(Device Connectivity)对边缘计算的行业落地也非常重要,边缘基础设施需要能够支持制造、能源、交通等不同场景中的各种终端设备和传感器,并确保现场设备网络灵活连接,比如石油行业中,不同矿井会使用不同的通信模式,有无线、有线、ZigBee工业接口等等。仍以浪潮边缘微服务器EIS200为例,它可以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包括4G、5G、Zigbee、Wi-Fi和LoRa。此外,浪潮InCloud Rail Edge HCI 解决方案支持跨行业的边缘用例,包括制造、运输、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采矿。 可扩展性(Scalability)方面,面对大多数情况下,边缘用户灵活多变的IT资源需求,需要为其提供快速且经济高效地可扩展方案。浪潮边缘微服务器EIS800基于开放的边缘计算模块化架构(ECOM)设计,将服务器核心计算平台、异构加速平台、IO模块、其他模块和管理功能进行解耦,从而实现模块化以获得更大的灵活性。目前浪潮信息联合百度、腾讯等公司将ECOM标准贡献给了开源组织,基于ECOM标准的EIS800也凭借简洁的工业设计、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和易用性荣获2022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此外,GlobalData针对浪潮信息边缘基础设施在管理、开发者工具、网络集成、安全性、灵活消费5个维度的竞争能力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指出浪潮信息自研的边缘计算管理平台“缘视”和“缘脑”,支持边缘设备通过灵活的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和自动化运维,同时可以为开发者提供算法配置分发、摄像头管理等功能,在设备、网络、管理安全等方面也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边缘计算需求正爆发式增长。边缘计算厂商不仅要融合AI、工业物联网、5G等各类技术,还要应对用户场景千变万化的挑战。浪潮信息作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商,拥有丰富的边缘计算产品组合,在环境集成、设备集成、可扩展性、管理等8大能力方面均表现优异,能够更好的面对当前边缘计算发展面临的挑战。未来,浪潮信息将持续产品创新,并与产业上下游的生态伙伴携手,推动边缘计算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北京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亚马逊云科技宣布携手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启动“AI在未来”公益计划新学年项目,预计为宁夏、青海、甘肃和云南四个省份的40所学校4000名学生提供免费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及实践机会。“AI在未来”公益计划在新学年,亚马逊云科技将通过持续的课程优化和师资培训,并新设人工智能学习工具Amazon DeepRacer体验中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实践人工智能知识。同时,亚马逊云科技还将首次设立“AI在未来”奖学金,为成功报考科技类专业的学生提供5000元奖学金,鼓励更多学生追逐科技梦想。作为中国最大的以科技为主要方向的基金会之一,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将利用其丰富的公益项目经验以及对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深入理解,助力亚马逊云科技将这一公益计划更好地带给中西部省份的学生,培养未来科技人才。 “AI在未来”公益计划旨在把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及本地积累的人工智能教育能力和经验,尤其是亚马逊云科技独特的Amazon DeepRacer,一款由强化学习、3D 赛车模拟器驱动的 1/18 比例的全自动驾驶赛车,免费带到中西部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第一学年试点项目已覆盖贵州、云南等中西部省份的25所学校,超过2500名学生受益。基于第一学年的经验与反馈,亚马逊云科技将在新学年持续优化课程设置,在初期理论课程中增加Amazon DeepRacer实车体验环节,让学生在课程早期阶段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人工智能训练赛车的原理,并在课程结束后增加Amazon DeepRacer线下比赛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亚马逊云科技还将增加师资培训时长,从0到1详细讲解项目课程内容,提升教师对课程的了解。亚马逊云科技还将对可独立授课的老师进行认证,让他们在学年结束后依然可以继续授课和举办比赛,持续加深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甚至将相关知识带给项目之外的更多学生。此外,亚马逊云科技将在四个项目省份分别设立Amazon DeepRacer体验中心,配备电脑、赛车和赛道等设施并培训专业老师进行运营,为学生日常的培训和比赛提供场地、硬件资源与技术支持。学年结束后,亚马逊云科技将为体验中心继续提供免费的云计算资源,无论是已参与项目的学生,还是更多对人工智能知识有兴趣的项目外的学生,均可通过体验中心继续学习,体验Amazon DeepRacer的乐趣。 Amazon DeepRacer自动驾驶赛车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公共关系及企业社会责任副总裁张飒英表示:“项目开展一年以来,我们很高兴看到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中受益,他们不仅学到了科技知识,还有很多孩子受到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启发。我们期待与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合作,将亚马逊云科技全球领先的教育资源带到更多中西部学校,为老师提供培训,实现‘授人以渔’,为孩子们提供前沿科技知识,帮助他们开启科技梦想之门。”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梅峰表示:“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探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途径。‘AI在未来’公益计划的实施能够培育青少年人工智能科学素养,助力青少年科技人才成长。我们有信心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将‘AI在未来’打造成有影响力的科技公益项目,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