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左手资本,右手人工智能
  • 原创

    阿里开出一元店,和名创优品的新零售之战即将落幕?

    过去几年,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多次公开呛声马云

    芯闻号
    2020-10-09
  • 原创

    盒马下场,阿里博弈社区团购

    在疫情突如其来的打击当中,有的行业损失惨重,也有的行业被再一次盘活,社区团购就是在疫情里,再次重现光彩的行业之一

    芯闻号
    2020-10-04
  • 原创

    想做教育的B站,“焦虑引力”犹在

    中秋佳节之际,月饼的热度也逐渐提升,而一众互联网巨头推出的中秋月饼礼盒也各具特色

    芯闻号
    2020-10-03
  • 原创

    服务超1.5亿用户,京东健康的特殊增长动能

    京东集团的“第三只独角兽”——京东健康正式提交招股书,为赴港IPO做准备

    芯闻号
    2020-09-30
  • 原创

    即将IPO的波奇宠物:垂类生态平台价值所在

    前段时间提交招股书并准备赴美上市的波奇宠物,由于是国内最大的宠物生态平台,已经引发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和讨论

    芯闻号
    2020-09-30
  • 原创

    字节跳动网文野心侧漏

    半年连投五个平台,这种凶猛的扩张势头,和字节跳动这几年的成长如出一辙

    芯闻号
    2020-09-29
  • 原创

    冲击IPO,罗胖画了一张终身教育大饼

    “罗胖”之一的罗振宇,这个靠一张嘴创立了一家公司的男人,又一次走上了舞台中央

    芯闻号
    2020-09-28
  • 原创

    疯狂的泡泡玛特

    在国内风生水起的泡泡玛特,也将盲盒生意做到了海外市场,试图在海外市场再现国内神话

    芯闻号
    2020-09-27
  • 原创

    疯狂的二手电商:爱回收偷食闲鱼、转转

    即使闲置物品消费不是刚性需求,也不妨碍二手电商市场持续扩容

    芯闻号
    2020-09-25
  • 原创

    阿里网盘攻,百度网盘守

    从“千盘大战”里留存下来的百度网盘,高枕无忧的日子恐怕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芯闻号
    2020-09-24
  • 原创

    旅游市场回暖,同程艺龙借机“上位”?

    特殊节点“十一黄金周+中秋”在即,OTA平台蠢蠢欲动。

    芯闻号
    2020-09-23
  • 原创

    阿里云要“啃”个人云

    在2016年的那波个人网盘退赛潮后,阿里云当前的高调入场,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个人网盘,或者说个人云正在重新成为资本和巨头重视的赛道

    芯闻号
    2020-09-22
  • 原创

    悬崖边上的蛋壳公寓

    抢先在自如面前上市的蛋壳公寓,上市之后却迎来一片坎途

    芯闻号
    2020-09-21
  • 原创

    波奇宠物IPO:2020宠物行业的强心针

    最近提交招股书的波奇宠物,引发了业内不小的关注和讨论

    芯闻号
    2020-09-19
  • 原创

    极光Q2财报:SaaS虽猛,转型仍痛

    配图来自Canva 9月10日,移动开发者服务商极光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自去年第三季度宣布全面转型以来,SaaS产品和服务就成为极光投入和变现的重点,极光在财报中也不断淡化精准营销业务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好让外界看到其转型的努力和成果。 不巧的是,今年一季度的疫情为极光的转型蒙上了一层阴影,收入贡献比较大的精准营销业务受到打击,使其收入环比大幅下降,转型显得更加紧迫,从二季度财报来看,极光在财报中的确带来了几个不错的好消息,但是整体表现依然不算好。 SaaS业务很猛 在全面转型后,极光重新划分了业务标准,将此前的数据解决方案和开发者服务两大业务切割组合为开发者服务、SaaS产品、精准营销三大业务,其中开发者服务和SaaS产品归属于SaaS业务,并把广告SaaS和轻推送划分到开发者服务下面的增值服务中。 业务划分之后,极光的战略重点就放在了SaaS业务上,精准营销则不断在被边缘化。根据二季度财报,极光SaaS业务收入达到了6650万,同比和环比都实现了35%的增速;SaaS业务对毛利的贡献为5080万元,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39%。 结合极光的总收入和总毛利来看,SaaS业务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50.8%,毛利占到了总毛利的94.6%。可见SaaS业务已经成为了驱动收入和毛利的核心业务,特别是毛利方面,SaaS业务贡献非常大。 虽然SaaS业务的收入占比在业务划分上占了一些便宜,但是整体来看,SaaS业务的增长很猛。具体到细分业务,极光在财报中还提到了几个数字:开发者服务下面的订阅服务和增值服务,获得了127%的同比增长和46%的环比增长。 更多的客户和ARPU(单个客户的平均收入)增长是最直接的原因。财报显示,以增值服务为例,其客户规模和ARPU在Q1和Q2都增长了超过50%,原因是受到小程序和电商开发者的欢迎。 SaaS服务市场在疫情后的爆发增长,是极光SaaS业务增长强劲的主要原因。相关数据显示,电商、教育等行业在疫情后越发重视线上化设施的建设,很多企业开始寻求在线上获得更可观的增长,这直接带动了相关SaaS,尤其是垂直行业SaaS平台的业绩增长。 虽然SaaS业务很猛,表现亮眼,但从收入占比来看,一半的收入贡献还不是极光想要的比例,极光对转型后业务的比例分配,应该是SaaS服务占到90%以上,甚至是全部。 扭亏难 极光断然转型,一方面是看到了SaaS服务更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有摆脱亏损的目的。上市两年多来,极光始终未能摆脱亏损,即使已经转型一段时间,极光的亏损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 财报显示,Q2极光净亏损4040万元,与一季度净亏损5100万相比,有小幅收窄,但与去年同期,或者说与转型前相比,极光的表现其实更差了。去年同期,极光净亏损只有1420万。 但是极光Q2总毛利为41%,比一季度的33%有明显提升,这得益于SaaS业务的贡献加大,以及精准营销业务贡献的下降。 毛利率有改善,为何极光还是难以盈利,原因在于收入不振以及费用居高不下。先说收入,虽然极光转型势必会越发不重视精准营销业务,但这个业务毕竟是收入大头,就算毛利率很低,也能贡献一定的利润,而结合转型以来的几期财报来看,转型后极光的收入却一直在下降,这次疫情更是使其雪上加霜。 再看费用。Q2极光总运营费用为9880万元,与Q1的9310万,以及去年同期的9520万相比,都有小幅的增长。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费用显然会成为决定是否盈利的关键,虽然Q2毛利比Q1更多,但这还远远不能让极光扭亏。 不过对极光来说,扭亏也不是完全遥不可及的事,目前极光在极力押注SaaS业务并边缘化精准营销业务,前者是高毛利业务,后者是低毛利业务,随着收入结构的继续变化,极光的毛利率改善应该还有不小的空间,如果能把SaaS业务的收入做上去,扭亏的节点应该也会很快到来。 弃子的挑战 虽然极光明确表示不再重视精准营销业务,因为它“毛利率低风险高”,但精准营销业务在Q2仍然占到收入的一半,不可否认的是,精准营销仍然是极光的主营业务,尽管极光越来越不想管它,甚至想将其抛弃。 与一季度61%的占比相比,精准营销业务的地位的确又下降了,而且在毛利率贡献上,Q2精准营销继续下降到5%的水平,一切似乎都在极光的计划中。 可以预见精准营销业务的收入占比会持续下降,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难以规避的挑战。首先,收入规模下滑的挑战,从此前财报公布的数据来看,转型之后的SaaS业务并没有很快用增长补足精准营销业务收入的丢失,疫情发生之后反而更糟糕。 虽然Q2收入比Q1收入更高,但是相比疫情之前,总体收入水平还是下滑比较明显。没有了精准营销业务的驱动力,SaaS业务就必须承担更多,从两条腿变成一条腿,极光的收入何时能回暖依然是未知数。 其次,融合消化挑战。转型之前,精准营销业务是极光的投入重点,虽然极光已经将广告SaaS和轻推送服务划分到开发者服务业务中,但如何将精准营销的其他细分服务进一步融合消化,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这些业务难以融入SaaS业务,或者不具备改善的基础,那么极光可能就必须要放弃这些业务,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总之,在精准营销业务未完全被拆分消化之前,极光的转型挑战不会更轻松。 阵痛期 极光选择在业务上与大数据、营销这些关键词脱钩,转而向SaaS直接看齐,除了认可SaaS业务的发展前景之外,或许最希望的是SaaS业务能救其于水火,让极光更加值钱。 极光现在只有13亿元的市值,但同为SaaS服务平台的有赞和微盟,市值却都已经达到200多亿元。转型SaaS服务,显然能让极光的赛道切换到一个估值更高的领域,利好更明显。 可现实很骨感,转型快一年的极光,虽然SaaS业务长势尚好,但是在收入、盈利这些指标上的表现,却仍然比较一般,甚至不如转型之前。在外界看来,极光虽然自己对转型成绩比较满意,但这离真正的转型成功还差不少。 不过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极光敢于选择转型,已经是一种勇气,从大数据解决方案平台到SaaS服务商,无论在发展理念上,还是在业务模式上,都需要不小的跳跃和转换。 目前看,SaaS市场未来很美好,有企业云化、智能化大趋势加持,因此极光有非常大的施展空间,但是在完全成为一个SaaS企业之前,极光必须熬过当前这段不知何时到头的转型阵痛期。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芯闻号
    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