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介绍了应用DSP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及软件开发工具,对采集来的某电铁电流信号进行了电能质量检测,并开展了实际实验尝试。实验结果显示,实际信号含有大量谐波,但通过应用DSP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成功检测到了它的电压骤降点,实现了对谐波的实时检测,这个实验尝试对其他相关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摘要:要目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从头部系统、胸腔传动系统、机械手系统、行走系统等结构设计入手,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机器人教具,将机械原理与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相结合,将机械设计原理、机械传动原理等知识直观地融入到机器人动作过程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摘 要:通过对智能移动平台和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调研分析 ,提出了新型智能片盒搬运小车的概念 ,并进行了设计研究。结合激光 导航AGV ,配合六轴协作机械臂 ,可在机台、stocker、e-Rack之间进行FOUP搬运。
摘要:随着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越来越严格,国家电力改革、电价不断下调等因素给燃煤电厂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内燃煤电厂为达到国家政策要求,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改造措施。现主要介绍四川福溪600Mw机组的节能减排改造工艺,通过脱硫增容提效改造、脱硝增容提效改造、电除尘改造、增引合一等一系列改造工艺方案的实施,实现了烟气中so2、NoC、烟尘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35mg/Nm3、50mg/Nm3、10mg/Nm3,可为同类型机组节能减排一体化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 要:以高碳当量熔炼出高强度、低应力的铁水 ,石墨形状为A型 ,石长不超过18 mm(100倍显微镜) ,组织为细片珠光体 ,含量大 于95% ,材料硬度大于HS31 。 以高精度、长寿命模型来制作砂型 ,使铸件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达到JⅠS的标准 ,表面光洁度50S , 尺寸精度1/100。
摘要:整体叶轮是影响透平机械相关产品工作性能的关键零件。现通过分析整体叶轮几何结构和加工工艺的特点,采用NⅩ-CAM软件对其进行数控程序编制,并经后置处理生成NC代码,之后运用&VERICUT软件构建全要素数控加工仿真环境并对NC代码进行机床加工模拟,以检验NC代码的准确性,有效提升了NC代码检验的效率和数控加工过程的安全性,从而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
摘要:基于10台计算机数控机床(CNC)和1辆轨道式自动引导车(RGV)组成的智能加工系统,设计了RGV动态调度策略,包括CNC工序分配、CNC编号奇偶优先和RGV任务分派策略,建立了以系统作业效率最大化和RGV移动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工序编码的粒子群算法。最后利用C++语言编程,通过对一个8h班次两道工序物料加工过程的三组数据的计算,得出了在最优策略下一个班次三组数据分别生产熟料的数量、系统作业效率、RGV移动时间、奇偶优先策略引起的CNC工序排布变化。通过仿真对比和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摘要:虚拟电厂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商业型虚拟电厂和技术型虚拟电厂两类,现详细介绍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两种不同类型虚拟电厂在基本功能上的区别与联系,为实际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摘要:基于GMP要求、质量源于设计原则以及风险评估理念,以H疫苗生产车间建设项目无菌补料工艺设计方案比选为例,对工艺设计阶段在受多因素影响的互斥方案抉择过程中层次分析法(AHP)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明确了AHP运用于生物制品建设项目工艺设计阶段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摘要:错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稀有贵金属,不仅应用在一般的冶金、石油化工等方面,而且被原子能工业使用,尤其是在醋酸、醋酐扩能装置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错在高温下极易与大气中的氧、氢、氮发生反应,大约在200℃时开始吸收氧形成Zro,350℃左右吸收氢形成ZrH,400℃左右吸收氮形成ZrN。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发生的程度会更加强烈,错反应生成的Zro、ZrH和ZrN是脆性化合物,严重影响错材的性能,尤其对塑性和韧性影响更加敏感,因此在进行错材料焊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鉴于此,针对错材的焊接,研发出一种"盒内保护"措施,并对保护盒的制作及焊前准备进行了介绍。
摘要:通过分析和测试在不同压铸参数条件下拉力数值的变化,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滚轮拉力要达到新的图纸要求,满足客户要求,最佳压铸工艺参数为浇注温度680℃,压射速度2.5m/s,铸造压力64MPa,高速区间83~86mm,模具温度150℃。
摘要:活塞杆是液压系统中用于执行往复运动的执行元件,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中。活塞杆常处于往复冲击工况,极易受到磨粒冲刷,从而产生磨损,所以活塞杆在加工制造工艺中往往引入表面镀铬处理,以提高耐磨性能及使用寿命。鉴于此,对镀铬工艺在活塞杆制造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摘要:针对铝加工企业冷轧工序段的物流运转设备一托盘运输线进行技术改进,根据该工序段的生产工艺特点规划物料转运路径,并实现一键操作自动运行功能,实现了现场物流全自动化,优化了物流运转效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摘要:针对目前常见的原料分选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介绍了一种黄曲霉毒素激光分拣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设备的分选效果。该分拣机操作简单,产量大,可节省物料成本、人员成本、时间成本等,值得大力推广。
摘要:通过改进便携式磁粉探伤机探头的形式,使现有的A型和D型探头能更加贴合被检测物件表面,更适用于复杂外形物件的无损检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