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行家经常都会说现目前650W的电源在今天是抢手货,我们对650W电源成为当前主流选择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的讲解,简单来说就是目前650W电源不仅可以轻松满足各种主流级平台的使用,同时也有能力应对高端平台的需求,适用范围比较广,而且产品的价格也比较合适。
我们应该适合拥有哪些电源呐,下面小编一一为你道来,当然要说到实际产品的话,那么玩家的选择就很多了,我们这里也只能列举一些例子。
通常来说不同的功耗所需的电源也是不同的,目前我们推荐S级功耗CPU的配置最低700W,推荐不低于800W的电源;A级功耗CPU配置最低600W,推荐不低于700W的电源;B级功耗CPU配置最低500W,推荐不低于600W的电源;C级功耗处理器推荐配置500W级别电源。
现在处理器更新换代很快,第十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已经发布并铺货市场,相信有不少玩家都已经有了入手的计划。
既然电源的输出电路有两种方式,那具体是那种输出方式好呐?其实单路+12V与多路+12V输出设计对于电源的性能并没有本质上的影响,因此单纯依靠单路+12V还是多路+12V来判断一个电源的好坏是站不住脚的。
多路+12V输出电源,为什么会被提出呐?相信大家在看完了单路+12V与多路+12V电源的区别后会提问,为什么英特尔会提出多路+12V输出设计还把它写入到PC电源的设计指南中?
通常经常组装电脑的人都会常常提到一句话,那就是“电源采用了单路/双路+12V输出设计”。如果是对PC电源有一定了解的玩家,那你可能会知道PC电源要采用多路+12V输出设计是英特尔写在ATX 12V 2.0设计指南中的。
通常经常组装电脑的人都会常常提到一句话,那就是“电源采用了单路/双路+12V输出设计”。
通常对于双磁放大电路估计很多人已经没有啥印象了吧!对PC电源产品比较熟悉的玩家可能会问,既然+5V与+3.3V输出以单磁放大、双磁放大和DC-DC结构为典型,那为什么现在市场上甚少看见双磁放大结构的新品呢?
PC电源的输出+5V与+3.3V的当前最优结构是什么?是DC-DC么?DC-DC可以分为实际上Buck降压式变换、Boost升压变换以及Buck-Boost升降压变换等多种结构。
通常来说,一款PC电源性能好不好,+12V、+5V与+3.3V输出的质量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PC电源的输出可以分为4种电压5组线路,分别为+12V、+5V、+3.3V、-12V以及+5V待机,其中+12V、+5V和+3.3V是主要的功率输出来源,-12V在现在已经基本用不上,更多地是为了考虑兼容性而保留,+5V待机则顾名思义是负责待机输出的,本身也不是承担大功率的工作。
通常来说,一款PC电源性能好不好,+12V、+5V与+3.3V输出的质量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PC电源的输出可以分为4种电压5组线路,分别为+12V、+5V、+3.3V、-12V以及+5V待机,其中+12V、+5V和+3.3V是主要的功率输出来源,-12V在现在已经基本用不上,更多地是为了考虑兼容性而保留,+5V待机则顾名思义是负责待机输出的,本身也不是承担大功率的工作。
通常来说消费者在购买电源的时候,会提前了解电源采用的是什么拓扑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过于迷信某种拓扑而忽略电源实际表现的话那就是有些本末倒置了,把注意力放在电源的电气参数以及实际性能上才是正确的做法。
PC机中的电源拓扑有哪些,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双管正激拓扑,双管正激拓扑之所以强调“双管”,是因为其实基于单管正激拓扑发展而来的,前者的电路中包含2个MosFET,后者只有1个。
在我们经常使用的PC机中的电源中,你知道它的电源架构什么拓扑么?例如下图中的海盗船AX850 Titanium电源就是“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 to DC”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