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关于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讨论,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对动力电池的讨论上,而对电机电控等方面的探讨,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关于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上,不时有
根据进入汽车电流种类不同,充电桩可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种。直流充电桩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大功率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MM3684”系列是三美电机开发的3~5节锂离子/锂聚合物2次电池的保护IC,内部配备过充放电保护等2次保护功能。还增加了温度保护及多级过电流保护功能,有助于以现有的电路构造实现低消耗电流并节省空间,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在国家政策一轮又一轮的推动下电动汽车充电桩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主不仅要知道哪些桩离自己最近、哪些桩现在空闲可以充电、充上电之后又要知道当前的充电状状态。使用ZigBee+GPRS可以轻松实现。
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发电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光伏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快速增长,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318万千瓦(其中地面光伏电站为371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为606万千瓦),并网容量4158万千瓦,年发电量383亿千瓦时,约占全球光伏装机的1/5,并超过德国(光伏装机容量为3960万千瓦)成为世界光伏装机第一大国。预计2020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2~1.5亿千瓦,2030年光伏装机将达4~5亿千瓦,以满足我国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站在“风口”的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整个行业不断高速扩张销量加速,但另一面,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供应却出现不足,影响新能源整车产量。
新能源汽车是目前行业的前沿方向,我国主要推广蓄电池电动汽车,而日本则大力发展氢燃料汽车,他们致力于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创建“氢能社会”。统计自机动车
燃料电池与电驱动系统结合,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优解决方案。近年来,中车电动将数十年积累的高铁技术延伸到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领域,其研发的电驱动系统,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是真正的“高铁级”电驱动系统。
这周二,第12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将在深圳开幕,这是国际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被称为“电池行业第一展”。
随着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激增,逆变器的使用量也同步大幅增加。2016年1季度,太阳能逆变器市场规模同比增加40%左右。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在十三五规划中,分布式电站的占比要在60%以上,组串式逆变器发展前景可期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第一批快速充电、更持久且更廉价的高性能铝电池。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最新科技提供了现在普遍使用的很多商业电池的更安全替代品。
韩国研究团队近日研制出可给心脏起搏器等植入性医疗器械供电的皮下太阳能电池板。以往体内植入医疗器械的患者需定期接受手术更换电池。此项技术若得到推广,体内医疗器械无需更换电池即可持续使用,从而大大减少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如今市场上智能手表最令人腹诽的地方就是充电问题,实际上我们几乎每晚都要给它们充电,否则它们就会变成毫无用处的昂贵金属块。但是如果柔性太阳能电池成为现实,可穿戴设备将变得更加完美。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研究人员们,再次打破了光伏电池的能效记录,将太阳能转换效率提升到了惊人的34.5%。此前,美国的Alta Devices曾创下了24%的转换率记录,
在要求严格的电动汽车 (EV) 和混合型 / 电动汽车 (HEV) 市场的促进下,以及在附属的备份、便携式储能设备等市场的进一步推动下,出现了很多技术进步,因此大型电池供电的能量系统1得到了一定的采用上升速度。电池和电池化学组成的创新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最先进的电池需要细致的监视和控制,以保持大容量、长寿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