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组成

    AT89S51单片机的片内硬件组成结构如图2-1所示。它把那些作为控制应用所必需的基本功能部件都集成在一个尺寸有限的集成电路芯片上

  • 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结构

    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有两个物理上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可同时发送、接收数据。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两个缓冲器共用一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字节地址(99H)。

  • AT89S51低功耗节电模式

    AT89S51有两种低功耗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模式(Idle Mode)和掉电保持模式(PowerDown Mode),其目的是尽可能低降低系统功耗。在掉电保持模式下,VCC可由后备电源供电。

  • AT89S51的复位操作和复位电路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只需给AT89S51的复位引脚RST加上大于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使AT89S51复位。

  • AT89S51的时钟电路与时序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AT89S51单片机工作时所必需的控制信号。AT89S51单片机的内部电路正是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严格地按时序执行指令进行工作。

  • AT89S51的并行I/O口

    AT89S51单片机共有4个双向的8位并行I/O口,分别记为PO、Pl、P2和P3,其中输出锁存器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端口的每一位均由输出锁存器、输出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组成,这4个端口除了按字节输入/输出外,还可以按位寻址,便于位控功能的实现。

  • AT89S51存储器的结构

    AT89S51单片机存储器结构的特点之一是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称为哈佛结构),并有各自的对这两个不同的存储器空间的访问指令。

  • 基于8051单片机的多功能用电故障控制器的实现

    对于电网短路和线路故障检测保护已有不少研究。市面上的电器短路、过载、超压的保护器功能单一。容易损坏,没用提示功能,不够人性化。但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设备也不断增加,产生了肓目用电现象。这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危害性最大的用电故障有三种:输入电压过高、室内线路严重过载、用电器短路。本文设计的单片机AT89C5l用电故障控制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三种故障带来的危害。

  • 单片机动态扫描显示接口

    动态扫描显示接口是单片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其接口电路是把所有显示器的8个笔划段a-h同名端连在一起,而每一个显示器的公共极COM是各自独立地受I/O线控制。CPU向字段输出口送出字形码时,所有显示器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那个显示器亮,则取决于COM端,而这一端是由I/O控制的,所以我们就可以自行决定何时显示哪一位了。而所谓动态扫描就是指我们采用分时的方法,轮流控制各个显示器的COM端,使各个显示器轮流点亮。

  • 矩阵键盘扫描识别方法

    在键盘中按键数量较多时,为了减少I/O口的占用,通常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如图1所示。在矩阵式键盘中,每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在交叉处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加以连接。

  • 51单片机IO口直接驱动LED数码管方法

    利用AT89S51单片机的P0端口的P0.0-P0.7连接到一个共阴数码管的a-h的笔段上,数码管的公共端接地。在数码管上循环显示0-9数字,时间间隔0.2秒。

  • 单片机波形图及程序

    用 单片机 产生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梯形波,频率可调

  • 51单片机与上位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51 单片机 与上位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1. 发送:向总线上发命令 2. 接收:从总线接收命令,并分析是地址还是数据。 3. 定时发送:从内存中取数并向主机发送.

  • 蜂鸣器在单片机驱动原理与设计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本文介绍如何用 单片机 驱动蜂鸣器,他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话机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 单片机实现测温电路

    单片机 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很多的电子产品中也用到了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但那些温度检测与控制电路通常较复杂,成本也高,本文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利用单片机多余I/O口实现的温度检测电路,该电路非常简单,且易于实现,并且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单片机。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