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并开始在许多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例如,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与英国摩尔菲尔兹眼科医院近日共同发布研究成果,称人工智能算法在诊断眼部疾病的精准度上超越了人类医生。
在同类产品中,许多健身追踪器和智能手表都有心脏监测器,但它们的准确性各不相同,简单的心率并不总能传达很多有用的医疗信息。这次苹果公司的举动,确实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配对肾脏捐献是人工智能的伟大成功案例之一。这并不能消除工作,也不能抹去医疗保健中的人情味。它应对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解决起来比人类更快,错误也更少,结果拯救了更多的生命。自从2000年第一对肾脏交换手术开始以来,近6000人接受了通过算法识别的配对交换的肾脏移植。今天,大约八分之一从活体捐献者那里接受肾脏的移植接受者,通过配对交换与该人配对。
此次,借助阿里云的医疗AI,正大天晴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化合物筛选方法。在这一新的方法中,实验人员可根据少量实验数据以及化合物结构,建立高效的机器学习模型,然后快速过滤无活性概率较大的分子,从而富集潜在有效分子,从而提升研究效率。数据结果显示,与传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相比,这套机器学习模型的筛选准确率可提高20%。
不再需要外部设施仅依靠APP就能在iPhone上测量用户血压。这款原型APP利用苹果的3D Touch功能,手指在屏幕上产生电流变化进行测量。
研究人员称石墨烯是“超级材料”的原因是,尽管它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但是它强度很大,超级柔韧,而且非常轻。同时,石墨烯还能导电,可生物降解。现在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已找到一种使用超级材料的新方法——制造人造视网膜。
据国外一份题为:Vision 2025-Healthcare in the Smarthome的报告显示,随着医疗保健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医疗,一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对那些可以通过智能家居提供健康和保健服务的自动化产品打开大门。
Facebook的人工智能(AI)实验室正与纽约大学医学院合作,尝试将核磁共振成像(MRI)的检查速度提高10倍,假如成功的话,未来放射科医生将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检测。
这款最新版本的个人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由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洪领衔的跨学科团队研制而成。这套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装备的“魔力”在于将人类的“智力”和智能机电系统的“体力”相结合,可根据人的行为意图来控制机器人系统,具有实现助行、康复训练和助力功能。
据悉,该蜘蛛机器人没有刚性部件,从微流体系统中获得其运动,外观和能力。在它的主体内部是一个薄的中空管系统,通过该系统泵送特种液体,以驱动其四肢,改变其颜色或设置更多的永久性特征。相比其他同类产品,此款蜘蛛机器人更加小巧、灵活。
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网络版上发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AI在眼科疾病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英国《金融时报》于2016年2月份首次报道,发现AI可用于分析视网膜扫描最大眼疾(比如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而且可能比训练有素的人类专家更准确。
德勤的研究发现,自2015年以来,该国在5G基础设施上的支出比美国高出240亿美元。中国新建了35万个蜂窝基站,而美国同期新建的基站不足3万个。仅仅在2017年的3个月里,中国手机基站公司和运营商所增加的蜂窝基站比美国此前3年的增加量都要多。德勤的报告指出,中国计划在5G相关的发展上投入数千亿美元。
据介绍,电子皮肤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传感器,要求器件拥有好的柔韧性和可伸缩性、高灵敏度、好的贴合度和舒适度。
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揭示第一类抗癌药物的疗效,它们通过使癌细胞进入睡眠状态来阻止肿瘤生长和扩散,而不破坏细胞DNA。
3D打印定制设备可以非常精确地跟踪心脏相关区域的电活动。研究人员表示,定制化电极装置具有经过详细绘制的矩形信息网格,使用者不必担心信号丢失、接触不良等情况导致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