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已经培育出第一个永生红细胞系,能够更有效地制造红细胞。
CDA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红细胞,而红细胞是运输氧气的主要载体。如果组织和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氧,那么它们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遭到损伤从而最终衰竭。
医疗领域似乎是人工智能的必争之地,IBM、百度等公司都已入局,前者推出了IBM Watson Health,后者发布了百度医疗大脑。
近日,医疗设备初创公司Moximed宣布获得了5000万美元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新的投资者Advent Life Sciences和Future Fund领投,公司现有投资机构NEA、Morgenthaler Ventures、Gilde Healthcare、GBS Venture Partners和Vertex Healthcare也参与了此轮融资。
我国法规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和一次性公共用品均规定不得复用。但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Single Use Device以下简称SUD)复用的问题做为热点,不时地刺激着感控人的神经。其中一次性高值耗材的重复使用更是目前临床的矛盾所在。为何会存在这种现象呢?其它国家是如何做的?
近日,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萨尔格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成功地让3D打印人体软骨细胞在老鼠身上存活并生长。
30年来,3D打印逐渐被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等多个领域——我们甚至不知道3D打印的极限在哪里,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作为尖端科技,3D打印或将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用智能手机读取DNA测试,检测是否有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可以与实验室和医院高昂的专业设备相媲美。研究在线发表在了《ACS Nano》杂志上。
心脏出了问题,要不开胸劈骨做直视手术,要不内科做导管介入,但现在省医心研所,可以内科外科一起治“心病”。日前,年轻时换了二尖瓣的罗先生,成为世界首例3D胸腔镜辅助下介入治疗二尖瓣瓣周漏的得益者。不用开胸,甚至心脏不用停跳,只要在乳下穿三个小洞,在X光透视下导管穿到周漏处,10分钟完成了介入治疗
人脸识别在信息技术领域一直是前沿之一,它主要应用在身份验证和安全保卫。最近,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将人脸识别软件应用在了诊断罕见的遗传疾病上。这项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了《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杂志上。
男性的不育在很大程度上同精子的活性相关,因而精子的检测是筛查男性不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即使专家也可能被黑色素瘤愚弄。患有这种类型皮肤癌的人通常看起来像皮肤上长有痣,形状和颜色上往往是不规则的,并且很难与良性的区别开,使得该疾病难以诊断。
3月24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2016年,世卫组织报告全球1040万人患结核病,2015年有180万因结核病死亡,如今结核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染病杀手,这种疾病深深植根于人权和尊严受限的人群中。
一个小小的可植入设备,不需要复杂的心脏手术,半个小时内就可永久的解决婴儿的先天性心脏病。这是一项神奇的发明,它非常的细致巧妙,但成本却并不高昂,发明者用它来拯救贫困地区心脏缺损的儿童。
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加快了医疗领域产业的推进。3D打印器官也不断在人们的研发中变得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