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任天令课题组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具有声音感知能力的智能石墨烯人工喉》的研究论文,利用多孔石墨烯材料的优势,制造出一种收发同体、适合穿戴的集成声学器件。
P01型压力传感器是为监测血压而专门设计的,主要用于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它采用精密厚膜陶 瓷芯片和尼龙塑料封装,具有高线性、低噪声和外界应力小的特点;采用内部标定和温度补偿方式,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度、稳定性以及可重复性,在全量程范围 内,精度为±1%,零点失调不大于±300μV。
肌电信号作为生物电信号的一种,是产生肌肉动力的电信号根源,它是肌肉中很多运动单元的动作电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很大程度上上反应了神经、肌肉的运动状态。
一项对现有研究进行全新回顾表明,家长和看护人可通过手机app和短信来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
研究发现用于评估心脏动脉变窄的新工具与当前方法一样有效,并且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较少。该工具类似于当前技术,一种用于保持开放阻塞的动脉并增加血流量的网状管。然而,这种称为瞬时无波动比(iFR)的新技术对于患者而言更加舒适,并且对于医疗保健提供者来说可以更便宜和更省时。
一组科学家使用3D生物打印机打印出皮肤前体和全功能人体皮肤。新技术可用于制药,化学和化妆品业务。
近日,一组由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教授Viktor Timoshenko领导的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在超声的帮助下使用硅纳米颗粒识别并杀伤肿瘤,但是不损伤正常组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technology上。
如今,来自于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正致力于研发世界上第一台全身PET扫描成像仪,它可以实现身体的3D成像。他们认为,这一更精确、全面、灵敏的显像技术,将推动我们对机体的认知,同时它可以监测药物、毒素等物质在体内的实时动态反应。
“我们研发了一种给冷冻组织快速加温的独特技术,它不会损害组织细胞的活性。”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机械工程系教授约翰·碧绍夫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无疑克服了移植医学中的一个重大障碍,或使器官冷冻保存成为现实。
近日,抗癌大军又迎来了一股新力量,《科学·机器人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磁场,远程控制带有磁性的微型机器人在人体内进行“作业”。
永葆青春是所有人的梦想,人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能让自己停止变老。最近,日本熊本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阻止细胞衰老的酶及其作用机制。
近日,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纳米磁加热技术,可以零损伤地复苏冷冻的人体细胞组织。
为了得到舒张压和收缩压就必须和脉搏信号相配合,因此应用脉搏信号作为锁存器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显示。有脉搏产生的瞬间对应的是收缩压,之后血压逐渐减小,最后显示的即是舒张压。
人类为什么对心率统计这种东西感兴趣?并且可穿戴设备制造商也以此为卖点做宣传,难道是看到自己每分钟心跳次数就会高 潮?实际情况当然并非如此,心率数据可以反映的事情很多,比如睡眠情况、运动时所处状态,甚至内心的情绪波动。这是可穿戴设备寻求心率统计的原因。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14日宣布,包括该校研究人员在内的一个联合研究团队将开发用于微创手术的可穿戴式机器人设备,以帮助医生更高效地完成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