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医疗与生命科学即AI医疗已从起步期迈入发展期,AI医疗应用已从早期浮现阶段过渡为深入探索阶段。在该时期与阶段内,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得到维护,数据互联互通建设向数据治理与开发转变,AI医疗影像向多疾病横向拓展与纵向深挖,NLP技术产品领先于KG、ML技术产品,如CDSS领先于AI制药,个别赛道竞争加剧,可行的商业模式浮出水面。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中国AI医疗核心软件市场规模为29亿元,加上带有重资产性质的AI医疗机器人,总体规模为59亿元,而到2025年,AI医疗核心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79亿元,同样加上AI医疗机器人,总体规模将达到385亿元,2020-2025年CAGR=45.7%,总体市场呈繁荣增长态势。未来,AI医疗影像玩家将继续开拓影像诊断的其他疾病市场,如冠脉、乳腺、肝脏等,同时开发手术规划与导航这类影像治疗市场,转战新兴的蓝海区。此外,未来AI医疗的战场将从资本力量雄厚与否的角逐,转为企业自身商业模式的较量。
AI+医疗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学诊疗中,让计算机“学习” 医疗专家的医疗经验,模拟医生的诊治思维和推理过程,从而给出可靠的诊治疗方案。 从应用场景来看,智慧医疗最大的市场在基层。
在生活中,很多普通老百姓遇到看病难的问题,小病不想看,大病不敢看,普通小病去个医院动辄就几百上千元。其实医药贵的不是成份,而是市场费用,层层加价,从厂家到代理商,到经销商,到医药代表,再到医院,中间加了多少水份?医生希望多开药,因为和收入挂钩,用普通药还是“高端”药?这就是考验人性的时候。医疗服务价格一直是中国医疗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议题,涉及14亿人民群众、787万医务人员、5万多医疗机构的庞大主体,涉及每年数万亿元的利益规模。
智慧医疗,是网络信息技术与医疗行业融合的产物,是医疗信息化发展至一定阶段后互联网医院的演变。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的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各医疗卫生机构中得到迅猛发展,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愈加广泛。在疾控、血站、妇幼、急救、卫生监督等部门的业务系统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医疗机构面临自建机房购置设备投入成本大、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使得云计算应用需求越来越高。
随着 “比特时代”来临,「AI+」一词逐渐成了各大科技企业的新宠,依赖人工智能服务的“数字化生活”,成了时下普遍的现实图景。“5G+智慧医疗”的建设本质是医院的信息化基础建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少不了医疗IT与AI创新企业的介入。就各家医疗IT企业试点而言,传统的医疗IT 行业正借助5G这一机会介入辅助诊断、健康管理、远程诊断的方向,将其业务范畴由医疗IT基础层向应用层进行延伸。
关于智慧医疗的报道、医院智慧化升级改造的报道越来越多,医院与“互联网+”大环境融合,搭乘科技的高速列车,逐步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迈进。曾经使用在制造业上的形容词,如今也可以逐渐使用到医疗行业。
今年9月,我国5G基站部署规模正式迈过百万大关,引领全球。最新数据显示,5G基站部署量已达115.9万个,5G终端连接数达4.5亿户。与此同时,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着赋能作用, 贴近公众生活的医疗行业应用,表现的十分低调。事实上,5G智慧医疗已经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医院,从运营商到方案厂商再到芯片厂商都行动了起来。
2020年疫情的爆发几乎重击了所有的行业,但医疗赛道却成为例外,常态化和动态化的全球性疫情防抗以及疫情对于经济的不可抗力影响,让所有国家都意识到强大可靠的医疗产业的重要性。国内陆续出台政策,支持医疗智能化,智慧医疗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成为医疗行业发展的新赛道。
医疗健康数字化发展,构建于信息化、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AI等技术的基础上。与以往信息化的封闭性不同,数字化呈现开放、流通、兼容等特性。数字化的核心主体也将发生变化。原有的核心是医生和机构。患者的就医动作,全部发生在医疗机构内,医生是这一流程的核心角色。
早在上世纪末,我国效仿国外引进医疗信息化技术,初期主要是在少数大型医院购置计算机软硬件,建立IT系统和数据库,用于改进医院管理工作流程,推动财务结算、医疗物资管理等方面的效率提升;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购买和使用HIS等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病历、自助服务等相继出现;2010年左右,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兴起,部分医院推出远程手机APP挂号、APP查看报告等便利就医服务;2014年,在阿里、腾讯互联网巨头的推动下,互联网医院诞生,尤其是在如今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医疗信息化进入了“智慧医疗”时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在医疗健康方面的消费习惯逐渐线上化,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为患者提供种类丰富的服务,互联网医疗普及度大幅提升,国内的互联网医疗技术也逐渐增大,但是据目前情况来看,国内虽然距离5G技术的完全落地还有一段长的路要走,但是智慧医疗这片蓝海上已经占满了观望之人,背后的潜力正在吸引更多企业在云医上默默发力。
如今“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强调信息化运用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从医院为患者建立的信息数据库,医院的成本核算、医院的相关物资管理、医院的管理决策……从外部患者到内部运管,从上级部门监管,到医院自身运维,再到外围与手机APP、多媒体平台的搭建,安全性才是保障信息化在医疗机构各个环节科学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
智慧医疗的核心是“以患者为本”,通过建立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实现机构内信息的互通共享,去除当中的各种冗杂重复环节,实时监控业务运作中的每一项数据,包括药品监管、疾病诊治、器械管理,为医疗机构精简运营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和监管效率,最终落在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应用,特别是在医疗、工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应用,无疑是锦上添花,繁荣如锦。
IoMT(医疗物联网)是医疗保健领域的物联网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与医疗保健行业结合形成的强大解决方案。移动设备和传感器在帮助医生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以及患者的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联网传感器使医生和护士能够访问远在家中的病人的健康记录和生命体征。通过与互联网相连,任何重大数据变化都将立即报告给医疗保健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