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的医疗技术和市场模式正在改变

    传统医疗模式向大健康模式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未来已不远。政策:智慧医疗被列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目前在社会上和相关的权威机构并没有对医疗电子做出明确的定义,赛迪顾问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者,我们也是历时了三个月走访了近十家医疗电子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机构,和大量的医疗电子行业权威的人士,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中央部委和地方经信委和地方行业协会,我们搜集了大量的一手的资料和信息,我们通过对信息进行整合和筛选,根据中国医疗电子技术和市场的特点,最终得出了中国医疗电子的定义?赛迪顾问认为,医疗电子是以现代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等为基础,同时将医学机械、生物医学,新材料等多学科交*应用于医疗研究临床诊断,治疗、深化分析,分析保健、康复等领域的设备及系统。

  • 数字医疗的新浪潮在浙江拉开帷幕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进入深水区,数字技术的赋能已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最大增量。作为通过数字化服务和赋能医改超过十年的先行者,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受邀出席大会,并作了题为《从边缘到先锋——数字化驱动中国医改的路径》的主旨演讲,分享了多年来微医以数字化为引擎赋能医改的创新实践。

  • 医疗机器人正在市场普及

    医疗机器人是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通过独自编制操作计划,并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然后把动作变为操作机构的运动,同时,具备医用性、临床适应性以及良好的交互性。

  • 北京市正在积极建设完善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2021年1月1日,北京市正式启用医保电子凭证进行就医结算。据悉,截至上年年底,北京市已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的参保人450余万人,占全市参保人员的四分之一。全市29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均进行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并通过验收,北京成为全国首座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覆盖全部参保人员、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费用类型的城市。

  • 致力于探索创新医疗健康5G应用新模式,促进医院智慧医疗的进一步发展成熟

    近年来,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一个平台、一张卡、六大应用”为基础的智慧健康平台体系,居民健康信息实现了互联共享,群众通过手机就能完成预约挂号、在线缴费、查阅检验检查结果等,群众看病就医的便利性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 在数字化的今天,远程医疗正逐步改善人们的生活。

    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智慧医疗在未来医疗服务体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智慧医疗的重大发展方向,医院智慧病房系统近年来日渐受到重视。

  • 全面助力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挖掘5G应用新蓝海!

    2021年是5G规模发展的关键年,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旨在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联通数科物联网事业部高度重视5G与行业场景的融合发展,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农业等行业,在工业装备、智慧出行、交通港口等领域打造出诸多的标杆应用。

  • 以数智驱动为新一代技术的发智慧医疗时代加速到来展给智慧医疗按下了加速键

    8月31日至9月2日,以“5G深耕,共融共生”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5G大会在北京举办。9月1日,在“5G与医疗卫生和健康论坛”上,针对5G时代下智慧医疗建设的创新需求,京东健康智慧医疗总经理王东媛分享了京东健康依托自身能力,通过数智驱动打造智慧医疗生态体系的探索思考。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蓬勃发展正在不断赋能医疗健康领域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蓬勃发展,不断赋能医疗健康领域。从可穿戴设备助力家庭健康管理到“智慧医院”改变患者就医体验,高新技术深刻改变了医疗模式,极大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一个创新活力的智慧医疗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 5g时代的医疗电子发展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让病人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腿,“5G+智慧医疗”让医疗服务更加智能化。9月2日,重庆市通信管理局组织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参与5G媒体探营活动,记者走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打探“5G+智慧医疗”为医疗行业带来的改变。

  • 我国医疗电子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发展期正在到来

    让病人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腿,“5G+智慧医疗”让医疗服务更加智能化。9月2日,重庆市通信管理局组织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参与5G媒体探营活动,记者走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打探“5G+智慧医疗”为医疗行业带来的改变。

  • 医疗智能的时代将依托全新的价值

    医疗AI市场巨大,前景广阔,但在当下井喷的医疗大数据面前,其开发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对于医疗来说,数据治理是首要难题。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甚至同一科室的不同医生,产生的电子病历,在格式和内容上均是千差万别,将繁杂的医疗数据实现有效应用难度很大。闫峻介绍,将数据进行结构化、标准化的数据治理是解决其有效应用的关键,这样才能构建出作为智能医疗基础的AI模型。

  • 智慧医疗正在萌芽新的医疗电子时代正在来临

    近年来,医学影像AI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眼底影像AI领域,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认可。《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年)》便指出,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不断成熟,实施包括青光眼在内的综合眼底筛查,将是未来相对经济的新型筛查模式。

  • ADI在医疗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现如今,我国国民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中国已成为世界医疗电子业的重要市场,也是几大朝阳产业之一。国内的医疗电子业正在运用新技术及其元件和算法,不断创新、发展。蔓延全球的新型冠状肺炎,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针对新冠肺炎的斗争,将真正成为“全民”斗争。防疫抗疫物资生产与运输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其中,电子行业为确保抗疫物资正常生产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医学影像、呼吸机与红外测温枪等医用电子设备,成为社会焦点。新冠疫情的持续对电子行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同时也为医疗电子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快速诊断与远程监护设备等应用有望加速落地,智慧医疗也迎来了新机遇。

  • 区块链的医疗领域发展

    一项新技术能否最终落地普及,取决于很多影响因素。其中很关键的一点便是能否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以比特币网络为代表的大规模数字货币系统,长时间自治运行,支持了传统金融系统都难以实现的全球范围即时可靠交易。这为医疗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潜力引发了无限遐想。如果未来基于医疗区块链技术构造的商业价值网络成为现实,所有的交易都将高效完成且无法伪造;所有签署的合同都能按照约定严格执行。这将极大降低整个商业体系运转的成本,同时大大提高社会沟通协作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医疗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未来商业网络,将可能引发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次巨大的产业变革。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