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中国智能机份额第三季度超中兴重回前5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6日晚间消息,调研公司Canalys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苹果公司(以下简称“苹果”)超越中兴和小米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五大厂商,主要得益于新一代iPhone的推出。Canalys中国研究主管尼克尔·彭(Nicole Peng)今日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在截至9月底的第三季度,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32%,市场份额约为6%。相比之下,苹果第二季度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5%,位居第七位。尼克尔·彭表示,iPhone出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苹果在9月份推出了新一代产品iPhone 5s和iPhone 5c。她说:“新一代iPhone对出货量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帮助苹果赢得了市场份额,同时排名也升至第五位。”尼克尔·彭同时指出,对于苹果而言,要想进一步提高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名将面临严峻挑战。Canalys数据显示,三星继续领跑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三季度市场份额达到了21%。联想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3%。酷派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为11%。华为位居第四,市场份额9%。小米第六,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两倍以上。中兴第七,市场份额降至5%。

    半导体 中兴 智能机 苹果 智能手机

  • 苹果新增代工厂生产iPhone 5c和iPad mini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6日晚间消息,《华尔街日报》周三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为提高iPhone和iPad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苹果公司(以下简称“苹果”)将新增纬创集团(Wistron)华宝通信(Compal Communication)为代工厂商。苹果iPhone当前的代工厂商为鸿海精密和和硕联合(Pegatron)。该知情人士称,今年晚些时候,苹果将把部分iPhone 5c的组装任务外包给台湾代工厂商纬创集团。此外,从明年开始,苹果还计划将部分iPad mini的组装任务外包给华宝通信。该知情人士还称,之所以增加代工厂商数量,是因为主要代工厂商鸿海精密正专注于生产高端的iPhone 5s。当前,iPhone 5s正处于供货短缺局面。此外,由于鸿海精密之前在员工工作条件等方面被指违反劳动法,给苹果也带来了不少麻烦。摩根大通分析师艾尔文·科沃克(Alvin Kwock)还称,iPhone 5因制造瑕疵而出现较高的返还率,也导致苹果和鸿海精密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鸿海精密一位高管曾表示:“公司董事长郭台铭并不愿意牺牲代工价格来获取苹果更多订单。此外,公司也意识到,针对单一客户而建立庞大的生产线也存在风险。因此,在拓展产能方面,公司也采取谨慎态度。”该高管还称:“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苹果已经增加了鸿海精密本季度的iPhone 5s订单。但提高产能需要时间,而苹果短期内也无法找到其他代工厂商来立即满足市场需求。”当前,鸿海精密约40%的营收来自于苹果。最近几年,由于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营收涨幅放缓,鸿海精密的运营利润率面临严峻挑战。对于增加代工合作伙伴,分析师称,由于苹果产品的制造变得越来越复杂,增加代工厂商的数量在情理之中。在高速发展的移动设备市场,拥有广泛的供应链也是确保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半导体 iPhone NI IPAD 苹果

  • 苹果iOS7被指设陷阱:iPhone 4s等升级变卡

    新京报讯 (记者 林其玲)“我把iPhone4S系统升级到iOS7后,卡得厉害,电池也不耐用,手机很容易就热起来。”一位消费者近日向记者抱怨。最让他感到郁闷的是,他想退回ios6系统,但苹果的技术人员告诉他:不可以,苹果不允许系统倒退。“这一定是苹果的阴谋,让老用户卡个不停,只好买苹果新手机!”这位消费者说。纽约时报科技专栏作家兰贝尔也撰文称,苹果公司发布的iOS7系统只能在iPhone5S等新设备上完美运行,苹果工程师故意让那些老iPhone在运行iOS7时变得难以置信的慢,从而促使消费者更换自己的手机。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苹果公司相关人士,该人士对此予以否认。同时他表示,会让工程师提供一些方法,来改善用户的卡顿状况。 硬件配置差距越大越“卡”根据苹果公司的官方说法,iOS7支持的机型包括iPhone4S、iPhone5、iPod touch5、iPad2、Retina版iPad以及iPad mini,几年前发布且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iPhone4也名列其中。这让市场人士感到意外,因为跟其他苹果设备比较,iPhone4的配置显得太落后。iPhone4是2010年6月苹果发布的产品,采用苹果A4单核处理器,搭载苹果ios4操作系统。而2013年9月发布的iPhone5S,芯片已经改用64位A7处理器。根据苹果的产品规划,苹果的iOS7可以在iPhone5S上完美运行。这就意味着,iPhone5S以前的老款手机,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够到iOS7。自然,硬件配置和iPhone5s差距越大,运转起来就越费力。因此,在苹果宣布适配机型之初,就有一些开发者质疑苹果,认为iPhone4仅能勉强运行iOS7,使用起来肯定很不顺畅。一位开发者曾表示,“iOS7在iPhone4上运行真的非常慢,设备很快就变热,所有的操作都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iPhone4S升级后,用户也普遍表示卡。据统计,iOS7成为苹果历史上升级速度最快的系统,五天内共有2亿台苹果设备更新至iOS7,但其中仅有900万台是最新款的苹果设备。这意味着有大量的苹果老用户将面临系统“卡”的问题。苹果:将设法改善用户卡顿状况有媒体人士指出,苹果肯定知道老版本手机运转iOS7有问题,但还要告诉用户可以升级,这是苹果的阴谋。纽约时报科技专栏作家兰贝尔此前撰文称,苹果公司发布的iOS7系统只能在iPhone5S等新设备上完美运行,苹果工程师故意让那些老iPhone在运行iOS7时变得难以置信的慢,从而促使消费者更换自己的手机。对此,昨日苹果公司的相关人士予以否认。该人士表示,会让工程师提供一些方法,来改善用户的卡顿状况。不过,一位IT人士表示,新系统对硬件有更高的要求是很正常的,老设备跟不上新系统要求,自然会变得很慢。微软也有这种状况,最典型的就是windows7运行在老机器上会非常卡。安卓系统也存在这个问题。“软硬结合本来就是一种商业模式,让用户加速淘汰老产品。”   ■ 支招 建议用itunes连接电脑重装系统记者昨日就此问题采访了苹果手机售后技术工程师,工程师告诉记者,他个人就收到很多iPhone4s用户的技术支持要求,但除了重装系统之外,他也爱莫能助。“手机的硬件配置摆在那,不可能达到iPhone5s的流畅度。”上述苹果手机售后技术工程师表示,如果用户是在手机上直接升级,卡的会比较厉害。建议用户用itunes连接电脑后,通过系统恢复重装系统。但恢复前一定要注意把itunes的版本升级到最新,而且要对手机进行备份。另外,这名工程师表示,苹果不支持用户将系统倒退,因此升级后就无法再回到老版本,因此,用户升级前要“想好了”。

    半导体 iPhone iOS 苹果

  • 三星新目标:争当全球平板电脑老大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7日早间消息,三星电子联席CEO申宗钧周三对分析师表示,在超越苹果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后,该公司还将力争称霸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申宗钧表示,三星平板电脑销量今年将超过4000万台,较2012年翻番。“三星平板电脑出货量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高速增长。”他说。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估计,三星2012年的平板电脑销量为1660万台,落后于苹果iPad的6570万台。但三星仍处于增长之中,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拿下了20%的全球平板电脑市场份额,而市场领头羊苹果公司却跌至30%。苹果公司曾经占据全球平板电脑市场过半的份额,但随着价格低廉、尺寸多样的三星Galaxy Tab销量增加,这一主导地位已经被逐渐蚕食。智能手机已经上演了相同的趋势。2007年发布的iPhone已经重塑了整个手机行业,但三星智能手机却后来居上,于2011年在出货量上超越iPhone。次年,三星又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

    半导体 三星 平板电脑 苹果公司 智能手机

  • 宏碁痛失主流:王振堂的战略失误

    作为宏碁三子中的“长子”,王振堂离职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作为台湾IT业界最为成功的品牌企业,宏碁目前的处境也让人唏嘘。11月5日晚,宏碁公司宣布,CEO兼董事长王振堂已经向董事会辞职,现任总裁翁建仁将于明年1月1日接任首席执行官职位。王振堂此举是为了对公司近来的表现不佳负责。王振堂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至明年六月。宏碁业绩表现确实不佳。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宏碁的营收达到了921.5亿新台币(约31.3亿美元),环比增长了3.1%,同比下跌了11.8%。继兰奇之后,王振堂成为又一位因为业绩从宏碁CEO位置上走下来的人。回首当初,今日结局让人感慨:王振堂曾经被视为那个可以拯救宏碁的人。90年代末期,宏碁集团投入大量精力在网络、游戏、数字内容等产业上,因内部资源分配不均、业务管理相互牵绊等原因,业绩不断下滑,仅在2000年,宏碁亏损高达20亿台币。2000年12月,为了旗下各子业务有更大的腾挪空间,宏碁董事长施振荣决定将宏碁组织再造,将宏碁分拆为宏碁、明基、纬创,新宏碁被称为长子。时任宏碁科技总经理的王振堂接下宏碁,专注于电脑品牌经营。这一策略取得了成功。以宏碁发展为例,2003年,宏碁的运营利润同比增长了10倍以上,由510万美元增至6360万美元;营收达到4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近70%。到了2004年上半年,宏碁已经超越竞争对手惠普公司成为欧洲笔记本电脑市场上最大的品牌,并跃居为全球第五大PC品牌。2004年,王振堂从施振荣手中接棒,出任宏碁董事长,王振堂当时给自己所定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将宏碁打造成为全球排名前三的电脑公司”。继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之后,2007年,宏碁先后以4580万美元和7.1亿美元收购了PC厂商PackedBell和Gateway,当年全球销量431万台,市场份额6.8%,顺利攀升至全球第三名,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到了2009年,宏碁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仅次于惠普的第二大PC厂商。2009年开始,宏碁走下坡路。2011年宏碁全年累计亏损甚至达到了64亿新台币。就在这一年,宏碁CEO兰奇离任宏碁,并于不久之后加盟竞争对手联想集团,宏碁则宣布起诉其前CEO,董事长王振堂决定兼任CEO。宏碁急速跌落的原因是什么?IT分析师孙永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战略失误,将上网本当成了未来的主流PC;二是错估了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的影响力,将其视为非主流产品。继王振掌之后,翁建仁现在成为那个可以拯救宏碁的人吗?这得看宏碁在平板电脑、超极本、变形本等“新PC”市场能否有所作为,以攻为守,在快速增长“新PC市场”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以保证整体出货的提升。这还不是翁建仁的最大挑战。最大挑战是iPhone定义的智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作为新的上网终端,正对PC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宏碁此前曾表示将在移动互联网终端领域发力,但与竞争对手相比却太过缓慢。一句话,这是宏碁的危险时刻,翁建仁需要认清主流,然后发力抢跑。

    半导体 惠普 平板电脑 终端 CE

  • 数据业务成创收主力 4G商用促移动发展

    英国电信与媒体监管机构Ofcom日前发布了第十次年度通信市场报告。这份长达434页的报告对英国2012年的通信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报告共分为六个部分:市场总览、电视与视听节目、广播与音频节目、互联网与基于互联网的内容、电信与网络、邮政。多年实践表明,我国通信市场发展方向与西方发达国家总体一致。因此,分析英国通信市场发展状况,对我国政府监管、企业发展及消费者消费选择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行业收入连续四年出现下滑英国的通信市场包括电信、电视、广播、邮政等行业。2012年,英国通信市场总收入仍然保持下滑的趋势,全年收入595亿英镑,较上年下降1亿英镑。电信业收入下降更为突出,2012年,英国电信行业总收入为388亿英镑,总收入下降7亿英镑,其中,固定宽带零售收入增长了3亿英镑、移动语音及数据业务零售收入增长2亿英镑、企业数据业务收入增长不到1亿英镑;但是,以上增长被固定电话和固定接入零售收入以及批发业务收入等的下降额所抵消。2012年,英国电信业零售总收入一改连续三年的下跌趋势,实现了2亿英镑的增长。英国电信业零售收入有增长的部分主要来自固定互联网收入(主要是固定宽带收入,还包括总量不大的窄带互联网收入)和移动数据收入,这两部分分别增长了8.3%和16.8%,至85亿英镑和24亿英镑。2012年,英国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增长迅速,固定宽带用户及超高速宽带用户也增长迅速。从表1可以看出,在电信业零售收入中,传统固话业务保持持续下降的势头,移动接入和语音收入相对稳定,宽、窄带及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则保持持续上升的势头。需要注意的是,英国家庭平均电信支出在连续四年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2012年英国家庭平均电信支出增长了1.31英镑。英国固定电话业务呈继续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活跃移动电话用户数则继续保持增长。数据业务成为电信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2012年英国电信业也并非全是悲观的一面,与传统固定及移动语音业务收入的逐年下跌相对应的是数据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2012年,英国固定互联网收入为37亿英镑,增长8.3%。其中,宽带零售收入增3亿英镑,达到37亿英镑,而窄带网收入仍不足1亿英镑。固定互联网收入的增长源于固定宽带用户数的增长和每线用户平均收入的增长,2012年,扣除物价因素,英国家庭宽带用户平均价格上涨1.1%,部分原因是超高速宽带用户的增长。移动数据业务方面,2012年,英国移动宽带用户首次下降,减少10万用户,移动宽带用户包括无线上网卡、移动WiFi及内置于平板电脑的SIM卡用户,不包括可用于语音通话的SIM卡用户,如手机用户。移动宽带用户的下降可能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电话上网;二是越来越多的可接入WiFi使用户觉得没必要使用移动宽带。调查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49%的英国成人使用移动电话上网,同比大增10%。2012年,英国活跃移动用户(含移动宽带用户)数增长110万,达到8270万。虽然数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市场已趋于饱和。调查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92%的英国人已拥有移动电话,而到2012年年底,英国平均每人拥有的移动号码数已达1.3个。ADSL是英国最主要的固定宽带接入方式。截至2012年年底,几乎全部(99.9%)英国家庭可通过ADSL接入英国电信交换中心。另外,英国三网融合推进进度较快。在移动互联网方面,Ofcom预计,到2013年6月,全英国99.6%的地方拥有至少一家运营商的2G网络,99.1%的地方拥有至少一家运营商的3G网络,3G覆盖最差的苏格兰到2013年6月其3G覆盖也达96.6%。调查显示,至2013年第一季度,拥有互联网接入的家庭与2012年一季度持平(80%),但接入方式继续发生改变。受智能电话市场增长的驱动,近半数(49%)受调查者称其使用移动电话接入互联网。几乎所有使用手机入网的成年人同时也通过固定线路接入互联网,仅4%的英国成年人称其家庭仅通过智能电话接入互联网。有5%的家庭称通过无线上网卡或内置上网设备接入移动互联网,上一年这一数据是13%。英国家庭宽带接入比例保持稳定,2013年第一季度,接入宽带的家庭比例为75%,这一数据仅包括固定和移动宽带接入,不包括通过移动电话接入的连接。英国家庭拥有固定和移动电话的比例也保持稳定,分别为84%和94%,15%的家庭仅拥有移动电话。到2013年第一季度,个人移动电话拥有率为92%。过去一年,在英国电信业发展过程中,超高速宽带值得重点关注。超高速宽带指标称速率达30Mbit/s或更高的宽带连接。到2013年3月底,共有380万非企业超高速宽带连接(英国居民及中小企业使用),是一年前140万的2.5倍多。在此期间,非企业超高速宽带占比提高了近两倍,达17.5%(见表3)。超高速宽带用户数及占比的快速提升,是英国2012年数据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52%的受调查用户选择超高速宽带后支出增加。其中,14%的受调查者称支出大幅度增加,38%的受调查者称有小幅度增加。从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3月,英国超高速宽带连接数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维珍传媒所开展的“网速倍增”活动。维珍传媒数据显示,至2013年3月底,该公司拥有250万超高速宽带连接数,而一年前仅为84.36万。此外,TalkTalk、英国电信等运营商也实现了超高速宽带连接数的净增长,不过其增长数与维珍传媒相比较小。传统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降[!--empirenews.page--]英国电信市场固定及移动语音业务与数据业务表现出相反的发展趋势。2012年,英国移动、固定语音通话时长双双下降,虽然移动语音业务收入有所增长,但其增长原因并非来源于本身,而是因将打包数据业务收入归于语音业务所致。移动及固定数据业务收入则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数据业务的支撑下,英国电信业收入避免了大幅度的下跌。2012年,英国固定电话主叫分钟数下降7.7%,至1030亿分钟,固定电话主叫分钟数自2007年以来持续下降,2012年减少了80亿分钟。与此同时,移动电话主叫分钟数也于2012年首次下降。其原因在于,在智能手机及3G、4G网络的普及过程中,传统语音通话业务正受到即时通信工具等的严重冲击(见表2)。在收入方面,自2007年以来,英国固定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跌。2012年,英国固定语音收入为85亿英镑,下降3.4%,其中,月租费收入为53亿英镑,上涨2.7%,占固定话音收入的62.1%。固定语音收入下降最大部分来源于呼叫移动电话号码收入的下降,一方面因为费率的下跌及呼叫总量的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月租费中的打包销售(月租中包含一定量的语音通话时长)。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英国2012年固定语音业务收入的下降源于用户数量及语音通话量的持续大幅度下降。2007年至2012年,英国固定电话通话总量从1495亿分钟下降至1025亿分钟,年均下降6.3%。2012年,英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减少10万,其中,企业用户数减少60万,住宅电话用户数增长50万。在移动市场方面,2012年,英国移动语音收入为106亿英镑,增长0.5%,一改过去5年下跌的趋势。移动语音收入增长很可能得益于移动用户数的增长以及预付费资费用户转用后付费资费。固定费用(指接入及打包费用)被纳入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其中,打包费用通常包括一定量的语音通话、短信及数据服务。2012年英国移动语音通话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且固定费用占移动语音收入的主要部分,占总收入的66%。移动数据服务被包含在语音通话包内可能是移动语音收入增长最重要的原因。在通话量上,继2011年移动语音通话量首次下降后,2012年英国移动语音业务通话量再次下降,至1220亿分钟,降幅为1%。其中,国际通话量上涨7%,达20亿分钟,其原因是移动运营商间的竞争致价格下跌,竞争因素也包括Skype等,2012年国际通话收入不到移动语音业务总收入的0.5%,显示出价格的下降。短信方面,英国移动短信发送量于2011年第四季度达到顶峰,2012年逐季下降,第四季度有小幅增长则是因为圣诞因素。短信发送量的下降是因为替代手段的使用,如即时通信、其他OTT应用等。尽管如此,按年度来看,2012年移动短信发送总量仍有小幅增长。移动用户数方面,2012年英国移动用户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有所放缓。近半增长来源于企业移动用户,Ofcom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一季度,英国成人移动电话拥有率并无改变,为92%,这表明,英国移动用户的增长是现有用户新增号码或其雇主为其发放新的移动设备。4G商用为更快速的移动服务铺平了道路2012年,英国启动了4G商用。由Orange和T-Mobile两家英国公司合并而成的移动运营商EE去年10月30日启动4G服务,其他移动网络运营商沃达丰、O2今年下半年也相继跟进。2013年6月,EE引述报告称,其4G平均下载速率达19.4Mbit/s,一般来说,4G网络的下载速率可达其在3G状态下的6倍。英国官方对4G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对4G的发展来说,特定频段的频谱对4G服务至关重要。2013年第一季度,英国电信监管机构Ofcom拍卖了800MHz和2.5GHz频段250MHz频谱,EE、Niche Spectrum Ventures、O2、3和沃达丰等五家运营商成功获得频谱。EE继续使用其现有1800MHz频谱发展4G业务;O2则获得带有覆盖义务的频谱,即O2必须于2017年年底前提供英国人口室内不低于98%的4G覆盖,相当于室外99%的覆盖,另外,O2须提供英国英格兰、北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人口95%的4G覆盖。截至2013年3月,EE称其42%的后付费用户启用了4G智能手机(但只有少部分用户启用了4G服务)。一个月后,EE称其目标是到2013年年底,发展100万4G用户。到2013年5月底,EE有超过50万的4G用户,占其总用户的2%及英国总移动用户数的0.5%。在英国,已知晓4G服务的消费者数量已经很高,据Ofcom2013年4月的一份调查,79%拥有手机并用手机上网的成年人称他们已了解4G服务,8%的人则称他们已是EE的4G用户,12%的人称他们拟在未来12个月内开始使用4G服务。调查还发现,30%的智能手机用户称将在合约到期后升级至4G,之所以要等到合约到期,是为了避免支付合约提前终止费用。在使用意愿方面,表示“很强”的占14%,“一般”的占16%。一份YouGov的调查显示,移动宽带用户比普通移动用户对4G更感兴趣,这也很正常,移动宽带用户仅使用数据服务,网速的提升将使其受益最大。42%的移动宽带用户称他们“多少有些”或“非常”有意以现有价格升级至4G,仅有26%的移动宽带用户称对4G不感兴趣。对于意欲升级至4G的原因,最通常的说法是速度。据YouGov的调查,智能手机用户中,73%的用户称他们希望升级至4G的原因是有更快的下载速度;59%的用户称是因为4G能提供更快的流媒体服务。另一个原因是4G数据服务的可靠性,60%的用户称希望享受“更好的数据覆盖”;58%的人称他们希望拥有更可靠的数据连接(见表4)。EE报告称,其4G用户与其3G用户相比,使用的服务组合不同,4G用户明显比3G用户更多使用视频上下载和流媒体服务,2013年3月,上述服务占其数据服务总量的1/4强。虽然需要更大的带宽,但网络浏览及邮件服务仍是其数据消费的主要部分,达36%。而按时间消费来看,比例会更高。音乐及APP(15%)和社交媒体(12%)为数据使用的第三及第四大活动。EE报告称,YouTube占其4G服务数据量的1/8强,Facebook及iTunes分别占其4G服务数据量的10%和7%。在2013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EE CEO奥拉夫·斯瓦提称,EE 4G用户月均流量为1.4G,这比YouGov今年5月的一份调查数据要高得多。1/3的YouGov受调查者为EE 4G用户,其他的则为各运营商3G用户。YouGov调查发现,29%的4G受调查者称每月数据流量消费超过1G,47%的称其数据量不到500M。这表明,更快的移动数据网络可以带来更高的平均数据流量消费。在Ofcom今年4月的一项调查中,44%的智能手机用户称如果网络更快,他们会更多地使用手机。[!--empirenews.page--]从事账单监测及资费分析的公司BillMonitor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中档位用户数据流量消费比2012年2月增加63%,相当于年增长70%。移动数据流量消费增幅最大的来自于最低端的消费者,居于平均消费水平1/4流量档的消费者数据流量消费增长94%,相当于年增长106%。低端消费者数据流量消费猛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新的用户群体使用智能手机。YouGov的调查也显示,不愿升级至4G的主要原因在于资费,46%的受调查者称数据费用是不升级至4G的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手机终端费用(37%)、对更高网速不感兴趣(29%)。

    半导体 移动 移动电话 超高速 4G

  • 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不可限量

    11月6日,申银万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申万投资)总经理马龙官在第二届中国工业机器人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过去几年中增速一直在30%以上,以后会增长更快。“在未来10年中,这是一个看不到天花板的行业。”马龙官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每万名工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平均为55台,在韩国、日本、德国等机器人使用比较普遍的国家,这一数量为250-350台,在美国、意大利、台湾,这一数量为150台左右,而中国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只有21台,和发达国家差8-10倍。根据申万投资的研究,未来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总需求将达到167万-300万台,这将是几千亿元的市场规模。根据日本、韩国的经验,在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左右时,机器人的应用开始出现快速增长,而中国也已经到这一时点。马龙官认为,中国目前处于工业机器人爆发初期,未来将有数十倍的增长。不过,虽然中国的市场规模巨大,但中国本土的机器人产业仍然十分弱小。从机器人本体到关键零部件,中国仍然受制于人,80%-90%的核心部件需要进口。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也是被外资品牌主导。由于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本土厂商在价格上也不具备竞争优势。目前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上,基本上被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国KUKA以及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所控制。其中一半机器人用在汽车制造领域,此外还包括电子、建材、机械加工、化工以及食品行业。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iTR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田苗在这次会议上透露,国产机器人的可靠性还是比外资品牌有很大差距,其寿命只有8000小时,而或者可以达到5万-10万小时,主要在于主要传动结构件的精度上存在缺陷。机器人行业,是计算机、控制论、结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集中体现光机电产业综合实力和水准,可以说是下一代制造技术的制高点。为支持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其相关的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动零部件技术以及成套集成技术已经被列入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也都有专门的扶持政策。 12 责任编辑:Flora来源:财新网 分享到:

    半导体 机器人 零部件 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 徐直军:华为5年6亿美元投资5G

    4G牌照姗姗来迟,5G迫不及待。今天,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3年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表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投资6亿美元,用于5G移动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不含产品化投资)。   华为5年6亿美元投资5G 徐直军发表如下观点:1、创新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们在继续提升现有4G网络能力的同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投资6亿美元,用于5G移动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不含产品化投资)。2、随着人们对高速网络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消费者未来的需求,通过速度高到10Gbps的5G移动网络,人们在一秒钟内就能下载多部高清电影,并能获得浸入式的视频通信体验。3、在真正实现5G网络的商用之前,还需要解决大量尚未解决的问题,如5G频谱的分配。4、到2020年时,全球范围内使用移动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人数有望达到65亿。5、到2020年时,数千亿的‘物’,如汽车、计量表、医疗设备和家电等都可能会连入5G网络。2020年:5G全球商用爱立信CTO艾华信在爱立信商业创新论坛上接受笔者采访时说,5G最早商用也要等到2020年。在5G时代,各类传感器的通信非常重要,目前爱立信在研究5G的团队中已加入传感器工作组。华为副董事长兼(前)轮值CEO胡厚昆透露,华为正在着手开发5G网络,并将于2020年投入市场。三星电子也宣布,其已率先开发出了首个基于5G核心技术的移动传输网络,并表示将在2020年之前进行5G网络的商业推广。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说,今年科技部投入1.6亿元,启动了国家863计划“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一期”重大项目,2020年前将实现支持业务总速率10Gbps,较目前4G系统的效率提升10倍。

    半导体 华为 移动网络 5G 5G网络

  • 施振荣重新出山:第三次再造宏碁不容乐观

    宏碁创始人施振荣从1976年至今,创立37年的宏碁再次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11月5日晚间,宏碁发布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在季度内大幅亏损新台币131亿元(约合4.4亿美元)。同时,宏碁董事长王振堂宣布将在明年1月卸任CEO职位,由现任总裁翁建仁接任。突然而来的业绩巨亏和人事变动震惊了投资者。昨天台湾股市开盘后,宏碁股价即跌停在16.9元新台币。过去两年,宏碁接连出现了亏损,投资者一直在观望这家PC厂商的前景。最新一个季度的业绩,估计浇灭了他们最后的一丝希望。据悉,为了扭转颓势,宏碁成立了一个变革委员会,并由宏碁创始人施振荣领导。这个委员会希望通过裁员和发行新股融资,再造宏碁。从高峰到低谷从高峰滑落到低谷,宏碁实际上只用了2年时间。在PC市场光景好的2007到2010年间,宏碁通过并购一举把自己送上了全球第二大PC厂商的位置上,但是也正因为并购,成为了现在宏碁扭亏的包袱。2007到2010年间,宏碁通过并购连续拿下美国第四大PC品牌Gateway、欧洲电脑厂商Packard Bell、廉价PC品牌eMachine和方正电脑,采取“多品牌策略”,押注上网本,让宏碁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21.2%,与当年的第一惠普的市场份额只差0.2个百分点。但是好景不长,随着苹果公司陆续推出iPhone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移动终端浪潮,PC市场受到挑战,宏碁则首当其冲。2011年,受到平板电脑冲击、前CEO兰奇闪电离职影响,宏碁全年亏损66亿元新台币(约合2.23亿美元)。2012年,宏碁严格控制成本,在前三个季度里都实现了盈利,但随后第四季度提列无形资产损失,让实现扭亏的希望最终功亏一篑。2013年第一季度,宏碁实现盈利,但是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却又出现了亏损。当年PC行业红火时,宏碁的并购能够带来规模效应,但是当这个行业出现下滑时,这些并购而来的资产似乎开始霉变,成为一种有毒资产,不断困扰着宏碁,并拖着宏碁不断滑落到低谷。变革与挑战那么,宏碁该如何破局呢?宏碁CEO王振堂提出了“打销、重整、变革”六字方针。所谓“打消”是指,对无形资产完成一次性减计;“重整”是指重新优化团队,全球裁员7%,每年节省1亿美元的费用;“变革”则是,必须有抓住新的商业模式、服务、附加价值。这些措施简单而言,就是开源节流,但是要想找到增长点,对宏碁来说则非常困难。目前,宏碁主营业务仍然是PC,这个市场走下坡路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要想在这个领域再次获得增长几乎没有可能。按照现有的市场状况,宏碁似乎只能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业务或者其他业务上发力。实际上,宏碁原本可以尽早降低对PC业务的依赖,但王振堂的错误判断确实“耽误”了宏碁。2011年,兰奇闪电离职,据说是因为他与王振堂在宏碁未来的发展策略上存在分歧。兰奇主张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加大投入,但王振堂则认为这样可能会伤害到宏碁的根基,坚持大力投资PC业务。现在,外界则把期望放在了施振荣身上,希望他第三次再造宏碁。施振荣创立了宏碁,并两次再造宏碁,使其发展至今。在对宏碁的两次改造中,施振荣一次将宏碁业务简化为品牌和制造业务;另外一次,则是让宏碁专注做品牌,两次的策略都促进了宏碁的快速发展。施振荣昨天在一封公开信中说,变革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常态,未来他将以之前二度推动宏碁再造的经验来提供意见,希望让未来的组织再度建立起“新宏碁文化”的基因,并且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值得注意的是,前两次宏碁再造的大背景是:公司内部策略有问题或者总体经济不够景气,但这次面对的却是PC产业结构性转型。施振荣能够再次复兴宏碁吗?答案可能不容乐观。

    半导体 平板电脑 创始人 CE 智能手机

  • 百度投资百分之百 渠道欲更接地气

    继收购91无线、糯米网之后,再次出手,其这一次的目标则为“百分之百”公司。昨日(11月6日),百度对外宣布战略投资深圳市百分之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百分之百),成为其最大的战略投资者。不过,双方并未透露具体的金额。昨日,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百度此次投资的主要方式为,百分之百接盘百度收购的创新工场的点心系统,此外,百度将其百度OS打包给了百分之百,算作投资。针对上述信息,百分之百董事长徐国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有关投资细节涉及保密条款,不方便对外透露。不过,他强调,百度此次投资并没有控股百分之百。对此,互联网专家曹悦平表示,百度战略投资百分之百,意在通过加强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与硬件厂商和B2B渠道的结合,发挥百度云的技术优势及百分之百的硬件及渠道优势,完善移动云“生态”。   “双百”此前曾有合作公开资料显示,百分之百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链及营销服务提供商。去年6月,百分之百曾与中国电信、百度联合发布个性化定制手机“百变”。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早在2011年,深圳创新投和浙商创投等国内投资机构曾对百分之百进行过A轮投资,百度此次作为A+轮投资商进行战略投资。此次投资意味着双方的合作已经从业务层面上升到资本合作。据徐国祥透露,在双方业务合作中,他开始是与百度战略投资部负责人汤和松有过多次交流,最终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双方已开始就投资后的业务进行合作,预计明年会推出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百分之百手机的产品。不过徐国祥拒绝透露产品细节。在徐国祥看来,互联网企业介入手机行业不仅是为了做手机,实际上是希望把手机演变成方案、服务、内容、应用并作为整体的解决方案提供给终端用户。在徐国祥看来,互联网公司的品牌方面有优势,生命周期更长,渠道方面也可以从单一线上渠道通过预购、炒作过渡到融合渠道。对于此次投资百分之百,百度副总裁、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李明远表示,“百度移动云开放战略的关键在于向合作伙伴输出技术能力,从与可穿戴式设备到手机硬件厂商的合作,都是构建移动云生态的积极举措。此次百度战略投资百分之百,不仅可促使百分之百的研发能力提升,更能完善百度在硬件和渠道的布局。”百分之百拥有渠道优势据了解,按照目前百度投资的逻辑,投资需要围绕三个方向展开,即加强核心业务、建立生态系统、未来机会布局。互联网资深专家洪波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小米的成功,让百度意识到低成本的安卓手机领域需求依然很大,“百度在云领域的投入非常大,但是这种云优势并没用更好地让用户体验到,也就是接地气的作用未凸显,因此其需要一个更好的终端来承载云服务。”曹悦平认为,通过投资百分之百,百度给其云业务找到一个渠道与硬件的出口。“百度自己不做手机,但绑紧一个硬件商兼渠道商,可以对自己云生态与软件能力形成补充。”在起源资本合伙人雷中辉看来,百分之百拥有自己的手机品牌,这或许可以成为百度在硬件产业的尝试,也可以作为其OS系统推广的策略。据了解,百分之百构建了一个目前覆盖全国5万个实体门店,5000个线上门店的流通体系、手机体系、运营商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的体验式营销服务体系。不过,洪波认为,投资百分之百也令百度未来面临挑战,其主要的是如何处理硬件厂商与百分之百之间的关系。

    半导体 硬件 智能终端 接地 OS

  • 回顾通信十年:“暴”利变“薄”利

    十年前,通信运营服务还是暴利行业,不像现在运营商的净利润只有几个点,有时候促销活动做多了,净利润还不到一个点。那时摩托罗拉引来的“大哥大”时代刚刚退出历史舞台,寻呼机在街头路尾还寻常可见,但走在时尚前沿的人们腰里已经别上了诺基亚手机。一部现在一百元出头的手机,那会儿价值两三千。在现在硬件基本赠送的年代,回头想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中国通讯行业十年前真实的故事。运营商面临困境危机和机遇像是双胞胎,总是同时出现。2002年通信业从模拟通信技术向数字通信技术跨越,固话的梦幻江山开始飘摇,诺基亚嗅到机遇,迅速崛起,成为一代枭雄。到2008年3G来临,苹果横空出世,三星步步追随,智能手机迅速普及,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则抱着曾经的辉煌故事,同2G时代一起老去。2013年,4G来临的前夜,谁又会成为下一个英雄?在这十年里,电信行业的基础运营商们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中国电信业第四次重组完成,“三足鼎立”格局尘埃落定。日新月异的信息通信技术对电信行业的盈利模式、管理模式、政府监管等产生越来越多的冲击,因此政府也多次尝试改革电信业,引入外部竞争。为拉拢用户,运营商们争先压低通信费,推出更多优惠套餐,并对智能机进行补贴。受此影响,运营商们的净利润直线下滑,中国联通的净利润一度不足1%。昔日的暴利行业俨然已经利薄如纸。与此同时,互联网新势力正在崛起。从去年开始,以腾讯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正在不断侵蚀运营商的蛋糕。通过这些互联网企业的OTT业务,用户可以通话、视频、传送文件。互联网企业环伺在电信运营商卧榻之侧,OTT更似悬在运营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运营商夜不能寐。明年即将到来的虚拟运营商是否又将压低运营商的利润,这些都是未知数。手机“鸟枪变大炮”3G时代带来的高网速,彻底改变了手机的使用价值,触摸屏的诞生,更让人们把时间从PC逐渐转移到手机上来。手机的屏幕也越来越大,跟PC的界限变得模糊。在2G时代习惯了诺基亚1英寸屏,苹果突然展出3.5英寸屏的iPhone时,人们惊叫“怎么这么大”。到三星推出galaxy S1 4英寸屏时,人们说“太大了”,到三星Note 4.3英寸屏出来的时候,人们说“口袋彻底穿不下了”,到今年几乎所有的安卓高端机都拥有5英寸屏的时候,人们说的却是“太好了”。与此同时,智能机的配置越来越高,单核、双核到四核;价格也不断被下拉,智能机已经进入“千元内”时代。大屏幕让敏锐的互联网公司看到潜力和机会。在2G时代,那些做软件的互联网公司,争先做起手机生意。谷歌从2005年收购安卓公司后,开始开发手机操作系统。2008年推出第一款谷歌手机。到今年第三季度,安卓手机的市场份额占全球80%以上。小米公司是一个2010年成立,2011年底推出第一款手机的小公司,到2013年在中国的出货量居然超过苹果,排行第六。PC霸主微软在手机上复制PC辉煌的计划显然无法实现,微软只好从头开始,效仿苹果走软硬结合的路子。2G跑步进入4G2002年前后,通信行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时期。模拟通信网络被数字通信网络替代,2G时代来临。以往砖头似的大哥大退出舞台,功能机开始大放异彩。诺基亚、摩托罗拉、松下、索尼、西门子,包括步步高、长虹等国产品牌在功能机市场上相争相抗。不过,2G时代终究是属于诺基亚的。从1996年开始,诺基亚手机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03年,诺基亚1100在全球已累计销售2亿台,2009年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4.3亿部,占到全球手机销量的35%。2009年变革再次发生,3G到来,中国3G牌照发放。与3G相伴而至的是苹果引领的智能手机风潮。在3G时代,手机不再仅仅是打电话、发短信,人们更希望通过手机上网、玩游戏、社交,甚至办公、炒股等。2011年,调研数据显示,人们花费在手机移动应用上的时间已经超过在PC浏览器上的时间,智能手机也取代PC,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个人消费电子终端。在3G时代,运营商之间的战火也被点燃。为争取更多客户,三家运营商纷纷降低资费,并对智能手机进行补贴,消费者和运营商签署合约,承诺几年内消费一定的话费,就可以免费领走售价几千元的高档智能手机,包括苹果和三星等厂商的最新旗舰手机。而且运营商们还互相比着谁的更优惠。这在2G时代是不可想象的。3G时代,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宽带竞争也拉开。小区宽带不断提速,从当年的ADSL上网,变成光纤上网,网速从每秒几K,变成每秒几十M,甚至到百M。用户的花费则有当年的每月几百元,到现在每年几百元。如今北京的用户常常收到联通短信广告,20M宽带每月只需40元,还免费赠送IPTV、大屏手机和3G流量。2013年,还有一场变革即将来临。今年年底前,4G牌照即将发放,中国进入4G时代。手机上网速度将被提升到每秒至少40M。网速的进一步提升又会对通讯行业带来哪些颠覆,拭目以待。新京报记者 林其玲■ 关键记忆没落者诺基亚当诺基亚沉浸在2G辉煌时,2007年苹果iPhone横空出世。诺基亚显然没有料到这款没有键盘的手机会给手机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手机”的说法,很快得到世人肯定。诺基亚公司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被终结。今年9月,诺基亚作价72亿美元,下嫁微软。收购价不及市值一半。苹果走过巅峰在2007年之后,苹果的业绩增长直线上升,股价也坐上直升机。2012年其股价一度突破700美元。尽管目前苹果iPhone仍然是最赚钱的智能手机,但追随者三星不断逼近。第三方调研公司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三星智能手机的销量是苹果的2倍。苹果现任CEO库克认为,苹果正处在巅峰。苹果自己的业绩财报则显示,苹果刚刚走过巅峰,走在下坡路上。在最近七个季度中,苹果公司的营收增长由73%一路下滑至第三财季的1%。苹果公司在今年第二财季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净利润同比下滑,过去两个季度分别同比下滑18%、22%。苹果最新的季报显示,上季度苹果营收仍出现同比9%的下滑。[!--empirenews.page--]国产机的机遇联想手机以千元机起步,将自己在PC市场的规模优势理论移植到手机市场。凭借着渠道优势,以及在中国市场的独特优势,联想在手机市场很快站住脚跟。今年第二季度,联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行榜名列第三,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在中国市场,仅次于三星,排行第二。这个成绩实属不易。不过,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手机企业,痛点也很明显,就是利润微薄。因此,今年包括联想、中兴、华为在内的中国手机企业,纷纷进军高管市场,推出高端智能手机,并争先请来国际运动巨星代言产品。

    半导体 通信 手机市场 3G 智能手机

  • 三星手机维修再曝黑幕:成本3元配件售卖240元

    手机病了,屏幕越来越大,寿命却越来越短。消费者把手机当“宠物”,手机厂商却把消费者当“玩物”。尤其手机维修行业乱象丛生,动辄换件换芯,起码成百上千,高额的维修费用让消费者头疼不已,直呼“买得起,修不起”。究竟谁才是手机维修暴利的主谋?在手机维修市场随处隐匿的“陷阱”中,消费者如何求保自身利益?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调查。买得起,修不起换个充电尾插240,淘宝就卖3元手机出现问题后,大多数人会选择到手机厂商授权的维修网点去检测和维修。然而,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眼中“正规”的售后维修网点事实上并不一定那么正规。11月4日,记者暗访位于北京西直门葱店胡同2号院2号楼的三星电子售后服务中心,这是一家三星授权的维修网点,墙上挂着“北京泰宏鹰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正午时分,等候维修的人员约有15人左右。记者上前了解,大家需要维修的状况各不相同,有的是死机,有的开机定屏,有的无法充电,有的则是软件问题等。但无一例外的,大家手里拿着的都是大屏智能机。记者在那里见到了来维修手机的王亮(化名)。他的“悲惨遭遇”是:两个月前,他花了近四千元买下三星Galaxy S4手机,前一天晚上,他的手机突然出现无法充电、手机里面的通信录也全都不见了的“邪门”现象。售后维修人员鉴定王亮的手机属于硬件问题,拿到旁人无法进去的维修间去检测了。在等待检测的一个小时内,王亮与记者闲聊,他说自己是三星的粉丝,之前用过多款三星的手机,都让他感觉不错。但一个小时后Galaxy S4的检测情况却伤了他的心。售后维修人员告诉他手机无法充电,是因为尾插接口(或称为尾插排线)被液体腐蚀了,这属于人为损坏,不在保修范围内,需要王亮自己支付240元更换零件,而且没有讲价的余地。王亮表示,他的手机这次从来没有进过水,怎么会腐蚀呢?售后人员并没有拿出手机让黄先生看究竟腐蚀成什么样,仅仅是口头告知。等待手机心切的王亮也只好糊里糊涂掏了钱。记者询问了售后维修人员,三星手机原件的价格标准在哪里可以查到,售后表示,三星规定不允许公开零件的报价单,但是全国统一价格,他们可以在电脑后台系统上查到具体的价格。告别了王亮后,记者又联系了在深圳开手机维修店的张明(化名)。张明2004年初中毕业后到广州的一家技校学了半年的手机维修,之后在华强北路开了一家手机维修店,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店里面除了他之外,还有四个苹果(520.92, -4.53, -0.86%)手机维修师傅,两个三星手机维修师傅。平均一天时间,他们会接到几十台手机的修理单子。值得注意的是,张明的维修店并不是品牌手机授权的售后维修网点,张明曾经也想申请,但因为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以及品牌手机对售后维修中心开放的权限有限而放弃了。记者将白天的所见所闻告诉张明后,张明很快在QQ上给出了他们店里面对手机尾插接口的报价,“以三星9300为例,市场拿货价在25元左右。”张明所说的“市场”,指的是同样在华强北路的远望、龙胜数码城。在这里拿到的手机原件价格一般比其他地方要低,因为华强北路是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全球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地之一。而如果在淘宝上搜三星Galaxy S4的尾插接口,价格则在3元到40元不等。记者就困惑了,有两个问题显而易见:其一,一个尾插接口售后维修中心240元的价格与市场拿货价相差了近十倍,为什么中间会有这么大的价格差,其中的利润被谁拿走了?其二,三星售后维修中心在没有出具任何检测报告,没有拿出手机损害的地方给消费者看的前提下,仅凭口头说说“尾插接口被液体腐蚀”,这是否符合维修流程标准呢?手机维修暴利起底 剑指售后维修中心解铃还须系铃人,记者的这些困惑就只有品牌手机厂商的售后维修人员才能解答。但记者在网上与几家售后维修网点沟通,均不予理睬。最终记者托朋友关系找到了曾经在诺基亚售后维修中心工作了五年的黄东(化名)。黄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诺基亚售后维修中心分为三级:县级城市的售后维修店称为一级,市级城市的售后维修中心为二级,而三家维修中心全国就两个,北京一个,深圳一个。这些维修中心全都是外包的,即诺基亚授权的,并没有直营店。一级和二级维修中心的权限差不多,三级维修中心的权限最高,比如它可以判定一台手机“死刑”--报废;此外,消费者把手机拿到一、二级维修中心维修,若这些地方修不了会告知“返厂维修”,返厂就是返回三级维修中心。黄东在诺基亚二级维修中心工作了近一年,之后在三级维修中心做了四年。对这个行当里面的规则都一清二楚的他,被问及谁是究竟是谁推高了智能手机维修价格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手机维修通常没有透明的维修。”黄东接着分析了造成手机高额维修费的三个原因:其一,手机厂商给到的手机零件价格本来就不低。央视曾经曝光三星手机屏幕的玻璃盖板成本才8元,而维修的价格却要1千多元(包括玻璃盖板、触摸屏都换)。但实际上,在深圳华强北路开维修店的张明告诉记者,这样低的价格在市场上是很难拿到货的,拿到也只能是很次的,更不可能是原装的。不过黄东很肯定地说,手机厂商给到的手机零件价格不低并不是造成高额维修费的主要原因。逻辑很简单,手机厂商的主要目的是卖出更多的手机,他们自然希望消费者从售前到售后都有好的体验,以致形成口碑,促进更多的销售。因此黄东并不认同曾有媒体报道“手机厂商故意在研发时留下缺陷,以在后期通过维修牟利”。“手机厂商在保修这块,每年都要搭好多钱进去。”其二,维修中心在拿到手机零件后,自然要加价转嫁给消费者。这一环节中,猫腻多多。对于售后维修中心来说,维修保修范围内的手机他们赚到的劳务费是很少的,只有维修非保修范围内的手机才能捞到更多“油水”。在利益的趋势下,一些售后维修人员通过“钻空子”--即使是保修范围内的手机,也尽量找出无法保修的些许痕迹(如进水、摔过等等),从而让可以保修的消费者埋单。不管是一级、二级,还是三级维修中心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售后维修中心还有哪些小伎俩抬高维修价格将在下文细数。[!--empirenews.page--]其三,黄东表示有些手机售后维修中心并不全是都从手机厂商拿零件,而是还会通过一个手机零件的供应商。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手机零件的供应商属于一级经销商,售后维修中心则属于二级经销商。一般来说,售后维修中心会和零件供应商签订协议,后者会规定每个月维修中心需要拿规定数量的主板、屏幕等零件。看到这的人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如果某个月来某家维修中心的消费者较少,那么维修中心要怎么完成和零件供应商达成的协议呢?没错,像上文所说的那样,“想办法”尽可能多的让享受保修范围的手机也变成非保修范围的手机。这下大家看清了谁是推高手机维修暴利的主谋了吧?售后维修中心为了满足自身利益以及达成绩效目标,让用户成为了“鱼肉”。

    半导体 配件 接口 三星手机 手机维修

  • 三星考虑未来赴美上市 扩大收购规模和研发支出

    【搜狐IT消息】北京时间11月6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三星今天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该公司未来将考虑在美国上市,发行ADS(美国股票存托凭证)。此外,该公司还将增加股东分红,推动股价上涨,并计划扩大收购规模和研发支出。三星首席财务官李尚勋(Lee-Sang-hoon)表示:“ 三星管理层意识到,目前三星的股票市盈率并未充分反映出公司的利润增长和我们在IT领域的主导地位,未来,三星在维持现行增长战略的同时,还将注重提升股东投资回报。”为了增加三星股票投资吸引力,三星计划将2013年的股东分红翻倍,并在明年支付。分红比例将占到股价的1%。不过,这项分红方案还需要获得三星董事会的批准。李尚勋表示,三星还将考虑另一项战略方案,即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发行ADS(美国股票存托凭证),以便让投资者能更容易买到三星股票。目前,三星的股票只在韩国股市交易, 三星市值占到了韩国股市基准股指规模的五分之一。李尚勋表示,如果在美国上市,投资者会比较注重监管的“透明性”。因此,三星将依据全球经济复苏情况以及韩国股票市场在全球股市影响力变化,选择最佳时机在美国上市。此外,三星表示,未来它们将增加并购规模。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三星已经完成了14笔收购交易,涉及资金10亿美元。同时,三星还计划增加研发费用支出。三星预期2013年的其研发支出将增加至140亿美元,而2010年研发费用为80亿美元。有意思的是,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会经常召开分析师会议,向投资人和分析师公布公司的发展战略。但是,在过去8年时间,三星从来都没有召开过一次分析师会议,这也遭到了外界的批评。(kirk)

    半导体 三星 ADS AN

  • 传移动支付公司Square寻求在2014年上市

    [导读]一位Square发言人拒绝就此发表评论。科技行业创业家杰克·多西(Jack Dorsey)正尝试在一年内成功实施两宗高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知情人士称,支付业务初创企业Square已经与包括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多家银行进行了磋商,内容是关于2014年进行IPO。他提醒称,目前没有银行接受雇请,交易的时间安排可能会改变。本宗IPO刚好在Twitter之后,后者预期从周四开始上市交易。Square首席执行官多西创办了这两家位于旧金山的企业,并且仍然担任Twitter的董事长。一位Square发言人拒绝就此发表评论。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的发言人也表示不予置评。Square现在的发展速度接近于即将上市的Twitter,根据公司内部预测,2014年销售接近10亿美元。根据该收入,Square明年处理的交易量预期达到300亿美元。知情人士称,今年销售将达到约5.5亿美元,总支付量约为200亿美元。Square的营收中大约70%到80%需返回信用卡公司,使得该公司的净营收接近1.1亿美元至1.65亿美元。尽管多西已经公开表示,公司还没有实现盈利,不过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称,多西在内部讨论了一个计划,希望使公司在2015年实现盈利。这家初创企业最近采取措施扩张营收线,并加强管理团队阵容,加入多位曾在上市公司工作的人士,例如首席财务股莎拉·法雷尔(Sarah Friar),他去年从Salesforce.com跳槽过来。在此之前,他曾在高盛集团担任常务董事长达11年。高盛集团前任首席财务官戴维·温尼亚尔(David Viniar)上星期加入Square董事会,替代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后者担任了一年董事。今年早些时候,Square接触Facebook前任广告业务高管格库尔·拉贾拉姆(Gokul Rajaram),希望聘请他负责该公司不断增长的销售终端(POS)服务。除了卡片阅读器外,Square还开发了移动“钱包”软件,可以让客户在不使用信用卡的情况下进行支付。高盛集团被聘请担任Twitter上市交易的承销商,打败了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公司。摩根士丹利因为Facebook2012年失败的IPO交易而受到一些指责,当时上市后Facebook的股价持续下跌,在4个月里市值减少了超过一半。去年,Square从Rizvi Traverse Management公司融资大约2亿美元,该宗交易对其估值为32.5亿美元。该公司已经从一个多元化的投资团体获得超过3.4亿美元,成员团体包括KPCB、Khosla Ventures、红杉资本和Visa,此外还有雅虎首席执行官梅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等著名的天使投资者。多西的资产现在肯定会超过10亿美元,在未来的时间里他将有机会套现部分Twitter和Square的股份。根据IPO价格范围,他持有Twitter公司4.9%股份,可能价值超过7亿美元。市场调查公司PrivCo估计多西在Square的股权约为26%,根据最新这轮融资的估值,价值约为8.45亿美元。

    半导体 移动 IP TWITTER SQUARE

  • 2018年LTE-TDD网络将覆盖亚洲一半以上人口

    [导读]覆盖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这种网络在在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几个人口大国的推广。LTE网络将继续向全球范围推广,TDD网络也在加速增长并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据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预计,到2018年的时候,LTE-TDD网络将覆盖亚太地区53%的人口,对应从2012年到2018年期间的混合年增长率高达41.1%。与此同时,FDD网络也将在2018年底之前覆盖亚太地区49%的人口。ABI Research的助理研究员马瑞纳陆(Marina Lu)表示:“LTE-TDD网络覆盖人口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这种网络在亚洲几个人口大国得到普遍推广,比如中国、印度和日本。由于这种网络可以作为使用非成对频谱的补充,很多LTE-FDD运营商将通过LTE-TDD来拓展它们的网络以达到扩容目的。”在亚太地区最近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4G频谱竞拍中,25%的频谱是2600MHz频段,25%的频谱是1800MHz频段,20%的频谱是800MHz频段。ABI Research的分析师杰克桑德斯(Jake Saunders)补充说:“亚太地区将是LTE-TDD网络部署的主要地区,在各大厂商已经获得的全球LTE-TDD订单中,47%的订单来自亚太地区,18%的订单来自中东。”考虑到频谱效率、频谱带宽、网络容量等因素,很多运营商准备将LTE网络升级为LTE-Advanced网络。在ABI Research的最新调查中,全球一共有29家运营商承诺会升级到LTE-Advanced网络,其中有10家运营商来自西欧,9家运营商来自亚太地区,5家运营商来自北美地区。

    半导体 RESEARCH ABI LTE-TDD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