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周三表示,该公司将在中国招募数千名员工,以支持新的云计算服务和WindowsPhone智能手机。鲍尔默表示,微软目前在中国的员工总数约为4000人,该公司将从明年开始扩招中国员工。鲍尔默并未提到扩招中国员工的具体数量。鲍尔默称,中国市场已成为公司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微软将于下月在中国推出WindowsAzure云计算服务的公共预览版,这意味着微软将成为首家在中国推出公有云计算服务的跨国公司。他说,“去年5月我曾访问过中国,中国的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微软而言,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微软正指望着Azure和基于互联网的业务能够推动公司的增长,因为全球PC销量下滑导致微软安装在台式机上的软件需求随之下滑。市场调研公司IDC上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同比下滑了13.9%。Azure云计算服务能在远程服务器上存储企业信息和程序,并让客户通过网络进行使用。客户使用Azure云计算服务,能够通过微软的数据中心运行企业软件、网站和应用程序,无需在为服务器、存储器和员工进行投资。微软在去年11月宣布,通过与世纪互联的结盟,将在中国市场推出Azure云计算服务。
日前,美国某LED公司宣布推出适用于火车轨道显示照明和舞台照明PAR46系列LED灯。据悉,PAR46系列LED灯可以真接取代白炽灯泡。外壳本身是密封的因此可防止潮湿和灰尘,非常适用于室外这种恶劣环境下应用。这款产品是红色光产品可以25-38VDC或10-85VDC下应用,还提供白色光10-85VDC下应用。LED灯的峰值亮度达到350cd。PAR46系列灯的设计只发出非常小的热量并可根椐要求提供颜色或电压定制,固态设计使LED有效防止震动,摆动频开关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平均寿命超过10万小时,比同等的白炽灯的寿命长20倍。这款LED灯创造一个明亮,聚光效果,适用于很多应用比如火车,铲车,工业汽车,高尔夫球车,建筑重点照明,低热医学聚光照明,装载码头信号灯,舞台照明和更多。产品符合SAE要求和标准,为工业应用提供安全照明。这个系列产品的价格为$98.50~$125.00美元,取决于颜色和电压,大数量订单可获折扣,出货期为4至6周,PAR46灯提供3年质量保证。
Panasonic24日宣布,旗下照明子公司“PanasonicCorporationEcoSolutionsCompany(以下简称PCESC)”已研发出一款发光效率可达全球最高水准的白色OLED元件,在1cm2的发光面积下其发光效率可达114lm/W、即便在25cm2的发光面积下其发光效率也可达110lm/W。采用上述白色OLED元件的OLED照明器具的发光效率,将可媲美现行市售的萤光灯器具(发光效率约60-80lm/W)及LED照明器具(约80lm/W)。除了高发光效率之外,该白色OLED元件也实现“长寿命化”的要求,其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
日本核电事故发生之后,国内核电站运行全部停摆,并接受安全检查,但是直到现在为止,绝大部份核电机组都还没有恢复运行,造成其国内电力能源紧张。新能源利用的发展迎来契机。日本属于岛国,相应的在风能及太阳能方面都有非常丰厚的资源,由于此前日本重核电,在新能源的发展之上投资并不强,能源结构较为单一。核事故之后的日本,由于对核安全引发一再担心,国内加快了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步伐。据IHS公司的报告,继2011年日本地震与海啸导致核电站关闭和电力短缺之后,日本就积极推进太阳能的发展,2012-2017年该国的累计光伏(PV)安装容量预计将增长五倍。日本政府推出了非常诱人的上网电价补贴(FIT)政策,以帮助刺激太阳能发展。自从去年7月推出FIT政策以来,日本太阳能市场增长势头大增,预计今年安装容量将上升到5.3GW,是2012年2.4GW的两倍多。在未来四年,预计安装容量持续增加,2014年达到5.4GW,2015年达到5.5GW,到2017年有望增长到6.0GW。在此期间,日本的累计PV安装容量将增长五倍,2017年该国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将从2012年的5.8GW增长到33.6GW。
北京时间5月27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今日报道,由于在智能手机市场上表现优异,三星公司的股价从2008年至今翻了3翻,而那些为三星手机提供原件的供应商所达成的业绩更令人咂舌。多个原件供应商的股价都出现了10倍以上的增长。但由于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注定越来越激烈,其中不乏中国厂商的身影,这些公司的日子还会这么好过吗?三星电子的股东们从公司在智能手机的领导地位上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是与那些为三星的设备提供定制原件的韩国公司相比这些收益就逊色得多了。然而,日益增长的竞争烈度将会给这些严重依赖三星公司的供应商带来不少挑战。2009年的三星公司还是一个智能手机行业的小型参与者。从那时到现在,由于公司的掌上设备业务已经为公司贡献了2/3的经营利润,公司的股价已经翻了三番。尽管去年三星成为了智能手机销售额排名第一的公司(占全球销售额的39.6%),公司的整体业绩还是被如电视、半导体等业务所拖累。而为三星公司供应触屏面板的日进显示(IljinDisplay)公司情况就与三星截然不同了。三星的业务占了日进公司95%的销售额,该公司的销售额从2008年的99亿韩元增长到了5,960亿韩元,同期股价翻了11.27倍。其他类似的供应商还包括:生产天线和相机模块的Partron公司,其股价翻了15.43倍;生产按键模组的S-MAC公司,其股价增长了8.48倍。日进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表示,过分依赖单一客户的确有一定风险,但目前智能手机只有三星和苹果两家大厂商,所以短期内不会考虑寻找其他客户。而在三星的旗舰机型Galaxy4S在27天内销售超过1,000台之后,该公司也对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状况表示了担忧,认为未来公司在智能手机的市场增长将会减缓。中国的竞争对手对三星的盈利能力是最大的威胁。这些对手包括华为、联想、中兴等等。尽管三星依然处于市场领先地位,这些公司的低成本策略正在侵蚀掉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有分析师认为,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下游供应商将不得不承担相应的降价成本。去年日进显示与S-MAC的经营利润率都出现了一定下滑。而在过去两个月里,这两家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了下跌。这反映了市场的担忧情绪。但对于那些提供高级定制原件的供应商,市场并没有反应出负面情绪。“这取决于每个分类领域的竞争性质”,一位分析人士称。
AMD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AMD只专情于Win8,对Android系统不感兴趣。不过,现在看来,面对广阔的平板市场,AMD可能要变心了。AMD笔记本产品线负责人KevinLansing曾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为Windows笔记本、台式机、平板提供最优化芯片。然而,AMD发言人GarySilcott在一封邮件中则表示,AMD支援什么操作系统取决于设备制造商。“目前我们专注于Windows设备,但是如果AMD或第三方需要,AMD产品构架不会拒绝Android。”Silcott称。目前的平板市场由Apple主导,其次是Android,而Win8平板和智能手机属于弱势群体,增加对Android系统的支援可以为AMD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潜在市场。在过去的两年里,AMD为Windows平板推出了两款芯片,而两者最终都以失败告终。ARM和英特尔已经支援Andriod4.2,竞争对手的举措加剧了AMD向Android展开怀抱的意向。AMD已获得ARM授权,开发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然而,Android平台多支援廉价平板、小尺寸的平板,而AMD对低成本平板并不感兴趣,由此来看,AMD今后很可能会把目光展向高端平板。据悉,英特尔正在追逐低成本平板市场,今年年底价或将出现价位在200至399美元之间采用BayTrail芯片的Android平板。
近日,位于日本千叶县八街的1MW地面电站已经并网,该项目采用的地面支架系统全部由支架知名商格瑞士太阳能供应。格瑞士太阳能今年对日本出口光伏支架约50MW,占公司出口总量的10%,预计明年对日本出口将翻番,增加至100MW.受益于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光伏补贴政策,日本光伏市场正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仅仅第一季度装机量就有望突破1GW,这使得日本很有可能将成为2013年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新上网电价补贴创造了对公共、工业和公共事业规模太阳能发电项目需求的强劲增长,太阳能行业安装量有望达6.1GW至9.4GW。格瑞士太阳能事业部副总经理Jkeon表示,格瑞士太阳能在日本市场表现活跃,地面系统(铝合金+地螺栓基础)最受日本客户宠爱,该系统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安装方便,节约人工成本,为整个电站大大缩短工期。目前已经有安装在日本川崎,宫城,福冈,千叶等大型电站项目中,为格瑞士太阳能顺利开拓日本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灯泡价格进一步下跌,将促进需求释放。我们维持对于LED行业基本面向好的判断,并且判断LED灯泡价格将进一步下探。终端产品价格下跌,有利于需求加速释放,但是对于产业链上的厂商来说,可能意味着盈利能力进一步承压。厂商盈利能力将由此开始分化,一些在产业链上占有优势地位的厂商可能凭借着规模效应等优势化解降价带来的压力,但是会有部分厂商在价格下跌、竞争加剧的过程中被淘汰。从4月份全球LED灯泡报价情况来看,价格进一步下跌,厂商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升温,一些原有价格在高位的主流国际照明厂商产品下降至10欧元以下(替代40W白炽灯产品)。取代40W和60W白炽灯的LED灯泡价格最低点已经分别来到4.1美元和5.7美元,均价分别为16.1美元和23.8美元。在欧洲地区,价格出现较大的降幅。英国和德国取代40W产品分别出现5.3%和13.2%的降幅,取代60W产品分别下降4.8%和7.3%。中国地区取代40W产品价格大幅下降9%,为全球最低。价格的下跌是引导需求的重要动力。我们认为竞争进一步加剧主要是由于:1.下游厂商对于终端需求回暖甚至向好的判断渐趋一致,使更多厂商加入竞争行列,以期更早占领市场。如三星和欧司朗分别迅速下调在欧洲渠道的产品价格,抢占全面禁止白炽灯后空缺出来的市场空间。2.强势厂商对渠道铺货力度加大,导致强势品牌产品价格区间下移,原有一些弱势厂商的溢价空间正在变小,被迫进一步降价竞争。中国市场启动,越来越被国际大厂重视。NPDDisplaySearch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LED照明市场整体需求量将占全球的18.7%,是仅次于日本和欧洲的地区,2014年中国地区需求量将占全球20.2%,超过欧洲地区。国际大厂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提高,如2013年5月,飞利浦全能LED灯泡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产品定价最低约在49元人民币,加速打开中国市场。
据昨日媒体报道,包括英国与德国在内至少14个欧盟成员国反对向进口中国太阳能板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反映出欧盟27个成员国之间存在分歧。据悉,法国与意大利支持向中国征收关税,德国、英国与荷兰则反对征收关税。消息人士表示,“由于反对呼声很高,欧盟委员会将不得不努力通过谈判来达成协议。”
英特尔手机芯片“灵动”处理器目前由其马来西亚工厂生产,随着英特尔智能手机芯片大批量进入市场,产能肯定要向成都转移,现在英特尔已经在做准备了目前,成都已跻身中国IT产业第四极,全球20%的电脑制造、70%的iPad生产及50%的笔记本芯片封测均在成都完成英特尔公司当年曾痛失iPhone芯片业务,如今强势回归:配有英特尔智能手机芯片的联想K900近日上市销售,内置英特尔灵动处理器,据称很多技术指标达到一流。记者昨日获悉,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英特尔成都工厂正在为生产智能终端芯片做各项准备。按英特尔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卞成刚的话说:做这个芯片是迟早的事情。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英特尔公司和省社科院、成都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一场发布会上了解到上述信息。这场发布会推出了由三方联合制作的《成都IT产业发展回顾、启示与展望》调研报告,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为此专程赴蓉。“IT梦,成都梦”成为这场发布会的主题。戈峻说,支持这份报告编制、发布,是英特尔尽自己所能和成都共圆IT梦的一个充分体现。成都“芯”本月突破13亿颗2003年8月,英特尔在成都建厂。目前,英特尔在成都的投资额累计达到6亿美元,英特尔成都工厂已成为英特尔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也是英特尔全球集中进行晶圆预处理的三大工厂之一。全球笔记本电脑每两台中就有一台配置了“成都造”英特尔芯片。昨日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本月,成都工厂的芯片产量已经突破13亿颗。除普通的笔记本芯片外,英特尔的“超级本”芯片也在成都制造。正做准备在成都生产智能手机芯片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潮流已不可阻挡。英特尔虽在智能终端芯片领域迟缓了几年,但从去年开始强势回归。随着Interinside智能手机问世,英特尔决心在移动战略上证明自己仍是芯片老大。卞成刚随身携带了一台联想K900智能手机,这款手机搭载的“灵动”处理器目前由英特尔马来西亚工厂生产。“随着英特尔智能手机芯片大批量进入市场,那边(马来西亚)肯定忙不过来,产能肯定要转移,现在我们已经在做准备了”。虽然并未透露成都工厂上马智能手机芯片的时间表,卞成刚却抛下这样的回答:“做这个芯片是迟早的事情。”如今的智能手机芯片越来越小,越来越薄,性能却愈发强大。据悉,今年、明年英特尔成都工厂都会引进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为生产这类芯片做准备,研发工作也会跟进。
位于日本茨城县境内的“野田德太郎”茶叶加工厂,开始在室内使用红色和绿色的LED灯对茶叶苗进行无农药栽培。这种新的栽培方法,不仅操作过程简单,而且能够培育出安全、有营养的茶叶。据了解,这个工厂所培育出的茶叶已被同为该公司所经营的咖啡屋预定,作为天妇罗等茶叶料理的用料。据了解,该公司野口总经理从两年半前就开始考虑茶叶和茶根作为料理的食用性,并从去年4月开始反复推敲茶叶栽培法和菜单。通常茶叶一年能够收获三次,要是LED照明24小时持续不断的话,培育速度将达到原来的6倍,一年可收获茶叶10次之多。这种栽培方法不受季节变换的影响,收获的茶叶全年可以提供制作茶叶料理的原料。
日本市场调查公司矢野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按照厂商的供货金额计算,2012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35.12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1.5%。功率半导体市场在2009年迅速下滑后,曾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出现复苏,但由于中国和欧洲市场的经济不景气,个人电脑、显示器和消费类产品的功率半导体需求低迷,因此2012年出现了两位数的减少。另外,在日本和北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以及光伏发电用功率调节器等用途的功率半导体需求则出现了增长。 此次的调查时间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4月,对象包括功率半导体厂商、半导体晶圆厂商和应用设备厂商。矢野经济研究所认为,功率半导体市场很可能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复苏。预计2013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比上年增加4.1%的140.7亿美元,2020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90.1亿美元,超过2012年的两倍。 各大厂商的功率半导体供货金额走势。2012年为实测值,2013年以后为预测値。“Si”指采用硅晶圆的功率半导体,“SiC/GaN”指采用SiC和GaN等新一代材料的功率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包括功率MOSFET/IPD、二极管、IGBT、功率模块以及双极晶体管等 另外,矢野经济研究所认为,功率半导体市场的牵引力将从MOSFET和二极管等离散型产品转向功率模块。原因是功率模块的需求领域多为工业设备、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铁路以及电力基础设施等有望实现中长期增长的领域。 2020年新一代功率半导体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0亿美元 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采用SiC和GaN的新一代功率半导体的成本不断降低,2015年以后将得到广泛应用。该公司预计,这些新一代功率半导体的全球市场规模,从2012年到2020年将以年均57.2%的速度实现增长,2020年将扩大到29.8亿美元。 SiC功率半导体目前主要采用SiC二极管,预计从2013年到2014年,涉足SiC晶体管的厂商会越来越多。估计6英寸晶圆将大量投放市场,采用6英寸晶圆的量产将保持稳定,2015年以后SiC晶体管的成本也会出现下降。 GaN功率半导体此前仅限于耐压在200V以下的产品,供应厂商也只有两家,但从2012年底到2013年,耐压为600V的产品相继投产,因此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进行评测。最初估计将用于信息和通信设备的电源电路,之后有望用于光伏发电用功率调节器和消费类产品的电源等。
小笔电与桌上型电脑市场成长动能趋缓,反而平板电脑与智慧型手机市场需求强劲,使得相关微处理器晶片厂市值排名略有变动,其中高通与三星大啃平板与智慧型手机商机,市值排名则持续成长,根据ICInsights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两家在MP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Unit)的排名上已超越AMD,挤进前三大,排名分别位居第2、3名,而英特尔(INTC-US)则仍是全球第一,市占率与市值仍大幅领先第二名的高通。根据ICInsights统计,去年MPU整体市场产值达565亿美元,占整体IC市场比重约22%,不过2012年成长力道趋缓,年增率仅2%,较2011年的年增11%幅度减少许多,但ICInsights预期,今年MPU市场产值将达620亿美元,较去年成长1成,成长率可望回升。ICInsights指出,去年虽然桌上型电脑与笔记型电脑相关MPU产品需求放缓,不过行动装置如平板电脑与智慧型手机产品的需求强劲,弥补前者需求低迷的压力,ICInsights预估,2012至2017年,MPU市场年复合成长率约可达12%,预计2017年MPU市场规模将达977亿美元。就去年排名而言,ICInsights统计,高通与三星年增率最为强劲,高通年增28%,三星年增78%,市占率向上大跃进,高通产值达53.22亿美元,位居第二大MPU厂商,三星则达46.64亿美元,位居第三,挤下原本第二名的AMD,AMD去年市场规模仅有36.05亿美元,年减21%。而第一名则仍是英特尔,产值达368.9亿美元,年减1%,市占率高达65.3%,稳坐冠军宝座;第四到第十名则分别是Freescale、NVIDIA、TI、STEricsson、博通与联发科(2454-TW),其中联发科产值也年增16%,达到3.25亿美元。
日经新闻23日报导,Panasonic旗下子公司三洋电机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太阳能电池矽晶圆工厂将于今(2013)年6月底停止生产,之后矽晶圆生产将集中于具高成本竞争力的马来西亚工厂。报导指出,Panasonic位于加州的太阳能矽晶圆工厂已于2012年关闭,故上述俄勒冈州工厂停产后,等同Panasonic将退出美国太阳能矽晶圆的生产业务。据报导,Panasonic俄勒冈州矽晶圆工厂年产能达7万kW(以太阳能电池换算)、已于2012年关闭的加州工厂年产能为3万kW。报导指出,Panasonic太阳能电池生产据点有日本、马来西亚和匈牙利等3处,其中于2012年12月启用量产的马来西亚工厂为一座生产矽晶圆、Cell(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元件)、以及模组(面板)的一贯式太阳能电池生产据点,年产能为300MW,且和日本工厂相比,马来西亚工厂的成本可缩减2成。另据朝日新闻报导指出,Panasonic退出美国太阳能矽晶圆生产业务后,将藉由提高对外采购比重来填补美国厂停产所产生的产能缺口。朝日新闻指出,Panasonic俄勒冈州工厂停产矽晶圆后,仍将持续生产作为矽晶圆材料的「矽晶锭(ingot)」。
日前,在一“嵌入式开发”Q群中,有嵌入式技术人士表示,SAMSUNG半导体正在考虑是否退出MCU市场。其实,我们的确没有看到三星为其MCU产品做过什么像相的宣传。SAMSUNG生产ARM内核芯片的超高性价比是无人能敌的,现在的ARM9内核芯片有S3C2440、CORTEX-A8内核芯片S5PV210等。正因为这点,其芯片也得到很多工程师的喜欢,例如S3C2440性价比极高,一般消费电子产品中应用较多。于是,笔者在新浪微博将此话题进行了发布,引起了博友的热烈讨论。微控制器产品利润下滑是主因三星为何考虑出售其微控制器业务呢?@陈王奋起挥黄钺认为:“这个消息靠谱,申就听说他们一直在寻求买主。”对于内在原因,他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业务不赚钱,通用MCU的门槛降低,变成了红海市场,看不到赚取高利润的前景。”的确,企业最关心的就是利润,如果业务的利润预期不能满意公司的战略,那么退出该业务也是必然的选择。前几日,富士通宣布将MCU业务出售给Spansion公司就是最为典型的事件,试想出售总金额还没有超过2亿美元,这个规模的业务能给富士通带来多大的利润?ARM带来的同质化是内因至于微控制器产品利润的下滑的内因,有博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完全是因为ARM打破了以往较为封闭的生态圈,通过建立大的生态系统使得微控制器市场壁垒得以打破,微控制器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调。@KINAMKIM表示:“MCU白菜价了,难道AP不是吗?看着吧20/16时代,就是AP大洗牌的时代”。再看富士通的例子,这十多年它和其他MCU厂家一样,先是用自己的32位核,后来自己的32位核与ARM7的核同时存在。当以ST为代表的同行开始采用ARMM3的MCU之后,富士通也跟随推出了基于ARMM3的产品,虽然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技术特点,但它错过了ARMM系列发展的最佳时机,市场早已被ST和NXP等占领。因此,随着MCU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富士通认为已难以继续独自维持需求剧烈变动且设备投资成本昂贵的MCU业务,只好出手断臂。本土厂商切入市场是诱因随着技术的积累和壁垒的打破,中国本土厂商开始有能力切入到微控器市场,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微控器产品的价格,迫使跨国半导体厂商的所动作。@ESMC_Johnson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通用市场都在跟ARM打工,这一块迟早是中国和台湾的,守住最后的专用市场吧。确实半导体体技术与市场有这样的一个趋势,一旦中国台湾和大陆开始有企业切入到某产品领域,那么就会发挥成本低的优势向原有的市场主导者提出挑战。因此,三星准备出售微控制器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的结论,相当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