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光伏(CPV)行业各领域发展迅速。企业良好发展的原因是他们利降低了该技术的成本并提高了效率。CPV公司正从多方面提高吸引力。他们不仅寻求安全项目和展示比传统光伏更优越的性能,还将不断寻求机会压低发电成本(LCOE)。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低材料成本和高效率是降低电力生产成本的关键。SoitecSolar——一家快速发展的公司,认为这是一条正确的路。高效率可以最佳地利用材料。Soitec使用低成本材料生产CPV组件,如铝、玻璃和硅树脂等材料。“多结太阳能电池的CPV聚光光伏组件覆盖率减少到只有0.2%。但CPV的效率大约是传统光伏的两倍。这意味着,一平方米的CPV模块所转化的太阳光电力是一平方米传统组件所转化电力的两倍。”弗莱堡的SoitecSolar总经理Hansj?rgLerchenmüller说。既然LCOE指是系统成本和产能,Semprius等公司都在不断努力提高效率,降低系统成本($/W)和提高整体能源产率(kWh/kWp),以降低$/kWh。例如,Semprius说,它重点研究电池和光系统,来尽量减少损失,提高效率。在分享公司做法时,Soitec的Lerchenmüller说,在直接垂直照射(DNI)的阳光充足地区,整体能源产率通常为2000kWh/kWp。“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W的系统成本。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提高效率,例如,开发高效多结太阳能电池——智能电池。我们也计划通过提高产量来改善规模经济,”Lerchenmüller说。持续改进业内人士乐观地指出,HCPV电池和组件技术将有更大的突破。Lerchenmüller说,Soitec正不断努力改进CPV产品的经济性。“我们利用CX-S530已经获得了第五代CPV系统,相比第四代降低了约35%的成本,”他说,“我们现在用30%的高效组件实现了在高效CPV技术上的工业实施。”在弗赖堡,Soitec公司目前经营着完全自动化的70MWp生产线。为了供应市场,该公司还另外在圣地亚哥成立一条280MWp的生产线。“总体而言,我们已经向14个国家提供超过10MWp容量的组件供应,”Lerchenmüller说。该团队通过逐步改善光系统、组件设计和生产流程来提高聚光型组件的效率。lerchenmüller说:“我们提高了电池在透镜焦点中心的定位精度。我们计划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开发一种高效多结太阳能电池。”而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SolarJunction最近展示了能够提供44%效率的三结电池,该公司认为可以进一步提高这个效率。“为了实现更高超过45%的更高效率,需要在太阳能电池上添加更多结。四结电池将能提供44-47%的效率,而五结及六结电池当然可以将效率提高到50%或者更高。本行业正在积极发展4-6结的电池,这是压低CPV成本所必须的。SolarJunction的技术副总裁VijitSabnis说。“当SolarJunction正在使用稀氮化物努力降低成本时,许多其他公司也在研究晶格失配的半导体和/或晶圆键合技术,”Sabnis说。低材料成本企业一方面重点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努力突破壁垒进一步降低CPV成本。所用材料关乎重要。能够在这两方面平衡发展的公司将推动CPV产品需求。对于多结太阳能电池,SolarJunction解释说,稀氮化物包含一个可调带隙化合物半导体,有一个约为0.8-1.4eV的混合独立带隙。这增强了红外线的转换效率。“这些材料出色的地方在于,他们能够与一系列的半导体材料和基材进行晶格匹配,包括如今多结太阳能电池最常见的衬底砷化镓(GaAs)和Ge。“鉴于稀氮化物可以与砷化镓或锗进行晶格匹配,我们现在可以整合稀氮化物与AlGaAs,而InAlGaP将他们都混合在晶格匹配的堆栈中,”Sabnis说。AlGaAs和InAlGaP在太阳光谱上的近红外线和可视紫外线部分的带隙可调谐。所以,现在利用稀氮化物与AlGaAs和InAlGaP传导,可以为提高转换效率提供完美方案。“与此同时,整个堆栈是晶格匹配,可以帮助实现高可靠性、高收益、低风险和低成本。”Sabnis说。
在发生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关闭了境内的核电站,同时制定政策,通过FIT立法,发展太阳能发电。日本开始推行清洁能源激励计划后的五个月,该国看到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安装的一个蓬勃发展势头。对于那些看见德国、匈牙利等成熟市场日益衰落而一筹莫展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商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未来光伏市场不可估量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是光伏发电的先驱,并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日本发展太阳能的环境再好不过了。因此,在接下来几年中日本的太阳能使用将会激增。太阳能对于确保生活在日本地区的人们得到可靠能源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JPEA(日本太阳光发电协会)指出自2011年3月11日核灾难以后,日本政府决定限制核能的使用,全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并于2012年7月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案。NTT补充说,日本推行的42日元/千瓦时上网电价补贴会推动太阳能市场的快速增长。JPEA还说,日本有80%的太阳能光伏安装是屋顶系统,而全球安装量最大的德国屋顶只占国内安装的10%。为了增加安装,日本未来的战略方向是提高非住宅系统的安装。截至2012年4月,日本国内的光伏安装量累积达到了4GW,预期到2020年达到34GW,2030年达到100GW。各国光伏企业争相涌入SunPower日前在其2012年第三季度的季度电话会议上指出,本季度日本占总收入的10%以上,而欧洲市场却出现衰退。第三季度,SunPower亚太区销售额季度同比提高20%,达5800万美元,主要靠与东芝签订的日本经销协议所推动,该公司表示,其已经将与该日本电子巨头的独家供应协议延长至2018年。SunPower公司表示,由于2012年出台新的上网电价补贴后,日本市场预计将强劲增长,而延长与东芝的组件销售协议包括提高每年组件出货量至100MW以上。自2010年与东芝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其已经向日本运送逾150MW的高效组件。该公司表示,2012年第三季度向日本的出货量较上季度提高30%。与此同时,德国的SolarWorld在日本建立了销售办事处,标志着公司开始进军正在发展的日本市场。该公司分公司SolarWorldAsiaPacific总部位于新加坡,已经在发展中的日本市场活跃了超过一年时间,其销售伙伴ESI(欧洲太阳能创新公司)将支持该公司东京销售办事处的销售行为进行支持。中国的中盛光电集团(ETSolarGroup)日前也宣布日本分公司在东京正式挂牌成立,主要涉及光伏组件销售和光伏发电系统开发等业务。中盛光电进入日本光伏市场多年,近期,公司已取得日本住宅顶部太阳能系统JPEC认证,为公司在日本的业务拓展增加新的筹码。凭借高质量的产品与领先的制造技术,中盛受到一些日本世界级制造企业的认可和青睐,订单状况良好。此外,中盛还与日本当地知名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密切合作,开发新型光伏组件技术。清洁能源热潮在大部分核电站停运的背景下,日本国内能源需求不断增多,为了确保更多能源进口渠道及稳定进口能源价格,日本加快实施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其中太阳能是非常重要的能源形式。2011年311福岛核灾之后,日本对于原本扩充核电的计画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未来电力结构不足的部份将以发展再生能源来取代。再生能源的占比于2010年仅有10%(包含水力8%)到2030年将增加到25-35%不等,此数据比原本311福岛核灾之前规划的20%增加了5-15%。
日本各界试图拯救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的举动并不令人惊讶,一个明显的措施就是维持让瑞萨的晶片稳定供应日本国内产品,特别是车厂丰田(Toyota)与日产(Nissan)的汽车。但令人惊讶的是,市场传言瑞萨的新老板打算找一位海外来的管理高层领导这家公司。 瑞萨现在的最大股东是一个由日本官方与私人企业组成的联盟Innovation Network Corp. of Japan (INCJ);根据一份日前公布的协议,INCJ将支付1,380亿日圆(约1.675亿美元)收购69%的瑞萨股权。而其中有8家瑞萨的客户,包括丰田、日产、Canon与松下(Panasonic),将共同出资约120亿日圆(1,460万美元),取得6%的瑞萨股权。 这意味着瑞萨原本的大股东──也就是NEC、日立(Hitachi)与三菱(Mitsubishi)──手中持股,将由90%减少至23%;这三家公司将各自面临亏损的晶片业务结合起来成立了瑞萨,但现在已经没兴趣再持有多数股权。他们同意裁撤部分瑞萨员工,并提供贷款让公司重组,不过显然不会再做更多。 INCJ的拯救瑞萨计画 (来源:Nikkei.com) 而根据日本《日经新闻(Nikkei)》引述一位匿名INCJ官员的说法,他们打算找一位「熟悉半导体产业的海外人士来担任瑞萨的执行长」;此外,这位INCJ心目中的人选,希望是「拥有曾经执掌国际性半导体公司、并改造该企业之辉煌纪录」。 这看来是个艰困的任务:一方面,日本藉由政府的资金以及来自本土客户、投资者的金援,把瑞萨留在国内,因此也排除了潜在的海外买主;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想找个非日本籍的执行长来创造奇迹。 有些愤世嫉俗者也许会说,日本是想找个外国来的“代罪羔羊”,因为瑞萨还是可能会倒;要不然就是日本政府官员实在太天真,相信会有个像是拯救了日产的外籍执行长Carlos Ghosn那样的人,奇迹般地从国际晶片产业界冒出来、拯救瑞萨。 你是否想到能担任“瑞萨拯救者”的适当人选?欢迎推荐!
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SEMI)日前宣布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额达90.6亿美元,与2012年第二季度相比下降1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这一数据由SEMI与日本半导体设备协会(SEAJ)合作收集全球100家设备公司所提供的月度数据得来。 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订单达67.1亿美元。该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与2012第二季度订单数相比下降31%。 季度出货额按地区以百万美元为单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地区性年度和季度增长率如下: 地区 2012 第三季度 2012 第二季度[!--empirenews.page--] 2011 第三季度 2012第三、二季度(季度同比) 2012和2011第三季度(年度同比) 韩国 1.96 2.59 2.27 -24% -13% 北美[!--empirenews.page--] 1.96 1.96 2.11 0% -7% 日本 0.85 0.77 1.74 10% -51% 台湾[!--empirenews.page--] 2.34 3.25 1.49 -28% 58% 世界其它地区 0.49 0.61 1.04 -21% -53%[!--empirenews.page--] 欧洲 0.71 0.52 1.02 36% -31% 中国 0.75 0.63 0.94 19%[!--empirenews.page--] -20% 总计 9.06 10.34 10.61 -12% -15% 来源:SEMI/SEAJ,2012年12月注:由于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总计和百分比可能会有不同
SEMI今日公布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第3季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到90.6亿美元,较今年第二季下调12%,且比去年同期下滑15%。全球半导体设备订单在2012年第3季达到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2%,也比2012年第2季少了31%。相较全球成长动能疲弱,台湾半导体设备支出成绩亮眼,今年第三季达23.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连续两季设备出货金额全球最高,也是全球唯一大幅成长的地区。SEMI台湾暨东南亚区总裁曹世纶表示,当全球半导体市场低迷之际,台湾逆势投资,为全球产业快速变动与激烈竞争做准备,更为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带来希望。前瞻2013年,台湾半导体设备资本支出将提高2.1%,以98亿美元蝉联世界第一,成长动能持续领先全球。
日立规划自2014年3/31日起,旗下微电脑设备事业部将停止生产半导体积体电路,往后将集中于日立集团旗下产品的LSI研发、设计与品保工作,而相关半导体积体电路制造人才预定转往集团内部继续其他研发工作。日立上周五(12/7)发表裁撤资通讯半导体生产事业的消息。重新规划公司内部资源后,日立认为如要提升资通讯系统事业全球竞争力就必须做此决定,以确保未来集团事业群能获得稳定收益。目前日立规划自2014年3/31日起,旗下微电脑设备事业部将停止生产半导体积体电路,往后将集中于日立集团旗下产品的LSI研发、设计与品保工作,而相关半导体积体电路制造人才预定转往集团内部继续其他研发工作,管理高层将在近期讨论出详细的人才异动结果。日立指出,为了维持集团事业正常营运、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近年来力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各项计划,此次决定结束1975年起就成立的半导体研发生产中心也是计划的一环,将来日立需要的半导体积体电路将以委外方式生产,同时也不再为其他企业设计、研发、生产、贩售资通讯器材的半导体积体电路,正式吹响熄灯号。
Panasonic 马来西亚太阳能电池厂 日本第3大太阳能电池厂Panasonic 13日发布新闻稿宣布,该公司砸下450亿日圆于马来西亚兴建的太阳能电池厂已完工并导入量产,年产能为300MW 。Panasonic表示,该座马来西亚厂为一座生产矽晶圆、Cell(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元件)、以及模组(面板)的一贯式太阳能电池生产据点,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产品为子公司三洋电机所研发的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太阳能电池。 Panasonic表示,该公司原先仅透过日本国内2座工厂(二色滨工厂和岛根三洋电机)生产Cell产品,并透过二色滨工厂、滋贺工厂以及匈牙利工厂生产面板产品,年产能各为600MW,故上述马来西亚厂量产后,Panasonic太阳能电池Cell及面板年产能皆将提高至900MW,将达现行的1.5倍。据日本媒体产经新闻报导指出,Panasonic计划于2013年度将太阳能电池的海外生产比重自现行的30%左右提高至50%左右水准。 三洋电机目前已量产一款Cell转换率可达全球最高21.6%的HIT太阳能电池;HIT太阳能电池为三洋电机采用自家特殊结构、结合结晶型及薄膜型特点研发而成的太阳能电池,藉由高转换率、温度特性等优点,在相同的安装面积下,三洋电机自诩该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居全球之冠。 Thomson Reuters于10月30日报导指出,因全球竞争激烈、事业环境恶化,故Panasonic将暂缓太阳能电池事业的扩产计画。据报导,Panasonic原先计划于2015年度将太阳能电池年产能扩增至1.5GW(销售量目标1.6GW),惟因欧洲市场需求低迷、加上中国大陆厂商抬头,导致上述目标恐难于实现,故待上述马来西亚厂完工量产后,Panasonic将暂缓进行新的扩产动作。
北京时间12月10日晚间消息,欧洲第一大半导体厂商意法半导体今天宣布,该公司将在明年第三季度以前出售其所持有的意法-爱立信股份。意法-爱立信是由意法半导体和爱立信在2009年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意法半导体今天表示,公司CEO卡罗·伯佐提(CarloBozotti)正在就退出意法-爱立信的方案与爱立信进行讨论。爱立信则表示,该公司仍然认为意法-爱立信当前拥有的技术对整个无线行业具有“战略价值”。由于市场需求下降以及亚洲竞争对手的挑战,意法半导体正在进行业务重组。随诺基亚、RIM等重要客户的品销量暴跌,意法-爱立信的营收大幅减少,还拖累母公司意法半导体与爱立信出现亏损。英国投资公司LiberumCapitalLtd分析师贾纳丹·蒙诺(JanardanMenon)表示:“退出意法-爱立信,对爱立信同样意义重大。”
2012年半导体市场形势黯淡,全球10大半导体供应商中将有七家营业收入下降。但高通表现突出,营业收入取得两位数的增长,今年全球排名将升至第三。据IHSiSuppli公司竞争格局分析工具(CLT)的初步数据,2012年高通的半导体营业收入预计劲增27.2%。这将是排名前10甚至前20的半导体供应商中的最高增长率,如表1所示。2012年全球20大半导体供应商的初步排名(按营收排名,营收以百万美元计) 营业收入将近30%的增幅,将帮助高通的市场份额提高一个百分点至4.3%。更重要的是,它将使高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排名上升三位,升至第三,这将其首次取得这么靠前的排名。除了无线领域,今年对于多数半导体应用市场来说都不堪回首。今年无线领域的营业收入预计强劲增长,这是因为消费者继续购买智能手机与媒体平板,而PC和平板电视等其它一度热销的产品则减速或下滑。高通的芯片处于无数手机的核心位置,其中包括苹果的iPhone5。利用这些芯片,高通2012年在半导体市场的沙漠中找到了增长绿洲。高通的排名上升,部分是因为无线市场在电子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的长期趋势。2010年高通在全球半导体供应商只排名第九,两年排名就跃升了六位,这在近年历史上对于任何大型半导体供应商来说都是最大的跳跃。由于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销售预计持续强劲增长,高通未来将能够受益于无线半导体营业收入的强劲增长。20大供应商排名在排名前20的半导体供应商中,预计有七家的2012年营业收入出现两位数的下降。其中包括AMD、飞思卡尔半导体、德州仪器、东芝、意法半导体、尔必达和瑞萨电子。这些厂商的营业收入降幅将在11.4-17.7%之间。除高通之外,20大供应商中表现最好的是索尼,其半导体营业收入将增长20.1%。索尼与其它多数日本半导体供应商形成鲜明对比,那些厂商的2012年营业收入的萎缩幅度将达两位数。索尼的优异表现,源于它在图像传感器市场的领先地位。2012年该市场预计增长19%,其中的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营业收入增长31.8%。索尼的图像传感器营业收入预计扩大48%,该业务占索尼半导体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60%。更令人惊叹的是,索尼的CMOS图像传感器营业收入预计增长一倍以上。2012年将有突出表现其它供应商包括:联发科技2012年将重新回到前20行列,扭转2011年的颓势。预计营业收入增长4.9%,排名将从21升至17,预计将是20大厂商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厂商。Rohm排名将上升三位至第19,升至20大行列,但其营业收入下降3.0%。恩智浦半导体(NXP)与英伟达的业绩不错,排名将上升两位,分别升至第14与15。预计只有一家厂商可能跌出前20。目前,IHS公司预计松下营业收入下降13.0%,排名降至第21。普遍下滑IHS公司每个季度追踪的157家主要半导体供应商中,超过59%厂商的2012年营业收入预计下滑。由此可见,2012年半导体厂商面临的市场形势是多么严峻。此外,在四个主要全球地区中,2012年只有总部在亚太的厂商预计整体增长2.5%。总部在其它三个地区的厂商,预计2012年总体营业收入分别下降2.7-5.8%,如表2所示。表2:2012年全球半导体营业收入初步预估,按厂商总部所在地细分(营业收入以百万美元计) 并购活动沉寂2011年并购活动比较活跃,但2012年20大厂商中几乎没有大型并购活动。唯一的一个大型并购是三星半导体从三星电机手中收购三星LED部门的100%股权。其它所有主要厂商的业绩没有受到并购活动的明显影响。
印度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部已经发布JNNSM第二阶段任务相关政策,该任务2010年首次提出,是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关键组成部分,以期创造降低能耗的条件并把印度建设成为全球领先者。自从印度发布太阳能计划以来,该国太阳能安装量已经从17.8MW增长至1050MW,其中50%的项目来自太阳能光伏,而另外一般则来自太阳能热。而第一阶段任务将在2013年截至,第二阶段任务就成为关注焦点。在第二阶段,印度政府计划增加10GW的太阳能安装量,战略包括为削减项目成本而予以补助,放松海外设备的购买限制。政府表示,在第二阶段将建成2万个农村社区的太阳能离网项目,包括100万个太阳能照明系统、2.5万个太阳能水泵、2.5网格太阳能通讯塔、5万个太阳能炉灶、800万平方公里的民用太阳能集热器和1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太阳能热等等。
瑞士技术集团ABB已接获由核心能源和Erika能源授予的价值2.25亿美元的订单,为南非林波波省北部的两个光伏电站提供总承包服务。Erika能源的部分归SunEdison公司所有。Witkop和Soutpan太阳能电站将建设在林波波省省会波洛附近,其装机容量分别为33MW和31MW。作为ABB合同的一部分,该公司将负责这两个项目的设计、工程、安装和调试。它也将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和技术,包括逆变器、保护设备、开关柜、干式变压器、控制器和监督控制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这两家工厂预计在2013年完成,其每年总产能为130GWh,这些电力将通过ABB新建立的高压变电站输送到高压输电网。据该公司介绍,根据南非政府的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生产商采购(REIPPP)计划的1阶段,该太阳能电站将是建成的第一个公用事业规模的光伏项目,REIPPP中寻求南非能源组合的多样化,通过鼓励自主电力生产商发展该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SunEdison公司副总裁兼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董事总经理PashupathyGopalan说:“我们与ABB是一个强大的合作关系,并很高兴能与他们合作,在这个项目上,ABB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我们很高兴能与他们合作为南非带来可再生能源。”
由于疲软的经济形势打压消费者与企业在电子产品方面的支出,IHS公司调降了对于201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预测,现在预计今年该市场的营业收入下滑2.3%。 据IHSiSuppli公司的应用市场预测工具(AMFT)的初步结果,预计2012年全球芯片销售额从2011年的3100亿美元降至3030亿美元。 最新调整过的数据显示降幅扩大,8月AMFT预测的降幅是0.1%。即便如此,后果是一样的:这将是全球半导体产业自2009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年度下降。 六大半导体应用市场中的五个,包括电脑领域在内,预计2012年都将收缩,从而拉低芯片市场的整体表现。全球经济极其疲软,导致电子产品的需求低迷,造成半导体产业在2012年上半年停滞,下半年下滑。但预计第四季度增长速度温和回升,为2013年反弹打下基础。图所示为IHS iSuppli AMFT对全球半导体营业收入的预测。 图:全球半导体市场年度营业收入增长预测(以美元计) 电脑市场重挫 在各个半导体应用市场,数据处理、消费电子、工业、有线通讯与汽车领域,预计2012年都将恶化,只有无线领域可能扩张。 PC主导的数据处理领域是最大的半导体应用市场,今年预计下滑7.8%。由于经济形势黯淡,以及媒体平板等新型平台带来的竞争,2012年全球PC出货量将出现11年来的首次萎缩。 另一方面,今年无线半导体将是唯一实现增长的应用市场。智能手机与媒体平板热度高涨,正在推动总体无线半导体市场在2012年健康成长,预计今年扩张7.7%。但是,其它半导体终端市场的营业收入预计2012年全部下降,将让无线市场的正面影响化为乌有。 各季度表现令人失望 2012年各季度不论是环比还是同比情况都非常令人失望,第二和第三季度的环比增长率分别只有2.7%和3.1%。只有2012年第四季度预计同比增长情况改善,预计比2011年第四季度增长1.9%。 然而,第四季度的微弱增长却可能为2013年恢复持续性扩张奠定基础。 幸运的2013? IHS公司一年前预测:“营业收入增长预计要等到2013年以后才会出现像样的回升。”IHSiSuppliAMFT预测,如果2013年全球GDP增长预测的小幅改善保持住,则2013年半导体营业收入有望增长8.2%。 糟糕的地区 四个全球地区中,有三个的半导体营业收入今年将下降。 欧洲、中东与非洲(EMEA)半导体营业收入预计下降9.3%,在所有地区中降幅最大。日本将收缩4.7%,而美洲将下滑4.6%。对亚太地区的半导体出货量将仅增长0.3%。 元件问题 今年半导体产业普遍疲软,所有的芯片元件领域的营业收入2012年均将下降,只有四个领域例外:CMOS图像传感器,LED,专用逻辑集成电路(IC)和传感器。 CMOS图像传感器的年度营业收入预计增长31.8%。LED营业收入增长率也将达到两位数,预计增长17.5%。IHS公司预计专用逻辑IC与传感器将分别增长5.6%和4.1%。 内存市场再度严重拖累半导体市场,预计合计下滑10.7%。甚至通常红火的NAND闪存市场2012年营业收入也将下滑。 分立元件营业收入情况将和内存领域一样糟糕,预计下滑10.6%。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预计下滑最为严重,该领域的营业收入将下挫30.9%。这主要是因为德州仪器退出无线基带市场。
德国10月份光伏装机量约为612MW,月份累积装机6839MW,全年有望达到8G以上。截止到2012年10月31日,德国总装机约为31.623GW,距离官方上限52GW还有20.377GW。我们分析原因有四:(1)大型地面电站可能由于未赶上9月份的装机,而递延到10月份。(2)小型项目的继续增长。(3)可能由于欧洲双反的关系,9月份供货商抛售部份组件,当地分销商拿到低于市场价格的组件,并将其安装并网。(4)11月份开始调降安装补贴,实行新的补贴政策。从11月份开始连续三个月每月调降补贴约2.5%左右,多少也会刺激市场,并将对第四季度的德国市场产生影响。因此从10月份装机量上来看,我们认为今年的德国装机量有可能达到7.8-8.2GW之间,高于去年的装机水平,增长接近10%左右。
据《马尼拉公报》(ManilaBulletin)报道,全球500强企业LGCNS已签署一项协议,将在Luzon岛临近Manila的Cavite建造耗资1.8亿美元的光伏电站。该电站大部分资金将有LG集团提供,预计将于一年内破土动工,并于2014年竣工。竣工之后,预计该光伏电站将成为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太阳能项目。不过,LG集团并未透露该电站的具体规模,亦没有回应记者的相关提问。据报道,GeomyungSolar与菲律宾政府曾对此展开商谈,但最终LG集团“悄无声息”的拿下这笔业务。预计该项目将为Luzon岛的主要电网提供电力。不过,供电协议的细则仍未制定。约一周前,菲律宾SunAsiaEnergy与德国Germany'sMp-tec签订协议,在菲律宾偏远省份开发四个总装机容量达22MW的光伏项目。开发这些项目是菲律宾国家规划的一部分。该国希望在离网地区运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昂贵的柴油发电,而且柴油发电机很容易受到燃料运输的问题。尽管太阳能电池板仍有被台风损坏的隐患,但孤岛地理环境与高太阳能辐射水平令太阳能发电成为菲律宾的绝佳选择。美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Bank)表示,SunAsia将向这些离网项目提供30%的资金,余下资金则有进出口银行及其它渠道提供。预计项目将于2014年竣工。通过与菲律宾国电集团子公司合作,该电站电力将出售给Mindoro省、Palawan省以及Aklan省的电力公司。这四个项目竣工后,预计SunAsia公司将在菲律宾其它孤岛开发太阳能发电项目,而且该企业还是当地企业与家庭用户太阳能设施的主要供应商。过去,SunAsia公司曾与中国领先太阳能制造商阿特斯太阳能及韩华新能源展开合作。至今,菲律宾能源部已签署17个太阳能合同协议,总装机容易达271MW。最近一个项目于今年6月竣工,装机容量为571kW,是菲律宾最大的屋顶光伏系统,由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目前,菲律宾光伏发电量仅占总发电量0.1%,这些新项目有望提高菲律宾太阳能发电量。
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和GTM研究公司11日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美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新增684兆瓦,比去年同期增加44%。报告说,当季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历史第三高水平,低于第二季度的775.1兆瓦,但居民自用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18兆瓦,达到历史最高的季度水平,政府或企业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257兆瓦,环比增加24%。报告还说,截至当季,美国太阳能发电装机总容量为6400兆瓦,足够支持100多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今年前三季度,美国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992兆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1885兆瓦。报告认为,过去两年的第四季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都占全年40%以上,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美国也将新增1200兆瓦。受益于中国生产商提供的大量廉价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设备,美国太阳能发电设备成本持续下降。与前一季度相比,居民太阳能发电设备成本从每瓦5.45美元降至每瓦5.21美元,政府或企业太阳能设备成本从每瓦4.33美元降至4.18美元,电厂太阳能设备成本更是降至每瓦2.40美元。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主席罗纳·雷舍说,随着成本持续下降,太阳能电力变得更加容易负担。美国共有5600家太阳能企业,遍布全美50个州,多为小企业,雇员达11.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