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导,摩根士丹利将美国半导体业的评级从“具吸引力”调低至“审慎”,主要原因是半导体业的存货正开始上升,营业收入增长在明年年初将会见顶。
昨天的一场雪下得很有感觉,就是路边的树有些不幸,重压之下,低头乞怜。应该感谢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每年的第一场雪,我都感觉非常放松,因为终于不需要再写命题作文《第一场雪》了。我坚决认为,中国的语文教育毁掉了99%孩子与生俱来的人文关怀。 与全球气候一样,全球目前的经济和金融格局一直处在剧烈动荡之中,而且周期越来越短。近来,似乎痛苦和不幸已经被人们遗忘,恐惧已不再,繁荣近在咫尺。但是,我还是想说,别人悲观时,乐观;别人乐观时,谨慎。 最近都是好消息,物联网、创业板、iPhone发售以及电子类企业亮丽的财报和乐观的预期。当然,也有还在挣扎的,如诺基亚。 最新财报显示出三星业绩正在呈V形复苏,该公司去年第四季首次出现季度亏损。在内存芯片和平板电视领域,三星一直保持着市场份额第一,而在手机领域,三星正和LG一起,冲击着诺基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为什么三星会最先复苏?原因有很多。抛开韩国人那种工作拼命的精神,简单分析一下。 三星拥有电子类企业中最长的产品线,从内存、处理器、显示面板到家电、消费类电子以及手机,所以,在复苏时期这种效应会被放大,但同样,衰退效应也一样会被放大。其次,三星强在美国市场和亚洲市场,对好邻居中国人民有着深入的理解,也是电子领域中拥有独立中国经济研究院的企业;亚洲和美国先于欧洲复苏,为三星的崛起提供了条件。而且,和服饰美容业一样,作为亚洲潮流的引领者,像手机这种个人消费品,韩国企业有先天的优势。 目前其最风光的手机领域,全球市占率超过20%,也得益于三大3G标准的全面铺开;在中国市场上,三星是TD的忠实拥趸,老牌的CDMA厂商,但是,我并不是想说其成功是对TD或CDMA的强力支持,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三星的榜眼地位和与高通的关系也让它占了不少便宜。站不到诺基亚那么高,谁也没有资格说恐高。
全球半导体行业回升态势明显。 旧金山时间11月2日,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明显高于预期,且所有地理区域销售额均呈增长态势,已显示出全球经济复苏的初步迹象。 总部位于硅谷San Jose的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的该报告称:截至9月30日,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总额达619亿美金,比今年二季度的517亿美金增长19.7%,但比去年同期689亿美金的总销售额降低10.1%。 “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超过此前预期。”全美半导体行业协会总裁George Scalise称:“今年9月销售额的情况也符合历史模式,反映市场最终需求方面正在增加,消费者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美国大假做准备。”每年从10月底开始,美国相继进入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属大假季度。 与此同时,在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的销售表现中,作为最大两块需求的个人电脑和手机销售的需求驱动仍超过早先预测,而工业应用方面的半导体需求急剧下降。 “这是经济复苏的最初信号,有迹象显示我们正处于全球经济复苏的早期阶段。”Scalise表示:“与今年年初最坏预测相比,销售显然奔跑得很快。对2009年全球半导体的整体销售情况是否会好于我们年中时的预测,我们现在非常乐观。” 约半个月前,英特尔发布的第三季财报显示,期内其利润为19亿美元,每股盈余33美元,优于分析师预期值每股盈余28美元。同时,总营收虽下滑7.8%,达94亿美元,但也高于分析师预期的90.6亿美元,且英特尔库存减少。 “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个稳健迹象。”Endpoint Technologies分析师Kay针对这份财报称,英特尔是整个行业指标,会影响到整体生态系统,“感觉好像有越来越多迹象显示企业活动、运营水准正恢复正常”。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警告称芯片产业库存攀升,营收增长在2010年可能达到顶峰,下调对该领域评级后,周二英特尔和其他芯片厂商股价出现大跌。摩根士丹利将英特尔股票评级由“增持”下调为“持股观望”,为投资者和高管认为企业和消费者支出回暖将支撑芯片销售的乐观情绪蒙上阴影。摩根士丹利对美国芯片板块的评级由“密切关注”下调为“谨慎”,声称对芯片产业复苏及高于季节性增长的预期已经拉高了股价。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马克-李帕希斯(Mark Lipacis)写道:“许多利好消息已经出尽。我们预计PC部件提供商在未来数个季度中要达到预期将很困难。”但仍有部分分析师预计芯片厂商营收会在继返校销售旺季好于预期后继续增长,原因是寄希望于明年下半年企业在技术领域的支出会增长。其他分析师则同意摩根士丹利的悲观评估,警告美国失业率会增长至10%以上,打压消费者情绪。投资公司Auriga分析师丹尼尔-布伦鲍姆(Daniel Berenbaum)说:“英特尔2009年营收下滑8%就足够好了吗?投资者和芯片厂商都假设美国消费者信心增长,但这一假设不现实。”在谈到企业更新周期时,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表示,预计2010年商用PC销量将增长10%,2011年将再增长13%。预计英特尔从中获利颇丰。华尔街预计英特尔2010财年每股收益2.81美元,对其2009财年的预期为每股收益81美分。但布伦鲍姆对此持有异议,其研究显示,企业PC要比经常提到的4-5年的更新周期新,加上对失业的担忧,他对英特尔增长持怀疑态度。其他分析师也认为,尽管美国和中国主导了芯片产业的命运,但真正的全球增长尚未恢复。证券公司JMP Securities分析师阿里克斯-郭纳(Alex Gauna)说:“全球客户群已经远远大于其历史水平。经济复苏很困难,但全球增长仍然是长期趋势,对芯片产业而言是个机遇。”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尽管库存量仍保持历史健康水平,但在圣诞销售旺季之前增加库存及微软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发布都促使库存量攀升。李帕希斯写道,摩根士丹利预计芯片厂商的利润率会在明年达到巅峰。摩根士丹利将芯片厂商Altera和Xilinx股票评级由“增持”下调为“持股观望”,原因是国际需求低于预期;并因担忧产业库存和供货情况将内存厂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股票评级由“增持”下调为“持股观望”;将图形和芯片组厂商Nvidia股票评级由“持股观望”下调为“减持”,主要原因是该公司芯片组市场份额将丢给英特尔。受此影响,英特尔股价下跌2.68%,至18.50美元;Rambus股价下跌1.25%,至15.75美元;Nvidia股价下跌0.5%,至12.01美元;Xilinx股价下跌0.92%,至21.55美元;Altera下跌1.56%,至19.61美元;LSI下跌2.73%,报收于4.99美元。相比之下,英特尔主要竞争对手AMD股价上涨0.87%,至4.64美元;美光科技上涨1.06%,至6.65美元。
周三,日本三洋电机公司表示,将出售部分电池业务给富士通子公司,作价64亿日元(7000万美元),这使得三洋在被松下公司计划收购前,给了反垄断监管机构一个交代。 上个月,松下公司收购三洋公司,获得了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批准,条件是三洋必须破掉某些部门。 富士通,作为日本最大的IT服务公司刚刚发布了第二财季报告,报告称,7-9月份实现运营利润189亿日元(约合2.07亿美元),超过了分析师一直预期的174亿日元。去年同期该公司的运营利润为327亿日元。另外,该公司维持原先对全年度的运营利润预期,预计在明年3月结束的本财年可实现运营利润900亿日元。路透社调查的 14位分析师平均预期为708亿日元,同比增长30%。 富士通表示,芯片订单在六月份处于顶峰,随后需求量会出现疲软。富士通同时预期,今年10月至明年3月的半年中将获得大量IT服务海外订单,包括欧洲市场。
韩国与台湾的面板厂商加快了氧化物半导体TFT的开发速度。其目的是掌握有助于提升显示器性能的基础技术,促进液晶面板实现高精细化和大型化以及有机EL面板的大型化和提高可靠性。在“FPD International 2009”现场,各公司纷纷展出了使用液晶面板和有机EL面板的试制品。 其中包括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17英寸液晶面板、韩国LG显示器(LG Display)的6.4英寸液晶面板、韩国三星移动显示器(Samsung Mobile Display)的19英寸有机EL面板、台湾友达光电(AU Optronics)的2.4英寸有机EL面板。各公司展出的都是试制品,并不意是为量产而设计的。也不是具备高精细化、大型化等氧化物TFT特点的面板。但却迈出了确立量产基础——制造工艺和设计技术的第一步。其中,三星集团技术开发的进展之快引人注目。 各公司都没有透露使用的氧化物半导体的种类,以及TFT的详细构造。只有三星电子公布了少量信息:迁移率为7cm2/Vs。开关电流比为7位数以上,半导体层的厚度为100nm以下,TFT采用Etch Stopper结构。
韩国晓星日前称其已提出申请,将其收购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厂商--海力士半导体股权的出价期限延期。 "由于准备不足,我们错过了10月30号的初步收购要约截止日期。所以我们现在申请延期,目前还在等候回复。"晓星发言人表示。 韩国外换银行周日称其预期晓星将于本周提交最终决定。 "交易顾问和股东委员会将在听取晓星的最终立场後做出决定,"韩国外换银行在一则声明中称。 晓星是一家关注纤维及化学品的中型企业。在海力士前债权人决定出售其持有的28%股权後,晓星成为惟一一家竞购方.这些股份的总价值约为3-4兆(万亿)韩元(合25-33亿美元)。
日前在中国电子报上见长电科技总经理于燮康的文章“形成IC封装与自主品牌终端产业链”,受到很大的鼓午与启发。一直以来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模式议论颇多,中间有一个代工还是IDM。其实细想两者之间并非没有共存点。至少近期已看到韩国的东部(Dongbu)芯片代工厂,它说代工照做,但要打出部分树自己品牌的产品,即向IDM过渡。一直以来代工与IDM之间的分界线,在于客户利益,即如果代工也自立品牌,会涉嫌代工厂窃取客户的knowhow,所以代工厂通常不做自主品牌产品是事实。但是如果与客户不发生冲突,那么代工厂自立品牌也并非不可。所以东部在做模拟代工的同时已率先推出部分自主产品,跨入IDM是一种进步。如今中国第一大封装代工厂,长电科技也宣称跨入自主品牌终端产业链,也即销售长电的IC产品,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进步,表示后道封装代工厂也试图逐步跨入IDM领域。任何改革总有风险,处在今天的时代,尤其在中国更要大胆的创新,除了技术与产品之外,模式的创新可能更为关键。
10月28日,株式会社日立高科(社长大林秀仁,以下简称日立高科)与株式会社瑞萨科技(会长塚本克博,以下简称瑞萨)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已达成一项基本协议:瑞萨将其100%子公司株式会社瑞萨东日本半导体公司(社长村山幸男,以下简称瑞萨东日本半导体)转让给日立高科的全资子公司株式会社日立高科设备有限公司(社长川崎义直,以下简称日历高科设备)。该项业务转让计划将于明年春天开始执行。 株式会社瑞萨东日本半导体公司目前主要负责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开发,日立高科则主要负责这些产品的全球销售。日立高科和瑞萨一致认为:整合管理那些与半导体生产设备相关的生产、销售和服务开发将是最佳的可行方案。此举不仅有利于提高对近年富于变化的市场灵活性的应对能力、进一步的增强业务水平并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也利于努力加速开发反应客户需求的新产品。 通过这次的业务整合,日立高科旨在确立与强化市场不断扩大中的半导体后期工序装置事业的基础业务。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业务转让是将株式会社瑞萨东日本半导体公司转让,日立高科设备将继续存在。通过将日立高科设备多年以来在表面安装系统和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业务方面所积累的技术和开发能力相结合,日立高科设备将进一步拓展其业务范围,为市场提供更加卓越的产品。 就瑞萨而言,此举措也是其不断追求多领域化发展的策略,推进优化了其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提高并强化稳固的管理基础。使其最终成为一个即使在金融危机这样的逆境中仍能保证其利润的半导体领军企业。这种业务转让展现了瑞萨在提高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决定,以增强其在微控制器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瑞萨今后也将快速有效地实现各种战略措施,以实现安定瑞萨自身的经营基础和强化事业基础的目标。 此次半导体生产设备业务的积极转让目前正在进行过程中。而日立高科、日立高科设备,瑞萨和瑞萨东日本半导体计划于2009年12月签订最终协议。
10月28日消息,富士通电子第三季度(新财年第二季度)净利猛升,主要是因为出售股票获得了巨额回报。尽管芯片需求回暖,公司依然对未来形势保持谨慎。与此同时,NEC电子新财季亏损比往年扩大,公司还表示,到2010年三月止的整个财年亏损会扩大。为了挽回业务,NEC将大规模关闭本国工厂,并与瑞萨进行业务合并。 据最新财报显示,富士通三季度净利724亿日元(7.87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2亿日元。但是,富士通在股票出售中净赚895亿日元。它的运营利润由去年的327亿日元跌至189亿日元,净利也下滑11%。富士通首席财务官Kazuhiko Kato说:“最大的风险是日本的一些谈判被推迟,因为客户缩减了IT开支。” 至于NEC,第三季度亏损155亿日元,比去年同期4.95亿日元亏损严重不少,销售额为1185亿日元,同比降29%。NEC称产品成本控制、研发、人力安排都在有序进行,但各产品线销量大降,尤其是与电脑与电脑外设销量猛跌,最终造成亏损。 为了缩减成本,NEC决定在2011年9月前关于日本西部一家工厂,并在2012年关闭一条圆晶生产线。
韩国电子业巨头——韩国三星电子公司30日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总额为35.8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4.23万亿韩元,均创历史新高。 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三星电子的销售额比第二季度增加10.3%,营业利润比前一季度增加67.9%,均创历史最大增幅。除数码媒体产品(电视机等家电)外,三星的半导体、液晶显示器、信息通信(手机)等几大主力部门的营业利润均超过1万亿韩元。 截至9月份,三星电子今年累计销售额为97.0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7.22万亿韩元。三星电子表示,受韩元对美元汇率上升和年底市场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第四季度公司业绩将比第三季度下降,但通过加强主力部门产品成本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业绩将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据悉,三星电子全年销售额和营业利润有望分别突破100万亿韩元和10万亿韩元。
据媒体报道,日本第四大芯片制造商NEC电子周三发布了该公司第二财季财报。受汽车、平板电视和手机用芯片需求下滑的影响,NEC电子在财报中扩大了整个财年的亏损预期。 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二财季,NEC电子的净亏损为174亿日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5.9亿日元,不及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的亏损73亿日元。NEC电子第二财季运营亏损为155亿日元,高于上年同期的5亿日元。NEC电子第二财季营收为1185亿日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29%。彭博社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NEC电子第二财季运营亏损为51亿日元,营收为1175亿日元。 NEC电子上半财年净亏损达到381亿日元(约合4.15亿美元)。这一业绩不及上年同期。2008财年上半年,NEC电子的净亏损为19亿日元。 NEC电子在财报中还下调了全年的业绩预期。该公司当前预计,在截至2010年3月末的本财年,公司净营收为4600亿日元,较此前预计的4800亿日元低出4.2%;半导体销售预计将为4450亿日元,比先前的预期低出150亿日元。净亏损预计将达到550亿日元(约合6.02亿美元),不及此前预期的亏损460亿日元。 NEC总裁Junshi Yamaguchi表示,“下调本财年业绩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日本北部地区 Yamagata的先进产品生产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该工厂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电视、视频游戏机和手机。但是这不会更改在下一财年让运营利润转正的计划。” NEC电子表示,该公司将进一步整合半导体生产业务,将会在2011年9月之前关闭位于日本西南部地区Fukuoka的一家芯片制造厂。
据国外媒体报道,AMD公司近日在其网站支持页面发布声明称,将停止在Windows 7系统下对DirectX 9显卡提供支持。这一举动让众多硬件爱好者大跌眼镜。 AMD在其网站上称,AMD将不再为DirectX 9 ATI Radeon显卡提供Windows 7系统下的支持。在Win 7下使用这些显卡的用户可以安装Vista版本的ATI Catalyst显卡驱动,这样用户需注意所有新的Windwos 7显卡驱动提供的功能都不被支持。AMD官方并不支持在Win 7下使用Vista版本的ATI Catalyst显卡驱动,AMD不会为使用该驱动的用户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AMD提到的DirectX 9显卡包括ATI Radeon 9500系列、ATI Radeon X300系列、ATI Radeon X1900 系列、ATI Radeon X2100系列等诸多型号的显卡。 上述型号显卡的用户不会获得来自官方的任何支持,而实际市面上流行的大部分游戏仍采用了DirectX 9技术。而对手Nvidia则按照此前的惯例为自家显卡提供Windows 7驱动支持。
北京时间10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称,AMD前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鲁毅智(Hector Ruiz)卷入了华尔街对冲基金内幕交易获取暴利的丑闻之中。 美国对冲基金公司帆船集团(Galleon Group)创始人、亿万富翁拉杰·拉贾拉特南因涉嫌从事对冲基金内幕交易获取暴利,于本月16日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起诉。拉贾拉特南被指控在2006年 1月至2008年10月间,和其他嫌疑人利用内幕信息,交易10家上市公司股票,涉及的知名科技公司包括了英特尔、谷歌、AMD和IBM。此前,曾被视为 IBM首席执行官接班人的高管小罗伯特·莫法特(Robert W. Moffat Jr.)因为涉嫌内幕交易案中泄露敏感数据而被捕。 AMD发言人德鲁·普雷利(Drew Prairie)表示,“我们正在完整的整个事件进行审视。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有AMD员工或前员工因卷入此内幕交易案而被起诉,或是有员工或前员工从事违法行为。”美国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指控一名AMD高管涉嫌向该案被告泄露机密信息。消息人士透露,这名高管就是鲁毅智。鲁毅智当前是 Globalfoundries的董事会主席,Globalfoundries是从AMD分拆出来的芯片制造公司。截至目前,Globalfoundries的发言人对此报道未置可否。 涉嫌内幕交易 检方表示,2008年6月,AMD开始同阿布扎比的投资者就芯片制造业务的出售问题展开谈判。在双方的交易接近完成时,对冲基金New Castle hedge fund的员工丹尼尔·切西(Danielle Chiesi)被控“与一位AMD的高管进行了交谈,并被告知‘华尔街将会震惊’,AMD‘肯定在财报发布之前宣布这一消息’。”切西的辩护律师阿兰·考夫曼(Alan Kaufman)对此表示,他的当事人是无罪的。 AMD在10月6日宣布了与阿布扎比投资局的交易。AMD在当时曾表示,新公司将获得“已证实的57亿美元投资。”鲁毅智一直担任AMD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至2008年7月,随后迪克·梅耶(Dirk Meyer)接任他出任公司首席执行官。鲁毅智继续担任AMD董事会主席至去年10月AMD分拆芯片制造商业务。在此之后,他开始出任 Globalfoundries的董事会主席。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日前宣布,2009年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0.34亿美元*,与第二季度的8.57亿美元*相比,名义销售增长为20.7%。这一增长在恩智浦的全球各个市场及全线业务均有体现。 2009年第三季度调整后未计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收益(EBITDA,不包含购买会计法及附带事项的影响) 为1.47亿美元,而第二季度则为8,900万美元。2009年第三季度调整后未计利息税收和摊销前收益(EBITA)为5,500万美元,而上一季度则亏损1,800万美元。2009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12亿美元,而第二季度为3.44亿美元。 2009年第三季度工厂产能使用率为69%,与第二季度的53%相比有所提高。 注: *不包括2009年第三季度及第二季度分别向ST-Ericsson出售晶圆所得4,300万美元及3,8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