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彭博社消息,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中国移动正计划与苹果合作,针对中国移动的TD-LTE网络推出新款iPhone。 摘要: 据彭博社消息,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中国移动正计划与苹果合作,针对中国移动的TD-LTE网络推出新款iPhone。 关键字: 苹果, 中国移动, TD-LTE网络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5日晚间消息,据彭博社消息,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中国移动正计划与苹果合作,针对中国移动的TD-LTE网络推出新款iPhone。 王建宙表示,中国移动和苹果希望找到一种方式,就TD-LTE网络和相关产品进行密切合作。他表示:“我们已经与苹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希望苹果能推出TD-LTE版iPhone。我们已经得到了来自苹果的积极反馈。” 中国移动正寻求运营iPhone,以保持对中国联通的领先优势。中国联通目前是中国唯一一家可以将服务协议与iPhone捆绑销售的运营商。 中国移动的TD-SCDMA网络并不适用于当前版本的iPhone。不过王建宙表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网内的iPhone用户数仍然达到850万。这些用户要么使用2G网络访问互联网,要么使用中国移动的WiFi服务。 中国移动已于去年12月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对TD-LTE网络进行有限规模的测试。中国移动表示,将从明年开始对TD-LTE网络的商用。 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移动共有3760万TD-SCDMA用户,而中国联通共有2580万WCDMA用户。(邱越)
【导读】一直以来,蓝牙耳机是人们对蓝牙应用于手机的习惯认知。但近年来随着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全键盘蓝牙拨号器应运而生,蓝牙拨号器的功能已从只能接听电话的单一功能(蓝牙耳机)发展到具备全键盘拨号、来电姓名显示、电话簿检索、录入,甚至短信收发的完整手机通信功能。 摘要: 一直以来,蓝牙耳机是人们对蓝牙应用于手机的习惯认知。但近年来随着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全键盘蓝牙拨号器应运而生,蓝牙拨号器的功能已从只能接听电话的单一功能(蓝牙耳机)发展到具备全键盘拨号、来电姓名显示、电话簿检索、录入,甚至短信收发的完整手机通信功能。关键字: 平板电脑, 智能手机, 蓝牙, 存储器 一直以来,蓝牙耳机是人们对蓝牙应用于手机的习惯认知。但近年来随着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全键盘蓝牙拨号器应运而生,蓝牙拨号器的功能已从只能接听电话的单一功能(蓝牙耳机)发展到具备全键盘拨号、来电姓名显示、电话簿检索、录入,甚至短信收发的完整手机通信功能。蓝牙拨号器可与平板电脑、MID或智能手机配套,形成子母机的功能配套,母机以上网为主,子机以通信为主,无需取出平板电脑,即能以蓝牙子机实现手机通信功能,从而为平板电脑提供了灵活轻便的通话装置(图1)。 因此,各大厂商纷纷进入蓝牙拨号器市场,包括蓝牙厂商超蓝、欧立格等,平板电脑厂商万利达、纽曼等,以及蓝牙方案提供商蓝宇光、展维锋等。蓝牙子机颠覆了手机功能不断扩张的技术路线,转而采取简约设计思想,显示屏由TFT彩屏改为OLED单色屏,省去了手写触摸屏功能,MCU直接利用蓝牙处理器,取消了多媒体功能所需的存储器。蓝牙子机被定义为手机的外设,除了通话、电话簿和短信功能外,其余所有手机功能移交由主机(平板电脑、MID、智能手机)负责。 蓝牙拨号器已从最初的只有键盘拨号和来电号码的段码显示(如ISSC公司)发展到具有点阵汉字显示、电话簿、全键盘拨号的功能,典型规格为:128×64 OLED点阵1.1寸显示屏,显示15×16点汉字为8个字×4行,用蓝牙处理器(如英国CSR公司产品)兼做MCU,数字键盘拨号、电话簿可存储500条以上的联系人信息,存在8KByet E2ROM中,处理程序存储在蓝牙处理器的内置Nor闪存中,存储器只需存储汉字库。已面世的产品包括Cybe Blue超蓝公司的Cybe BC-5(图2),纽曼公司的Iphone-Home(图3),以及Oricore欧立格公司和Biwings百唯斯公司的产品。 短信收发和电话簿的检索录入是目前蓝牙拨号器尚待增加的功能。受限于蓝牙通讯协议和嵌入式汉字输入法,上述短信和电话簿功能是各个厂商目前努力的方向。可喜的是,中为盛世公司已经提供了具有短信收发功能的产品(图4)。此外,手表商Fossil公司推出了“Meta Watch”蓝牙智能手表,虽然不能通话,却提供了短信显示功能,无需掏出手机,即可通过振动提醒用户查看手表显示的英文来电姓名和短信(图5)。 蓝牙拨号器专用字库-输入法芯片 由于汉字输入法是蓝牙拨号器的短信发送和电话簿所必须的功能,同时为了覆盖包括20%以上非拼音用户的全部手机用户,针对蓝牙拨号器不具备手写汉字输入触摸屏的情况,需要同时提供数字键盘的拼音和笔划输入法。 此外,目前蓝牙拨号器采用GB2312(6763汉字)基本汉字库,在下载平板电脑、MID或智能手机标准配置的Unicode(20902汉字)的电话簿时,会出现不少汉字姓名无法显示的缺字现象,也无法实现手机Unicode字库的简繁体汉字通用功能。 为此,上海高通半导体公司针对蓝牙拨号器专门开发了包括汉字输入法和和汉字库的单芯片产品(图6)。内置拼音和笔划汉字输入法码本以及Unicode(20902汉字)汉字库,并提供11×12点标准字形汉字,以解决128×64点阵OLED屏显示字数少的不足,使显示字数从16点字库的8字×4行,增加到12点字库的10字×5行。蓝牙拨号器专用字库芯片型号为GT22L12U1Y和GT22L16S2Y,采用DFN的8脚封装,SPI串行总线,尺寸为3mm×3mm×0.75mm。
【导读】野村证券的分析师里克·谢兰德(Rick Sherlund)认为,微软在超级本(Ultrabook)上的作为可能比在平板电脑上的作为更大。他表示,人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产品,即 Windows Server 8。 摘要: 野村证券的分析师里克·谢兰德(Rick Sherlund)认为,微软在超级本(Ultrabook)上的作为可能比在平板电脑上的作为更大。他表示,人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产品,即 Windows Server 8。关键字: 超级本, 平板电脑, 芯片 北京时间9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野村证券的分析师里克·谢兰德(Rick Sherlund)认为,微软在超级本(Ultrabook)上的作为可能比在平板电脑上的作为更大。他表示,人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产品,即 Windows Server 8。 谢兰德过去2天参加了微软BUILD大会,在那里他看到许多与Windows 8有关的积极进展,以及该公司产品路线图的其他积极进展。但没有人给予Windows Server 8足够的重视。Windows Server 8占微软营收的25%和利润的22%,是微软重要的产品。 Windows Server 8将允许微软800万.NET开发者进入“云”计算,使用针对主机计算的微软Azure平台。虽然不会让喜欢开源工具的开发者满意,但很多很多企业都在云中投身于微软的“栈”。因此,使用已知的微软工具,让他们的基础软件方便地卸载到私人或公共云的能力,对这些开发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至于客户端设备,谢兰德认为需要一分为二:微软可能会在被称为“可转换笔记本”上做得更好,这些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可拆卸,当作平板电脑使用。谢兰德称:“企业世界里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他们想要可轻松地输入电子表格内容,但可以作为平板电脑使用的设备”。 最关键的是英特尔提出的“Ultrabook”笔记本电脑。这些轻薄产品类似于苹果的MacBook Air,“但他们也可”瞬间启动,功耗接近平板电脑。 这些设备将不能像苹果iPad一样获得10小时的电池续航能力,但比大多数笔记本电脑更接近平板电脑。 然而谢兰德认为,苹果可能会继续主宰消费平板电脑市场。为了节省功耗以接近iPad,微软依赖于运行ARM合作伙伴的芯片,而不是英特尔芯片的平板电脑。但这些平板电脑将无法运行全套Windows应用程序,例如Office等,至少一开始不会,所以无法吸引想要运行Windows 平板电脑的微软客户。 从现在起1年里,微软能否在平板电脑上占据更好的位置,还是依然被锁在该市场之外,取决于您是否认为Ultrabook是否是真正的平板电脑。微软和英特尔将继续主宰笔记本电脑客户端设备,而苹果将继续保持在真正平板电脑市场的统治地位。
【导读】将于10月20日—21日在深圳,召开“第四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据组委会最新统计,截至今日,会议开通报名二个多月以来,现已有400多家照明企业以及800多位照明工程师参与报名,报名人数持续高涨! 摘要: 将于10月20日—21日在深圳,召开“第四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据组委会最新统计,截至今日,会议开通报名二个多月以来,现已有400多家照明企业以及800多位照明工程师参与报名,报名人数持续高涨! 关键字: 亚太区, , 照明工程师, 龙头企业 亚太区知名资讯传播机构——将于10月20日—21日在深圳,召开“第四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据组委会最新统计,截至今日,会议开通报名二个多月以来,现已有400多家照明企业以及800多位照明工程师参与报名,报名人数持续高涨! 组委会表示,此次LED驱动技术研讨会代表企业的规模空前盛大,不仅有众多新的照明企业加入,历届参会的本土龙头企业:勤上光电、万润科技、万家照明、启明和丰、普大光电、和而泰等,以及国外知名企业:欧司朗、丽得电子、雷士光电等,依旧定居于举办的“第四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 据了解,此次会议,将以LED通用照明里最核心的驱动技术为主导,围绕驱动技术设计、调光、高精度、可靠性等LED通用照明驱动热点话题进行技术探讨、交流。届时,将会有TI、Macroblock、 PI、MPS等16家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为八方来宾奉上全球最新、最全面的LED驱动技术解决方案。因此,举办的LED驱动技术研讨会,将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层次最深、技术最先进的LED驱动技术研讨会。 目前,“第四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报名已接近尾声,如果您对LED驱动技术有兴趣,请尽快报名,并抽出时间到场参会。欢迎大家从各种角度提问,届时演讲企业各资深工程师将毫不保留、热情为您解答。表示,此次会议免费开放,同时,听众均可参与抽奖活动,有机会获得平板电脑、数码相框和移动硬盘等奖品。 报名电话:86-20-37880732(直线)叶小姐 FAX:86-20-37880701 E-mail:mg@big-bit.com 活动官方网:http://www.globalsca.com/HDBD/led_4j/entries.html 把握着全球LED驱动技术的方向的研讨会
【导读】相对于TD-SCDMA而言,TD-LTE获得了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的广泛支持,应该拥有更为平坦的路途。高盛预计TD-LTE将会在2013年早期实现商用,覆盖亚洲27亿人口。 摘要: 相对于TD-SCDMA而言,TD-LTE获得了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的广泛支持,应该拥有更为平坦的路途。高盛预计TD-LTE将会在2013年早期实现商用,覆盖亚洲27亿人口。关键字: 处理器, 半导体, 智能手机 TD-SCDMA这个先天不足的中国自主3G技术标准,自诞生之日起就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虽然4G的技术路线将呈现TD-LTE与FDD-LTE融合的趋势,但是TD似乎总不被看好。 近日来高盛的一份报告似乎正在帮TD-LTE平反,它不仅不是鸡肋,很有可能成为在全球范围获得广泛的商用。高盛在报告中称:相对于TD-SCDMA而言,TD-LTE获得了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的广泛支持,应该拥有更为平坦的路途。高盛预计TD-LTE将会在2013年早期实现商用,覆盖亚洲27亿人口。 报告中列举了不少向TD倾斜的厂商:高通新推出的MSM8960处理器是第一款继承了modem功能、同时支持TD-LTE/FDD-LTE/EVDO/WCDMA的移动处理器,能够极大简化多模LTE/3G手机的设计。ST-Ericsson的M7400多模modem能够同时支持TD-LTE/FDD-LTE/HDPA+/TD-SCDMA。此外高盛在对渠道的调查表明支持TD-LTE的MSM8960和M7400会在2012年初或年中上市。同时,高通关注到已经有10多家半导体公司对TD-LTE进行了投资,相比TD-SCDMA而言,阵营更加强大。高盛预计中兴和华为会在2012年底推出多模TD-LTE智能手机。 这些消息对于不少较早投入于TD研发的中国厂商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利好。 对于TD-LTE商用后对产业链的影响,高盛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从目前到2013年向TD-LTE的平滑过渡过程中,部分运营商具有潜在优势,也有一部分运营商将面临挑战,高盛认为TD-LTE是一种类似于FDD-LTE的颠覆性技术,如果获得了足够大的规模,同时有优质的智能手机成功商用,中国移动在2013年会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手中重新夺回高通ARPU值用户的市场份额。这会对中国联通在2014-2015年3G用户规模达到1亿从而具备长期运营优势的状况带来负面影响。在印度,Bharti Airtel将会成为TD-LTE的主要受益方,因为Bharti Airtel拥有很大的用户规模。在日本,软银是唯一采用TD-LTE的运营商,高盛估计2012年至2014年TD-LTE方面的资本支出会达到150亿至200亿美元的规模,终端数量会达到4000万部,高通和ST-Ericsson作为目前领先的多模LTE/3G半导体供应商将会从中受益。而网络设备厂商中,中兴获得的LTE市场份额应该会比3G时代更高。
【导读】中国智能型手机市场将从2010年的2,800万支,大幅成长至2014年的1.99亿支;并看好四强胜出,苹果、宏达电、三星将主导高阶市场,中兴则在低阶产品独领风骚。 摘要: 中国智能型手机市场将从2010年的2,800万支,大幅成长至2014年的1.99亿支;并看好四强胜出,苹果、宏达电、三星将主导高阶市场,中兴则在低阶产品独领风骚。 关键字: 智能型手机, 苹果, 三星 根据港商里昂证券昨日最新预估,中国智能型手机市场将从2010年的2,800万支,大幅成长至2014年的1.99亿支;并看好四强胜出,苹果、宏达电、三星将主导高阶市场,中兴则在低阶产品独领风骚。 相关可受惠于中国智能型手机题材的台厂,里昂证券则给予可成、宏达电、TPK「买进」投资评等,大立光则为「表现优于大盘」,至于联发科,投资评等依旧给予「表现劣于大盘」。 随着外资圈开始预期苹果iPhone将祭出「分级销售」策略,意味着「低阶智能型手机」时代即将来临,尤其是经济成长相对快速的中国市场,无疑是低阶智能型手机主力需求来源,未来将吸引外资圈sell side投入资源研究。 里昂证券指出,中国已是全球最大手机市场,若假设既有用户最后都会将旧手机换成智能型手机,这块市场将提供非常大的商机,尽管同期间平均销售价格(ASP)每年将以10%(年复合变动率CAGR)速度走跌,但预估市场规模将由2010年的70亿美元,大幅成长至2014年的320亿美元,CAGR高达47%。 有趣的是,里昂证券指出,中国市场相较于其它已开发市场有许多独特之处,包括3G规格有3种、双卡机特别受到欢迎,及绝大多数使用者采取预付模式等,商机虽大挑战也大。 里昂证券指出,与2G不同的是,中国电信业者积极补贴智能型手机,由于中国每人每月平均收入(Apru)只有10美元、远低于美国的47美元,电信业须提供便宜手机来减少补贴层级。 根据里昂证券预估,中国低价智能型手机(零售价低于200美元)的市场规模,将由2010年的6亿美元成长至2014年的66亿美元,中阶智能型手机(200至400美元)由32亿美元成长至144亿美元,高阶智能型手机(高于400美元)则仅由31亿美元成长至113亿美元。 低价智能型手机将是成长幅度最大的族群,里昂证券指出,中兴与华为将积极抢食这块大饼,可以预期的是会引爆价格战。 但里昂证券认为,并非所有厂商都可受惠于中国低价智能型手机浪潮,只有使用者经验较佳的国际品牌,如苹果、宏达电、三星,可望胜出并主导高阶市场,诺基亚供应链与智能型手机比重相对较低的联发科则受惠机率不高。
【导读】政府在光电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所承担的推动作用是由光电产业本身高技术、高投资的特征决定的,特别是对于产业的发展初期,政府所承担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因此,这种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光电产业的空间演变。 摘要: 政府在光电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所承担的推动作用是由光电产业本身高技术、高投资的特征决定的,特别是对于产业的发展初期,政府所承担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因此,这种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光电产业的空间演变。关键字: 新型显示器件, 产业分布, 平板显示 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光电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新型显示器件、LED等在内的细分产业都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到。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通过对中国光电产业(重点选择LCD和LED产业)现状的梳理,深入分析产业分布、产业特点、空间演变等内容,并结合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发展光电产业的经验,对未来中国光电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研究,推出了《中国光电产业地图白皮书》为国家和地方的光电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了参考。 形成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分布格局 从2010年中国光电产业的产值分布图可以看出,对于平板显示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四大产业聚集区;对于LED产业,主要聚集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区域。 图1 2010年中国光电产业区域销售收入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 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大连、济南等城市为核心的光电产业聚集区,拥有国内领先的科研环境,为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了智力保障。 长三角地区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光电产业集群,在研发、制造、应用等各个产业链环节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全国最大的液晶模组产业基地分布在苏州、上海、南京等地。在LED领域,长三角是中国较早发展LED的区域之一,拥有上海、扬州两个国家级的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电子整机生产基地,特别是在LED领域,珠三角是全国最大的LED封装基地,目前,广东LED封装产量约占全国的70%,约占全世界的50%,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中西部地区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南昌、合肥、武汉、成都等产业基础好,发展较快的城市具备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转移的天然优势,光电产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整体呈现“一东一中”两带的分布特征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源的日趋紧张,以及国家政策的导向,光电产业在国内的空间转移也持续加快,目前基本形成了“一东一中” 两带的产业布局,即西起成都、东至合肥的光电产业“中部产业带”,以及北起大连,南至珠海的光电产业“东部产业带”。 图2 2010年国内光电产业重点城市分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 中国光电产业空间演变趋势 持续承接国外先进地区的光电产业转移 产业持续向低成本、更接近需求的地区转移,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持续路径。随着产品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不断进步,光电产业快速兴起,并继续沿袭传统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基本路径,而且其转移进程更加快速、转移的层次不断提高。随着对国外光电产业的承接,中国的光电产业规模将会不断增大,产业结构也会得到不断优化。 呈现“从沿海到内地梯度转移”的演变趋势 光电产业对资金、政策、土地、电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国内光电产业资源的再分配促使企业对光电产业的投资正逐步呈现“从沿海到内地转移”的态势。一些经济比较发达、产业配套环境较好的内地城市,将最先承接到光电产业的转移,随着这些城市对周边的产业辐射力持续增强,区域的产业配套环境不断优化,将会进一步推动光电产业在内地的布局。随着这种辐射效应的不断拓展,光电产业的布局也将会成呈现出梯度发展的态势。 地方政府的意志将成为产业汇聚的推动力之一 对于我国光电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地方政府发展光电产业的强烈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的集聚。 政府在光电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所承担的推动作用是由光电产业本身高技术、高投资的特征决定的,特别是对于产业的发展初期,政府所承担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因此,这种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光电产业的空间演变。 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将逐步呈现一定的差异化 在产业聚集的过程当中,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将逐渐形成一定的差异化,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重点将会有所侧重。随着国家对产业统筹规划的重视,未来光电产业的布局也将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导读】EE Times报导,数位电视IC设计大厂博通(Broadcom Corp.)已自9月19日起陆续关闭位于加拿大、中国大陆以及美国的数位电视(DTV)晶片部门办公室,包括多伦多逾100名DTV工程师、行销人员以及宾州Yardley逾30名员工均已遭解雇。 摘要: EE Times报导,数位电视IC设计大厂博通(Broadcom Corp.)已自9月19日起陆续关闭位于加拿大、中国大陆以及美国的数位电视(DTV)晶片部门办公室,包括多伦多逾100名DTV工程师、行销人员以及宾州Yardley逾30名员工均已遭解雇。关键字: 数位电视, 晶片 EE Times报导,数位电视IC设计大厂博通(Broadcom Corp.)已自9月19日起陆续关闭位于加拿大、中国大陆以及美国的数位电视(DTV)晶片部门办公室,包括多伦多逾100名DTV工程师、行销人员以及宾州Yardley逾30名员工均已遭解雇。 产业消息人士透露,博通内部文件显示该公司计划退出DTV、蓝光播放机事业。报导指出,KY晨星(3697)、联发科(2454)在中低阶电视IC市场持续攻城掠地导致博通节节败退。另一方面,博通在高阶市场则是不敌日本、南韩厂商。博通是在2008年接手超微(AMD)DTV晶片部门。 chinaaet.com部落格指出,LG、兆赫(2485)、Vestel为博通DTV主要客户。 根据科技研调机构IC Insights发表的研究报告,博通是2010年全球第二大IC设计公司,当年营收年增率达54%。
【导读】随着诺基亚逐渐陷入困境,加之苹果和三星等新兴厂商采取了自给自足的策略,导致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重要芯片供应商生存维艰,并有可能重塑全球智能手机供应链格局。 摘要: 随着诺基亚逐渐陷入困境,加之苹果和三星等新兴厂商采取了自给自足的策略,导致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重要芯片供应商生存维艰,并有可能重塑全球智能手机供应链格局。关键字: 德州仪器, 芯片, 智能手机, 意法半导体 随着诺基亚逐渐陷入困境,加之苹果和三星等新兴厂商采取了自给自足的策略,导致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重要芯片供应商生存维艰,并有可能重塑全球智能手机供应链格局。 重创上游芯片供应商 芯片供应商面临的最新危机进一步表明,在消费者的兴趣从功能型手机向智能手机转移的过程中,传统科技巨头的地位正在被颠覆,而波及的领域也不仅仅限于终端设备制造行业。 例如,当芯片制造商努力从这家业绩迅速下滑的欧洲手机巨头中抽身出来之时,他们却发现,诺基亚之外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这是因为苹果和三星这两家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已经采取了自给自足的芯片供应模式,完全掌控了自家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流程。 意法半导体高级执行副总裁兼公司战略主管菲利普·兰比奈特在谈到诺基亚时说:“我们早就知道他们在走下坡路,但没想到会这么糟糕。” 通过与爱立信的合资公司意法爱立信,意法半导体成为了诺基亚的手机芯片供应商。意法半导体今年7月末表示,作为合资公司的一部分,其无线部门第二季度实现销售额3.47亿美元,同比下滑34%,实现营业亏损1.02亿美元。 德州仪器同样因为诺基亚而困境重重。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测算,该公司去年有85%的应用处理器出货量都供应给了诺基亚,约占所有塞班手机的92.7%。该公司在一次电话会议上下调了第二财季的销售额指导预期,并将责任全部归咎于诺基亚。其第二财季利润也下滑了13%。 搅乱行业现有格局 遭受冲击的不仅仅是诺基亚的供应商。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的崛起已经导致加拿大RIM等其他手机厂商纷纷陷入困境,该公司今年7月裁员2000人,并对管理层进行了重组。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Marvell Technology今年第一财季的应用处理器超过73%卖给了RIM。但该公司今年8月称,其第二财季利润同比下滑了12.7%。 惠普去年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手机厂商Palm及其操作系统webOS。但该公司上月却宣布,将停止生产webOS设备。这意味着德州仪器和高通将失去一项业务,因为webOS设备的芯片一直都由这两家企业供应。 智能手机的疯狂已经导致高通和英特尔等多数大型供应商加大了对应用处理器和其他电子元器件的投资。应用处理器可以帮助智能手机运行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 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作为曾经的应用处理器市场领导者,德州仪器今年第一季度在该市场的收入份额仅为19.2%,远低于去年的34.5%,这主要是因为对诺基亚的过度依赖。相比而言,为多家Android手机厂商供应应用处理器的高通如今则独占鳌头,第一季度的收入份额高达46.9%,高于去年同期的34.1%。 寻找新机遇谋求突围 由于成熟客户的业绩下滑,加之为苹果和三星供应芯片的机会不大,这些芯片供应商开始通过HTC等新兴企业寻求增长。 诺基亚转用微软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也有望给这些企业带来新的机遇,该公司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首批Windows Phone手机。诺基亚曾经表示,首批Windows Phone手机将采用高通芯片,但该公司仍在与其他供应商就未来的手机展开谈判。 企业越来越希望将相同的芯片设计应用于不同的设备,例如电视机、媒体播放器、机顶盒和笔记本,但这却会使竞争更为激烈,并进一步打压价格。这种压力已经引发了一些并购,包括英特尔去年斥资14亿美元对英飞凌无线业务的收购。 德州仪器高管格雷格·德拉吉上月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当前的困境表明该公司对Android操作系统的巨额投资是正确的。该公司还在着眼于智能手机之外的新设备和应用市场,包括视频播放器、电子阅读器以及商务设备。 意法半导体称,受到诺基亚的影响,该公司已经暂时关闭了部分欧洲工厂。此举将降低公司的毛利率。该公司还在努力借助各种产品来弥补诺基亚带来的损失,包括无线产品以及其他产品。与此同时,其合资公司意法爱立信也于今年6月宣布,将在全球裁员500人,到2012年底压缩1.2亿美元成本。
【导读】商业史上最强大的“互补性”联盟Wintel终于要瓦解了。9月13日,专攻移动互联网的芯片商ARM宣布与微软合作,与此同时失意者英特尔也宣布牵手谷歌。新的芯片之战将为我们带来智能电视、超极本等更新更炫的应用。背后则是英特尔与ARM重组IT格局的恶战。 摘要: 商业史上最强大的“互补性”联盟Wintel终于要瓦解了。9月13日,专攻移动互联网的芯片商ARM宣布与微软合作,与此同时失意者英特尔也宣布牵手谷歌。新的芯片之战将为我们带来智能电视、超极本等更新更炫的应用。背后则是英特尔与ARM重组IT格局的恶战。 关键字: 英特尔, 处理器芯片, 笔记本电脑, 智能手机, Android 商业史上最强大的“互补性”联盟Wintel终于要瓦解了。9月13日,专攻移动互联网的芯片商ARM宣布与微软合作,与此同时失意者英特尔也宣布牵手谷歌。新的芯片之战将为我们带来智能电视、超极本等更新更炫的应用。背后则是英特尔与ARM重组IT格局的恶战。 最精彩的商业战争正在上演:一家年营业额6亿多美元的“小公司”把另一家年营业额高达430亿美元的巨头逼得举步维艰,而后者的反击刚刚开始。 巨头的名字众所周知,它叫英特尔,总部位于硅谷腹地圣克拉拉。而那家“小公司”叫ARM(AdvancedRISCMicroprocessors),总部在伦敦近郊的剑桥。 芯片大战 它们是两个规模悬殊、模式迥异的半导体玩家:英特尔成立于1968年,1991年它启动了影响PC行业长达20年的“IntelInside”计划,而那时ARM才刚从实验室里诞生。在链条复杂的半导体行业,英特尔几乎扮演了所有玩家的角色—从芯片架构到芯片设计,再到生产制造与营销,它为此在全球雇佣超过10万名员工。ARM只有2000多人,除了提供芯片架构的研发并把它授权给芯片设计厂商之外,它什么也不做。 三年前,英特尔图谋杀回智能手机市场,这场战争就爆发了。它们的战争正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数字生活。处理器芯片是每一部数字消费品的心脏—包括每个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设备和游戏机,甚至客厅里的数字电视。 最近的一次也是最激烈的一次战役,爆发在加利福尼亚州,两个战场相隔120英里。 9月13日,旧金山莫斯康尼会议中心,英特尔开发者论坛(IDF)。主题演讲结束之际,英特尔CEO欧德宁(PaulOtellni)突然邀请谷歌负责移动产品的高级副总裁安迪·鲁宾(AndyRubin)上台。安迪·鲁宾称,Android操作系统将全面为英特尔的芯片架构进行优化。而欧德宁宣布:第一部采用了英特尔架构和凌动(Atom)芯片组的Android智能手机,会在2012年1月问世。 安迪·鲁宾很快消失了,在台上前后呆了不到3分钟。对他来说,支持英特尔架构与支持ARM架构并没什么不同。而对英特尔来说,这确实是件大事:它在10年前曾经是ARM授权的厂商,也有一个智能手机芯片部门,因为业绩不佳在2006年把它卖给了Marvell。2008年它想再度杀回智能手机市场,并在智能手机芯片上沿用自己在PC上使用了超过20年的X86架构(英特尔架构),但是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手机制造商都拒绝它。三年来,它在这个市场上可谓一无所获。 现在它终于有了谷歌的支持。“现在我唯一可以说的是,第一部采用英特尔架构的智能手机将是Android手机。”欧德宁在旧金山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拒绝透露更多关于这部智能手机的生产商和出货量等更多的细节。值得一提的是,欧德宁也是谷歌董事会成员。 几乎同一时间,向南120英里,洛杉矶郊外的阿纳海姆(Anaheim),英特尔的“盟友”微软在举行另一场“BUILD全球开发者大会”,发布了微软内部号称“划时代”的操作系统Windows8。微软Windows和WindowsLive部门总裁史蒂芬·希诺夫斯基(StevenSinofsky)在主题演讲中声称:“Windows8将让人们从芯片和用户体验上重新想象操作系统。”采用了高通、Nvidia和德州仪器等芯片的个人电脑和平板设备纷纷在这次大会上登场。 而无论高通、Nvidia还是德州仪器,它们的背后都是ARM—这些公司的芯片设计和开发都通过ARM的技术授权实现。ARM提供了芯片内核的原始技术,各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设计与再开发。尤其是高通,它是代表ARM阵营冲在最前端对抗英特尔的玩家,年收入已突破160亿美元。这次它把Snapdragon处理器应用在了Windows8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上,并内置了Gobi网络模块,第一次让电脑不再需要网线和无线局域网信号,就可以通过3G/4G技术接入互联网。 20多年来,PC阵营还从没容忍过一个英特尔架构之外的入侵者—即便英特尔的对手AMD,也是通过与英特尔的X86架构交叉授权协议才得以在场立足。但这次,挑战是真的来了。 它背后隐藏着一场更复杂的恩怨:ARM居然抢走了英特尔20多年来最密切的盟友微软,让微软打通了Windows在个人电脑、平板设备和智能手机上的疆界。这让英特尔对微软来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原本就不重要了,因为英特尔和微软的“联盟”(Wintel)是PC时代的产物。科技界一直流传着“安迪-比尔定律”的说法:安迪·格鲁夫(前英特尔CEO)一旦时隔18个月推出一种新型芯片产品,比尔·盖茨(微软前CEO)就会及时升级Windows,吸收新型芯片的高性能。它带来了两个结果:首先是从图形计算到网络浏览,再到搜索引擎和视频浏览的体验飞跃;其次是所有的PC厂商被剥夺了个性和灵魂,成了装着微处理器和Windows系统的机器盒子。 格鲁夫和盖茨,这两位著名的商人在1996年有过一场公开的对话。盖茨对格鲁夫说:“其实我们并没有任何排他性的合作关系,如果明天有人走进微软,说他们有一种更快、更便宜的微处理器……”格鲁夫马上打断盖茨:“哦,其实你们这样做过,你们试过别人的芯片,但失败了。” 格鲁夫还批评微软的防御心太强,一点小小的分歧也会招致他们强烈的感性反应,而阻止了创造性的探讨。“但在合作了15年之后,我们已知道,这些会像风一样吹过。”[!--empirenews.page--] 现在,又一个15年过去了,分歧和矛盾不再像风一样被吹过。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它抛弃了鼠标与界面的互动方式,改用手指和触摸屏,它甚至在大部分时间牺牲了实体键盘。现在,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速已超过PC,而平板电脑也迎头赶上,它们通常能替代一部笔记本电脑的大部分功能,且完全采用的是ARM授权的芯片厂商。 而微软与诺基亚的联盟已在智能手机市场形成独立于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的“第三个生态系统”,它也在试图推出更多基于Windows的平板电脑—看上去它比英特尔更愿意切断PC的脐带。而当ARM架构的芯片组带来的更低功耗可以轻松让一部笔记本电脑待机时间长达3天之后,它索性连笔记本芯片也换成ARM授权厂商的了。 这严重地刺激了英特尔。今年1月,微软CEO鲍尔默就在国际消费电子展的主题演讲中宣布Windows8将推出支持ARM处理器的版本。欧德宁随即公开表示:ARM支持的版本不可能兼容现有的Windows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微软必须重新编译针对ARM版本的一系列工具的代码—包括Office办公软件和一系列微软的产品。而作为一个熟悉了Windows传统界面的用户,当你购买了一台高通或Nvidia芯片的笔记本电脑的时候,你会觉得它的Windows系统无论界面设计、应用程序还是游戏体验,和过去到处都不一样。 “我们不会让对方的版本兼容我们的应用程序,这辈子想都别想!”负责软件业务的英特尔高级副总裁詹瑞妮(ReneeJames)放出狠话。支持她这么说的,仍然是英特尔在X86架构上拥有的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但这让微软和程序开发者都很为难。早在英特尔年初作出“不兼容”决定的时候,微软曾公开发表声明称:“我们认为英特尔的表态从事实和道理上都是有错误的,”但现在微软Windows部门总裁希诺夫斯基也澄清:X86程序的确不能兼容在ARM平台上。 在Windows8平台上,微软开发了一个风格颇接近WindowsPhone的Metro界面—它让你的电脑屏幕和WindowsPhone色彩鲜艳的“九宫格”几乎一模一样。但希诺夫斯基不无所指地说:Metro平台上的应用程序价值定位就是减少能耗,因此更适合ARM平台;尽管也支持X86架构,但他还是担心X86版本的应用并不关心省电问题。 这个说法戳中了英特尔的痛处。在计算性能的跃迁变得不那么重要之后,英特尔开始越来越纠结于计算性能与功耗之间的平衡问题。要知道,ARM入侵平板电脑甚至笔记本电脑市场,比英特尔进攻智能手机似乎进展顺畅得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无论制造商还是大部分消费者都宁愿容忍稍微慢一点的速度(事实上它已经足够快了),也不能容忍隆隆的风扇声、燥热的主机以及不到5个小时的电池续航能力。 所以战争进行到此,ARM居然略胜一筹。 英特尔3年来一直试图降低芯片的功耗,使它更适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2010年初,它推出了基于凌动的智能手机平台Moorestown,声称将功耗降低了90%,此外还推出了一款LG代工的5寸屏智能手机,但那款手机后来并没有上市。 “英特尔进入手机市场,那就不是它对抗ARM的问题,而是它要对抗整个ARM的合作伙伴,包括高通、德州仪器、Nvidia、飞思卡尔和联发科等等,都会是它的对手。”ARM全球总裁都铎·布朗(TutorBrown)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英特尔控制了一切,会让所有产品都变成一样的,厂商很难有更多创新,当然你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给产品做外壳。” 而ARM全球CEO沃伦·伊斯特(WarrenEast)在英特尔2010年发布Moorestown平台的时候就表示:尽管英特尔一直致力于缩小与ARM在移动领域的差距,但这需要时间,而且为了让设备厂商转换架构,英特尔必须保证它的产品提供的价值超过转换架构所需的成本代价。 这让英特尔的高管非常不爽。“我认为他应该去补习数学,”负责英特尔智能手机的高级副总裁阿南德(AnandChandrasekher)说。1个多月后,采用ARM架构开发智能手机芯片的Nvidia公司CEO黄仁勋(Jen-HsunHuang)也将英特尔的Moorestown平台比喻为“一头大象。”;阿南德还是那句回应:“回去补习数学吧!” 一年后,希望所有ARM支持者都去补习数学的阿南德离开了英特尔。几个月后,欧德宁宣布了与谷歌的合作—既然Android是全球手机制造商都最青睐的平台,那么借助谷歌的实力影响制造商与开发者,倒像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这是不是说英特尔已经解决了功耗问题?至少看上去它在这么做。几个月前,英特尔发布了3D栅极晶体管的新技术,它改变了现在的半导体芯片结构,能让电流从不同的空间位置通过晶体管—也就是说,它会进一步减少晶体管的体积,提高芯片的运算速度,并大幅降低功耗。它将采用22纳米的制程,被用在下一代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凌动平台(Atom)上,也会被用于其它计算设备的酷睿(Core)平台。 “英特尔非常依赖制程工艺技术,比如22纳米的3D芯片,这会让它们的产品与我们形成竞争。”ARM全球总裁布朗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英特尔不断在向前推进制程工艺的发展,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我们并不觉得这样的优势是它所独有的,在速度上它只比我们领先一点点。” 而英特尔需要做的另一件事是守住自己的PC阵地。这并不一定是个明智的做法,至少ARM高层管理者并不觉得进入PC市场是一件重要的事。“PC领域每年的出货量跟我们ARM每年的出货量比起来差得很远。2010年我们合作伙伴的出货量是60亿,而PC芯片出货量只有几亿。”伊斯特说。 但这对英特尔很重要—甚至比快速取得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更重要,这是它眼下大部分现金流的来源。更何况,即便再不重要,高通等公司也已经打着ARM的旗号闯进来了。 英特尔启动了紧急计划。今年6月台北国际电脑展上,英特尔全球执行副总裁马宏升(SeanMaloney)的主题演讲上,首次公布了英特尔的一个新产品形态:超极本(Ultrabook)。 “超极本是传统笔记本电脑的演进,”英特尔负责移动计算产品的高级副总裁邓慕理(MoolyEden)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你不能只把它看成是更薄和耗电更少的笔记本电脑,它是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我们认为它会是主流。” 目前看到的“超极本”已包含了东芝、华硕和联想等主流PC厂商的产品。它们看上去和目前的笔记本电脑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更轻更薄。“这只是超极本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它可以同时有键盘和触屏,当你把屏幕立起来的时候,它就是一部带有键盘的笔记本,把屏幕关上它就会变成一台超薄的触屏平板电脑;到了第三个阶段,键盘甚至可以卸下来,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再装上它。”邓慕理说。[!--empirenews.page--] 也就是说,英特尔希望用“超极本”解决两个问题:首先它要让人们不再那么讨厌PC,把它变得更轻薄易用;然后用它来分流平板电脑目前不断增加的用户。 “如果我用平板换你的笔记本,你跟我换吗?”邓慕理反问记者。他说“超极本”并不是下一款平板电脑,而是一款不断演进的计算设备,拥有不超过13英寸大小的屏幕、比MacbookAir更轻薄的体积,触控与键盘操作切换,具备自由添加和下载应用程序等功能。 英特尔试图说服合作伙伴和客户们相信,PC市场仍然在增长,同时在掩藏对平板电脑的野心。“我们知道它们正在努力,但是你可以看到,那边有几百台ARM架构的平板电脑,英特尔架构的不到10台。”6月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上,ARM执行副总裁伊安·德鲁(IanDrew)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而在英特尔的计划中,“超极本”的终极形态将是一台极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与一部平板电脑的合体。 “2013年Hassler平台将会完成超极本的演进。”邓慕理说。不过他认为在2012年全球就至少会有40%的笔记本过渡为超极本。 但现在的超极本看上去并不十分诱人。英特尔原本计划在2012年推出3D芯片组平台IvyBridge的时候发布超极本,但由于平板电脑来势汹汹,英特尔短期内无法推出比ARMCortex9功耗更低的处理器,加上微软转投ARM阵营,所以提前发布了超极本计划。 本质上,超极本仍是英特尔驱动PC制造商的产物,但它已和过去大有不同。尽管邓慕理坚称微软仍然是英特尔重要的合作伙伴,目前的超极本也采用了最新的Windows8操作系统,但他对《第一财经周刊》透露:英特尔的芯片组开发现在已转向为不同的操作系统提供支持,“它可以是Android、Chrome、MeeGo甚至是WebOS和Linux,我们把选择权交给制造商和用户,它们愿意用哪个操作系统就用哪个,我们就会配合。” 当超极本越来越像一部平板电脑之后,其实你很容易想象,制造商和用户更青睐什么操作系统。 英特尔与微软的联盟注定没法走到“后PC时代”,但超极本显然是英特尔从PC时代过渡到后PC时代最平稳的跳板。它为此下了巨大的赌注。8月,英特尔宣布成立3亿美元超极本基金,扶持全球范围的元器件厂商、设计商和制造商,为超极本提供最顶级的设计。 “这些基金可能会被花到中国内地和台湾去。”邓慕理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因为中国内地和台湾的精密制造商资源相当丰富。只要厂商能提出优化超极本的方案,比如把它的外壳做得更轻薄,降低屏幕的耗电率,增强用户界面交互的体验等,都可以从英特尔的3亿美元中获得资助。 那些能帮助英特尔把超极本成本降下来的公司更容易获得这笔资金。现在一部超级本的售价维持在1000美元上下。“未来肯定在1000美元以下,这毫无疑问!”邓慕理说。 ARM高管表示这种投入对ARM是无法承受的支出。“我们从来不试图定义一款产品,我们只是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路线图,英特尔认为能够以1000美元这样的价位销售所谓超极本的产品,但是你可以看到在市场上面类似iPad这样的产品只要几百美元。”ARM总裁布朗说。 图穷匕见后,双方都少不了风凉话和口水。在两者已经难以化解的仇怨当中,还有两个通向未来的战场。 其一是智能电视,这对任何玩家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2010年初,英特尔联合谷歌、索尼和罗技等公司发布了第一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目前三星和LG的Android智能电视也已投入市场,微软也有类似的准备。 但很快传出消息称ARM也要进军智能电视领域。“我没法给你具体的时间,我只想说我们确实有类似的计划。”布朗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我们在这个领域显然有更多的经验。”英特尔负责智能电视和数字家庭的副总裁埃里克·豪格(ErikHugger)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过去英特尔也有数字家庭计划,但那时他们总觉得应该以PC为中心,现在不一样了,即便智能电视也并不是数字家庭设备的中心,用户才是中心。” “目前为止我们没看到他们有一点作为。”他评价ARM对智能电视市场的企图。 不过要小心提防苹果。这是一家和英特尔关系疏远的公司。尽管乔布斯和英特尔全球执行副总裁马宏升(SeanMaloney)是帕洛阿图的邻居,他们分别因为胰腺癌和中风病休在家并互相鼓励,但苹果对英特尔的态度始终若即若离。它直到2006年才在Macbook产品系列全面引入英特尔架构的处理器,且坚持不加入英特尔的营销计划,拒绝英特尔在它的机器上贴那些花花绿绿的标签。近期传闻,苹果准备在未来的Macbook系列也全面替换成ARM架构,而在智能电视领域,为了与iPhone和iPad连接成为一个整体,ARM架构似乎一直是它的首选。 另一个战场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云计算的兴起帮了英特尔的大忙—它们需要消耗更多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这些服务器几乎都需要英特尔的芯片。尽管PC出货量增长日趋下滑,但英特尔服务器处理器的生意越做越好。 ARM不会放弃任何一块英特尔的应许之地。就像它的宣传语“ArchitectureForDigitalWorld”描述的那样,它的野心在整个数字世界。尽管布朗说在服务器领域ARM可能需要再花至少两年的时间才能推出成熟产品。ARM旨在将CPU(中央处理器)和GPU(图形处理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元,甚至用GPU取代CPU进行独立运算—这样就绕开了英特尔在CPU领域的优势。目前,Nvidia已经在GPU计算方面有所突破,并推出了适合大型企业服务器的Tesla芯片产品序列。 这也是英特尔忌惮的。它试图通过服务器处理器与软件安全解决方案形成新一代屏障。“我们收购了McAfee,就有了一个从芯片到软件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这是那些大型客户在云计算上最需要的。”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高密度计算总经理JasonWaxman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是一场移动互联网时代狭路相逢的战争。时代似乎暂时在眷顾ARM和它的授权伙伴们,但也不要忘记英特尔在26年前的那一刻。那时英特尔正遭遇困境,格鲁夫问当时的CEO戈登·摩尔:“如果我们被董事会赶走了,新的CEO会做什么?”他们得出一个答案,然后对自己说,为什么我们不自己走出旋转门,再走回来?他们这样做了,这就是英特尔放弃存储芯片,转入CPU的转型,几十年的成功由此开端。 一切仍没有答案,唯有让战争继续。
【导读】目前,“第四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报名已接近尾声,欢迎您积极报名参加由主办的亚太区规模最大的LED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赢取主办方提供的1、2、3等奖项和会议精美礼品! 摘要: 目前,“第四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报名已接近尾声,欢迎您积极报名参加由主办的亚太区规模最大的LED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赢取主办方提供的1、2、3等奖项和会议精美礼品!关键字: LED照明, 集成电路, 驱动技术, 研讨会,士兰微,美芯晟 目前,在政府刺激措施的推动下,$LED照明前景一片大好。作为LED灯具中至关重要的器件——LED驱动IC,目前国内大都采用传统的DC/DC降压、升压恒流的模式,和由PWM控制器组成的恒流源电路。未来,随着照明应用领域的扩展,LED驱动IC正在向中高级和高度集成、多芯片封装(CMC)技术方向发展。 10月20—21日,国内从事模拟及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设计的知名厂商$美芯晟科技有限公司,将参加“第四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届时将由程宝洪博士为大家带来《LED照明驱动解决方案》。据介绍,本次方案将介绍美芯晟科技自主研发的LED照明驱动产品系列:AC-DC系列、DC-DC系列以及背光照明系列产品,其中重点介绍最新一款产品MT7930,这是一款高PFC(高于0.9)、高效率,高精度(电流精度±2%)、隔离式AC-DC LED照明驱动,输入电压宽(85VAC-265VAC)...关注LED照明驱动新品的工程师不要错过难得机会! 此外,杭州士兰微电子作为一家国内上市企业,其在LED照明领域的投入一直是不遗余力的;针对主办的“第四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 $士兰微电子将派出公司具有实力的产品应用工程经理蔡拥军 ,带来《LED照明驱动电源解决方案》。蔡先生将重点介绍公司LED照明驱动电源的相关产品及方案。AC/DC驱动产品包括: SD6856,SD6857,SD6858。其中,SD6856为一款原边控制输出电流的控制器;SD6857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PFC功能;SD6858又在前两者基础上增加兼容可控硅调光功能。在PFC控制芯片系列中,将重点介绍SD7529LV。SD7529LV具有卓越的输出短路保护功能,不需要外加任何附加电路,特别适合用在单级PFC方案的场合。DC/DC LED驱动器包括:SD42528,SD42560,SD42530等。SD42528为60V/1A大功率BUCK型LED驱动器;SD42530为四路输出LED驱动器,特点是输出滤波器可以共用同一个磁芯;SD42560为BUCK-BOOST型LED驱动器。 目前,“第四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报名已接近尾声,欢迎您积极报名参加由主办的亚太区规模最大的LED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赢取主办方提供的1、2、3等奖项和会议精美礼品! 报名电话:86-20-37880732(直线)叶小姐 FAX:86-20-37880701 E-mail:mg@big-bit.com 活动官方网:http://www.globalsca.com/HDBD/led_4j/entries.html 往届LED研讨会签到处盛况
【导读】美高森美公司和为广泛的通讯和Zarlink半导体公司宣布,两家公司开始讨论达成支持协议,依据协议,美高森美通过一个全资控股子公司(“要约人”),将修改其现有的报价,对Zarlink所有已发行和流通的普通股(“股票”)和2012年9月30日到期的6%无担保、次级可转换债券(“债券”)提高报价19%,新收购价为每股3.98加元现金,而每1,000加元本金债券的收购价则为1,624.49加元现金并加上直 摘要: 美高森美公司和为广泛的通讯和Zarlink半导体公司宣布,两家公司开始讨论达成支持协议,依据协议,美高森美通过一个全资控股子公司(“要约人”),将修改其现有的报价,对Zarlink所有已发行和流通的普通股(“股票”)和2012年9月30日到期的6%无担保、次级可转换债券(“债券”)提高报价19%,新收购价为每股3.98加元现金,而每1,000加元本金债券的收购价则为1,624.49加元现金并加上直至债券到期日的未支付利息(“修订报价”)。 关键字: 美高森, 半导体, Zarlink 美高森美公司和为广泛的通讯和Zarlink半导体公司宣布,两家公司开始讨论达成支持协议,依据协议,美高森美通过一个全资控股子公司(“要约人”),将修改其现有的报价,对Zarlink所有已发行和流通的普通股(“股票”)和2012年9月30日到期的6%无担保、次级可转换债券(“债券”)提高报价19%,新收购价为每股3.98加元现金,而每1,000加元本金债券的收购价则为1,624.49加元现金并加上直至债券到期日的未支付利息(“修订报价”)。 Zarlink董事会从其财务顾问RBC Capital Markets和Canaccord Genuity Corp接获正面意见后,一致确定此报价对于其股东和债券持有人是公平的,而支持和推进该报价的实施符合公司的最大利益,并且批准了报价,建议Zarlink股东和债券持有人按修订后的报价转让他们的股份和债券。 这项收购的总交易金额接近5.25亿美元,Zarlink的当前现金结余净值为1.07亿美元。修订的报价显示了在2011年7月19日美高森美提出收购Zarlink的最初公告之前,TSX股票收盘价上67% 的溢价和在当日TSX债券收盘价上48% 的溢价。修订报价下的对价表示2011年9月21日(公告前的最后交易日)TSX股票收盘价上15% 的溢价和TSX债券收盘价上15% 的溢价。 美高森美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mes J. Peterson表示:“Zarlink能够加入到Microsemi大家庭中,并且在友好的基础上进行交易,我们为此感到兴奋。两家企业进入交易过程,而且工作尽职,使我们确认两家公司有着可信的战略协调性。而且,Zarlink的基本面、技术能力、产品发展蓝图和收益增长机会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通过将美高森美的规模和准则引入这一重要资产中,我们期待可以为股东带来显著的回报。” Zarlink董事会主席Adam Chowaniec指出:“在仔细考虑战略选择、冗长谈判并从财务顾问接获两项公平意见后,Zarlink董事会一致建议股东和债券持有人按美高森美修订的报价转让他们的股份和债券。” 美高森美认为此交易将立即增加在协同增效前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的每股收益(non-GAAP EPS),基于当前设想,美高森美预计截止2012年的首个完整财政年度的non-GAAP EPS可增加0.24至0.26美元,更多细节将在完成收购后发布。 美高森美预计在九月结束的第三季度的净销售额将继续增长3%至5%。到本日为止,美高森美对于先前发布的2011年第四财政季度指引中的0.52至0.54美元的每股non-GAAP稀释收益表示乐观。
【导读】电视与机顶盒芯片供应商Trident Microsystems宣布将裁员275人,以降低财务收支平衡门槛。该公司目前员工总数为1,275人,表示将裁减的职务将包括所有业务部门,预计于2012年初展开,这也是该公司振衰起敝的重要步骤。 摘要: 电视与机顶盒芯片供应商Trident Microsystems宣布将裁员275人,以降低财务收支平衡门槛。该公司目前员工总数为1,275人,表示将裁减的职务将包括所有业务部门,预计于2012年初展开,这也是该公司振衰起敝的重要步骤。关键字: 机顶盒芯片, 恩智浦, 芯片 电视与机顶盒芯片供应商Trident Microsystems宣布将裁员275人,以降低财务收支平衡门槛。该公司目前员工总数为1,275人,表示将裁减的职务将包括所有业务部门,预计于2012年初展开,这也是该公司振衰起敝的重要步骤。 Trident预期,藉由此裁员与其他成本削减策略,一年可为该公司节省4,000万~4,800万美元的成本,并可将其年度营收的EBITDA损益平衡水准降低至3.4亿美元至3.6亿美元。Trident预估,此组织重整计划费用在800万到1,000万美元之间,其中有200万美元将显现于9月30日截止的财季。 “着眼于新设计案正进入量产,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疲软,我们正在采取果断的行动,为Trident迈向2012年的成功争取更有利的位置;”Trident执行长Bami Bastani表示。在两年前,恩智浦半导体( NXP )将电视与机顶盒芯片业务转让给Trident,代价是后者的六成股份,但目前不清楚恩智浦手上所持有的Trident股票比例。
【导读】创意电子在今年7月便宣布该公司已经获得了ARMIP的大范围授权,其中包括Cortex处理器以及MaliGPU核心等授权,这些专利将特别适用于入门级智能手机以及廉价的平板电脑、高品质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的相关生产和应用。 摘要: 创意电子在今年7月便宣布该公司已经获得了ARMIP的大范围授权,其中包括Cortex处理器以及MaliGPU核心等授权,这些专利将特别适用于入门级智能手机以及廉价的平板电脑、高品质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的相关生产和应用。 关键字: 半导体制造商, iOS操作系统, ARMIP 台湾地区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TSMC)今天已经派出了一行60人的团队前往美国硅谷与苹果进行接洽。该出访团队中包括了多位来自台积电的合作公司创意电子(GlobalUnichip)的多位IC产品设计专家。根据一位行业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双方洽谈的内容主要将是讨论苹果下一代A系列芯片的设计和代工事宜,此外还将讨论包括台积电的最新28nm生产工艺的产量以及相关技术问题。 目前台积电拒绝对此消息做出评论,仅称这是属于商业机密不便透露。 据该消息人士指出,此次台积电与创意电子组团访问苹果,是为了确保两家公司能够与苹果展开通力合作,台积电此前已经承诺将会通过其28nm生产线为苹果提供运行最新版iOS操作系统的设备所必需的新一代芯片,并且能够确保获得ARMIP的授权,以防止侵权纠纷事件的发生。 创意电子在今年7月便宣布该公司已经获得了ARMIP的大范围授权,其中包括Cortex处理器以及MaliGPU核心等授权,这些专利将特别适用于入门级智能手机以及廉价的平板电脑、高品质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的相关生产和应用。 此前曾经有行业内部人士放出消息指称苹果已经和台积电签署了代工合作伙伴协议,而创意电子也表示将会积极协助台积电一同对印刷电路板进行设计,并共同为苹果开发新一代的处理器。
【导读】欧司朗光电半导体首席执行官 Aldo Kamper 对新任命如此表示,“Frank Tillner 是我们公司首席营运官一职的理想人选。由于其行业经验丰富,他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管理专长能应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各种工艺的需求,正符合这一关键职位的所有前提要求。” 摘要: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首席执行官 Aldo Kamper 对新任命如此表示,“Frank Tillner 是我们公司首席营运官一职的理想人选。由于其行业经验丰富,他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管理专长能应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各种工艺的需求,正符合这一关键职位的所有前提要求。” 关键字: LED生产, 工艺, 技术开发, 营销, 物流 二零一一年十月四日 -- 中国讯 - 2011年10月1日开始,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的高层管理团队将有新成员加入。出生于德国 Aachen 的 Frank Tillner(51岁)将在公司位于雷根斯堡的总部接任前任首席营运官 Elke Eckstein 的职位,负责德国雷根斯堡和马来西亚槟城的芯片和LED生产。Frank Tillner 拥有多年半导体工艺和生产方面的经验。此前他担任Conergy 公司高级副总裁。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首席执行官 Aldo Kamper 对新任命如此表示,“Frank Tillner 是我们公司首席营运官一职的理想人选。由于其行业经验丰富,他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管理专长能应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各种工艺的需求,正符合这一关键职位的所有前提要求。” Tillner的职业生涯是26年前在半导体行业开始的。他在物理工程专业学习之后,首份工作是在西门子(Siemens AG),担任半导体记忆体部门的光刻工艺工程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Tillner在公司担任了各种职位,包括在法国埃松省(Essonnes)工作6年。他也曾就职于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 GmbH)、英飞凌(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和奇梦达(Qimonda AG)等公司。不久之后他即有机会,在执行岗位展示自己的职业专长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在英飞凌安全移动解决方案部门担任首席营运官,在奇梦达担任生产和采购高级副总裁,以及在Conergy AG担任太阳能部件和全球大项目高级副总裁。由于在产品和技术开发、营销、物流、质量和财务等领域的专长,加上全球工厂的管理经验,Tillner拥有十分广博的经验,从整体角度看待人员和机构。 Frank Tillner 是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的新任首席营运官。 图片来源:欧司朗 http://www.osram-os.com/press Frank Tillner 简历 51岁,生于德国Aachen附近的Setterich 已婚,3个子女 1981 – 1985科隆应用技术大学物理工程专业 1985 – 1989西门子公司(慕尼黑),半导体记忆体部门光刻工艺工程师 1989 – 1991德州仪器(德国Freising), CMOS和BICMOS逻辑工艺光刻工艺工程师 1992 – 1995西门子公司(法国埃松省),与IBM的一家合资企业,光刻高级经理 1995 – 1997西门子公司(法国埃松省),与IBM的一家合资企业,规划部总监 1997 – 2000英飞凌科技公司/西门子公司(慕尼黑),标准DRAM记忆体计划管理副总裁 2000 – 2003英飞凌科技公司(慕尼黑),汽车和工业部门微控制器副总裁兼总经理 2003 – 2004英飞凌科技公司(慕尼黑),英飞凌安全移动解决方案部门首席营运官 2004 – 2006英飞凌/奇梦达,奇梦达/英飞凌存储集团子公司Flash GmbH & Co. KG(德国德累斯顿)董事总经理 2006 – 2009奇梦达(慕尼黑),奇梦达生产和采购高级副总裁 2009 – 2010Conergy AG(德国汉堡),太阳能全球大项目副总裁 2010 – 至今:Conergy AG(德国汉堡),太阳能部件和全球大项目高级副总裁 2011年10月1日起,欧司朗光电半导体首席营运官 关于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公司 欧司朗是西门子工业部门的子公司,也是世界两大光源制造商之一,其子公司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德国雷根斯堡市)为其客户提供照明、传感器和可视化应用等方面的半导体技术解决方案。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在德国的雷根斯堡和马来西亚的槟城设有生产线,它的北美总部在美国加州桑尼维尔市,亚洲区的总部在香港,而在世界各地也设有分公司。 本文件并不构成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的任何要约或邀请。任何此类要约仅根据尚待德国金融监管局 (BaFin) 批准和发布的证券发售说明书发出。法律上要求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将仅包括在证券发售说明书中。 本文件中包括的信息并不用于直接或间接分发给美国(包括美国所有州的领地和属地或哥伦比亚特区),切不可分发给美国人(如经修订的《1933 年美国证券法》("证券法")的 S 规定中所定义)或在美国发行流通的出版物。本文件不构成在美国发售证券的要约。本公司证券没有也不会根据证券法登记,在没有登记或无登记豁免权的情况下不会在美国出售或发售。发行方并未打算在美国登记任何发售部分或在美国进行证券的公开发售。 本文件不构成在英国、加拿大、日本或澳大利亚发售证券的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