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将进军低端手机市场?传Nexus6用MTK芯片

    前几天曾有网友爆料称,谷歌六太子Nexus 6将破天荒使用联发科的MTK处理器。今天,又有台湾媒体曝出了相似信息。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称,Nexus 6采用的是64位的MTK处理器。从目前来看,有两个备选:1.5GHz的MT6732四核处理器、2.0GHz的MT6752八核处理器。消息称,为进一步提升64位处理器的性能,Nexus 6可能会装备更大的内存。 在搭载联发科处理器之后,谷歌嫡系的Nexus手机将迈入更低价市场。实际上,谷歌早已对此有所铺垫—Android 4.4对硬件的要求已经降低了很多,已经开始打起低廉、低价这张牌。

    半导体 手机市场 NEXUS MTK芯片 处理器

  • 高通骁龙602A车用娱乐芯片组Q1开始送样

    高通(Qualcomm)今年 4 月初在圣地牙哥登场的 QCT Tech Summit 技术高峰会,特别展示旗下最新技术与运用,除了针对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等行动装置推出的晶片组外,年初于 CES 2014 消费性电子展发表、主要针对汽车使用要求设计的娱乐晶片组 Snapdragon 602A 亦在此次活动中亮相,并以模拟车内娱乐系统的方式开放体验,配置两个萤幕且音频各自独立输出,可带给用户不同的体验。Snapdragon 602A 为 Krait 架构 1,5GHz 四核 CPU,搭载 Adreno 320 GPU,同时整合高通 Gobi 9x15 3G / 4G LTE 数据机模组,分别对应 3G 、4G 连网,并且支援 Qualcomm VIVE 双流双频 Wi-Fi 和蓝牙 4.0。Snapdragon 602A 能为车载系统带来 3D 影像显示、面部辨识、语音互动,甚至是手势操作等功能,可对应 Android、QNX 作业系统,而该产品也已于 2014 年第一季开始针对车用客户送样。▲主要针对汽车使用要求设计的娱乐晶片组 Snapdragon 602A,可对应 Android、QNX 作业系统,支援 App 使用体验,而该产品的推出也代表着高通从手机晶片跨入汽车联网市场的另一个全新阶段。▲Snapdragon 602A 能在车内多个萤幕进行影片播放,车内娱乐系统左萤幕为模拟前排驾驶座位,右萤幕为模拟后排乘客座位。▲Snapdragon 602A 公版 PCB,中间主要为 28nm 制程的 APQ8064,采用 Krait 架构 1,5GHz 四核 CPU、搭载 Adreno 320 GPU,一旁还有 2GB DDR3L-1066,32GB eMMC,另配置 SD 卡与 SIM 卡插槽以及 HDMI 输出与 USB 2.0 连接埠。▲Snapdragon 602A 同时整合高通 Gobi 9x15 3G / 4G LTE 数据机模组,可分别对应 3G 、4G 连网,并且支援 Qualcomm VIVE 双流双频 Wi-Fi 和蓝牙 4.0。

    半导体 芯片组 高通骁龙 3G SNAPDRAGON

  • 深圳将优先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企业

    4月26日将迎来第十四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而集成电路(IC)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记者昨日采访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主任周生明时获悉,深圳近期将出台促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方案,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将逐渐成为企业获得基金扶持和政府补贴的必要条件。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必要条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增长快,毛利率高,也有望得到国家重点扶持。而相比集成电路制造、封装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设计产业影响最大。” 周生明称,“据我们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深圳设计产业规模已达221亿元,超过上海和北京,所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深圳集成电路产业意义格外重大。”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周生明用考试作比方:如果不加强保护,就会像纵容考试作弊,企业偷*取巧,盗取专利盈利,不利于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发展,而只有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净化市场竞争秩序,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将逐渐成为企业获得基金扶持和政府补贴的必要条件。”周生明介绍说,“相关方案细节还在讨论中,但本次将从设计工具、软件、知识产权模块(IP)、 版图以及数据等方面,进行全面保护。”华为中兴:专利申请全国领先在深圳,主要的知识产权申请大户有华为海思半导体、中兴旗下中兴微电子以及朗科科技等。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统计显示,华为和中兴通讯总体分别以3625件和2156件,成为我国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量第一名和第二名。“中兴近些年申请数量很多,而华为侧重专利的有效性。未来评估企业我们综合考虑专利质量和数量。”周生明说。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国内竞争秩序,也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高级分析师周来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深圳不少白牌芯片厂商,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认证,难以进入看重知识产权的发达国家市场。“以全志、瑞星微这些芯片厂商为例,因为缺乏知识产权认证,本来有望打入美国这些发达国家市场的,现在只能局限在东南亚市场销售。” 周来平说。另外,周来平表示,从整个设计产业发展来看,IP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大,集成度也会越来越高,知识产权保护也是IC设计发展的前提条件。

    半导体 集成电路设计 芯片厂商 集成电路产业 IC

  • 触控IC业提前洗牌 台厂积极寻出路

    全球触控IC市场竞争愈益激烈,产业淘汰赛恐将提前开打,近期台系触控IC供应商纷采取市场多角化、产品多样化布局策略,包括敦泰合并旭曜抢进TDDI(Touch with Display Driver )芯片市场,义隆电忙着推出指纹识别芯片,扩大在平板电脑及智能型手机市场版图,禾瑞亚则新增笔触功能,希望扩大触控NB产品市占率。台系触控IC供应商不断寻求出路,希望能抵挡这几年来触控模组及芯片价格持续下滑颓势。 台系触控IC供应商表示,相较于过去,触控IC报价还可守稳在5美元以上,甚至一度冲到7~8美元天价,2013年起随着下游触控模组厂大量开出产能,加上触控供应链不断以市场最低价抢下新品 订单,使得NB触控IC价格一路下杀到2美元以内,智能型手机触控IC仅剩1美元,不到2年时间触控IC平均价格重挫50%,让厂商获利压力很大。 近期台系触控IC供应商除改用先进制程,采取低价封装方式降低成本外,亦试图将芯片解决方案扩大到触控IC领域以外,包括LCD驱动IC、光传感IC、指纹识别芯片、相关模拟IC及G-Sensor等芯片,希望透过产品组合销售方式,扩大与客户端合作关系。 目前包括敦泰、义隆电、禾瑞亚、矽创、奕力及伟诠电等台系触控IC供应商,在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及NB产品市场布局策略,纷已跨出触控IC领域,台系触控 IC设计业者指出,面对全球芯片大厂在手机、平板电脑及NB市场不断采用平台竞争策略,加高其他芯片厂进入市场障碍,要单靠触控IC打入客户供应链的难度 将非常高。 另外,联发科本身有投资汇顶科技,加上并入晨星半导体触控IC部门,其他两岸触控IC供应商营 运成长压力都不小,若厂商能有2颗以上芯片组合,并通过国内、外品牌大厂芯片平台认证,客户接受度将会提高,有助于芯片平均价格提早止跌,这亦使得各家触 控IC供应商纷加速产品线横向扩充,并提前引发触控IC产业整并动作。

    半导体 供应链 平板电脑 智能型 触控IC

  • 国产手机陷价格战困局

    国内手机厂商近一个月来用一款款高人气的话题手机产品,密集地轰炸着国内的手机市场。从中兴号称“两弹一星”的天机GrandSII、红牛V5、星星一号,到努比亚的X6,再到联想的黄金斗士S8,以及“不将就”的一加手机等,短短30天内,就有近十款手机新品奔向消费者。这不仅让一般消费者感到眼晕,就是手机圈里的人都觉得应接不暇。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占国内手机市场过半份额的低价手机一直是国内品牌的主要领地,但另一方面,低利润与强竞争也往往让国内企业苦不堪言。如今,随着电商渠道的壮大,一种新的千元手机——电商手机逐渐成为国内手机品牌角力的主战场,但它们同样面临着难以突破的困局。国产厂商“拼杀”千元以下市场事实上,从去年底开始,国内几家主要的手机厂商就开始了新一轮的价格拼杀。一时间,仅仅是千元以下的手机市场就挤进了太多的竞争者:酷派大神F1、华为荣耀3C、联想S8、红米note、TCL么么哒……这些手机们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关键词:联发科八核处理器、七八百元的价格、出众的硬件配置、主打电商的销售渠道,堪称“性价比神器”。“大家拼得太厉害了,这个价位段的产品利润空间已经被压至极低。”一位国产手机厂商内部人士抱怨道,这部分市场需求很大,千元以下的手机市场已经成为某些国产厂商业务的重中之重。电商让手机市场竞争更加惨烈从3G时代开始,在电信运营商的主导下,以低价格换高销量的产品运作模式就开始出现。不过,部分电商千元机一上市就不得不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相同的处理器,相近的价格,相似的配置,相仿的做工,就连宣传手法都如出一辙。“这都是从小米那里学来的。”一位一线手机厂商内部人士说,小米给国内手机行业带来了一个好的影响和一个坏的影响,好的是教会了传统的手机厂商原来手机还可以这样卖;坏的则是让整个行业都陷入一种越来越激烈的价格竞争。为何国内厂商钟情超高性价比产品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认为,主要是因为国内参与竞争的主体越来越多,而且基本上没有核心的竞争优势,于是价格成了为数不多的竞争手段。不过由于中国市场庞大的体量,国产厂商的低价产品虽然利润很低,但凭巨大的销量,还是能够获得利润活下去。“生存毕竟是第一位的。”项立刚说。纵观全球市场,能够做到利润率和销量都领先的厂商目前只有三星和苹果,其他坚持追求利润率的厂商,或者如诺基亚、摩托罗拉被市场所边缘化,或者如HTC、索尼,还在苦苦度日。反之,中国的本土厂商却凭借高销量低利润活了下来。

    半导体 国产手机 联想 手机市场 处理器

  • 富士康:今年出货4000万台Intel平板问题不大

    不久前Intel公布了其一季度平板出货量为500万台,引发了外界对于其今年能否完成4000万台出货目标的质疑。当时笔者也认为今年Intel很难完成此目标。不过近日笔者在与富士康相关人士交流时,对方表示对于Intel平板出货情况非常乐观。认为今年Intel完成4000万的平板出货目标问题不大。据介绍,4月份富士康已经接到了150万台的Intel平板的订单,但是由于部分原料缺货导致富士康暂时只能完成50-60万台的出货。目前主要出货比较大的Intel平板还是基于CloverTrail平台,这个平台目前周边元器件数量还是相对较多的,而现在相关的元器件比较缺货,这也使得部分此前没有多少备料的方案商比较痛苦。据说微步电子4月也接了不少订单,大概是3.5万左右,但是由于缺料,这个月可能连几K的货都交不出。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元器件缺料,貌似现在正在全球各个仓库在找些剩下的料。此前富士康有大量备料,很多已经早被富士康吃下。另一方面则是屏缺货,特别是7.85英寸的屏(微步主推的是7.85寸的CloverTrail版型)。微步还在等BOE的7.85英寸屏。而富士康由于有入股夏普,所以屏这块的资源倒是不缺,据相关人士透露,夏普的7.85英寸2048×1536视网膜屏都已经被富士康吃了几百万片。虽然现在上游原材料有些紧张,不过Intel也在积极的帮下面的方案商想办法。另外后续的BayTrail-T CR四核方案的V2版本,其元器件数量将会进一步精简,有望降低到600颗左右。同时对于相关原料以及PCB板的标准也将会有所降低,这将会减轻方案商受原料缺货情况的制约。据了解BayTail-T CR V2将会在6月左右开始出货,相关终端产品将会在7月左右量产。富士康方面认为随着后续制约Intel平板产能以及成本的因素的消除,今年Intel应该能够完成4000万的平板出货目标。对方表示,富士康今年Intel平板出货可能将会达到2000万台,而微步则可能会有1000万台左右,剩下其他的Intel方案商和工厂一起出个1000万台应该不是问题。显然富士康对于Intel平板的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不过有消息称下半年,Intel的补贴优惠政策将会进一步收紧,因为Intel不可能一直靠烧钱来刺激出货量,相信届时可能会影响到一部分厂商的积极性。

    半导体 富士康 Intel 元器件 平板

  • 最新全球半导体IP供应商排行榜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Gartner 的最新统计数据,Cadence Design Systems在 2013年跻身全球前四大半导体 IP供应商,主因是该公司在IP业务策略上改弦更张,并收购了Tensilica 与 Cosmic Circuits等公司;Cadence在2012年的Gartner的半导体IP供应商排行榜上还挤不进前十名。根据 Gartner 的统计,全球半导体IP市场在2013年成长了11.5%,市场规模24.5亿美元;其中处理器核心供应商 ARM 为市占率43.2%的龙头,排名第二大与第三大半导体IP供应商的是 Synopsys 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市占率分别为13.9%与9%。Imagination的半导体IP业务成长部分原因来自先前对MIPS 的收购。2013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IP供应商其他全球前十大半导体IP供应商排行榜上值得注意的还包括Sonic以及绘图处理器核心供应商Vivante;Sonic在2012年排名第九,2013年进步至第七名,其IP业务年营收成长了44.8%;Vivante则是首次进榜。而Ceva与Rambus两家半导体IP供应商的年度营收则呈现衰退,Ceva的排名由第五退步到第六,Rambus则是保住了第八名的位置。

    半导体 半导体 IP AN GARTNER

  • 索尼因电池问题将召回中国市场1400台变形本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将主动召回2014年2月至4月期间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VAIO Fit11Amulti-flipTMPC变形本。据悉,涉及SVF11N14SCP、SVF11N15SCP、SVF11N15SCS三款型号,总共约1400台。召回原因是该笔记本所采用的第三方公司设计生产的电池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个别情况下用户在使用该系列笔记本电脑过程中有可能因为电池过热而导致电脑受损。

    半导体 索尼 电池 TMP MULTI

  • 三星7英寸平板手机在电信设备认证中心曝光

    据印度NDTV网站4月28日消息,三星似乎在生产7英寸的智能手机,网上已经流传出了该智能手机的图片和规格。此款三星7英寸智能手机,隶属于Galaxy Mega智能手机系列,被发现在中国电信设备认证中心(TENAA)出现。该7英寸设备的型号为三星SM-T2558,且令人惊讶的是,它不是平板电脑,而是智能手机。它结合了平板电脑的尺寸大小和手机的语音通话功能,然而,我们把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屏幕尺寸小于7英寸的设备称为可通话平板或者平板手机。按照三星Galaxy Mega智能手机基于屏幕尺寸(例如三星Galaxy 5.8和Galaxy 6.3)的命名规则,可推测三星SM-T2558型号手机将命名为Galaxy 7.0。据TENAA网站上展示出的三张SM-T2558正面、反面和右侧面的图片,其设计类似于Galaxy Mega 6.3。在TENAA网站上也列出了该型号手机的主要硬件规格,然而该硬件规格可能与到时候官方发布的不同。从规格看,这款手机配备了1.2 GHz四核处理器和1.5 GB RAM,其它规格包括Android 4.3 Jelly Bean操作系统,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和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8GB内存及支持microSD扩展。该设备可以分别在3G(TD-SCDMA)和4G(TD-LTE )中运行。关于三星此型号智能手机的价格和发布日期尚无确切的消息。

    半导体 三星 电信设备 平板

  • 成领头羊后 任正非调整华为3大业务布局

    随着4G投资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全球主要电信设备厂商正在走出“冬天”。而华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依然保持三年高速增长,终于2014年在总体营收与利润上超越行业巨头爱立信。过去的27年,华为一直扮演“追随者”角色。而从现在开始,华为给自己新定义的身份是“谦虚的领导者”。在任正非带领下,华为三大业务正在为此进行调整,在关键的2014年,华为公司上下又在做哪些准备?笔者近日赴深圳参加了华为第十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与华为多名高管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结合华为近年的财务数据,以及任正非近期频繁的内部讲话,我们可以梳理出华为三大业务线正在经历的新战略调整。终端业务强调利润为首,余承东留任 在余承东主政3年后,华为消费者BG业务2013年营收首次突破90亿美元,智能手机年出货量5200万台据全球第三位,盈利能力也达到了历史最好时期。按照华为公司惯例,一般业务线主要领导每隔三年左右都会进行轮岗,华为其他两大BG都在4月初都已完成调动,而余承东则继续主政消费者BG,显示出以任正非为首的华为公司高层对其三年来工作的肯定。不过面对全球手机行业大洗牌、国内市场陷入价格混战的背景下,华为公司管理层近日频频发声,要求终端业务以利润而非规模进行布局转型。任正非今年3月中旬在华为消费者BG管理团队的午餐会上,明确指出华为终端业务不要盲目将三星、苹果、小米作为对标企业:“第一,我们在短时间内纵向整合不了,做不了苹果;第二,我们横向整合不了,三星是依靠国家力量在支持,我们也做不了三星,”因此华为必须“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消费者BG要以利润为中心,“别让互联网引起发烧”。任正非的内部讲话经过整理后从互联网论坛流出,引发了业内和媒体对华为终端调整和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在华为第十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也放了“狠话”:“消费者BG因为2013年的成功,有浮躁倾向,需要提前降降温,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谁,未来会走向哪里”。对于华为终端业务是否面临调整的问题,徐直军称:华为消费者BG的未来战略实际上从三亚会议就已确定,任总(任正非)今年3月针对华为终端的讲话是在强调终端业务需要走自己的路,必须与华为公司的整体品牌形象符合。徐直军所说的“与华为公司整体品牌形象符合”既是任正非今年3月所说的华为业务不能做成“磨豆腐”,也就是终端业务利润还是较低,无法与运营商与企业业务相匹配。“走自己的路”则是要求华为手机业务“不做大规模品牌广告”,目标依靠产品体验、质量、服务等提升口碑,“别让互联网引起发烧”等等。接下来,华为手机业务在新的布局下,需要解决两大问题:1、手机业务全力加速向海外高利润市场的扩张;2、在国内市场需要引入专业人员,加强低成本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以及有针对性的新媒体进行市场营销与品牌传播。这对余承东和华为消费者BG管理团队来说,都将是新的挑战。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比重逐年降低 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2013年营收1665.12亿元(约275.2亿美元),同比增长4.0%,与消费者BG的17.8%和企业业务32.4%的增长来说,体量大增速慢。根据华为预期,至2018年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比重将由现在的约70%降至50%-60%之间。作为华为三大业务中最重要的运营商BG,今年4月初刚刚完成了岗位轮换,原企业业务BG全球销售与服务部总裁邹志磊,替代丁耘成为新的运营商网络业务BG总裁,丁耘则出任华为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邹志磊对笔者表示,在华为三大业务中,运营商BG收入占比近70%,体量决定了增速。同时,自己也并不认为运营商网络业务未来增速会放缓:一方面,华为与全球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建立了市场合作,全球50%的运营商贡献了华为全球近77%的销售收入,全球建网数量越多,未来由华为提供的运维和服务也会越多。另一方面,全球运营商都在进行网络外包服务,这将是未来华为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重点,华为预计2014年运营商网络服务营收增幅将达17%。根据华为公司2013年财报,在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构成中,无线网络设备销售收入525亿元,占比约31.5%;网络服务收入约520亿元,占比31.2%;两者规模相当。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华为未来运营商网络业务中,服务比重一定会大大超过卖硬件设备的收入,因为这是全球主要设备厂商都在走的路,这是产业的大趋势”。企业业务:目标100亿美元,5年营收翻4倍 华为2013年企业业务实现收入152.6亿元,同比增长32%,约占华为总体营收6.4%,规模较小增幅最快。在运营商网络业务BG进行轮岗的同时,华为企业业务BG总裁也由徐文伟更换为阎力大,徐文伟出任华为公司战略Marketing部总裁。企业业务是华为内部认为增值潜力最大的业务,从2011年开始经历了从激进大扩张,到战略收缩的一个过程。任正非2013年12月曾对此发表内部讲话称,华为企业业务白手起家,要把在运营商大规模部署的产品技术和网络经验运用到企业业务。一方面要聚焦、要赚到钱,另一方面要学会与别合作与分享,不破坏行业价值。“如果华为坚持自己去集成,就会树立一大堆敌人,因此要坚持被集成策略”。在华为第十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作为轮值CEO的徐直军,被媒体和分析师问到最多的也是关于企业网业务。徐直军称,华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证明企业业务与运营商面对客户的直销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华为学会了与渠道商合作“被集成”。从2013年企业业务发展来看,公司对此基本上满意的,但今天来说还不能说已经取得成功。徐直军称,未来5年,华为将累计投入110亿元人民币加强企业业务研发和推广。到2018年华为企业业务的销售目标是100亿美元,相当于2013年规模的400%。从更长远的10年来讲,华为企业业务的营收规模和利润一定不会比运营商网络业务差。华为继承者不会是一个人 [!--empirenews.page--]过去几年,关于华为公司接班人的问题一直被业内和媒体强烈关注,华为目前实行的是轮值CEO制度,由徐直军、胡厚昆、郭平轮流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在华为第十一届分析师大会上,有国外媒体再次就此问题进行提问。徐直军对此表示:“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现在这个阶段肯定不会是一个人来继承任总(任正非),也许是一个团队。关于未来,未来真正的走向只能等未来来回答。”在高速发展27年之后,华为终于在总体营收和利润上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厂商。组成华为三大业务BG在2014年都进行了新的变化和调整,不难看出这是华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再次做出的一次战略调整。不过对于“谦虚的领导者”这个华为给自己的命题来说,从华为公司内部架构、三大业务现实发展与行业对比来看,要实现任正非的新布局,华为仍然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也许就像徐直军所言,关于未来,就让结果来回答吧。

    半导体 华为 任正非 终端 华为公司

  • 告别诺基亚:移动先锋的兴衰

    相信你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款手机,而它,很可能是诺基亚3210或是7250。从今天的标准来看,早期诺基亚功能手机的单色背光黑白屏幕、贪食蛇游戏、笨重的机身和简陋的功能,在智能手机横行的今天都已经显得很过时,但在当时却是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是的,或许怀旧是因为曾经的80后已经跨入而立之年,但不得不承认,在我们成长道路上有很多东西陪伴着我们,但它们正在逐渐消失。如今,作为很多人手机启蒙的诺基亚,现在也要和我们说再见了。上周五,这家芬兰手机公司,已经变成了“美国国籍”,其设备和服务业务已经被微软完成收购。微软表示,诺基亚现在已经变成了“微软移动Oy”,属于微软集团的硬件设备组。“今天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因为我们加入了微软大家庭,将开始新的旅程”,诺基亚前CEO埃洛普这样说。微软73亿美元的收购令人深省:即便是曾经在某个行业最强的公司,也有可能最终沦落到被收购的境地。如今意气风发的三星,虽然贵为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但也仅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一左右的市场份额;而鼎盛时期的诺基亚,在2007年则占据了41%的市场份额,这在目前是难以想象的。去年年底,虽然诺基亚仍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但含金量很低,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低端功能机,智能手机的份额已经下降到10%以下。或许诺基亚曾经的辉煌有些脆弱,但也与其三番两次地错过市场机会有关。而在加入Windows Phone阵营之后,最终曾经的芬兰手机巨人落到了美国软件巨鳄手中,也许是时候与曾经的诺基亚告别了。橡胶公司的华丽转型诺基亚总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Espoo,但如今这个工业园已经不属于诺基亚,手机巨人已经成为一个“租客”。虽然移动部门已经被微软收购,但电信基础设施业务、地图服务、先进技术部分仍属于诺基亚。这家拥有150年的电信业务公司,最初创业时却是以橡胶项目起家。在1992年约玛·奥利拉被任命为CEO之前,诺基亚公司的业务可谓是一团糟,正在谋求从橡胶加工转型为纸品供应商。然而,Jorma Ollila坚信电信业务充满未来,所以在他的领导下,诺基亚逐渐抛弃了橡胶、电缆等业务,将重心放在GSM无线技术的发展上,最终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内部制作供应链,开始生产手机。在手机行业十分落后、分散的情况下,诺基亚是第一个放眼全球市场的公司,并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机制。你会在电影《黑客帝国》中看到诺基亚手机,高端产品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最终在1998年,诺基亚取代手机发明者摩托罗拉,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制造商。此后的10年间,诺基亚一直处于移动领域的顶峰,“你一眨眼的瞬间,就有4部诺基亚手机卖出”成为诺基亚黄金期的经典案例。但从2004年开始,诺基亚开始经历不同竞争对手的冲击,虽然仍处于顶峰,但其顽固地拒绝改变,为日后的衰落埋下了隐患和伏笔。Razr的崛起虽然世界上大部分用户已经习惯了诺基亚一成不变的直板手机设计,但北美市场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翻盖手机,一切都从摩托罗拉Razr开始。这款2004年推出的超薄“刀锋”设计手机,是近年来卖得最好的手机之一。但是,诺基亚拒绝这种审美的改变,虽然后来推出了N76这样模仿Razr的翻盖手机,但为时已晚,诺基亚已经开始失去北美市场。即便诺基亚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尝试改变,但是收效甚微。比如在全球市场备受关注的机王N95,在美国市场几乎难以找到,因为运营商拒绝与诺基亚合作。所以在功能机时代,我们看到三星或是LG的定制手机往往卖得很好,诺基亚却被美国人认为是“日本品牌”。最终,功能机时代(或称智能手机启蒙时代)诺基亚失去了美国市场,第一个隐患已经被埋下。而到了2007年,诺基亚虽然继续领跑全球手机市场,但另一个新敌人则意外出现,并对诺基亚造成了致命打击,这就是苹果iPhone。   苹果的智能手机革命虽然很多普通用户认为苹果发明了智能手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乔布斯的触摸屏手机登顶之前,诺基亚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全球一半的智能手机市场,当时Symbian手机的普及我想稍微有点手机使用机龄的朋友都不会忘记。但是,iPhone的出现确立了另一种标准:高分辨率多点触摸屏、手势操作、内置先进传感器、强大的多媒体及互联网能力。不论是诺基亚的Symbian、微软的Windows Mobile还是黑莓,都不具备这些特点。随后,随着iOS开始内置App Store,直接在手机应用商店中下载安装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智能手机App的使用体验,相比之下其他的操作系统已经显得相当笨拙。后来,谷歌Android开始居上,提供了相似的体验。而这时的诺基亚呢?仍然拒绝改变。诺基亚讨厌触摸屏,所以当时最火的诺基亚手机仍是E71这样的键盘手机,直到iPhone发布一年之后,内置电阻触摸屏的5800才姗姗来迟。不幸的是,触摸屏对于5800就像是一双不合脚的鞋子,其用户界面完全没有针对触摸屏操作优化。或许用户的习惯并不容易改变,但并非不能改变。在苹果、三星、HTC都开始推出大屏触摸智能手机之后,iOS和Android进入高速发展期,缺乏触摸屏和应用商店基因的Symbian,则从智能先锋变成了落后于时代的产物。“当时公司内缺乏一种紧迫感,整个产品结构建立于稳定而不是创新”,诺基亚前高管告诉我们。所以,仍然坚持键盘手机、顺便做做触摸屏手机的诺基亚,很快便看到了竞争对手的崛起和自身市场份额的下降。当其意识到触摸手机是未来时,Meego和N9作为新时代的计划提上日程,但却为时已晚。[!--empirenews.page--]从一个“火坑”跳进另一个也许现在诺基亚董事会非常后悔把“卧底CEO”埃洛普招进麾下,但为时已晚。加入Windows Phone阵营、拒绝推出Android机型在现在来看似乎都成为微软收购诺基亚移动的布局,作为微软前高管的埃洛普则在等待荣耀回归本部。Meego平台只是昙花一现,在埃洛普的主张下,诺基亚作为微软的战略伙伴加入到Windows Phone阵营,大部分诺基亚员工感到震惊,一些人则对新方向充满信心。从2011年开始,Lumia 800等一系列诺基亚Windows Phone开始推出,时至今日,虽然诺基亚稳居“第一Windows Phone品牌”,但也仅限于此。2014年,搭载底层Android系统的诺基亚X上市,但定位低端市场限制了它的发挥。几乎所有人都在想,如果CEO不是埃洛普,诺基亚在结束Symbian之后就加入Android阵营并推出高端手机,现在的第一还会是三星吗?   和Lumia时代的诺基亚说再见当然,诺基亚在Lumia时代并非没有创新,如Lumia 920、1020等机型,敏感触摸屏、无线充电功能、PureView摄像头,这些都是诺基亚作为老牌手机厂商技术积累所体现的深厚功力。但是,4100万像素摄像头能够从本质上改变Windows Phone生态系统的不济吗?从Lumia 1020的销量就可以得知了。如今的手机市场,显然是iPhone和Galaxy双雄时代,它们几乎占据了整个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90%以上。而Lumia时代的诺基亚,则成为微软的一个符号,现在则完全属于微软。对于所有手机厂商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教训,不论是苹果还是三星,都可以从诺基亚身上学到些什么。不管未来微软怎么发展Lumia品牌,也不知道打着“Nokia”LOGO的手机是否会最终消失,但我想,我会怀念那些曾经使用过的诺基亚手机。

    半导体 诺基亚 微软 移动 智能手机

  • 升级4G值得吗?资费/功耗/速度全面看

    距离国家发布4G牌照已经四个多月,在运营商、手机厂商的大力推动下,4G网络的步伐似乎已经不可阻挡。日前,中国移动公布3月份运营数据,4G用户净增145.3万户,总数达279.3万户。除了三大运营商的明争暗斗,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同样白热化。在赛诺3月份的4G手机市场报告中,苹果份额下滑达18%之多,以40.7%的份额列居首 位,酷派已超越三星跃升至第二位,其份额由17.2%上升至26.6%,三星份额则下降3.8%至22.6%滑落至第三位。那么对于用户来说,现在升级4G值得吗?先来看看时下我国移动手机用户的大数据(数据来自网络)。从2009年发布3G牌照到今天,3G用户超过了4亿的规模。但2G用户依然坚挺,超过7亿消费者还在坚守2G网络。4G用户方面,中国移动先拔头筹,联通、电信则表现欠佳。▲中国移动推广4G最为高调卖力对于是否升级到4G,2G和3G用户不能一概而论。3G时代,2G用户一路挺过来,资费问题恐怕是元凶。相比动辄数十上百元的3G话费,20元/月以下的2G套餐,肯定会更受老人、学生、工薪族的青睐。▲中国联通同样大力推广,不过实际体验并不理想而3G用户,则还要分为两部分。联通、电信的3G用户,是比较真实消费3G套餐的类型;移动3G有大量是因为使用了TD手机,从而免费获得3G网络的用户。对于后者,理论上还是属于低消费的2G用户范畴。从目前资费来看,4G网络显然对2G用户、移动3G用户缺乏吸引力。笔者认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5G网络到来,坚守廉价2G网络的用户,还是会数以亿计。▲中国移动广州的4G优惠套餐,比刚上市的时候便宜了许多而3G用户正好相反,4G网络的资费不但没有明显增加,而且套餐流量还存在上升的空间。笔者认为需要另外购买4G手机,才是3G用户升级的最大障碍。所以最近打算购买新机的朋友,应该将4G网络列的支持与否作为重要标准。在中国移动4G开通后,我们就马上做了关于4G速度的测试,结果让大家非常满意和兴奋。4G网络的速度,比现有的固话宽带还要快上一倍。▲信号优良下速度惊人▲在笔者公司测得的4G/3G理论速度测试(信号较弱)不过过快的网速,却把现有4G套餐流量偏少的缺陷暴露出来。对此,网友甚至弄出了一夜忘记关4G,醒来房子归移动的段子。不难看出,大家对4G流量还是普遍感到不满意。▲4G/3G下载测试(信号较弱)不过4G网速实在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唯一比较麻烦的是,需要安装各种流量监控软件,慎防出现流量偷跑的现象。再快的速度,也要看覆盖的好不好。为此,我们特地跑了一圈,看看三大运营商的4G覆盖与信号。▲中国移动4G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覆盖较好根据多处地方实际体验来看,中国电信4G信号覆盖是最优异的;中国移动也相当不错,唯一不足的是广深和谐号上没有4G信号;中国联通的表现只能用糟糕来形容。可惜中国电信并不主推TD-LTE 4G业务,现在能买到的只有4G上网卡,并没有4G电话卡出售。如此下来,4G业务只有中国移动一家可选了。那么,使用4G网络会不会更耗电呢?笔者手上的vivo Xplay 3S同时支持TD-LTE,WCDMA网络。在相同的电量、屏幕亮度下,分别使用4G和3G网络,看看电量的消耗有没有明显差别。[!--empirenews.page--]通过对比,在使用中国移动4G的时候,电量稍微消耗得多一点,但是差异并不明显。当然了,如果连续使用下来,4G网络会让机器提前约半小时关机。这个程度,对于笔者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相比3G时代,各大厂商尤其是国产品牌,对4G机型的跟进可谓相当紧凑。去年12月中旬,三星、索尼就已经推出了4G旗舰机型,而国产品牌如果酷派、vivo、OPPO则直接过渡至4G产品线。▲借4G网络重生的三星Note3,价格比3G版还便宜▲索尼Z1同样是4G比3G便宜▲开放版vivo Xplay3S同时支持移动和联通4G▲酷派已经横扫千元级4G市场,占有率直逼三星从目前4G机型普及的速度来看,许多用户即使不会升级4G网络,但入手的下一款手机,肯定是4G智能手机。   总结 ▲国产机型是推广4G网络的主力综合来看,要升级到4G网络,需要拥有几个条件:当前每月话费超过40元;对网速要求高;已经拥有或准备拥有4G手机。如果你满足这些条件,不升级4G网络,其实是一种损失。当然要满足这些条件的话,4G门槛还是不低的。不过这一段时间酷派大力推广千元级4G手机,消费者开通4G的压力明显减少。酷派在4G市场的占有率也得以突飞猛进。当然,4G是否能顺利推广,也要看运营商的诚意了。在这个免费WIFI越发普及的今天,仍然抠门的以“MB“为单位去计算套餐流量,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不会买账的。

    半导体 中国移动 信号 4G 4G网络

  • 触控IC产业将掀淘汰赛 台芯片厂布局找出路

    全球触控IC市场竞争愈益激烈,产业淘汰赛恐将提前开打,近期台系触控IC供应商纷采取市场多角化、产品多样化布局策略,包括敦泰合并旭曜抢进TDDI(TouchwithDisplayDriver)芯片市场,义隆电忙着推出指纹识别芯片,扩大在平板电脑及智能型手机市场版图,禾瑞亚则新增笔触功能,希望扩大触控NB产品市占率。台系触控IC供应商不断寻求出路,希望能抵挡这几年来触控模组及芯片价格持续下滑颓势。台系触控IC供应商表示,相较于过去触控IC报价还可守稳在5美元以上,甚至一度冲到7~8美元天价,2013年起随着下游触控模组厂大量开出产能,加上触控供应链不断以市场最低价抢下新品订单,使得NB触控IC价格一路下杀到2美元以内,智能型手机触控IC仅剩1美元,不到2年时间触控IC平均价格重挫50%,让厂商获利压力很大。近期台系触控IC供应商除改用先进制程,采取低价封装方式降低成本外,亦试图将芯片解决方案扩大到触控IC领域以外,包括LCD驱动IC、光传感IC、指纹识别芯片、相关模拟IC及G-Sensor等芯片,希望透过产品组合销售方式,扩大与客户端合作关系。目前包括敦泰、义隆电、禾瑞亚、矽创、奕力及伟诠电等台系触控IC供应商,在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及NB产品市场布局策略,纷已跨出触控IC领域,台系触控IC设计业者指出,面对全球芯片大厂在手机、平板电脑及NB市场不断采用平台竞争策略,加高其他芯片厂进入市场障碍,要单靠触控 IC打入客户供应链的难度将非常高。另外,联发科本身有投资汇顶科技,加上并入晨星半导体触控IC部门,其他两岸触控IC供应商营运成长压力都不小,若厂商能有2颗以上芯片组合,并通过国内、外品牌大厂芯片平台认证,客户接受度将会提高,有助于芯片平均价格提早止跌,这亦使得各家触控IC供应商纷加速产品线横向扩充,并提前引发触控IC产业整并动作。

    半导体 芯片厂 平板电脑 触控IC IC产业

  • AMD首款异构服务器芯片“柏林”即将问世

    AMD将在下周三于旧金山举办的红帽峰会上首次展出其第二代皓龙X系列服务器处理器—代号“柏林”。据了解“柏林”并非基于传统皓龙处理器计算核心的衍生产品,事实上它应该被划归AMD所谓的APU阵营—也就是加速处理单元。在这套架构中,CPU与GPU核心将以共享内存的方式协同运作在同一套异构系统架构当中。在采用异构系统架构的X2100当中,计算与图形核心共同通过异构统一内存架构(简称hUMA)与异构队列(简称hQ)机制进行运作,这一方面使得各线程能够同时且彼此独立地运行在全部CPU与GPU核心之上、同时利用统一化内存空间共享方式消除了过去由CPU向GPU提供处理对象的环节。AMD的第一款异构系统架构APU为Kaveri,发布于今年一月,不过Kaveri的目标指向笔记本与台式机设备;相比之下,“柏林”则是一款服务器级组件,其设计初衷与针对视频、游戏以及其它消费级使用模式的Kaveri可谓大相径庭。有鉴于此,它的意义在服务器软件开发商眼中无疑更为重大。AMD公司服务器部门总经理SureshGopalakrishnan表示,“保证软件生态系统能够满足这些新型工作负载的需求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正在积极而广泛地在数据中心软件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希望他们能为市场带来更多足以实现x86APU服务器无缝化接入的软件基础方案。”

    半导体 AMD APU 系统架构 服务器芯片

  • 盘点2014电子业“十大”最具突破性科技创新

    讯:每一年,最新的科技成果都想雨点一样数不清,但是真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并不多。最近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technologyreview)评选出过去一年10大突破性创新,这些技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非常重要。有一部分与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手机有关。农业无人机相对低价的无人机配有配有高级传感器和成像功能,增加农田产量,减少对庄稼的破坏。超级隐私智能手机这种安全性和隐私性极佳的智能手机是斯诺登时代的精神写照大脑成像图这幅图历经10年完成,它比以往认识时候都更细致地清晰地展示了人类大脑结构,将大脑的复杂性更好地展示给神经系统科学家神经形态芯片微处理器可使传统芯片更像人类大脑,让计算机工作更智能基因组编辑它能够构建携带定向突变的灵长类动物的能力,为科学家研究复杂的、与遗传相关的脑部疾病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微型3D打印打印的“墨水”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打印的范围非常广。移动协同用户最终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使用办公软件了OculusRift虚拟现实技术会在越来越多领域一展身手敏捷机器人计算机科学家创造出的敏捷机器人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地面行走,还使它们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智能并网发电

    半导体 电子 芯片 智能手机 机器人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