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发表新款手写平板电脑Galaxy Note 10.1

    Galaxy Note 10.1将在11月中上市,延续Galaxy Note 3手机特色,搭载S Pen手写笔功能,使用者可快速开启快捷环功能,快速剪贴内容、搜寻资讯。 台湾三星发表新款10寸平板电脑Galaxy Note 10.1,强化S Pen手写功能,并能支援4G LTE行动上网,国内将在11月中开始销售。 新款Galaxy Note 10.1外型更为轻薄,厚度约为7.9mm,重量约547公克,由于国内刚完成4G频谱释照,明后年业者将陆续开通LTE高速行动上网,新平板迎合此趋势将推出Wi-Fi及4G版本,Wi-Fi版售价1.69万元,4G版售价为2.19万元。 中华与远传电信都将推出搭售资费。中华电信用户可选择199、499、680元三种资费,选择2年或3年合约,平板电脑优惠价1.3万到1.8万元之间。远传用户可选择775吃到饱资费,绑约2或3年,以1.15万或9500元购买4G版本平板电脑。 承袭Galaxy Note系列手机、平板电脑特色,Galaxy Note 10.1也搭载S Pen手写笔功能,平板电脑内建Daynote,搭配特殊的感应式皮套,打开皮套时自动开启笔记程式。使用者可透过内建SketchBook笔记、涂鸦。 另外,Galaxy Note 3手机上新推出的Air Command快捷环也复制到新款平板电脑上,按下触控笔上按键,触控笔不需要触碰萤幕就能快速呼叫出快捷环,方便使用者快速笔记、剪贴特定内容、搜寻网路资讯或是截图。 相较于前代产品,新平板软硬体规格升级,配备比Full HD更高解析度的WQXGA萤幕(2560x 1600),预载Android 4.3,Wi-Fi版本采用双颗四核心处理器,包括1.9 GHz四核心处理器及另一颗时脉较低的1.3GHz四核心处理器,4G上网版本则使用单颗2.3GHz四核心处理器,处理器规格和Galaxy Note 3相似。 手机支援4G LTE行动网路,最高下载速度可达到42.2Mbps。不过,三星强调LTE上网功能需视各地电信业者开通LTE服务频段等服务细节而异,Galaxy Note 10.1能支援LTE频段包括800、850、900、1800、2100、2600MHz等。平板后方内建800万画素相机,前方为200万画素视讯相机,内建3GB记忆体,以及16GB的储存容量,可额外连接记忆卡扩充空间。电池容量为8200mAh,将推出黑、白两色。

    半导体 三星 平板电脑 TE 4G

  • 拜耳为汽车客户提供新一代多样化涂料技术

    个性化、和谐的内饰设计是汽车的重要卖点,内饰表面应该品质佳、触感良好、坚固耐用以承受日常磨损;降低元件制造成本以及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是汽车产业的目标。由拜耳材料科技(Bayer)参与开发的直接涂层/直接结皮技术能够满足上述所有要求,该技术结合新型热塑性塑胶基板,可使有涂装的饰品能在单一步骤下高效生产。各元件的表面皆能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直接涂层/直接结皮制程项目经理Johannes Scherer表示:「我们有透明和彩色涂料可供客户选择,其饰面可实现消光、高亮度或钢琴漆般的表面。触感可设置为硬质或软质,还可以透过模具表面处理,形成鹅卵石和结构化表面。」直接涂层技术采用在双穴模具的第一型腔室内注射热塑性塑胶基体,然后可采用多种技术将该基体直接转移至第二型腔体内。生产工程专家Jan Helmig解释:「这样可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然后再使用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填满。根据期望功能的不同,可采用拜耳Bayflex系统或Desmodur和Desmophen系列的涂料;这些涂料由公司的一家涂料客户提供。」 Helmig表示:「开模之后,准备涂覆的零件能够立即取出作进一步加工。模具型腔的表面纹路将被完美地复制到聚氨酯涂层上。」拜耳材料科技能够提供模克隆(Makrolon)系列的多种基体材料(聚碳酸酯)以及聚碳酸酯共混物的拜本兰(Bayblend)和 Makroblend系列。这些材料均具备突出的耐热性和抗冲击强度。专为这一制程开发的涂层产品也具备对聚氨酯系统优异的附着力,耐候性强。以汽车内饰的Bayblend全新等级材料为例,与标准共混物相比,其涂层附着力显著提升。Makroblend系列的材料表现出极为优异的低温冲击强度、耐候性和耐介质性,使之成为户外应用的理想之选。当汽车暴露于各种天气条件(包括紫外线辐射)时,良好的涂层附着力对于汽车外饰件而言特别关键。拜耳材料科技所开发的方案能够为客户和终端使用者提供适合的系统,满足其对装饰性优质材料的品质期望。这些产品已可用于客户专案。基体材料能够确保零组件轻质坚固,而装饰性的外观和舒适的触感则来自涂层。拜耳材料科技的合作夥伴为直接涂层技术提供了多种无溶剂型涂料系统。这些系统来自Desmodur和德Desmophen系列的原材料,具备优异的耐侯性、耐化学性和耐刮擦性,同时也可使用自我修复涂料系统。根据不同的要求,拜耳有透明和彩色涂料可供选择,以提供所需的高光泽、哑光或结构化表面。内饰的触觉涂层也可提供不同的柔软度。例如,Bayflex聚氨酯系统能够使用直接结皮制程为一系列汽车内部的车厢提供天然皮革的外观和触感。拜耳材料科技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经验,透过元件的研发为其客户提供支援,例如注塑模具的设计和类比,以及工艺工程等问题。公司提供专案的塑胶样品,并为客户提供适当涂料配方和选择的建议。拜耳材料科技的技术中心设备完善,拥有的注射成型和反应注射成型(RIM)的生产设施,客户的专案可在此研发及开展。

    半导体 汽车 模具 BLE DES

  • Tektronix为100Gbps测试扩充仪器与软体选项

    示波器供应商 Tektronix 宣布对仪器和软体系列进行重大扩充,为从事100Gbps通讯系统电测试工作的设计人员提供支援。本次推出的内容包括一款具有2组差分通道9 Tap线性等化器LE320,所支援的资料速率可达32Gbps,可作为BERTScope接收器测试系统的一部分,用于PPG/PED多通道误码率测试仪 (BERT) 的新选项,可在高达32Gbps的资料速率条件下提供讯号减损和输出调整与全新的40Gbps误差侦测器机型;以及选项 CEI-VSR ,此选项可自动化DSA8300取样示波器以执行CEI-28G-VSR相容性测试。4x25G测试的需求对于从积体电路设计转向接收器和系统设计的产业来说,变得更加重要。设计人员正在开发资料速率可达100 Gb/s (将使用四个25-28 Gb/s通道提供) 的创新网路元件。设计挑战在于在印刷电路板上传输这些高频讯号,即使是短距离传输。LE320为测试工程师提供了多用途的输出讯号调节和可调输入均衡等化功能,以建立适用于测试四个25-28Gbps电通道的最佳系统;这是对增强的PPG/PED码型产生器和误码侦测器产品线多通道功能的理想补充产品。取样示波器选项CEI-VSR将确保高效能和一致的相容性测试支援,使设计团队能顺利过渡至制造过程。开发10Gbps或更快系统的设计人员需要位元于Rx输入之前的等化器或位于发射器Tx输出上的预加强模组。当速度增加时,能符合这些要求的12Gb/s以上仪器级讯号调节产品寥寥可数。 LE320 将以用于提供100G通讯标准 (如CEI-28G-VSR) 所要求的高准确度误码率测试的9 Tap设计来支援资料速率范围为8Gbps至32Gbps的讯号调节。LE320的创新远端探棒设计能让设计人员尽可能地缩短测试系统的电缆长度,同时可避免讯号劣化问题 (此问题在25-28Gb/s条件下极为明显)。全新的LE320仪器级封装采用Hittite所提供的自订矽微波元件以减少元件数目,不仅提供了突破性的效能和多功能性,且其尺寸与智慧型手机相去不远,而价格甚至低于低功能替代产品的三分之一。利用仪器级的可编程等化功能,LE320可配置为提供标准专属等化功能,允许对其他闭合眼状图的讯号进行误码率(BER)分析。针对采用较低资料速率的客户,Tektronix亦为20Gbps系统提供LE160机型,以满足40G-KR4、14Gbps 光纤通道和16GbpsPCI Express 4.0等应用需求。多通道高资料速率标准驱动了对多通道误码率仪器的需求。加压的接收器测试、四通道端到端BER测试以及串扰测试现在都包含在由转向多个高速并行通道而推动的系列测试之中。Tektronix PPG/PED多通道BERT产品线现已提供扩展的抖动减损功能,全新的输出调整灵活性和更高速的误差检测功能,更能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抖动插入选项的扩充范围包括选项HFJIT,该选项现在提供BUJ以及RJ和SJ;以及高振幅/低频率PJ,作为新选项LFJIT的一部分。同时推出的还有选项ADJ,该选项增加了具有快速上升/下降时间和低固有抖动的可调输出,以满足32 Gbps多通道码型产生器应用的要求。支援资料速率可达40 Gbps、采用1或2通道组态的新PED4000系列误差侦测器产品的推出增强了资料速率余量测试。针对光学互连论坛通用电气介面 (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 Common Electrical Interface,OIF CEI) 3.0 标准的实施协议,规定了针对以 OIF 标准为基础之装置的测试和限制值。CEI-28G-VSR 属于这些标准之一,其目的是用于可插拔光学收发器中的极短距离电通道。这些电气介面必须满足系统误码率目标的要求,且必须通过严格的测试和除错周期。直到目前为止,执行所有需要的CEI-28G-VSR相容性测试和找出与抖动或杂讯的相关问题一直是难度极高且需要大量人力的任务。与Tektronix 80SJNB串列资料连结分析软体的整合后,即可让使用者进行更深入的除错和时序根本原因分析,而无需变更仪器或量测设定。将选项 CEI-VSR与其Tektronix DSA8300取样示波器搭配使用时,设计工程师能在5分钟内即完成相容性量测;与手动替代方案相较之下,这可使测试时间缩短约95%。此外,选项CEI-VSR还可用于确定CTLE峰值的最佳化,以满足CEI-28G-VSR主机至模组介面规范等标准的要求。设计工程师需从一组给定的滤波器中选出最佳的CTLE滤波器,并将其用于执行量测。如果没有此项功能,设计工程师就需要花时间来手动判断最佳的CTLE值,从而降低生产力。Tektronix 32 Gbps LE320 和16 Gbps LE160线性等化器现在已提供客户进行评估,并将于第四季开始全球供货。适用于抖动插入的Tektronix PPG3000选项及全新的PED4000系列,两者均将于2013年第四季开始供货。选项CEI-VSR亦将于2013年第四季开始供货。

    半导体 仪器 示波器 GBPS TEKTRONIX

  • TI新型处理器支援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德州仪器(TI)推出 TDA2x 系列系统单晶片(SoC)产品,结合创新的 Vision AccelerationPac 等各种功能,协助客户开发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提供自动驾驶功能,且有助于减少道路事故数量。TI 高整合的TDA2x系列装置与市场上其他处理器不同,在低功耗封包内,结合高效能、视野分析、视讯、图像及一般处理核心,可支援多项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应用,包括前摄影机、环景与感测统合等。此外,TI 独特的Vision AccelerationPac搭配领先业界的TMS320C66x数位讯号处理器(DSP)生成核心,让更多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演算法可同时运作。TI 客户采用TDA2x 系列产品后,可在共同架构下建置众多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应用,由多种系统分摊演算法投资成本,完全达到嵌入式汽车愿景。TDA2x 支援多项前摄影机应用同时运作,包括高亮度辅助、车道偏离辅助、先进巡航定速、交通号志辨别、行人/物体侦测、碰撞预防等。此外,TDA2x亦支援停车辅助应用,包括智慧2D及3D环景与后方碰撞预警,亦可支援为前摄影机开发的行人/物体侦测演算法。TI TDA2x也能发挥中央处理器功能,统合雷达与摄影机感应资料,提升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决策品质。TDA2x系统单晶片以异质性、规模弹性的架构为基础,包括 TI 定点与浮点C66x DSP 核心、可完全编程Vision AccelerationPac、ARM 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双核Cortex-M4,摄影与座标核心及众多周边产品。Vision AccelerationPac支援中低视野处理功能,分摊DSP与ARM核心功能,达到最佳效能与最低功耗。TI 可编程Vision AccelerationPac为尖端创新,可以相同功耗提供超过八倍的运算表现,以更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达到进阶视野分析功能,Vision AccelerationPac以 TI 丰富的演算法知识为基础,满足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动态需求,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嵌入式视野引擎 (EVEs) ,提供在市面上绝无仅有的专属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加速器。这些引擎结合优化向量协同处理器与32位元可编程RISC核心,可服务一级车厂与OEM的弹性开发工作。此外,这些引擎能加快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演算法同时运作速度,节能效果也更胜以往。为确保客户能拥有所需工具、软体及支援,快速建置具差异化的次世代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功能,TI 研发可编程TDA2x,因应不断变迁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市场需求。TI 提供免专利费的软体资料库与结构,让开发者拥有优化视野与图像功能,可充分运用TDA2x与Vision AccelerationPac架构所有优点,同时降低开发成本、缩短上市时间。TI 亦拥有完整开发板及世界级在地团队,加速研发与生产过程。TDA2x在开发期间,遵守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相关规范,安全文件将于装置生产零件核准程序与上市时程,提供给客户。TDA2x目前已开始提供样品,并以量产之汽车制造商为优先。TI 同时推出完全整合的电源管理晶片TPS659039-Q1,专为能与 TDA2x系统单晶片无缝运作量身设计,TPS659039-Q1包括众多专属功能,可管理 TI TDA2x处理器所有系统电源需求,同时提高电源效能与可靠性。 TI PMIC解决方案专为搭配TDA2x而设计,可协助客户缩短上市时间与减少开发风险。

    半导体 处理器 VISION ACCELERATION

  • Linear同步降压切换稳压器适合汽车/工业应用

    凌力尔特(Linear Technology)发表 4A、 42V 输入同步降压切换稳压器 LT8614 。独特的 Silent Switcher 架构使其可降低 EMI/EMC 辐射超过 20dB,远低于 CISPR 25 Class 5 限制。即使切换频率超过 2MHz,同步整流仍提供高达96%的效率;Burst Mode 操作则可在无负载待机状态下保持低于2.5μA的静态电流,而3.4V至42V输入电压范围更使其成为汽车和工业应用的理想选择。LT8614 内部高效率开关可提供达4A的连续输出电流至低如0.97V的电压。 Burst Mode操作提供超低静态电流,使其适合如汽车“always-on”系统等需要延长电池寿命之应用。该元件的独特设计可在所有条件下保持仅200mV (@ 1A)的最小压差,是因应如汽车冷启动情况之理想选择。此外,只需30ns的快速最低导通时间可使2MHz的定频从16V输入切换至1.0V输出,确保设计者能在最佳化效率的同时并避开严苛的杂讯敏感频段。LT8616的20 接脚3mm x 4mm QFN封装及高切换频率可维持小型的外部电感和电容,提供精小及具高散热效益的接脚占位。该元件利用内部顶端和底部高效率电源开关,并将必要的升压二极体、振荡器,控制和逻辑电路全数整合于单一晶粒中。低涟纹Burst Mode操作可于低输出电流保持高效率,同时将输出涟波维持在10mVPK-PK以下。特殊设计方法和新高速制程能在宽广输入电压范围内达到高效率,电流模式架构能达到快速的瞬变响应并具备卓越的回路稳定性。其他特性包括内部补偿、电源良好标示、输出软启动/追踪和过热保护。LT8614EUDC采用3mm x 4mm的QFN封装,工业温度版本的LT8614IUDC经测试保证可操作于-40°C至125°C的接面温度范围,汽车等级版本的LT8614HUDC经测试保证可操作于-40°C至150°C的接面温度范围,所有版本均可供货。

    半导体 汽车 稳压器 Linear 工业应用

  • 内置投影仪的手掌大小Android平板电脑:PEACOCK

    日本ITS Lab公司开发的内置投影仪的Android平板电脑“PEACOCK”(暂定名,图1)获得了日经BP社主办的“ITPro EXPO AWARD 2013”的“优秀奖”。在ITPro EXPO现场,ITS Lab利用手掌大小的终端将视频投影到墙壁上(图2),引发了强烈关注。 随着“Nexus 7”等产品的登场,Android平板电脑如今已广泛普及。ITS Lab开发的PEACOCK的一大特点是,在机身上方内置了投影仪功能(图3)。 无需任何连线可立即投影 投影仪多用于会议、商谈等商务场合。不少销售人员拜访客户时都会自带小型投影仪,以便在商谈中投影显示展示资料。 在客户那里,连接投影仪与PC时容易出问题。因为只能利用商谈之前很短的时间匆忙连接,所以时常会出现PC屏幕上显示着资料,但却投影不到墙上的情况。在介绍PEACOCK的优点时,ITS Lab执行董事COO滨田典之表示,“内置投影仪功能的PEACOCK无需连接线缆就能投影。电脑内预装了金山(KINGSOFT)办公软件,当场即可投影Word、PowerPoint等资料”。 亮度高达80流明 PEACOCK是配备7.9英寸液晶屏的Android平板电脑。在长204.96×宽140.91mm的小型机身中,内置了投影用LED光源,亮度为80流明。滨田介绍说,“中国生产的一些产品也具备相似的功能,但亮度仅有约40流明。这是全球首款达到80流明等级的平板电脑内置式投影仪”。距离墙壁约1.5米时,投影尺寸约为40英寸(图4)。“这样的投影尺寸,即便是在明亮的房间里也能辨识”(滨田)。如果是在光线较暗的房间,投影尺寸最大可达120英寸(距离约为4.3米)。 战胜“散热”实现产品化 虽然ITS Lab在Expo现场的演示博得好评,但产品化的道路绝非一帆风顺。最大的难点在于散热机制。虽然不及白炽灯泡,但LED光源同样会发热。如果热量积存在平板电脑内部,就会导致终端故障或是LED的寿命缩短。 在开发之初,ITS Lab曾经研究过在发热部分安装铝制或铜制散热片,利用散热片进行散热的方法,“但效果不佳,导致了热量积存”(滨田)。为此,该公司找到散热率更高的材料,改为利用整块背壳来散热的方法。辛苦没有白费,散热问题终于解决了。 PEACOCK将在2013年12月上市,直销价格为5.98万日元(约3660元人民币)。这款商品还将于2014年春季登陆家电商场。(记者:菅井 光浩,ITpro) 附:ITPro EXPO AWARD 2013获奖产品及服务 <大奖> HP Moonshot System[惠普日本] <优秀奖> EMC Isilon 视频监控解决方案[EMC日本] Linked Open Data 活用基础[富士通] Sedue for BigData[Preferred Infrastructure] Toshiba Total Storage Platform[东芝] Visual WebGui Pro Studio Web & Mobile 7.0J[葡萄城] 平板电脑投影仪[ITS Lab] <特别奖> 未来的M2M通信[KDDI研究所/NEC] <ITmedia Enterprise奖> 实现移动与企业系统无缝融合的新一代移动活用基础 [恩梯梯数据] <ZDNet Japan奖> Pivotal HD[Pivotal Japan]

    半导体 Android 投影仪 CK 平板电脑

  • Celebrex将向松下和LAPIS半导体提供2Gbps高速传输接口技术

    从事显示屏控制IC业务的半导体设计风险企业Celebrex,将向松下和LAPIS半导体提供其自主开发的每信道传输速率达2Gbps的高速传输接口技术“Cool Pepper”。该接口技术瞄准的是配备全高清以上高精细显示屏的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可用于设备中显示屏控制IC和源极驱动IC之间的信息传输。松下和LAPIS半导体都是日本大型源极驱动IC厂商。 Celebrex计划通过此类技术授权来实现Cool Pepper的普及。不过,通过技术授权,竞争对手也会越来越多。但该公司表示,“符合Cool Pepper标准的驱动IC厂商和液晶面板厂商越来越多后,可以提高对整机厂商的影响力,这对于实现事实上的标准化有很大好处”。今后,Celebrex还计划向其他国家的源极驱动IC厂商授权该技术,或者与GPU厂商开展合作。(记者:田中 直树,《日经电子》)

    半导体 半导体 松下 接口技术 GBPS

  • 小型手势传感器因节能和低价格用途扩大

    夏普开发出了能检测出手的位置和动作的手势传感器新产品,已开始样品供货。新产品虽不像美国微软的“Kinect”及美国Leap Motion的“Leap Motion”等手势传感器那样能够检测细微动作,但能检测手的大致动作,并且比以前更便宜、尺寸更小、耗电量更低。由于这种特点,就可以在过去很难配备手势传感器的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终端、车载导航仪、FA设备及娱乐设备等上采用。夏普称,现在已有FA设备和娱乐设备厂商对该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新产品的样品价格为1100日元,量产时的价格可降到数百日元(图1)。尺寸只有Kinect及Leap Motion的1/10左右。 夏普制造的手势传感器新产品的工作演示图1:比Kinect更小更便宜夏普开发出了比Kinect和LeapMotion等手势传感器更小更便宜的产品。虽不像Kinect和Leap Motion等产品那样能够识别细微动作,但能够检测大致动作。(中央的图片由夏普拍摄)该产品之所以便宜,是因为采用了通用部件且简化了硬件。主要的电子部件是红外LED、CMOS传感器及DSP。红外LED采用的是普通波长940nm的产品,CMOS传感器采用的是像素只有900(30×30)的品种。夏普指出,如果只是检测手的大致动作,“这种水平的像素已经足够了”。 新产品还简化了三维座标的检测机制。用LED向对象物照射红外线,用CMOS传感器拍摄反射光来检测位置。然后由DSP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输出三维座标。根据反射光的峰值位置确定上下左右的位置(xy坐标),根据反射光的大小确定前后位置(z坐标)。检测距离为50~200mm,检测角度(视角)为±15度。检测距离为100mm时,xy坐标的位置精度为2mm。 为配备于便携终端,该产品的外形尺寸减至7.9mm×3.9mm×3.4mm。夏普称,“采用了红外线通信‘IrDA’用收发模块的小型化技术”。 通过用内置DSP作运算,与用配备传感器设备的CPU处理相比,“可以降低耗电量”(夏普)。此外,该产品的红外LED并不是一直点亮,而是以脉冲驱动,从而降低了耗电量。其结果,电源电压为2.8~3.6V,消耗电流降到了标准3.3mA。(记者:根津 祯,《日经电子》)

    半导体 传感器 夏普 KINECT LEAP

  • ABI Research:中国移动为2013年Q2全球获利最高的移动运营商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于当地时间2013年11月8日公布了全球主要移动运营商的业绩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毛利润最高的是中国移动,达到101.208亿美元,力压美国移动运营商巨头,位居榜首(见表)。 表:2013年第二季度全球主要移动运营商的业绩(出处:美国ABI Research) (点击放大)第二位是美国韦里孙无线(Verizon Wireless),第三位是美国AT&T,第四位是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第五是英国沃达丰(Vodafone)。前5位的毛利润总和在全球前50位运营商的总毛利润中占49%。日本厂商中,NTT DoCoMo排名第六,KDDI排名第十。 不过,从用户人均毛利润来看,中国移动为16.40美元(第48位),远远低于韦里孙无线的71.80美元(第4位)和AT&T的60.40美元(第5位)。对此,ABI Research指出,“中国移动今后还有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的空间”。ABI Research预计,随着3G及4G服务的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中国移动的总利润还会不断扩大。(特约撰稿人:铃木 英子,NEWSFRONT)

    半导体 无线 中国移动 RESEARCH ABI

  • 汽车部件“模块化”引发日本部件企业重组

    日本电产将收购本田等出资的部件企业。今后,同样的重组还有可能拓展到日本的其他企业。正在汽车制造领域普及的2种模块化措施在背后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本田到日本电产——10月30日,日本电产宣布收购本田Elesys,对于这则消息,Elesys的员工难掩惊讶之情。Elesys生产的控制系统有一多半都卖给本田,其主力生产基地也位于本田的大本营——宇都宫市。因为长期与本田打交道,一位女员工忧心忡忡地说:“要是脱离了本田体系,真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 过去,部件企业的重组主要都是为了救济业绩低迷的企业,而这次的举动则与过去完全不同。其背后的推动力,是汽车行业开展的“2种模块化”。 1辆汽车需要约3万个部件,全都与汽车部件企业有关一是部件企业组合多种技术进行开发及生产的“部件模块化”。通过此次收购,日本电产将能够把自己的汽车马达和Elesys的控制系统组合到一起。相对于单独部件而言,两个部件的组合更容易在性能和成本方面打开突破口。 二是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开展的“汽车设计模块化”。这是一种把车辆划分成若干模块、通过改变组合来创造多款车型的方法,为了与第一种模块化相区别,这种方法被称作“模块设计”。因为各车型之间共用大量的相同部件,所以部件企业需要拥有能够在全世界供货的网点和成本竞争力。 对于构建模块化时代的采购网,“日本电产与Elesys的一体化对本田来说也是件好事”(本田副社长岩村哲夫)。因此,本田痛快地接受了日本电产伸出的“橄榄枝”。 汽车制造的理想状态是上述2种模块化相辅相成。因为汽车企业愿意为多款车型购买部件企业提案的模块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但在部件企业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还只有日本电产社长永守重信瞄准的目标——“德国博世等大型供应商”。 右表给出了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部件企业,日本企业只有电装和爱信精机榜上有名。 岩村副社长鼓励Elesys说:“希望Elesys在脱离本田的‘束缚’以后,自由地发起挑战”。除Elesys外,本田体系最大的部件企业京滨也从2013年夏季开始考虑与生产空调设备的三电开展合作。在日本,着眼于2种模块化的重组正在不断扩大。 丰田体系也受到波及 但是,如果把汽车企业出资和销售额依赖度高视为本田副社长岩村所说的“束缚”,那么,被束缚的日本部件企业不在少数。在这些企业中,丰田体系的部件企业要远多于本田体系。 对于最近采取的战术,电装经理部的田井中直仁说道:“考虑燃效的时候,也不能只看发动机部件,提案时还要保证空调、控制等所有部件的协调。”但是,像电装这样能够自行开展模块化的企业寥寥无几。对于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丰田军团”,模块化很可能会成为重组的诱因。 日本模块设计研究会会长日野三十四向部件企业强调说:“不能‘只顾承包’,向汽车企业提供有益的信息才是制胜之道。” 随着日元过度升值得到纠正,中国及韩国部件的威胁已经淡化,但是,日本企业仍没有闲暇喘息。如果无法搭上模块化的大潮,日本的汽车部件产业就没有未来。(记者:佐藤 浩实,《日经商务周刊》)

    半导体 汽车 模块化 日本电产 本田

  • 不用试制!超越“3D打印机”的新技术

    佳能和松下将强化“制造辅助”业务,开发并且销售能压缩汽车及家电制造成本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否超越正在崛起的“3D打印机”,实现飞跃呢? 佩戴上名为“头戴式显示器”(HMD)的眼镜型终端,尚处于设计阶段的复印机新产品就会跃然出现于眼前。开发者可以像接触真正的产品那样,确认能否顺利安装上要更换的零部件、利用工具维修时是否存在障碍等。 佳能的眼镜型终端在设计工序(左)、松下的3D成型模具在量产工序为制造提供辅助(右)11月5日,佳能的子公司——佳能IT解决方案面向制造业推出了利用虚拟现实(VR)为产品设计提供辅助的新款HMD。该公司于2012年首次推出了固定在头部使用的HMD,这一次,产品线中又增加了便于女性和多名开发者轮流使用的眼镜式HMD。 包括检测佩戴者身体动作的传感器和3D(三维)CAD(计算机设计)软件在内,售价为1000万日元(约61万元人民币)起。虽然价格很高,但VR能够节约制作试制品的时间和成本,给制造现场带来很多方便。佳能图像通信业务本部的鸟海基忠说:“制作试制品的次数只要减少1次,客户企业就能收回初始成本。” 为了提高制造业试制工序的效率,近年来,通过层积树脂等物质、轻松制造立体物品的“3D打印机”成了关注的焦点。因为与通过模具制造试制品相比,利用3D打印机直接打印能够缩短开发期。而佳能的技术比3D打印机更进一步,蕴含着开辟“无需试制”世界的可能性。 3D打印机适合树脂产品的少量生产和试制,但很难运用于大量生产。为了改革量产工序,松下与机床企业松浦机械制作所合作开发了“金属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具”。 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能根据设计数据,层积特殊的金属粉末,制造出强度和耐热性俱佳的量产模具。这其实就是金属版的3D打印机。 向其他企业销售3D成型模具 与过去通过切削方式制造的模具相比,采用“金属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具”后,交货期缩短到了约3分之2。而且,还可以在模具内部设置形状复杂的冷却水管等,这样就能提升模具的性能,从而提高生产家电产品的成品率。 松下计划从2014财年开始,把制造送风产品和换气设备的约3成模具改为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具。将推进装置大型化、压缩材料成本,争取在3年后向汽车、机械等企业销售模具。 如今,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具也得到了东京都内各家长年制造机械部件的小工厂的关注。一位70多岁的工厂经营者说:“在产品开发中,等待制作模具的时间是一种浪费。如果可能,我们真希望把松下的机器搬来马上就用。” 而松下的小间义和则慎重地表示,“为了防范技术外流,现在即便是我们自己的海外工厂,也不会配置这种设备”。 随着IT(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日本企业的制造现场逐渐丧失了竞争力。大企业的“制造革新”能否帮助日本企业走向复兴,此举备受关注。(记者:西 雄大,田中 深一郎,《日经商务周刊》)

    半导体 松下 佳能 3D打印机 HM

  • 松下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引发的思考

    松下已宣布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该公司计划在2013年12月之前停止生产等离子显示器面板(PDP),2014年3月之前终止该业务。 液晶电视技术进步,市占率提高 等离子电视一直是由日本企业主导开发潮流,但2008年以后,日立制作所及先锋相继宣布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形成松下“单打独斗”的局面后,等离子电视的推广普及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该公司也决定退出长期从事的等离子电视业务。 松下是从1970年代开始研究等离子电视的。1996年该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等离子电视“Plasmaview(TH-26PD1)”,随后凭借领先于液晶阵营的大屏幕化、自然的色彩表现性及高速响应性等优点,在电影内容及体育节目等方面发挥了优势,在电视数字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液晶电视在实现大屏幕化的同时,通过高亮度实现了高清晰显示,原来存在的响应速度问题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解决。于是,液晶电视开始向大屏幕电视市场渗透,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实际上,在松下决定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的背景中,经营方面的问题大于技术性课题。 对市场增长判断失误,生产设备投资过剩 等离子电视对松下的经营投下巨大阴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公司对市场增长情况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让我们回顾一下松下过去发布的等离子电视计划,该公司曾预测2007年全球等离子电视的需求将超过1200万台,2008年度将超过1500万台,2010年将超过2500万台。而且,该公司计划获得其中40%的份额。也就是说,提出了2010年全年售出1000万台等离子电视的计划。 实际上,在等离子电视出货量最高的2010年,松下共售出752万台,达到了计划的四分之三。但2010年过后,等离子电视出货量突然停止增长,之后的形势也急转直下。在液晶电视成为全球主流的形势下,松下也开始将电视业务的重心转向液晶电视。 不过,松下仍非常积极地进行了生产设备投资。 除了大阪府茨木市的P1(PDP第1工厂)和P2之外,松下还在兵库县尼崎市建设了P3、P4、P5,再加上上海的生产基地,共有6座工厂,而这一规模却超过了松下的需求预测。 首先于2001年6月开始生产的P1最初的规模是月产3万台(按42英寸产品计算)。随后,松下又确立了上海工厂月产2.5万台、P2月产12万台、P3月产28.5万台、P4月产50万台的生产体制,每次建设新工厂,月产量都会成倍增加。 到P4投产时,各工厂的合计规模达到了每年1000万台。此时的投资规模已经与计划值相当,但松下却并没有停止投资。按照最初的计划,2009年投产的P5全负荷生产时的月产量为100万台,松下的总体目标是每年可以生产2200万台等离子电视。 可以明确地说,这属于过剩投资。 实际上,P5推迟了投产时间,并将总额2800亿日元的投资计划缩小至2100亿日元,松下在计划摇摆不定、P5基本没有运转的状态下终止了等离子电视业务。 推动结构改革也未能扭亏 过剩投资、全球范围内的价格下滑及严重的日元升值等也都是逆风,导致松下的等离子电视业务一直无法摆脱亏损状态。 松下社长津贺一宏表示,“等离子显示器面板业务的亏损一度扩大到了超过1000亿日元的规模。我们通过各种措施,将亏损规模缩小到了200亿日元。” 为了进行业务重建,除了压缩固定费用等结构改革措施之外,松下还通过大型化及提高附加值等对策,向收益性高的产品集中,并开拓了用作数字标牌的商业用途,将产品向文教领域、公共领域、要求高色彩表现性的美术馆、医疗领域及电子黑板领域推广。但即便如此,松下的等离子业务仍然没能消除赤字。 津贺表示,“找不到进一步的对策使剩下的200亿日元亏损转为盈利,或者使亏损额减半。这是我们最终决定退出该业务的最大原因。” 虽然松下采取了多种措施之后,亏损幅度暂时缩小,但2012年度的出货规模缩小到了192万台,这样的规模只能选择终止业务。 松下一直在最尖端技术开发和产品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因“能以实际尺寸显示大象的全貌”而备受关注的150英寸4K等离子显示器面板(点击放大) 不过,虽说松下退出了等离子业务,但该公司的等离子电视技术一直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首先,松下推出了全球首款宽屏等离子电视“Plasmaview TH-26PD1”,1997年与NHK技研共同开发出了业界首款42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2000年,该公司推出了42英寸宽屏等离子电视“Plasma T TH-42PM30/S”,随后又于2001年5月推出了业界首款内置BS数字调谐器的50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Digital T TH-50PH3/S”。 后来,松下又于2005年推出了引领全高清时代的65英寸全高清等离子电视“VIERA TH-65PX500”,2006年推出了103英寸全高清等离子电视“VIERA TH-103PZ600”。尽管TH-103PZ600的价格高达600万日元左右,但年出货量仍然达到了3000台。 2007年,松下推出了全球首款42英寸全高清等离子电视“VIERA PZ700”,促进了家庭内的全高清化。在2008年1月举办的“2008 International CES”上,该公司宣布开发出了全球最大的150英寸4K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因“能以实际尺寸显示一头大象的全貌”而备受关注。2008年,该公司还开发出了全球首款103英寸全高清3D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并于2009年与NHK技研合作开发出了103英寸4K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empirenews.page--]等离子显示器面板是一项优秀的技术。一直致力于最尖端技术开发与产品化并处于领先水平的松下,却最终放弃了这项技术和业务,其原因完全是经营方面的失策。 退出等离子业务是松下重新定义电视业务的大好机会 松下打算将今后的电视业务定位于“白色家电”之一,推进产品制造。 津贺表示,“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推出Smart VIERA”,“Smart VIERA的特点在于My Home功能。这种电视机并不是单纯接收电视信号的设备,而是进化成了接入网络、在使用云的同时提供多种服务的产品,而且可以在生活中为用户提供帮助。我们的目标是制造与家融为一体的电视机。” 松下将白色家电、住宅相关业务及车载业务定位为三大支柱业务。打算在这些可发挥松下优势及综合实力的领域重新定义电视业务。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恰好是松下重新定义电视业务的大好机会。 今后,松下将如何描绘电视机的新蓝图呢?让我们拭目以待。(特约撰稿人:大河原克行) 松下能否凭借Smart VIERA重振电视业务呢(点击放大)大河原克行,自由撰稿人 1965年出生于东京都。曾任日本IT类专业报纸《周刊BCN》总编,2001年10月成为独立的自由撰稿人。历经BCN记者和总编20多年来,一直在IT产业广泛开展采访活动并撰写文章。目前,活跃在商务杂志、个人电脑杂志以及Web媒体等领域。目前负责“日经电脑 Online”网站的《微软观察》专栏。著作有《索尼精神能否复苏》(日经BP社)、《松下电器变革的挑战》(宝岛社)以及《个人电脑大战最前沿》(Ohmsha出版社)等。近着是《从松下到Panasonic——挑战世界的品牌战略》(日本ASCII新书出版)

    半导体 松下 液晶电视 等离子电视 显示器

  • 车载显示器(二)运用消费用途显示器技术

    活用消费类用途的技术 车载用途对显示器特性的要求与消费类用途相同,包括省电、高亮度、高精细度、高对比度等。不过,车载显示器不能直接利用消费类产品。 因为车载显示器对工作温度和抗振性的要求比消费类用途更加严格。例如,工作温度要保证在-40~+85℃之间。为此,必须采用不同于消费类显示器的材料。另外,作为车载用途特有的要求,强烈要求显示器提高设计性并能提供不妨碍驾驶的信息(图4)。 图4:性能要满足车载用途特有要求车载显示器需要具备不同于消费类用途的性能。除了基本性能参数外,提高了设计性、可提供不妨碍驾驶的信息的车载显示器备受期待。将来,以可实现三维形状的显示器为首,估计还将在驾驶席和副驾驶席分别配备显示器。其中,省电、高亮度、高精细度和高对比度方面,显示器厂商计划采用消费类用途积累的技术来应对。例如,日本显示器在车载显示器中应用了通过在液晶面板像素中追加白色的“RGBW方式”省电的“WhiteMagic”,以及可实现广视角和高对比度显示的IPS(in-plane switching)方式液晶面板“IPS-NEO”等新技术。 夏普今后也将在车载显示器的TFT部分采用“IGZO”,由此降低耗电量并提高亮度。另外,夏普还面向车载用途开发出了采用MEMS快门取代液晶快门的MEMS显示器注1)。 注1)夏普与高通的全资子公司Pixtronix共同开发了组合使用IGZO和MEMS快门的MEMS显示器,计划2015年度在消费类用途实现800亿日元的销售额。 这款显示屏无需偏光板和彩色滤光片,背照灯的光利用效率可提高至普通液晶屏的约10倍。透射率方面,普通液晶屏为6~8%,而采用MEMS快门时高达60%以上,能节省电力、提高亮度。另外,通过LED的时分驱动,该显示屏可实现120%的色彩表现性,而且是机械式开关快门,响应时间不容易随温度变化。 4K在车载用途是否必要 关于高精细化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业界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讨论。从人眼的视认性来看,CID约为120ppi、仪表群约为170ppi是没有问题的。但针对副驾驶席和后座的显示器则需要实现全高清(full HD)。夏普正面向仪表群开发167ppi的12.3英寸(1920×780像素)液晶屏,面向CID开发158ppi(1920×1080像素)的14型液晶屏(图5)。 图5:推进大型化和高精细化开发的车载液晶显示器夏普认为车载用途的液晶显示器将推进大型化和高精细化,为此展开了开发。(图由《日经电子》根据夏普的资料制作)很多部件厂商指出,“欧洲汽车厂商已经开始要求全高清”,而且还听说今后会继续推进高精细化,“高档车可能还会采用4K产品”。 液晶屏用于车载用途时存在的课题——低温特性方面,需要在低于-20℃的环境下也能高速响应的显示技术。尤其是在严冬时节启动发动机后立即要使用的后方视野显示系统和夜间监控系统等,采用液晶屏时,可能无法显示人和自行车等移动物体。 针对这一课题,夏普开发出了在-30℃的低温环境也能在150ms启动的液晶面板(图6)。据该公司介绍,通过在开/关液晶屏时强制加载电场,缩短了液晶屏的响应时间注2)。 注2) 夏普在显示器国际会议“SID 2013”上,以“Novel Super-Fast-Response,Ultra-Wide Temperature Range VA-LCD”为题,就可在-30℃低温环境使用的液晶面板发表了演讲。 图6:大幅改善低温特性夏普开发出了低温时也能高速响应的液晶屏。在-30℃也能实现150ms的响应性。这样就可以消除车辆在低温环境启动时的摄像头安全系统故障。(图由《日经电子》根据夏普的资料制作)另外,德州仪器(TI)表示,通过为HUD等采用利用MEMS反光镜机械驱动的DLP,可解决低温特性的课题。(未完待续。记者:狩集 浩志、田中 直树,《日经电子》)

    半导体 夏普 液晶屏 显示器 MEMS

  • 中国银监会文件:支持国内光伏发展

    上周五,记者从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获悉,内部已经印发《促进银行业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称,光伏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通知要求实行授信客户导向管理,避免光伏产业信贷政策“一刀切”;实行授信客户分类管理,采取差异化授信政策;实行动态名单管理,及时调整授信客户;实行灵活信贷管理,支持光伏企业走出困境;积极支持兼并重组,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积极规范费率管理,降低光伏企业财务负担。受此影响,多家评级机构认为光伏行业反转趋势不变,企业盈利改善在三季报中得到进一步确认,推荐航天机电、中利科技、隆基股份、东方日升、特变电工、海润光伏、阳光电源、爱康科技、江苏旷达、新大新材、亚玛顿等。中利科技:公司优质电站项目储备丰富,电站开发成本行业领先,已形成电站项目快速开发、建设、转让的商业模式,并且与中国太阳能电力、中广核、中电投等央企已形成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东方日升:受益于国内市场,产销两旺公司光伏产业链覆盖电池片和组件两个环节,目前产能在800MW左右。受益于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高,客户付款情况也较去年明显改善,发货完成后基本能回款80%左右,产品的价格目前也比较稳定。特变电工:输变电业务逐步走出低谷,煤电新能源产业链即将发力,光伏EPC业务锦上添花,海外工程业务将是未来几年发展重点,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一位光伏行业专家周五表示,目前银行对光伏企业贷款仍然没有大幅放松,随着行业不断复苏,以及《促进银行业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措施的落实,企业贷款情况应该会逐步改善。在政策的引导下,目前,江苏已有42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光伏电站容量约500兆瓦,今年全年将超过700兆瓦。江苏光伏产业的骨干企业预计今年四季度将扭亏为盈。分析人士指出,去年还处在“寒冬期”的光伏产业今年迎来了曙光,市场对于光伏概念股的参与热情或重新被点燃。Solarbuzz光伏高级分析师廉锐周一表示,中国2013年新增光伏组件安装量8.5-9GW,增量居全球首位。廉锐称,三四季度是光伏装机的高峰,在政策推动下,国内第四季度光伏装机将达到一个峰值。廉锐还指出,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装机将比2013年增长20%左右,增量达到42GW。名词解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或银监会;英文: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英文缩写:CBRC)成立于2003年4月25日,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半导体 光伏 光伏电站 光伏企业 光伏产业

  • 我国有望引领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市场

    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深圳召开我国牵头的《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有望成为国际标准11月4日至8日,在深圳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160)年会上传来好消息,与会代表针对由我国牵头的《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ISO/CD18178)提出了修改建议,该标准目前已进入国际标准草案(DIS)阶段,有望成为国际标准。此次年会是一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标准化专业会议,总参会人员50人,其中外籍专家有近30名,由分别来自德国、比利时、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奥地利等国的专家代表团组成。会议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协办。会议期间,各国委员和专家就热辐射玻璃、隔音玻璃、光伏玻璃以及钢化玻璃等相关标准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同时,作为分会议,由我国主导的建筑用光伏玻璃产品工作组(SC1/WG9)会议同期举行。近年来,我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国与出口国。作为玻璃领域的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玻璃及建筑结合一体化应用成为该领域的重点发展课题。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作为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分技术委员会(SAC/TC255/SC1)秘书处承担单位,自2008年起持续参与建筑用玻璃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并于2011年成功推动成立SC1/WG9。《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是SC1/WG9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提案。从参与标准研究到主导标准制定,我国在光伏玻璃领域的产业及学术地位正不断提高。本次年会的召开,有助于挖掘我国尤其是广东省建筑用玻璃、光伏玻璃优秀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为该行业的规范发展以及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半导体 太阳能光伏 光伏产品 ISO TC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