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国SunShot计划规定,美国能源部(DOE)公布其已向光伏制造产业提供高达1500万美元的资金。此外,按照SolarRooftopChallenge二期项目,美国能源部还将提供1200万美元。为了进一步降低光伏技术的成本,作为其划拨资金的一部分,SunShot计划已经设立了光伏制造技术(SolarMat)项目,该项目旨在扶持“富有创新性但具备商业与技术可行性的”光伏制造技术。通过划拨的1500美元资金,SolarMat旨在扶持“可在1至4年内对市场或制造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并且专注于成本削减及能效提高方面。而光伏发电与聚光光伏都将成为SolarMat项目的主攻目标。就光伏发电而言,提出的技术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与现有的技术有何差别;(2)这项技术将对光伏组件的制造产生多大的影响;(3)该项技术如何有助于降低每瓦制造成本。与此同时,按照SolarRooftopChallengeII屋顶项目,美国能源部已经提供1200万美元资金用于消除市场障碍并降低光伏系统的软性成本,其中包括审批、许可及并网成本。美国能源部宣称,申请者需要在特定地区内在削减软性成本上取得非凡的成果,并且必须提交一个可信的方案,使全新技术及设备得到快速应用,并对光伏市场产生更大规模的影响。2011年12月,美国能源部曾宣布向首个SolarRooftopChallenge项目提供1200万美元资金。
巴基斯坦正加快推出光伏上网电价补贴(FIT)项目,装机量为1至100MW的光伏电站可获得每千瓦时0.2329美元的补贴。2月27日将就此召开会议并最终定案。巴基斯坦可替代性能源开发委员会(AEDB)与德国DeutscheGesellschaftfürInternationalZusammenarbeit(GIZ)GmbH公司就GIZ的能源与能效项目开展合作,并且为巴基斯坦制定了光伏FIT补贴项目。总体而言,按照25%的股权与75%的债务融资模式——该国计划将FIT补贴设定为每千瓦时0.2329美元(约合每千瓦时0.1763欧元),为期25年。GIZ公司表示,这将为投资者带来17%的投资回报率。为了支持大型电站项目的开发,GIZ公司提议,装机量1至100MW的光伏项目应当获得FIT补贴。而有关获得FIT的资格条件,GIZ公司列出了诸多条件,其中包括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9个月;债务承诺书与股权融资;土地收购。GIZ公司表示,就项目选址而言,巴基斯坦政府有必要将土地分配给所有选择FIT补贴的独立发电商(IPPs)。与此同时,省政府与巴属喀什米尔应当将分配的土地划定为“光伏潜在开发区域”以及确认独立发电量应“何时”提交申请。此外,电力经销企业以及(或者)国家电网公司有义务向符合资格的电站项目提供并网服务,并且收购项目所产生的所有电力。2月27日将召开一次会议,预计FIT补贴项目将最终批复并通过成为法案。规划项目巴基斯坦政府计划安装500MW光伏发电系统,据透露目前250MW电站项目正在开发,并且巴基斯坦可替代性能源开发委员会公布,已经与七个海内外私人投资者签署了意向书。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划拨了5,0005英亩的土地用于光伏项目的开发。据GIZ公布,私人企业正获得所需的大块土地。一些企业还收购了土地避过进行可行性研究。该公司表示,目前大约250MW的光伏电站项目正在开发中。其中大部分项目发起人正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并收集相关的收据,以此从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处获得补贴。M/sTechAccess,M/sDACCPowerGeneration,M/sBukshEnergy,M/sRoshanPakistan等公司堪称是其中的先行者。去年,德国Conergy与Ensunt公司宣布双方计划为DACC发电公司(DACCPowerGenerationCompanyLimited,简称DPGCL)在巴基斯坦安装一座50MW的光伏发电项目。这座光伏电站将建于科里斯坦(Cholistan)地区的巴哈瓦尔布尔(Bahawalpur),该项目将归DPGCL公司和巴基斯坦政府所有。Conergy公司发言人向记者表示,DPGCL需向这个项目投资1.70亿美元至1.90亿美元(约合1.37亿至1.53亿欧元之间)。与此同时,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计划在巴基斯坦安装总装机量为100MW的光伏电站。该公司创始人施正荣曾与巴基斯坦总理YousafRazaGilani会面。按照项目规划,尚德将分多个阶段安装5座光伏电站,每座电站装机量为20MW。光伏项目发展潜能与阻碍总体而言,为了创造多元化的能源类型并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巴基斯坦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扩增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必要性。巴基斯坦可替代性能源开发委员会计划到2030年在巴基斯坦安装9.7GW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这将占据该国发电总量的5%左右。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发布的全球太阳能辐射水平地图显示,巴基斯坦的绝大部分地区适合光伏系统的开发。NREL发现,理论上来看,巴基斯坦的光伏发电潜能约为290万兆瓦。然而,GIZ公司也指出该国光伏系统的应用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高于传统发电类型的资金成本、市场、融资与机构障碍、较差的电网基础设施以及缺乏相应的培训。
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一月德国电网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总计为275MW。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就安装量而言,这个月安装量增长尤其放缓,安装量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下滑,去年同期新增装机容量为517MW。然而,2012年十二月安装量约为330MW。
发展太阳能市场,吸引更多投资,阿根廷还需完善激励政策。阿根廷过去一直是拉美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但如今这一现状正在发生改变。近日,阿根廷首次推出个人太阳能项目补贴。政府希望借此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将太阳能发电规模提升35倍。阿根廷西部地区成为了投资商看重的热点。原因之一便是该地区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其日照强度是是德国的两倍还多。据贸易组织阿根廷可再生能源商会(CADER)负责人马塞洛·阿尔瓦雷斯透露,去年他们共向政府申请了11个太阳能项目,每个规模都在20兆瓦以上。“阿根廷太阳能市场潜力很大,有许多项目都十分吸引人。”阿根廷国家能源公司Enarsa清洁电力项目负责人海克特·诺迪欧说。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将有助于阿根廷实现其2016年可再生能源占电力供应8%的目标,目前这一比例为2%。然而由于阿根廷是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后并未向联合国递交减排承诺的G20成员之一,所以其目标并不具有约束力。CADER透露,阿根廷计划打造规模达3000兆瓦的清洁电力设施,将以小型水电为主,其中太阳能发电可能会占到10%。由于缺乏补贴和刺激政策,目前太阳能发电规模仅为6.2兆瓦。非营利市场调研机构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PewCharitableTrusts)表示,2009年,阿根廷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仅投资8000万美元。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爱德华多·塔贝驰指出,对阿根廷政府来说,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融资。“中小型太阳能项目十分依赖当地政府的支持,无论从政策上还是资金上都是如此。”根据阿根廷去年通过的一项政策,开发商可以就上网电价补贴直接同政府和电网运营商谈判,不用通过Enarsa。这一政策令许多外国公司对西班牙可再生能源投资产生了兴趣。CADER申报的11个太阳能项目中,有4个已经通过了审批,正在等待政府的补贴。西班牙太阳能公司SolariaEnergia&MedioAmbienteSA和一家中国太阳能企业分别参与了一个项目,还有一个位于卡塔马卡省的项目由美国赞助,位于门多萨的项目则由当地企业开发。这些项目有望得到多达每兆瓦时200美元至400美元的补贴。中国企业参与的项目位于圣胡安圣,规模为20兆瓦,投资金额为7000万美元,将同Enarsa合作开发。SolariaEnergia&MedioAmbienteSA则将同当地开发商AldarSA共同合作开发太阳能。美洲银行和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报告显示,巴西是拉美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领军者,而委内瑞拉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最差,仅占全部电力供应的0.1%。如今,该地区正在开发中的太阳能项目规模达到6000兆瓦。其中2800兆瓦位于智利,1400兆瓦位于巴西。虽然融资上存在一些问题,但CADER仍对阿根廷太阳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政府已经为太阳能发电制定了上网电价,未来还会采取更多行动来吸引投资,包括提升发电能力、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等等。两三年前阿根廷太阳能市场还无人问津,未来这一切都将有所改变”去年8月,阿根廷能源部门批准在该国西部省份多萨建设一个20兆瓦的太阳能项目。该项目将由阿根廷、西班牙和亚洲的公司组成的财团共同运营。据悉,该项目预计将获得15年的电力购买协议。
一辆越野车飞驰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施特劳宾郊区的小道上,城市的光影消失在了视野。车子一路向前行,穿过了一片又一片广阔的农田,而冬季德国的阳光不算太充足。绕过一块水塘,车里的德国人蒲科德(KlausBurkart)耐不住自己的喜悦,指着前方500米处:那就是我父母的房子。“房子虽然是他们的,而那屋顶上的太阳光板可是我的。”蒲科德说。一眼望去,两个大屋顶被黑色的太阳光板铺得密密麻麻。在德国,几乎每一个私人小屋屋顶都铺满了太阳能发电光板,所发之电或自产自销、或上网买给电力公司。“我们这些普通人对太阳能发电的投资占到了德国太阳能发电总投资的50%左右。”蒲科德微微一笑,拿出一本当年他投资太阳能时所作的研究笔记,开始娓娓道来。德国2004年《可再生能源法》的修改给了他极大的信心,其主要原因是可以得到高额的补贴并保证这样的补贴20年内都有效。补贴使德国人尝到甜头后,他们便开始大量地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原本的农场都变为太阳能发电站,这给德国电网造成压力,并且德国政府也感到补贴带来的财政压力。09年至今,该法律不断在修改,补贴下降并且所发之电只能自己用。但是对于09年之前的投资者并不会受到影响。”蒲科德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德式太阳能私人投资蒲科德目前供职于欧洲一家燃油服务公司,由于工作的原因居住在德国的邻居荷兰。在2004年以前,德国还仅仅是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只占德国电网的很小部分,不过此后德国政府重新修订了2000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开始鼓励私人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这一举动吸引了蒲科德的注意,并开始萌发出投资太阳能的想法。而父母的房子刚好处于1950年以前靠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巴伐利亚的农场上,这又为投资提供了地方。那时,在德国熟悉太阳能的人并不多,包括一些专业的电工。“后来,我便自己研究了2年。”蒲抿了抿嘴说,很多太阳能制造商都会提供免费的课程让大家学习太阳能发电,因为你必须清楚什么样的屋顶适合包括屋顶的角度和方位等。经过两年的研究,蒲科德最终于2007年开始投资太阳能,在自己父母的屋顶上安装好了太阳能光板,总容量为45KWH,总共投资18万欧元,本钱1万欧元,银行贷款17万欧元。还款靠卖电分18年还清,此后每年便是净利润。“不过现在每年除了银行还款以外,我每年还会剩余大约5000欧元。”蒲说。此时,德国新入网的太阳能装置的峰值输出功率达到了110万千瓦,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近30%。据蒲的介绍,当时2007年德国市场上并没有中国光伏生产商的产品,最受私人市场欢迎的是日本品牌。随着吃螃蟹的人在太阳能发电上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私人利用自己的屋顶或是窗户开始投资太阳能发电。“有的人甚至开始到农场上租用农民的屋顶,并在其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板。”蒲科德打趣地说,“这也是作为农民的好处,可以靠自己的屋顶收租。”电网接纳难题在蒲科德看来,德国2000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是给予他本人以及其他私人投资者最大的信心源。“当太阳能发电还没有大面积普及时,德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补贴向来是最丰厚的。”蒲说,“我过去4年的补贴为0.49欧元/kwh。”据了解,德国政府2000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4年对该法进行了修改,根据不同的太阳能发电形式,政府给予为期20年、每千瓦时0.45~0.62欧元补贴。正是在这个法律的推动下,使得德国私人太阳能发电投资迅猛发展。事实上,德国并不是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德国平均年日照时间为1528小时,仅为西班牙的一半左右。伴随着太阳能光板价格下降后,德国很多农场变成了太阳能发电站,因此基于这种现象德国政府便开始修改法律。”蒲说,这是因为德国电网也根本不能承受大量靠可再生能源发的电。的确,德国光伏发电产业的持续过快增长导致了终端电价增长过快、电网升级改造压力不断增加等问题。德国光伏发电以接入配电网为主,分布集中且规模较大,对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中午高峰时段配电网阻塞现象十分严重,配电网接纳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力不足,已成为德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德国从2009年便开始削减对太阳能发电的补贴。“而真正大量削减补贴是从2012年1月开始的。”蒲说。从2012年11月1日到2013年1月31日,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每月被削减2.5%。尽管如此,但德国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还是在不断地攀升。根据德国环境部2013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德国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为7.6吉瓦,打破了2011年7.5吉瓦的纪录。不过,德国环境部表示2012年第四季度已经开始下降,这表明削减已经起到作用。德国环境部并预测,2013年的太阳能新装机容量将在3.5吉瓦到4吉瓦之间。“德国现在又开始新一轮对《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不过目前还在各方论战之中。”蒲科德表示,这就是一个政治话题。
旁遮普省首席部长穆罕默德·沙赫巴兹·谢里夫透露,AEG将在巴基斯坦建造一个400兆瓦和一个5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有媒体报道透露,AEG将在巴基斯坦焦利斯坦建设一个400兆瓦和一个50兆瓦的光伏项目。据巴基斯坦新闻网站,今天旁遮普省首席部长穆罕默德·沙赫巴兹·谢里夫透露,50兆瓦的光伏电站将在2013年6月投入运营,同时400兆瓦的项目预计也将在一年内完成。部长还表示,与政府未能达成每单位0.22美元的协议后,AEG将利用该设备产生电费为每单位0.18美元。
2012财年前九个月,在日本及海外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出货总量超过2.5GW。国内出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2012年第一季度达445MW、第三季度超过1GW。据日本太阳光发电协会(JPEA),这一总量中近1,399MW来自日本的生产商,而其余676MW则来自进口。出口量逐渐减少,2012年第一季度出口量为168MW,而第二季度则降为111MW。JPEA指出,近20MW运往北美、近84MW运往欧洲。
在2月20日,阿卜杜拉国王市原子能及可再生能源(KACARE)机构(负责可再生能源开发),发布了建议清洁能源采购计划白皮书。KACARE接收白皮书意见的截止日期将持续到2013年4月5日,之后将发布提议草案请求及能源采购草案协议。这些草案文件也将接收公共意见。沙特发布54GW可再生能源项目白皮书KACARE表示: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之一。根据该项目,沙特阿拉伯将会在2032年通货竞标完成安装装机容量为54GW的可再生能源项目。KACARE预计发布多轮采购竞标前应该提前2到3年进行指导性标的。同时竞标还将寻求多远技术及开发商,KACARE将根据价格及非价格因素来授予标的。做为其情节能源采购项目的一部分,KACARE还设立了一个新的互动门户网站。这个新门户网站将成为有兴趣参与竞标采购程序的潜在竞标商的互动平台。信息和相关文件将会发布在新门户网站上,同时竞标上可以通过网站发布其意见及递交电子申请。此外,有兴趣参与竞标方还将有渠道得到后续RFP和PPA,并得到项目进展及日期的最新消息。
北京时间3月1日凌晨消息,IBM周四将2015年商务分析业务的营收目标调高25%,原因是产品需求表现强劲。IBMCEO罗睿兰(VirginiaRometty)在周四的投资者日会议上预计,到2015年商务分析业务的营收将达200亿美元。商务分析是IBM五年期计划的一部分内容,该计划目标是在2015年将每股收益提高至最少20美元。用户可利用IBM商务分析工具在数据库内部或在社交网络中所发现的结构化数据中进行模式鉴别或行为预测。
富士通代表董事社长山本正已表示,“这些措施是对如何(使半导体设计和制造业务)留在日本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富士通社长山本正已被记者们“团团包围”富士通下决心全盘改革半导体业务(图1)。2013年2月7日,该公司宣布将与松下合并系统LSI(SoC)业务。富士通的全资子公司富士通半导体与松下已经达成一致,双方将合并SoC业务设计开发职能,成立无厂形态的新公司。今后将协商正式签署协议。与此同时,富士通还请求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为新公司出资。新公司的成立时间预定在2013年中期。图1:富士通半导体将成为一家员工不到2000人的公司预计将有约4500名员工从富士通半导体转职到新的无厂公司及代工公司等。另外,还预定裁员约2000人。图由本刊根据富士通的资料制作。新公司将大力发展定制LSI(ASIC)及图像处理用ASSP。此外,还将从事用于服务器、电视和移动终端的SoC业务。最初瑞萨电子也曾参与过有关系统LSI业务合并的磋商。不过三家公司的谈判遇到阻碍,所以由富士通半导体与松下两家公司先行合并。山本社长表示,随时欢迎瑞萨参与共同组建新公司。此外,富士通还在与台湾台积电(TSMC)等进行协商,一边共同成立LSI代工公司。计划将富士通半导体的三重工厂300mm生产线移交给新的代工公司。据富士通介绍,这家代工公司的目标是向日本国内外客户稳定供应半导体,同时在全球市场上发挥更强的竞争力。山本表示,“可以理解成新公司将力争发展为一家(曾经设想过的)日本国内的联合代工公司”。富士通计划向该代工公司出资,不过目前的协商方向是由台积电出资过半。尚不清楚松下是否会加入其中。采取这些措施之后,富士通半导体将保留MCU和模拟IC业务。不过,今后将探讨包括向其他公司转让这些业务在内的“所有可能性”(富士通)。此次无厂公司的设立构想是在约一年前浮出水面的。当时业界给出的结论是“未看见能够战胜海外无厂企业的战略蓝图”(业界分析师)。
近日,丹麦驻华使馆50KW光伏示范电站正式开始运行,上海淘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为其提供电站系统监控服务。据悉,该项目装机容量:50KW,上海羲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系统集成安装,兆伏爱索提供电站逆变器产品。丹麦属于世界经济高度发达国家,能够提供大量的社会福利,贫富差距相当小,国民享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人口仅有551.94万。丹麦的电价是欧洲电价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千瓦时26.8欧分——其中22多欧分是由各类税收构成的),2012年丹麦超过43,000户家庭业主在自家的屋顶上安装了光伏系统——装机总量达到223MW。提早了8年超越了其制定的2020年光伏装机目标(200MW)。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5%,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进一步提高至100%。
ReneSolaLtd.(NYSE:SOL)是领先的光伏元件和晶片全球制造商,今天公布从2011年11月开始总计在希腊分销、安装超过100兆瓦的公司光伏元件并与电网相连。
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今日发布《2012年报》,介绍了该公司在2012年的财务、社会和环境绩效,年报中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报告。其可持续报告称,飞利浦2012年绿色产品销售额达113亿欧元,占全球总销售额的45%,令公司在实现其“生态愿景(EcoVision)”所设定的2015年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其中,医疗保健事业部的绿色产品名义销售额增长率为36%,为三大事业部最高,其绿色产品组合中增加了16款新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医疗服务便利性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今天,我们非常骄傲地宣布飞利浦改善了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每年改善30亿人的生活,这也是公司愿景的一部分,”飞利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战略创新官安劲铭先生(JimAndrew)说到,“我们在减少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降低了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碳减排五年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得益于主要经营场所的节能措施、绿色物流、减少差旅、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等,我们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推行这些举措。”2012年,飞利浦在绿色创新方面的投入达5.69亿欧元,正在向实现2015年20亿欧元的目标稳步前进。照明事业部引领绿色创新,在促进LED革命性创新方面投入超过3.25亿欧元,旨在通过向节能照明转型,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优质生活事业部实施自愿分阶段废除聚氯乙烯材料(PVC)和溴系阻燃剂(BFR)在产品中的使用,2012年飞利浦生产的首次实现了在所有浓缩咖啡机的生产中完全没有使用上述材料。医疗保健事业部的绿色创新投资,主要是为了满足目前全球各地日益增长的对绿色医院的需求和降低医疗保健对环境的影响的诉求。该举措获得了“欧洲放射、电子医学与卫生信息技术行业协调委员会(COCIR)”的认可,将飞利浦磁共振影像设备(MRI)评为行业节能先锋,因为其MRI设备比行业平均能耗低22%。
市场调研公司即将公布的2013Marketbuzz调研报告显示,英国光伏累计产量在经历了2012年创纪录的一年之后依然达到了2GW大关。2012年该国光伏市场需求量为965MW,超过了2011年的历史最高水平。据这家市场调研公司表示,需求量的增长是由诱人的政策环境、不断下跌的光伏系统价格和风险较低的投资环境所促成的。“英国市场在2011年和2012年均在光伏市场需求量方面跻身前十为,”Solarbuzz市场调研公司副总裁芬利·科尔维尔(FinlayColville)表示,“随着需求趋势达到了吉瓦级别,并且累计光伏安装量也超过了2GW大关,英国目前能够正式成为全球光伏供应链上吉瓦级别的大市场了。”2012年较强的数据显示出英国光伏市场成功地将走出2011年末由于削减上网电价补贴而造成的困难使其和不稳定时期中走了出来。Solarbuzz市场调研公司还表示,英国光伏产业目前已可从上网电价补贴预期和英国可再生能源义务证书(RenewableObligationCertificate,简称ROC)中获得利润。凭借转有的项目融资和下游供应链渠道,上述利润可在住宅和地面支架两个领域内的强劲光伏市场需求中得以体现。科尔维尔先生还表示:“其他欧洲国家正挣扎着为光伏供应商提供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并且整个欧洲光伏市场需求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量预计将从2012年的55%降至2015年得34%。此外,英国有能力将发展重点放在安装量水平之上,却不像德国、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过光伏产业一样受到制造业的制约。”英国光伏市场在2013年初发展势头良好,在上网电价补贴机制的促进下周安装量达到了5-6MW。但是,Solarbuzz表示,如果英国政府想要达成在2020年将总安装量增至20GW的目标的话,周安装量需得增至20MW的水平。不过,随着光伏系统价格在住宅和大型项目领域内的持续下跌,预计高达10%的诱人的内部回报率有望在2015年通过上网电价补贴所达到,而ROCs机制有望在2017年达到该水平。科尔维尔先生表示:“英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在过去的一年里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光伏产业已经正式成为英国长期可再生能源组合中的一部分。”“然而,目前英国电网仅能再接受10GW的电力输入。若想完成20GW的光伏安装量目标,需要对英国年代久远的基础设施进行额外投资。但是随着英国国内能源价格审查的不断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将较易获得公众的支持。”
外媒称,最新研究表明,在中欧太阳能争端中对中国制造商征收惩罚性关税或许会消灭大量工作岗位。德国《商报》网站2月19日指出,根据瑞士预测研究所19日在布鲁塞尔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因惩罚性关税的税率高低而异,仅德国就可能在3年内最多减少8.47万个工作岗位,德国将因此成为欧洲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研究认为,太阳能板涨价会大幅削减需求,安装量和维护需求也会随之减少。虽然惩罚性关税会给欧洲太阳能设备制造商带来竞争优势,但由此产生的工作岗位仅为在其他领域失去的工作岗位的五分之一。研究的委托方是“平价太阳能联盟”,该组织由太阳能领域的生产和服务企业联合组成,主旨是反对太阳能市场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报道称,美国自2012年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欧盟委员会则在2012年9月受理了欧洲太阳能企业联合会“欧盟支持太阳能组织”的申诉,正在考虑是否也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该行业协会指责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搞低价倾销并享受非法补贴。2012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价值210亿欧元的太阳能板和其他配件。一蹶不振的德国太阳能企业认为自己目前深陷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所谓来自中国的廉价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