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睿电子公司(NYSE:ARW)在香港科学园的全新“艾睿电子技术应用工作间”(Arrow Open Lab)今天正式开幕。这是艾睿电子支持香港创新科技发展的另一重要里程碑。为庆祝全新工作间的正式启用,艾睿电子在香港科技园公司今天举办的 “亚太创新峰会2016 - 机械人技术论坛”上,展示了屡获国际好评的半自动驾驶跑车(Semi-autonomous Motorcar,简称SAM) ,展示科技进步如何改善人类生活。 艾睿电子元器件业务亚太区总裁余敏宏在技术应用工作间的开幕仪式上表示:“艾睿电子技术应用工作间将开放给所有追求创新技术及产品研发的初创企业、公司及机构使用,以帮助他们加强产品设计、加快研发速度及节省开支。” 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商业项目 香港初创及科技企业向来十分了解市场需求,亦擅长发展创新意念及知识产权,以及进行产品设计及软件研发。不过,他们一般缺乏专业的工程技术支援,特别是在无线连接科技、传感控制及系统集成等领域。艾睿电子的目标正是帮助企业克服这些困难,加快他们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商业项目,并进一步推向国际市场。 例如,开发一个消费性电子产品原型通常需要五至七个月时间。而艾睿电子所提供的服务可将所需时间大幅减少最多达四个月,从而节省最高达25%的工程设计开支。更重要的是,艾睿电子作为资深技术顾问,同时会指导开发人员如何改善系统设计,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全面支援,包括构思概念与设计验证、零部件采购、快速样板建立、产品测试、系统集成及试产前的检验。 艾睿电子技术应用工作间占地约3,000平方呎,配备最先进的工程设备及测试工具。同时,十余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工程师将入驻工作间,他们的专业领域涵盖电脑运算、传感连接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他们将为使用者提供最专业的意见和指导。 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马锦星表示:“我们欢迎艾睿电子成为我们的伙伴,并十分感谢艾睿电子对香港科技行业一直以来的推动及支持。艾睿电子将利用他们完善的国际网络,帮助创新企业家及研发人员接触崭新的技术,并与世界级的供应商接轨。艾睿电子技术应用工作间的成立充份显示他们对本地企业家的支持已进入新的阶段,同时协助加快香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加强本地初创企业工程技术能力 Heartisans是一间香港初创企业。该公司与艾睿电子合作,开发可穿戴式手带,透过监测心脏病患者的心跳数据预测心脏疾病。公司创始人Tim Lui表示:“艾睿电子拥有全面的物联网技术部署方案。他们宝贵的工程专业知识及经验,可以帮助与我们相似的初创企业应付日益复杂的工程研发挑战。我们的研发团队很期待使用全新的工作间,加强我们的产品开发工作。” 根据“全球创新科技业概况研究报告”显示,香港在全球初创企业生态发展的排名中名列第五位。 InvestHK 最新的报告指出,截止2015年8月,香港已成立了1,558间初创企业,较之前一年增长46%。香港本地企业对工程顾问咨询的需求日益增加。艾睿电子预计在技术应用工作间启用后的第一年,将有超过3,000人次使用新设施。工作间所有的设备和服务将向已登记公司免费开放。 为香港学生而设的新实习生计划 为培育更多本地人才,艾睿电子今天还宣布推出新的大学生实习计划。实习生有机会获得由艾睿电子提供的培训、指导和就业机会。优秀的学生更有机会参与物联网(IoT)和机械人相关的参考设计开发项目。 科技改善人类生活 为了庆祝艾睿电子技术应用工作间的开幕,艾睿电子今天首次在香港展出SAM半自动驾驶车。艾睿电子美洲元器件业务工程部副总裁Chakib Loucif今天在亚太创新峰会2016上发言,并使用SAM项目作为例子,解释工程上的创新如何为社会带来更美好的将来。 SAM是由艾睿电子带领,并获得殊荣的创新科技项目。艾睿电子将一部2014年版Corvette C7 Stingray跑车改装,加入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人机界面,受过训练的四肢瘫痪驾驶者仅需利用头部动作,便可安全地驾驶跑车。在2014年,SAM让前赛车手Sam Schmidt成为第一个四肢瘫痪的驾驶者,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赛车场 (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以时速高达107英里(约每小时172公里)驾驶跑车奔驰,获得全球各界好评。自那时起,艾睿电子不断提高SAM的性能表现和控制性。在2016年5月22日,Schmidt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赛车场驾驶最新设计的SAM,创出每小时152英里(约每小时245公里)的高速,刷新速度纪录。 艾睿电子一直大力支持香港科技业界的发展。去年11月,艾睿电子在亚太区举办首个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mmersion”专题研讨展览,联合物联网生态系统领导者和开发商,共同讨论成功部署IoT的重要问题。今年初,艾睿电子将亚太区总部迁进香港科学园,进一步支持亚太区科技界的发展。
近日,全球电子元器件巨头——村田制作所(以下简称村田)对外披露了其2015财年(截至2016年3月31日)数据报告。财务数据显示,村田2015年度的销售额高达12,108亿日元,连续4年刷新过去最高纪录。 村田的主营业务围绕通信市场展开,通讯设备占到村田销售额的约60%。据日经新闻的一份预测报告称,2016年全球手机市场将会呈现出其他国家厂商集体下滑,唯有中国企业继续增长的格局。面对中国智慧型手机市场的崛起,日本零部件厂商开始将眼光转向中国,村田更是走在前列。目前,中国主要智能手机厂商与村田均有业务往来,伴随着LTE技术的普及,搭载在智能手机上的电子元器件数量也会不断增加,村田传感器、通信模块的销量将持续上涨。 同时,得益于村田近年来在汽车电子等新市场的持续深入布局,新产品带来的销售额也在不断攀升。未来凭借着传统优势领域市场份额的维持,以及重点着力新市场业务规模的扩大,村田将继续保持稳健成长势头。 立足精专,锐意创新 通信市场对智能手机需求的增长正在逐渐放缓,对此村田早已有了比较清醒的认知。2016年是村田“中期构想2018”的第一年,社长村田恒夫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通信市场保证优越竞争地位的同时,村田还将大力拓展汽车、能源、医疗保健等重点市场,这一发展布局的提出得益于村田“Innovator in Electronics®”的品牌理念。 专业与专精是村田的立足之本,成立70多年来,村田一直致力于以陶瓷为原材料的被动元器件的研发,围绕精而专的信条,不断磨练精湛技术,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并深刻影响着当今电子市场格局。基于陶瓷材料的电容、射频、滤波器、热敏电阻这些村田十分强势的产品,为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贡献了力量;适用于PC的振动传感器更是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95%,村田在个人电脑、通信市场领域拥有无可撼动的地位。而积极布局中国市场更是村田近年来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也正是这种不断开拓新领域、布局新市场的创新精神,让村田保持着不可撼动的业界地位。 村田主要产品一览 另一方面,为适应快速更迭的电子行业,村田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做自己工作方面的开拓者,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创新空间。这种创新精神也体现在产品层面上,村田以电子行业革新者的姿态,在原有的材料研发和技术积累优势下,不断向周边领域扩大业务范围,在新市场供应更多独特产品。村田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和客户下一代的需求,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每年投入销售额的6%—7%用于研发,为汽车、IoT、健康医疗等重点着力市场的开拓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点布局新兴领域 在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IoT、健康医疗等新兴市场上,除基础元器件外,村田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相继推出了汽车、“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无“线”睡眠监测方案、负离子发生器等尖端产品与解决方案。 村田正在从“安全”、“互联”、“防预”等方面推动全球汽车电子往更智能、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村田的MEMS传感器广泛应用于ABS(制动防抱死系统)、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PB(电动手刹)、TMPS(胎压监测)等汽车主动安全领域。运用广泛的PEPS(无钥匙启动系统)不仅可以让用户方便、快捷地启动汽车,同时也赋予了汽车防盗功能,在PEPS应用中,村田可以提供全系列的天线供车辆或车钥匙使用。在日益火爆的车联网领域,也能看到村田的身影,其最先进的无线通讯技术价值已获得市场认同。 村田汽车电子技术 在IoT领域,村田推出了“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将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和云服务融入到整个照明解决方案,形成了高可靠的大网络结构,实现“人走灯灭”、节能环保的目的,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用户还可基于场景、时间、区域同时控制不同种类的灯光,实现更舒适温馨的生活空间。在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村田提供的从用户界面到网关,以及灯节点控制的整套解决方案,被广泛地应用于酒店、办公大楼、 医院等众多机构。 村田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 同时,村田也发力智能医疗领域,推出的无“线”睡眠监测方案在酒店、养老机构、住院处等单位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传感器与无线通信相结合的模块(BCG模块) 搭载在床体或座位等身体触碰到的地方,通过感知人体的心跳引起的机械振动就能快速精确地监测睡眠、心率、呼吸率等指标。该装置内搭载了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提高服务效率。 村田的无“线”睡眠监测方案 随着人们对健康领域的日益关注,负离子发生器的需求也将不断提高。负离子发生器是一个产生高压电场,使空气分子电离的特殊装置,村田的负离子发生器可以有效控制负离子的产生量,起到杀菌、除臭、防霉、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家电领域,村田的负离子发生器多被用于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空调除尘系统、冰箱灭菌除臭系统等。据报道,最新发布的豹米空气净化器2中就运用了村田的负离子发生器,这款空气净化器除了增强净化、杀菌、抗过敏效果外,还可呵护新妈妈和宝宝稚嫩的肌肤,保持肌肤的湿度、弹性和紧致。 村田负离子发生器 从一家小陶瓷作坊,逐步成长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巨头,村田的发展离不开精细化和专业化的运作。处在日新月异的电子行业,村田除了在移动通信等强项市场保持优势地位外,更凭借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利用其深厚的技术底蕴,为汽车电子、IoT、健康医疗等新兴领域提供智能产品提案和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努力为客户满意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ARM今日宣布发起成立产业创新投资基金。该基金将结合ARM的全球技术视野和产业生态系统,投资在中国市场具有潜力的技术公司,覆盖一系列创业、创新投资项目,加速以物联网、智能硬件、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关键性创新应用的产生。 ARM一直以来与中国共同成长,履行长期投资的承诺,并积极推动中国创新和产业升级。 去年ARM即与中科创达共同成立安创空间加速器,利用ARM生态系统资源,加速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建立以ARM技术资源为核心的物联网创新平台,协助并扶植国内新创公司,加速其产品面市。 ARM全球首席执行官Simon Segars表示: “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引人瞩目, ARM中国合作伙伴已经展现出引领全球创新的实力,并在物联网等诸多新兴领域取得了突破。一批有实力的新创公司正在崛起,而这些公司正需要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我们在此时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将加速中国电子产业生态的发展,并进而推动全球创新。” 此次ARM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以产业基金形式投资于中国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将进一步打造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系统, 形成核心技术加资金支持的双向驱动力,在产业向智能化升级这个关键阶段,帮助具有创新实力的中国公司把创意落实成为商机,并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ARM 全球执行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表示: “ARM中国的长期愿景是和国内产业共同打造有核心技术和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过去十年,我们一直努力引入全球领先的技术资源和国内合作伙伴创新共赢,并共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的合作伙伴出货量十年间成长90倍,产值增长速度是国内产业均速的三倍。下一波智能设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高潮来临,国内产业需要加大创新投入抓住契机。此次产业基金的发起, 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将资本和生态融合,进一步推动国内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创新。” 近年来,ARM在中国的战略部署和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并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国策。今年3月,ARM与重庆市政府、重庆仙桃数据谷合作,在仙桃数据谷成立ARM生态产业园,设立安创空间加速器重庆办事处,并建立重庆地区ARM生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设立人才实训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结合生态建设、创新孵化与人才培养结合的有效模式。 今年4月, 由包括ARM在内的多家国际领先的服务器与云计算方案提供商以及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绿色计算产业联盟”(Green Computing Consortium,简称“GCC”)在中国成立。此外, ARM积极参与中国大学的课程改革与开发,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在贵州大学建立ARM创新与人才培养基地,积极促进贵州大数据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并与包括兆易创新、触控科技、意法半导体、Atmel (Microchip的子公司)、Nordic、NXP和瑞芯微电子等在内的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协作开发嵌入式、物联网、移动游戏等热门教学套件,在多所中国高等院校广泛使用,并设立了联合实验室。基于ARM技术的产业与教育生态系统,正在中国电子产业升级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鉴于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美国为避免半导体产业重蹈覆辙,台面下已提早着手布局防堵中国。消息传出,韩国已受邀与美国共同反制中国半导体崛起。 中国扶植某些产业导致产能过剩,最后只能对外销售,引发国际贸易纠纷不断,钢铁与更早之前的太阳能都是血淋淋的例子。有了前车之鉴,这次中国扶持更高科技的半导体业,美国显然不敢再轻忽。 韩国经济日报引述知情人事消息报道指出,隶属于美国商务部的产业分析部门副秘书长贾朵德(Marcus Jadotte),5 月18-20 日造访韩国时曾与对口单位召开高层会议,他当场要求韩国立誓加入美国阵营,共同围堵中国发展半导体业。 除此之外,贾朵德还顺道拜访三星、SK 海力士高层,亲自传达美国政府的意志,并提示钢铁业的教训不能忘。 之前还有报道指出,如果共和党参选人川普当选总统的话,不排除美国可能重启超级 301 条款对付中国。值得一提的是,川普还反对美国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认为这是导致国内工作机会外移的主因。
在入股约车服务平台滴滴出行、地图提供商四维图新,又联合富士康布局智能汽车制造后,腾讯在出行市场的布局正在打通整个链条。如今,通过四维图新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的布局,腾讯智能汽车生态继续扩张。 5月17日,停牌已过半月的四维图新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杰发科技100%股权,此次交易作价38.75亿元人民币。据悉,后者主要从事汽车电子芯片的研发和设计,主要产品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及解决方案。在此次收购中,腾讯作为四维图新二股东不仅参与出资,同时还深度参与了并购之后两家企业的运营设计。 四维图新总裁程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已拥有高精度地图、算法和系统平台,收购杰发科技将填补其在芯片领域的缺口。未来四维图新将与腾讯、联发科技、杰发科技共同在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技术方面开展合作。 腾讯仍是第二大股东 四维图新披露的公告显示,此次交易杰发科技作价38.75亿元,四维图新将以新发行股份支付3.31亿元、以现金支付35.45亿元。其中,收购资金主要来自于非公开发行股份,四维图新拟通过锁价方式向腾讯产业基金、芯动能基金、天安财险、中信建投证券等9家机构和员工持股计划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38亿元。其中,35.45亿元用于支付标的资产现金对价,2.2亿元用于建设趣驾Welink项目,剩余3540.67万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相关费用。 根据双方签署的业绩对赌协议,杰发科技全体股东承诺杰发科技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年度预测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2.28亿元和3.03亿元,三年累计预测净利润为7.18亿元。 资产评估报告显示,杰发科技2014年实现净利润1.95亿元,而2015年前11个月净利润为亏损-1.14亿元。 对于标的公司利润的大幅缩减,程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主要原因为当期杰发科技实施股权激励,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2.6亿元所致。若扣除该股份支付费用影响,杰发科技2015年1~11月的净利润应为1.45亿元,盈利能力不存在剧烈波动。 四维图新第二大股东腾讯(持股11.28%),在此次并购中以1.8亿元认购四维图新约703.40万股新发行股份。交易完成后,腾讯以9.74%持股比例继续位列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中国四维持股10.09%。目前,四维图新并无实际控制人,在股权上,腾讯已经十分接近第一大股东。 在此次对杰发科技的收购中,腾讯不只是在资本上有参与。腾讯副总裁马喆仁表示,腾讯对四维图新战略收购杰发科技过程以及后期运营设计有深度参与,三方进行了多次沟通。收购完成之后,腾讯、四维图新、联发科技、杰发科技、滴滴出行将共同探索出行服务市场的机会。 四维图新完成三大核心布局 目前,百度和阿里巴巴在智能汽车领域都在布局,并且在地图领域分别拥有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可以说,四维图新是腾讯在出行市场的一个重要运营平台。对此,马喆仁表示:“在用户出行服务市场,腾讯和四维图新是战略联合体关系。” 实际上,四维图新是公众熟知的百度、高德等地图软件商背后的数据提供商,目前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在高精度地图、车联网操作系统和手机车机互联解决方案等业务有广泛布局。在腾讯入股之后,四维图新开始与滴滴出行合作,每天获得来自滴滴的上百万次的出行数据。 程鹏对记者表示,收购杰发科技,一方面因为其在汽车后装市场占到约60%的国内市场份额,四维图新传统业务更偏向前装市场,双方业务有更好的补充。另外,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地图、传感器、芯片、算法是核心部分,收购杰发科技后,四维图新完成了地图、芯片和算法三个部分布局。 程鹏认为,四维图新也有望帮助杰发科技拓展汽车前装市场,“但是要一家一家的去谈,短时间内在汽车前装市场还很难大面积覆盖。” 据市场研究机构IHS报告,2015年度汽车半导体行业的总收入约为282亿美元。瑞萨电子、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等国际巨头几乎垄断了汽车半导体行业。 深圳一位券商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前装汽车电子芯片主要依靠从上述外资企业进口,国外厂商对我国的产业控制力较强。2015年,杰发科技开始打破外厂垄断国内前装汽车电子芯片市场的局面,成功渗透了国内主流合资车品牌,比如一汽、上汽、东风汽车(6.950, -0.13, -1.84%)等,未来国产芯片有望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在无人驾驶领域,四维图新是多家车企底层技术提供商。程鹏表示,“四维图新从合作车企了解的情况看,2019年,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在高速路段使用,目前支持无人驾驶的ADAS技术基本上已经开放,完全支持无人驾驶的高精度地图还在开发中,预计能在2019年投入使用。”
最新电子元器件的全球领先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与漫威合作,联手推出英雄计划系列短片,目的是寓教于乐,以调动未来工程师和漫威电影宇宙热情影迷的兴趣。 漫威与Mouser联手推出的共求创新活动全新系列短片,让《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中的超级英雄科技得以跃然眼前。短片记录了前《流言终结者》支持人格兰特•今原与网络短片明星Allen Pan制作美国队长盾牌和钢铁侠手臂的整个过程。此系列短片呈现了从最初的概念到最终成果的所有制作细节,让 科技爱好者了解如何利用Molex和Analog Devices的新元件,制作真实版的超级英雄科技。 格兰特表示:“想想看,我们可以在新设立的Mouser创新实验室内自由发挥,打造真实版的超级英雄装备,这简直就是一个让梦想成真的任务。” 格兰特专心打造全关节型镭射钢铁侠手臂,Allen则制作可控制且能利用无人机技术飞回手上的美国队长盾牌。 漫威娱乐有限公司全球合作伙伴部门资深副总裁Mindy Hamilton 表示:“将Mouser工程设计、漫威角色和想象融合在一起,并通过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大领域)短片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和更多人对科技领域有一个新的认识,这简直是太棒了。” Mouser Electronics总裁兼CEO Glenn Smith表示:“工程设计就是能力与创作的展现,这次将漫威的超级英雄世界引入Mouser创新实验室,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我们希望各个年龄层的创新者都能从这些项目中获得激励,这也是我们“共求创新”活动的最终目标。” 推出此超级英雄系列短片后,格兰特将在2016年度“共求创新”活动中继续探索太空科技,突破无人机功能的极限,甚至将用3D技术打印一辆汽车。Mouser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与卓越的客服能力,提供内含大量工程与技术资料的业界首创互动式目录,为业界开创了独一无二的视野。Mouser Electronics网站每日都会更新,用户可以查找超过1000万种产品,并能找到超过400万种可订购的物料编号以方便地进行在线采购。
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33.64元每股的发行价,合计发行股份1290.13万股并支付现金1.86亿元,合计作价6.2亿元收购绘宇智能、智建电子各100%股权。公司同时拟向不超过五名特定投资者以询价方式定增配套募资不超过6.2亿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中的现金对价和投建相关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等。配套募资部分的定增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据公告,绘宇智能主要从事管线探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构建等业务,2014、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228.86万元、972.88万元;以2015年12月31日为审计评估基准日,其100%股权预估值5.2亿元(增值率1685.86%),双方协商交易价格为5.2亿元。此次,欧比特拟对范海林等四人合计发行股份1082.05万股并支付现金1.56亿元作为交易对价。 智建电子则专业从事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服务,2014、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124.6万元、433.95万元;以2015年12月31日为审计评估基准日,其100%股权预估值1亿元(增值率793.61%),双方协商交易价格为1亿元。欧比特拟对李旺等两人合计发行股份208.09万股及支付现金3000万作为交易对价。 业绩承诺上,绘宇智能原股东承诺的公司2016至2018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500万元、4500万元、5700万元;智建电子上述三年期间的承诺业绩则分别为750万元、1050万元、1300万元。 欧比特表示,本次交易有助于落实公司的产业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交易完成后,绘宇智能、智建电子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可有效地切入测绘行业与"大数据"行业:通过绘宇智能的经营基础快速有效地将业务延伸至测绘工程、市政工程、信息化工程、数据工程、监理工程等五大领域;通过智建电子的经营基础将业务延伸至大数据中心系统集成和大数据中心运营服务。
当下全球半导体产业领域兼并重组频发,2015年全年并购总金额超过1200亿美元。中国企业 (或者资本)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进程之中,出现了清芯华创16亿美元收购美国豪威、武岳峰资本收购芯成半导体、长电科技收购星科晶朋、紫光集团入资西部数据 (最终未能成功)等影响力较大的案例。然而,或许因为2015年半导体并购话题被炒得太热,以致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心,很多人开始发文疾呼,提出并购过 度的观点,现在舆论对并购质疑的声音开始加大,甚至出现逢“收购”必反对、遇“注资”必嘲讽的态势。 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创纪录地达到11024亿元,同比增长6.1%,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仍能保持 增长的区域市场。在高速发展背景下,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像中芯国际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在全球晶圆代工企业排名里,中芯国际已经名列第四,目前在上海、北 京、深圳、天津都已经建有大规模晶圆厂。2015年营业收入22.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53%,净利润2.53亿美元,同比增长65.66%,已经 实现连续14个季度盈利。 现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重心正向中国转移,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诸如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更需要“并购”来快速扩充实力,追赶世界主要竞争对手。做强半导体产业,技术、人才与市场是核心。半导体企业在获取这些要素的过程中 需要综合运用自主研发、国际合作、收购等手段,而并购是快速做强的手段之一,既不应过度依赖,也不可简单偏废。 首先,冷静看待2015年中国半导体并购。虽然2015年国际上半导体行业并购案频发,可有中方参与并购的并购额实际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根据清华大 学微电子所魏少军教授提供的数据:2015年由中方发起完成的主要半导体并购案例共有7起,包括清芯华创收购豪威、武岳峰资本收购芯成半导体、建广资本收 购NXP RF/Power、长电科技收购星科晶朋、通富微电收购AMD封装子公司、天水华天收购FCI、紫光集团入资中国台湾力成,总金额约为62.85亿元。在 国际并购总量中占比并不大。因此,说2015年国际半导体并购热是事实,说中国半导体并购热,就不那么硬气了,更遑论并购过度的论点? 其次,半导体企业实施并购仍有必要。半导体工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单个集成电路产品的各道生产工序分布在不同地区,往往需要经过几个国家才能 完成。半导体厂商为了吸引足够的设计力量、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本国多个地区甚至全球各地都设有研发机构。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优势和特点、资源和 能力,在受到市场成长动力减弱的冲击时,为了寻求市场份额,企业不得不抱团取暖、整合资源。以晶圆代工厂为例,它具有极高的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随着工艺 制程的不断进步,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的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有能力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少,经营主体也更趋集中。据业界估计,28nm的研发经费大致上 是9亿到12亿美元,14nm的研发经费估计在13亿到15亿美元。而建厂的费用则更为高昂。对于28nm而言,一个基本的3.5万片的晶圆工厂,就需要 花费35亿美元。所以,这种巨大的投入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半导体产业又是复杂度很高的产业,做不好的话,大量的投入并不会随之产生 足够的销售额。在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半导体行业日益成熟,发展速度必然趋缓,业内竞争却日趋激烈,因此全球半导体行业进行“强强联合”或者“互补短板”, 将成为必经之路。 再次,在当前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应当如何实施并购呢?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不 能为了并购而并购。企业并购往往有其特定的目的,如技术互补、产能拓展、占领市场等。细究此前发生的国际并购,高通并购CSR、Wilocity,是寄望 强化手机主芯片与周边联网芯片的技术能力;Avago并购Broadcom,既为巩固在云端伺服器、网通领域的市场定位,更为物联网时代的局端设备进行布 局;NXP与Freescale合并,可强化在微控制器(MCU)的市场地位,扩增产品范畴,强化在物联网方面的布局。兼并融合其实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 或者为了未来预先布局,做大做强的手段之一,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发生的概率并不少。就像中芯国际为了提升产能规模和技术,在2004年以2.9亿美元收 购原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在天津的MOS17芯片厂,并对厂房、动力、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和扩充,使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未来,中国半导体的并购应当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应加强国内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改变国内长期存在的小微型半导体企业数量庞大、同质化严重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这是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国半导体企业海外并购应该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方面,明确战略定位,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减少并购行为的盲目性和并购计划的无序 性,从而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也能对投资东道国做出贡献,最终达到1+1》2的效果。同时,在中国半导体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政府也应该出台更多的政 策支持和鼓励性措施,特别是在外汇、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政策及配套法律体系,加强重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半导体 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最终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清华控股有限公司(Tsinghua Holdings Co.)披露持有硅谷芯片制造商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Ltd. (MRVL)未指明数额的股份,后者最近才因会计调查和其他问题撤换了领导团队。 清 华控股在一份向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简称FTC)提交的简短文件中披露这一持股信息,FTC根据反垄断法要求超过特定规模的交易提交这份文件。对于需经反垄断审查的并购提议,FTC要求披露 的交易门槛为7,820万美元。 依规定,收购在美上市公司超过5%股份的公司需向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简称SEC)提交披露文件。清华控股尚未提交此类文件,记者也未能联系到该公司代表予以置评。 Marvell一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并不清楚清华控股的持股规模。他说,就公司所知,清华控股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股东。他不予进一步置评。 上述FTC文件是中国投资者对美国半导体行业感兴趣的最新迹象,中国政府官员一直在鼓励中国企业建立一个国内行业,以降低对海外产芯片的依赖。
近日,清华控股向美方披露已持有硅谷芯片商Marvell Tech(MRVL)未指明数额股份,后者最近因会计调查和其他问题撤换了领导层。这是中国对美国半导体业感兴趣的最新迹象,中国政府鼓励中企建立国内产业,降低对海外芯片依赖。 早在今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就表示表示,清华控股将会收购两家半导体制造公司,而外界预计清华控股在政府支持下2016年将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用于并购活动。 清华控股收购Marvell 2016年5月6日,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网站截图发现,中国清华控股有限公司(Tsinghua Holdings Co.) 披露持有硅谷芯片制造商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Ltd. (MRVL)未指明数额的股份。清华控股在一份向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简称FTC) 提交的简短文件中披露这一持股信息,交易号为20161020,具体金额不详。FTC根据反垄断法要求超过特定规模的交易提交这份文件。对于需经反垄断审查的并购提议,FTC要求披露的交易门槛为7,820万美元。 依规定,收购在美上市公司超过5%股份的公司需向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简称SEC) 提交披露文件。清华控股尚未提交此类文件,笔者也未能联系上清华控股相关人士对此置凭。不过Marvell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并不清楚清华控股的持股规模。他说,就公司所知,清华控股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股东。他不予进一步置评。上述FTC文件是中国投资者对美国半导体行业感兴趣的最新迹象,中国政府官员一直在鼓励中国企业建立一个国内行业,以降低对海外产芯片的依赖。 全球存储产业正在为中国让路 “紫光集团的战略主线是从芯到‘云’,芯片产业是紫光集团的两个核心战略点之一,新的同方国芯作为紫光集团旗下目前唯一的芯片上市公司,未来将成为紫光集团芯片产业的重要平台。”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表示。 倘若收购Marvell顺利,全球存储产业格局将会因紫光的一系列并购改变。对此,业界认为,随着事态进一步发展,“全球存储产业正在为中国让路”。 如今,紫光的存储产业版图已经覆盖了从颗粒制造到最后的系统应用,与Intel、Micron、南亚科技的战略合作实现生产制造的策略布局;入股西部数据、西部收购SanDisk等实现闪存芯片与世界同步供应水平;并通过入主新华三完成从芯到‘云’的产业链闭合。 可以说,在实现自主可控的道路上,有着中国政府支持的紫光在存储产业上的布局已经基本完善了。 正如赵伟国曾在新华三成立发布会上表示,紫光在半导体产业上实现的国家控股模式开启了“外资企业在中国服务新的里程碑模式”。紫光集团在全世界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一系列大举收购动作,既体现了中国对信息安全领域的掌控需要,同时也是世界存储经济的依赖从欧美市场转向中国的一个转折表现。 从紫光存储产业布局的各个板块来开,各个传统巨头似乎都在遭遇着倍速增长的发展瓶颈。 “在未来的四到五年内,IDC预计开放的开发者社区将增加三倍,新开发出的云服务解决方案数量上将增长十倍”,IDC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Frank Gens曾说道。“其中很多解决方案将比传统的IT有更强的战略意义,与此同时,行业内将爆发不可预计的关于谁是云服务领导者的角逐和融合。爆炸性涌现的创新和激烈的竞争将把未来几年变成新的IT市场领导者现身的前奏”。 正因如此,行业内竞争市场加剧的变化让传统巨头再难以依靠单一体量的技术创新实现未来需求更好的迎合。而中国市场需求的未来敞口和体量,以及资本投入能力,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存储产业新生态下核心生存能力的再造。 而这也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近两年“赵伟国”会成为一个决定全球存储产业格局的人物出现。 当2015年入股力成科技、收购南茂25%股权、入股矽品24.%股权时,人们更多对紫光“野心”到底能够走多远的诸多质疑。但到如今,收购Marvell、收购Imagination 3%股份,大家则更多希望紫光的半导体产业版图尽快完整。例如,紫光在芯片领域布局的三大重点已经十分明晰,即以展讯为代表的移动芯片、以转型中的锐迪科为代表的物联网芯片和以同方国芯为代表的存储芯片。 事到如今,紫光已经成为了国内IT产业链上服务覆盖最全的厂商,拥有端到端IT服务能力,具备全面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以及企业战略咨询能力的厂商。无论是华为、联想等本土企业,还是IBM、EMC等国际厂商,在产品线上均难以与之比肩。,不仅拥有了从颗粒制造到最后的系统应用让友商难以匹敌的服务布局,同时更是能通过与中国市场更为近亲的融合优势实现友商难以实现的市场创新能力。
e络盟日前宣布成为BeagleBone Black原创板的官方授权制造商,它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开源硬件平台之一。 BeagleBone Black的制造生产将由Premier Farnell 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英蓓特科技负责。英蓓特科技在设计与制造单板机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可实现BeagleBone Black的大批量生产。 e络盟母公司Premier Farnell集团首席技术官沈洪表示: “能够与BeagleBoard.org合作生产这款全球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单板计算机,我们深感荣幸。此次合作展示了我们不断为工程师提供最新开发工具及世界一流设计与制造服务而做出的持续努力。” BeagleBoard.org执行董事Christine Long表示: “通过授权e络盟作为BeagleBone Black的官方制造商,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与e络盟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我们双方一直以来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期待与e络盟在未来进行更加紧密的协作。” 亚洲区用户现可通过e络盟购买BeagleBone Black。
香港,艾睿电子公司(NYSE:ARW)在上星期二举办的信息周刊精英100会议上荣膺信息周刊精英100(InformationWeek Elite 100)殊荣。 艾睿因设计自动化、数据驱动和可扩展定价工具获得了认可,该工具融合了艾睿专家数十年的专业知识和复杂定价方法,致力于管理支持关键任务系统的停产电子元器件的供货风险。艾睿在开源、大数据架构上建立了定价工具,以提取来自多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 特别是艾睿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市场的客户,在关键任务系统中使用的电子元器件都需要保持长期库存。艾睿的供应保障业务利用过去二十年开发的工具服务于这个市场,通过对停产元器件的投资帮助客户降低这些关键电子元器件短缺的风险。不过,由于供应的有限状态、他们所安装产品的长期支持要求,以及不确定的未来需求,定价会有显著差异。艾睿开发的智能定价应用有助于缓解不确定性和这种变化的风险。 艾睿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Vin Melvin表示:“我们很荣幸被评为信息周刊精英100。我们将一些曾是费力而耗时的任务,并把它从艺术转化到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显著的业务效率。艾睿具有独特的能力应对这样的挑战——每天我们都在帮助一些科技发展、创建和推进智能、数据驱动解决方案的最著名公司,提供令人信服的投资回报。” 获选为信息周刊精英100,组织机构必须展示技术模式、程序和组织创新。
买股票亏了,您会怎么办?坚守?割肉? 我们来看看“股神”是怎么做滴! 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已经结束,巴菲特在会后再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两年他将更有可能买入而不是卖出IBM的股票。 截至去年年底,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持有IBM的8.59%股份。巴菲特表示,持仓IBM的成本约为每股170美元,并且从未卖出过任何一股该公司的股票。不过,IBM当前股价约为146美元。(这样算下来,巴菲特“亏”了不少哦) 作为巴菲特的四大重仓股之一,蓝色巨人IBM如今直面转型的问题。与其他IT巨头一样,IBM希望通过摆脱正在下滑的传统业务,专注于新产品来提振公司业绩。就巴菲特重仓的个股来看,是否在未来仍具有长期增长价值,已经受到了不少业内投资人士的挑战。曾做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对冲基金经理Doug Kass便提出,IBM和可口可乐等公司过去的“护城河”已经面临新的市场环境挑战。 回想过去,巴菲特曾在2000年高呼“看不懂科技股,所以不投资”。当时,地球上近乎所有的投资人都认为完全疯了的人是巴菲特,但他成功避开了互联网泡沫。 巴菲特当时认为,科技企业相对有限的寿命和竞争优势的可防御性(微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构筑起来的全球垄断地位的“护城河”,在进入21世纪后并无法帮助到这家公司),是不投资科技股票的主要原因。 不过,巴菲特从2011年开始大举购入IBM股票,这一投资破了他不投资科技股的先例。巴菲特晚年唯一一次对科技股的投资,却需要他不停地站出来,表示将继续力挺自己的投资对象。 就在刚刚结束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对投资IBM进行解释:IBM有弱点,这与计算机行业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没有人知道IBM会成功还是失败,但这是一个很多有智慧的人会取得成功的领域。 其实,巴菲特向来不喜欢投资那些一时风头很劲的公司,而是愿意选择那些几经起落还暂时没有在裸泳的公司。此外,像IBM这样的行业巨头连续10年返回股息,也是巴菲特在以往投资的几大准则之一。有许多投资者认为,投资股票是投资公司,更是投资趋势,巴菲特手上的某些股票跑输市场只是其投资长河中很狭小的一段。在买入IBM的股票时,巴菲特曾强调对IBM超百亿美元的投资是一项对这家公司转型的长期投资。对于巴菲特来说,选择不一定准确,但只要对持有的公司抱有坚定的信念,浮亏再多也不必“割肉”。 最近,许多美国科技股的表现不尽人意,特别是苹果。不过,有投资者认为,如苹果这类价值型高估值科技股可以在低位买入,因为这些个股有能力穿越牛熊周期,科技股的规律一向是强者恒强。
据外媒报道,尽管目前量子计算仍然处于早期,但是IBM希望研究人员能够使用量子计算机来推动云技术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具有野心的项目,如果试验成功将会极大的完善云服务体验。 量子破碎 IBM推出量子运算级别的云服务(图片来自于Techcrunch) IBM的量子计算研究是在他们位于纽约州的研究实验室中完成的。由于量子计算机非常庞大且需要巨大的运算量,所以整体机身的发热程度相当严重,这就需要实验室提供一个巨大的冷却系统。室内的温度甚至比外太空还要寒冷。 研究人员表示要想让量子计算机良性的运转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目前美国航天局与谷歌都在进行类似的实验。而量子计算这一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隔几年都会有更多的应用出现。 人们希望通过量子运算这个工具,能够更好的推动个人与社会创造更加有意义的东西。显然云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帮助非常的巨大,这也是IBM耗费大量资金来研究量子计算的意义所在。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据CNBC报道,西蒙·特克罗夫特是一位全盲的视障者,不过作为一位跑步爱好者,这可没能阻拦他追逐自己的梦想。本周一,他就踏上了自己的超级越野跑征途,在未来的六天时间里,他将在纳米比亚的沙漠中完成自己250公里的极限挑战。不过作为一个盲人,他如何完成这项超级马拉松呢?这可没难倒特克罗夫特,他与IBM合作开发了一款应用,这款应用将帮助他完成自己的挑战。 身着白色服装的就是特克罗夫特 这款应用名为eAscot,它是特克罗夫特导盲犬的名字,该应用将利用坐标为他规划一条路线。此前,特克罗夫特还参加了波士顿马拉松赛,当时他靠的就是IBM设计的路线。在奔跑途中,如果他有些跑偏,应用就会发出蜂鸣声提醒他。 “这就像汽车中使用的车道偏离预警,如果特克罗夫特有些偏离轨道,应用就会即使对其进行提醒,当然,偏左和偏右提示音可不同。”IBM公司Bluemix Garage项目的负责人康明斯说道(Bluemix Garage是IBM在伦敦的新办公室)。 特克罗夫特一路走来也是经历了无数艰辛,起先他一直在球门柱之间训练,为的就是培养自己跑直线的能力,之后上路跑靠的则是听自己摩擦路边线路的声音。 关于这次远征,特克罗夫特担心的并不是250公里的超长距离,他担心的是沙漠中的极端环境。他表示:“沙漠挑战最令我担心的是水和食物,眼下导航问题解决了,我只需一心一意保持身体状态就好,对成功穿越沙漠我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