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西方国家在CIGS(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但我国发展CIGS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4月8日,在德国Manz集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孙云表示,全球已探明的铟储量70%在我国,而我国已对铟资源作为战略资源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因此,发展CIGS技术和产业必定离不开中国,“我国也将会是CIGS薄膜电池最大的生产国。” 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翻开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四十多年的发展史,在研发领域一步步实现突破之后,其相较于晶硅电池在转换率、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零污染等方面的优势正日益显现。据了解,CIGS电池在我国的运行成本较低,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上有很好的基础。“以南开大学为例,我们只用了560万美元就达到了西方国家数千万美元投入所取得的成绩。”孙云说。此外,随着太阳能产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我国也不缺乏对该产业发展的资本支持。虽然起步较晚,生产设备和技术瓶颈也制约着CIGS电池的发展。但随着近年来太阳能产业的迅猛发展,CIGS电池有了更广阔的应用舞台。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德国Manz集团明确将向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输出整线CIGS交钥匙工程,包括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设备及生产技术。该技术使CIGS薄膜组件的量产模块转换效率突破14.6%,这将从另一种路径选择上大大压缩国内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到达时点。“Manz薄膜技术的新世界纪录应当引起中国光伏企业的高度关注,因为该技术是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技术提升的转折点。”Manz公司亚洲区副总经理林峻生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了解,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制造原材料为铜、铟、镓、硒,而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上述四种原材料最大产地均在中国,因此该技术所需的原料不需要依赖进口。与多晶硅电池相比,硅原料多控制在德国、美国、日本手中,CIGS与多晶硅电池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境况有着极大区别。须建立产学研试验平台云南石林1兆瓦光伏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CIGS并网光伏电站,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其良好的运营效果已然显现。该电站开发商———北京桑林蓝天自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义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电站运营情况,电站组件能以较好的温度系数及在低亮度条件下实现出色的发电性能,大幅缩减能量回收期,约为晶体硅模块的一半。“CIGS组件在低光照条件下以及所有入射角度下都能实现比较好的发电能力,适合运用于各种应用主体,如大型光伏电站、分布式电站及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根据石林电站的运行情况,实测发现与晶体硅组件比较之下,未出现有功率衰减现象的发生,同时初步证明了良好的热效应是CIGS薄膜发电量能高出晶硅电池10%左右的真正原因。”王晓义说。据了解,CIGS薄膜太阳能技术已被列为国家节能减碳的绿色环保型鼓励型项目,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去年颁布的光伏“国八条”明确指出,光伏装机容量的发展目标在2015年前达到35吉瓦,并必须提高技术水准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同时,CIGS薄膜电池技术也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项目,提高转换效率、开发真空共蒸法电池制造技术、规模化制造关键工艺是加速CIGS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重要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首座CIGS并网光伏电站运转良好,但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应用力度还远不能和采用晶硅电池的电站数相比。孙云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在CIGS电池的研发上还有较长路要走。“我们对CIGS电池研发的难度估计不足,一些机构在研发中也缺乏配合。同时,也缺乏国家863重点科技项目保障机制。这使得一些投资者可能会不遵守相关协议,使研究课题不能按计划完成。”孙云呼吁,国家应建立产学研试验平台,“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逐步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实现设备的国产化,从而把我国的CIGS薄膜电池产业发展上去。”“CIGS薄膜电池肯定不会完全取代晶硅电池,但在光伏应用实现大规模推广后,CIGS应该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林峻生说。
以“亚洲的新未来 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被视为中国在经济和安全问题上寻求领导权的“中国梦”。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创新领袖,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博鳌亚洲论坛的能源资源圆桌会议上,详细阐述了他关于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观点。朱共山表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要以技术引领和机制创新的力量为主导。过去的十年,中国多晶硅产业实现了改良西门子多晶硅生产技术的新跨越,以不到10年时间追赶和超越了欧美发达国家长达60年的技术积累,并通过推动革命性的硅烷流化床技术突破,以高品质和高效能硅材料服务全球光伏和半导体市场,与光伏界同仁将平价利用太阳能的进程提前了至少十年。他强调,人类生存与发展对能源有持续不变的需求,当前要继续通过产权和股权合作,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跨越。以技术引领光伏产业的高端制造,以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有限资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荣。
太阳能市场历经供过于求的洗礼之后,从2013年至今的价格已经有逐渐落底的态势,除了市场的需求持续增加可以支撑价格外,各供应链段的成本也都已经接近短期的瓶颈。太阳能贸易战争冲击,厂商的广泛布局将是胜出关键。除了供需的影响外,贸易战争也让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根据TrendForce旗下绿能事业处EnergyTrend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的需求仍有所成长,掌握市场的一线大厂全年都可以维持较高的稼动率,中、美、台的双反议题也将持续影响两岸的产能利用程度。整体而言,从多晶矽到模组的厂商,广泛的布局仍是下半年胜出的关键。研究经理黄公晖表示,在供给方面,2014年预计还有许多厂商继续投入多晶矽的生产,除了日、韩厂商产能的增加外,中国几间主要厂商不仅同时扩增产能,更利用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一旦市场的需求有所下滑,价格波动可能更加剧烈。由于矽晶圆的集中化明显高于其他供应链段,许多垂直大厂在避免来源过于集中的情况下,将矽晶圆产能提高,以满足自身需求、降低外购比例。在第一季矽晶圆价格调升的情况下,毛利可达5~10%;而产能相对较小的厂商,受限于经济规模,毛利多在2~5%之间。但第二季随着价格下修,又会再度压缩小厂空间,让市场往大者恒大的方向前进。
【IT168 资讯】早在今年2月,HTC就在MWC上发布了主打2000元档的性价比机型新渴望8系,同时还有一款真八核新机Desire616w悄悄地登陆。而在近日,该机登陆苏宁的预售页面,不过有意思的是,苏宁这次又闹乌龙了。硬件方面,HTC这款真八核新机Desire616w的尺寸为142×71.9×91.5mm,重150克,拥有黑色、蓝色、白色、红色以及黄色几种颜色可选;采用一块5英寸720p分辨率的IPS显示屏,搭载八核1.7GHz处理器(应该是MT6592),也就是目前国产千元价位打的最为热闹的“千元真八核”手机。其他硬件方面,该机内置1G内存和4GB机身存储空间,最大支持32GB micro SD卡扩展,提供一颗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以及一颗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运行Android 4.2.2操作系统。网络方面则支持WCDMA/GSM双卡双待单通。▲还好下面倒也是标注了安卓操作系统有意思的是,在苏宁相关的预售页面上,该机的操作系统被标注为塞班,而原本支持的WCDMA/GSM双卡双待单通也变成了支持电信3G网络。不得不说,要不是型号标注相同,我们很难确认这就是HTC刚刚发布的新机。▲不知道这个价格对比HTC的新渴望8系是否会有所冲突当然,自此次以前苏宁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乌龙事件,早在去年更是把iPad mini 2的RAM标为了512MB,实在不专业的过分。所以此次Desire 616w的参数误标,也不用太过担心。不过可能出于页面错误,目前苏宁已经撤下了相关页面,不久后将会重新释出。谈及该机的发售情况,目前苏宁官网相关页面显示该机的预约截止日期为4月25日。另外,尽管在宣传中该机拥有多种颜色可选,不过此次预约只有灰色和白色版可供选择。售价方面,该机的预约价为1699元,在苏宁易购官网预定并成功购买的消费者还将获赠价值100元的全场通用券。
【IT168 资讯】前不久,中兴手机在天机Grand SII发布互上正式选择“4G酷跑”战略,在4G终端领域动作频频。今天中兴在韩国首尔携手京东再推一款今年的旗舰新品——星星1号。中兴之所以选择在韩国发布,就是想要向三星公司学习。号称最美4G手机售价1399元(高配版:2G+32G售价1599元)将在17日上午10点在京东商城接受上架销售。【看一看】(478人感兴趣)中兴 红牛V5 移动4G手机(前黑后白)TD-LTE/TD-SCDMA/GSM非合约机
【IT168 资讯】关于可定制随时可拆卸更换硬件的“模块化DIY手机”的概念已经炒了有几年了,不过一直都有没有实际的产品出现。而就在近日,网络媒体正式带来了谷歌模块化手机的实拍图,样子看起来还是很炫酷的。这一消息由谷歌的模块化手机Protect Ara项目负责人Paul Eremenko透露,据悉首批模块化智能手机将会在2015年1月发售,最低50美元就可以买到。虽然此次曝光的真机图主题为白色,但是首次发货的版本只有灰色,据说是为了更好地刺激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订制。▲屏幕可拆卸▲中间保留一块连通全部设备的电路板硬件方面,模块化手机共有三个规格,其中售价50美元的版本即三种尺寸中体积最小的,实现功能也最少。这种50美元的版本只能买到有屏幕、处理器和Wi-Fi模块的手机,保证最基本的使用。要想插卡打电话或拍照的话,还需要额外购买通信、摄像头模块。▲每一个板块也都可以拆装详细来讲,Project Ara手机各个“骨骼板”和“模块”没有采用扭螺丝、全后盖包裹、塑料卡口或夹子等方式将“骨骼板”和“模块”相连,而是使用了电永磁铁来固定。▲根据功能模块不同主板形状也不尽相同同时通过图片也不难看出,3种拼接样式中最小的那个背部为6个模块,前方还有2个模块,共计8个模块,都是通过电控永磁的方式吸附在主框架上。Project Ara已经在上周发布了开发工具包,里面详述了产品的构造。▲可拆卸的扬声器▲拆卸下来的独立镜头不过距离这款手机距离发布依然还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系统驱动问题,目前谷歌还无法提供模块化组件的驱动程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话,该机跟砖头就没什么区别。另外就是目前模块化产品的使用效率还不是很高,而且对空间的利用率也不理想。
【IT168 评测】酷派8705是酷派一款针对入门级的千元市场4G手机,售价仅为799元,价格非常便宜,作为一台廉价的4G手机配合上中国移动的58元4G套餐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么便宜的4G手机究竟对4G网络支持是怎样?4G速度又如何呢?酷派8705网络测试酷派8705支持中国移动TD-LTE网络,最高能提供100Mbps速度,同时支持TD-SCDMA和GSM网络,完全兼容中国移动3G/4G网络。▲4G网络测试中国移动TD-LTE网络在广州市区内下行速度可以达到50Mbps,上行6.59Mbps,速度要比一样的铜线宽带要高出不少。▲4G网络测试使用酷派8705下载一个23.7MB的文件,只需要9秒,平均速度达到2.6MB/s,最高速度达到3.6MB/s,速度秒杀不少的宽带。酷派8705能很好支持中国移动的TD-LTE网络,并且可以提供非常不错的网络速度,对于入门用户来说799元的4G手机价格非常便宜,作为入门级4G手机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物联网”概念应该是从2009年开始火起来的,一时间国内公司前赴后继,做系统的,做芯片的公司都有。几年下来,在物联网产业里面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公司,前段时间我也注意到国内的相关机构和一些权威人士提出物联网产业要理性回归。物联网产业发展了四五年时间,擂鼓呐喊的也有点累了,政府、企业都需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这个产业该怎么做,特别是企业要考虑自身在这个产业里面的角色和定位。物联网大概可以分几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后面的几个层次,比如网络层、平台层等等都是可以借助现有的设备实现,我们还是聚焦感知层。感知层的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传感器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传感器技术,可以检测各种信号,比如温度、湿度、物品信息等等;无线传输技术完成检测信息到网络层的传递。感知层的设备,可以称为物联网节点设备,通常是完成信号采集并传输到终端收集器。节点设备通常说来要在某种工作环境下比较长时间的稳定工作,且多数设备采用电池供电。这就对其中的器件提出了要求:性能稳定可靠,小尺寸,低功耗。最近我也经常看到媒体上报道说“xx地方政府出台了物联网产业标准,大力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等等之类的标题,物联网产业标准需要在哪些环节实现标准化呢?最重要的就是无线传输协议的标准化。一个典型的物联网节点和基站终端如下图所示。物联网节点设备通过无线方式与物联网基站终端通信。从国家层面,或者整个产业角度出发,物联网应该是所有设备只要满足要求就能接入的,也只有在这样的标准协议框架下,这个市场才能获得蓬勃发展,在这个产业里才能出现成功的有规模的公司。问题又回到无线通信技术,为什么物联网会是一个没有标准、百家争鸣的一个市场呢?无线通信技术分很多种技术,带宽有高中低之分,调制方式有调幅调相调频,等等等等;而物联网的概念实在太大太大,顾名思义,连在一起的物体就是物联网!好吧,家里的设备连在一起,包括灯、窗帘、门控等,算是物联网;路上跑的车子都通过无线连到一起,算是物联网;电力公司的各种设备通过无线方式实现设备状态的监控,算是物联网。。。。。。一个标准真能解决这么多问题?绝对不可能!这些应用场景相差非常之大,对技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没办法用一种技术全部搞定。所以,物联网产业还是要细分领域精工细作,寻找机会。家里的设备连到一起,是智能家居;车子连到一起,是车联网。。。。。。我本人一直做技术,个人认为: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的技术。这句话对物联网的市场现状最合适不过!应用场景对数据传输距离要求如何?对节点的功耗要求如何?应用场景的网络规划会是什么样子?等等问题,这些都是决定最终技术的因素。在物联网市场的细分领域,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做了一些产品,应用到的技术也有很多种,包括Zigbee技术,GPRS技术,Wi-Fi技术以及各种私有的无线技术。从整个产业的角度看,这些技术在不同的领域是错位竞争的关系,即使用Wi-Fi技术的应用场景和Zigbee的技术场景可能是不同的,这样说来他们之间实际上是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但如果我们从细分领域来看,各种技术是不是会有竞争关系呢?智能家居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竞争领域,我们这边暂且不谈;还有像室外的很多局部的跟踪、定位系统,可能几种系统都会有涉及,比如GPRS,Zigbee,415的私有协议系统等等。物联网标准的确定,其实就是在这些各种技术纠缠不清的领域来做标准化,标准化是针对数据接口和通用协议的。物联网企业本身如何在这个市场定位呢?个人认为,越是混乱的市场,机会越多。认清技术方向,准确定位产品,做有战略性的布局,这些能够做到了,我相信只要这个市场存在那这个公司就有立足之地。按照产业链上的企业完成的产品类型来看,大概分为几类:做传感器的公司,做无线收发的公司,做协议算法的公司。大概解释一下,“协议算法”主要是组网协议类的,而不是单纯的数据收发协议;后面的两项“无线收发”和“协议算法”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和到一起,因为现在芯片的集成度比较高,芯片公司可以把这两块做到一起。我相信在物联网产业各个细分领域耕作的公司,对细分领域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入,但为什么没有在该领域做上规模呢?原因很多方面了,就技术层次上来说,还是缺“芯”。就像刚才说的,在某种应用场景下,肯定有最合适的技术,它会是Wi-Fi吗,会是Zigbee吗?真的未必!但系统厂商没有可以选择的芯片来完成这个工作,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市场在这里,又没有我想要的芯片,那就拉郎配将就将就吧^_^物联网相关的系统公司,或者相关的芯片公司,目前的市场阶段是非常好的机会!市场存在,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那何不先针对目标市场做知识产权的储备?申请特定专利解决方案,着手开始硬件的储备,条件成熟就可以形成闭环,在细分市场的圈地运动就胜利了!我本人是技术流派,在各种技术错位竞争的情况下,针对某种特定市场做知识产权储备可能效果不大,因为竞争对手很容易绕过去;但是在各种技术直接竞争的特定市场,知识产权的储备绝对是一把利器!做好相关专利,进一步可以限制竞争对手进入这个市场,退一步讲可以保护自己和自己的下游,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有效的领域应该会在网络的组网协议和各种特定的算法方面,而在其他的技术领域,像传感技术,单纯的数据传输技术等,做专利壁垒的可实现性不是非常大,有几个原因:传感技术是一块专用的领域,物联网公司应该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一块;数据传输技术最终会是标准化的,而且相关部门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了。[!--empirenews.page--]总之一句话:用专门的技术解决特定环境下的应用!
日本面板厂JDI昨(16)日宣布,预计今年推出最新Pixel Eyes(采内嵌式触控)面板,并且已经取得联发科公板认证,目前也已开始送样给大陆手机客户,预计今年下半年放量出货。据了解,JDI最快将会在今年5月份开始供应给大陆手机品牌四大天王(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其Pixel Eyes系列面板,换句话说,大陆手机品牌厂,也将因此有机会与美国手机大厂苹果一样,可以推出搭载内嵌式触控萤幕的智慧型手机。相比于苹果所拥有专利的In-Cell内嵌式触控面板规格为Full HD(1920X1080),JDI则推出更符合大陆智慧型手机厂需求的新版Pixel Eyes面板,其尺寸别为5至6寸,解析度规格为HD720(1280X720),该规格产品符合大陆智慧型手机今年普遍将中高阶机种主流规格,提升至HD720的趋势,且取得联发科公板认证,亦证实其高性价比特色。 由此不难看出,JDI为抢攻大陆智慧型手机市场,推出的Pixel Eyes系列面板可说是专为大陆客户所量身制造,并将由旗下台湾子公司TDI负责销售。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研究报告,预计2014年全球终端(PC、平板电脑、手机和超级移动终端)出货量总和将达到25亿台,较2013年增长6.9%。2013年的增速为4.8%。传统PC的销售将继续对这些终端的整体出货量造成影响,而平板电脑对PC的替代作用也将减弱。“平板电脑对笔记本的替代作用将从今年开始减弱,因为消费者和企业都已经为各种使用模式分配了正确的终端。”Gartner分析师兰基特·阿特瓦尔说。随着整个终端市场逐步饱和,利润压力也将增加,厂商将寻求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利润率的不断萎缩。尽管降价的趋势不可避免,但消费者却越来越看重终端上的其他功能而不仅仅是价格。作为整个终端市场中最大的一类,2014年手机的全球出货量预计达19亿部,较2013年增长4.9%,预计2014年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高端手机市场的低端产品和入门手机市场的高端产品。Gartner首席分析师Annette Zimmermann表示,“尽管硬件方面的缺乏创新导致了2013年的替换周期有所延长,但我们见证了新兴市场的升级潮。拉丁美洲、中东、非洲、亚太以及东欧地区的用户都升级了他们的手机,这有助于在短期内弥补成熟市场的疲软。”2014年,预计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将增长38.6%,因为平板电脑在北美以外市场的采用状况均有较快的增长。阿特瓦尔表示:“在苹果的主导下,平板电脑的采用大部分集中于美国。其他地区的市场成长动能则有所不同,更便宜、更小以及白牌的平板胜出之势更为明显。”2014年全球传统PC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767亿台,较2013年减少6.6%。阿特瓦尔表示:“传统PC类别的出货量将会继续减少,仅有三分之二的笔记本与台式机的替换仍会维持在这一类别。剩余的三分之一则大多会转为超级移动终端,同时仍将有部分不会被替换。”在操作系统(OS)市场,iOS平板电脑在北美的增速已经放缓,因此苹果需要加快更新换代周期。谷歌的目标是扩大Android的市场规模,2014年终端终端销量有望突破10亿台。
飞象网讯(编译文慧)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研究机构CCS Insight的分析师在一份预测报告中指出,LTE智能手机的强劲增长,包括在中国市场销售的TD-LTE手机,将推动2014年智能手机销量达12.4亿部。然而,该研究机构预测,智能手机的增速将在未来几年内放缓,主要原因在于成熟市场已经趋于饱和。CCS预计,2014年全球手机总出货量将达19.5亿部,其中12.4亿部为智能手机;预计到2018年,全球手机总出货量将达22.9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将占18.9亿部。CCS曾在2013年指出,全球当年LTE手机销量为2.5亿部,较2012年的6400万部大幅增加。在这2.5亿部手机中,发达的西方市场和亚太市场,如日本和韩国,占到其中的94%。至于2014年,CCS预计LTE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5亿部。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这种前所未有的增长主要归功于两大主要因素:发达市场用户拥有一部LTE手机的成本下降和中国市场中技术的推动。”CCS认为LTE智能手机的价格将在2014年下半年下降至138美元左右,届时,运营商将停止针对LTE服务定价收取额外费用。同时,中国市场的TD-LTE网络(在中国移动的带动下)将开始快速发展。该研究机构表示,网络和分销商的订单显示,在2014年中国市场出货的手机中,38%将支持TD-LTE技术,使得中国成为今年此类手机的最大市场。“受这些增长因素影响,我们再次提高对LTE手机出货量的预期。我们预计2018年支持LTE功能的手机出货量将达11.6亿部,占全球售出手机总量的51%。”但该公司预计,从今年开始,智能手机销量的增幅将开始减缓。2013年,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40%,至10.3亿部,占全球手机出货总量的56%。中国的增长尤为强劲,出货量猛增76%,接近3亿部。中国智能手机的价格大幅下跌,采用安卓操作系统的品牌手机价格已降至48美元以下。鉴于这些因素,CCS预测,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增长率将显著放缓。在发达市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CCS在2013年年底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北美地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达70%,而60%的西欧手机用户使用的是智能手机。到目前为止,一直在使用功能手机的消费者已经不像早期采用者那样轻易地改用智能手机。而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智能手机的售价将限制其销量。因此,CCS预计,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为12.4亿部。该研究机构指出,2014年以后,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将继续放缓,原因在于它更难吸引中低端消费者,且成熟市场的普及率已经接近饱和点。
飞象网讯(编译文慧)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研究机构Ovum周二预测,全球电信运营商年度资本支出将在2014 – 2019年间保持平稳状态。Ovum指出,2013年,全球电信公司支出总额达3.46亿美元;预计到2019年,这数字将上升至3.67亿美元左右。而在2014–2019年间,全球通信服务提供商的资本支出总额约为21万亿美元。就地理分布而言,Ovum公司预计,在预测期内,美国将成为全球通信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最大的市场,中国和日本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支出波动不大可能也会让电信供应商的日子更加难过。而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这两种技术致使电信供应商处于与IT厂商竞争的境地。然而,受除电信运营商之外的其他更多企业投资网络基础设施带动,供应商的目标市场不断扩大——包括各种不同行业的新客户,如数字媒体公司和互联网企业。Ovum公司网络基础设施首席分析师马特·沃克(MattWalker)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电信行业正在发生变化。现有的市场边界正在消失。尽管通信服务提供商的资本支出水平变化不大,但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企业群,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通信服务提供商支出疲软的影响。虽然从数字媒体增长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但供应商仍将需要加强自身在电信/硬件和IT/软件两方面的实力,并需要学会如何为这类新客户提供服务。”
据印度《经济时报》4月15日报道,华为战略市场营销总监SameerRawal表示,由于光纤覆盖问题和4G设备价格过高问题需要时间处理,印度的4GLTE技术要等到2015年年中或是2016年才能真正投入运营。2010年时,印度已拍卖掉2300Mhz频谱牌照,用于发展4GLTE技术。而这一频谱目前的信号强度有限,带宽不够,需要更多的信号塔和更大面积的光纤网。“想要解决2300Mhz频谱的信号覆盖问题,你只能大规模铺设光纤。”Rawal说。技术缺陷影响服务质量。正因如此,印度信实工业旗下电信公司RelianceJioInfocomm在2010时已经买下了4G牌照,却迟迟未开通4G服务;而BhartiAirtel公司已在4座城市开通4G,也没引起多少兴趣。在全球范围内,1800Mhz的LTE技术较之2300Mhz发达。因此,在今年2月底,两家购买了1800Mhz频率牌照的运营商表示他们有意在1800Mhz频率发展LTE。目前,印度的运营商们要么加速铺设光纤,要么依靠对手的网络,还有运营商两种做法同时进行。现在只有BhartiAirtel在浦那市和班加罗尔市开通4G语音通信服务,然而该运营商采用的是GSFB技术:数据走LTE,可是语音通话还是依靠3G或2G网络。有人估计,RelianceJio在今年9月便能开通4G服务,也有人怀疑这个预测太过乐观。网络测试设备制造商SpirentCommunication表示,印度的某些运营商已经预购了相关技术,用以在全面调控的基础上测试LTE网络。一位匿名官员透露,Airtel、RelianceJio、IdeaCellular已购买了这项测试技术,而Vodafone India也询问了该技术的有关事宜。
编者按:微博时下已经成为最流行的通讯工具之一,成为我们打开电脑、拿出手机后的必备之事,在这个“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的时代,我们跟随时代的大潮流,去微博里“探秘”。作为通信人每天必上的网站,飞象网会在每天的第一时间为您挑选出微博里最受关注的行业话题,如果,您也和我们一样关心这一领域,那么,请加入我们,在我们的论坛里分享您的发现。1,付亮的竞争情报应用:移动转售三部曲:争眼球、争用户、争收益移动转售牌照发放,忽然发现出现了很多经济学家,都在研究这些虚拟运营商如何盈利。其实,大可不必操心,企业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不可能不求所得,而基础运营商显然不会给出超低的结算价,虚拟运营商如果定价太低,就得自掏腰包。http://weibo.com/1092493017/AFUVLA4xM2,曾韬2012:实体运营商和虚拟商相差巨大很多人以实体运营商的角度来看虚拟商,二者实际相差巨大1.虚拟商无需实体网络建设,不存在千亿级的网络成本压力,无需数以万计的网络运维人员。2.虚拟商可与三家运营商合作,给客户更多选择。3.通信业务不是现阶段中国虚拟商的主业,经营压力不如实体商大。4.虚拟商是非央企,承担公益责任小,经营更灵活。http://weibo.com/1871625830/AFQteABv8 3,飞象网项立刚:做管道从来都不会吃亏刚才《成都商报》采访,短信较大幅度下降,语音也略有下降,但是数据与流量有较大增长,担心这样下去运营商会不会成为管道?我说,千万别替运营商担心,说运营商成为管道没有未来,已经证实是破产的理论。做管道从来不会吃亏,嘀嘀和快的竞争利益者谁,运营商嘛,哪个移动互联网产品都是为运营商送钱。http://weibo.com/1481944214/AFVD0ilzu4,通信老柳:流量经营的几个需求点1.会议越多流量消耗越大2.堵车越厉害流量消耗越大3.排队越长流量消耗越大4.下馆子越频繁流量消耗越大 5.出差越多流量消耗越大 6.手机信号越好流量消耗越大 7.蹲厕所越久流量消耗越大。http://weibo.com/1144393351/AFKJYiaTe5,潘九堂:下半年小米和华为的出货量会让人震惊今明两年,苹果和中国智能机产业链都很健康,三星有问题。今年下半年,苹果,华为和小米的出货量,会让很多人震惊。http://weibo.com/1569990961/B01bEureO6,圈科技:六七月份中低端手机价格将会穿底圈哥掐指一算,六七月份,中低端手机价格将会穿底…拼爹拼耐力也只有几大家玩得起,很多中小品牌转型征战将会加快漂洋过海的步伐…http://weibo.com/1626112207/AFRdOqqbD7,老杳:apple自研wifi几合一芯片比自研基带芯片要靠谱apple自研wifi为主的几合一芯片比自研基带芯片要靠谱,其实也可以理解,appleIC部门在AP领域领先后肯定会外延拓展,而wifi无疑是最有价值而且比较容易做到的。http://weibo.com/1494908203/B019IvnJ28,开眼视点:安卓手机被曝先天隐私缺陷全球8亿用户受影响据安全专家介绍,安卓手机中的信息比苹果手机更容易恢复,这是安卓系统设计缺陷所致。即便使用“恢复出厂设置”功能,也无法彻底删除。这将给出售二手手机的用户带来忧虑。目前,安卓手机的保有量已超8亿台。http://weibo.com/1417190052/B00PRtuo7
围绕TD-LTE发牌,业内两位资深专家展开激辩。4G是企业的狂欢,更应是消费者的狂欢。尽早推动TD-LTE与FDD-LTE同台竞争,是推动国内4G发展、让民众共享4G盛宴的关键语不惊人死不休,用这句话来形容电信业专家阚凯力再合适不过。近日,阚凯力撰文《谁在绑架中国4G政策?》引发业内资深专家李进良教授针锋相对地辩论,双方论战在多个网站被作为业内热点专题推出,仅在网易科技,相关专题就引发超过一万网民的参与讨论。而一向以“炮轰”著称的阚凯力在这次论战中意外地获得多数网友力挺,他对TD-LTE的全面分析,将中国要不要尽快发放FDD-LTE这个问题摆在了发改委和工信部面前。 “阚李论战”让FDD-LTE走向前台公众对4G已经并不陌生,但是对4G的两种标准FDD-LTE和TD-LTE却知之甚少。如果不是阚凯力和李进良两位专家的论战,估计大多数网民仍然不了解两者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论战值得欢迎,它有利于公众对FDD-LTE和TD-LTE的客观认识,也有利于中国4G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论战中,李进良认为,TD-LTE作为自主技术标准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契机,需要有政策给TD-LTE让路,这个观点也是TD产业拥护者的主流表达。阚凯力则严重不看好TD-LTE,认为以中国目前的3G使用状况,推出4G完全不必要,强令三大电信运营商都上TD-LTE技术标准的4G,更是错误的,中国4G采用TD-LTE是政治需要,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国际主流的FDD-LTE,好处是技术成熟,具有规模经济性,网络设备和手机都更便宜,而且具有良好的国际漫游能力,TD-LTE的自主知识产权是被夸大宣传的。网民不禁追问,FDD-LTE和TD-LTE到底是什么?事实上,4G有FDD和TDD两种制式。据GSA统计,截至2014年1月15日,全球商用LTE网络达263张,单独采用FDD-LTE标准的有235张,占总数的89.3%,单独采用TD-LTE标准的有15张,只占5.7%,混合组网的13张,占5%。目前,全球FDD-LTE标准拥有95%以上的用户。不难看出,全球主流的发展趋势是采用FDD-LTE作为4G建网的标准,即便采用TD-LTE的,也大多选择了混合组网的方式。“阚李论战”让网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FDD-LTE作为4G主流选择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基础。 网民一边倒地力挺阚凯力阚凯力教授一向属言辞犀利的另类,每有大胆言论总会引发业内专家、媒体和网民的回击,但是这一次,阚凯力关于中国4G的言论却获得了多数网民的力挺,而作为TD产业代表的李进良虽然为人谦和、德高望重,但在这场辩论中多少处于下风。这也是少有的情况。那么,阚凯力是如何道出了多数网民的“心声”的呢。原因其实也很明白,其一是中国移动运营TD-SCDMA这几年不得人心,有网友直言,当地中移动曾短信告知赠送1200兆3G流量,网友想虽然移动上网太慢连新闻图片都打不开,更不用说视频了,但不用也是浪费,于是试着玩了一下,没想到当月帐单扣了几十元上网费,一问客服才知道当地没3G网络,网民使用的是2G流量;还有网友说中移动3G网络到处在限速,直言已经对中移动缺乏信赖。像这样的评论跟帖比比皆是。其二,三家同时发展TD-LTE,尤其从市场和技术考虑都应该选择FDD-LTE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不得不同时发展TD-LTE,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巨大挑战。阚凯力指出,无论是3G还是4G,都是国有资产,任何投资或者收益都属于全体人民。这些网络所耗费的动辄上万亿投资,与实现全民公费医疗所需要的1600亿元相比较,其资金应该投向何处,其道理已经不言自明。这赢得了多数网友的认同。其三,支持TD-LTE的专家普遍认为其网络更安全,但相关研究显示,LTE安全机制主要体现在用户身份合法性验证、数据加密及完整性保护、网络架构及核心网安全等方面,FDD-LTE和TD-LTE共用一套完全相同的技术标准,安全架构、安全处理流程和安全算法的选择均与LTE模式无关,二者在安全方面其实没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