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诺伊州莱尔 – 2023年9月27日 – Molex莫仕作为全球电子领域的领导者和连接解决方案的创新者,推出MX60系列非接触式连接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使产品组合日益丰富更加多样化。MX60解决方案在一个完整的封装件中集成了小型化的毫米波射频收发器和内置天线,并采用低功耗、高速固态器件,使得设备到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迅速、简便,无需使用物理电缆或连接器。因此,MX60解决方案可为视频显示器、时尚轻便的消费电子产品、工业机器人以及在严苛环境中运行的设备提供更大的产品设计自由度、无缝设备配对和更高的通信可靠性。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9月1日 - 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创新奇智"或"本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股份代号:2121.HK)今天(1日)举办"'奇智孔明AInnoGC'工业大模型产品矩阵发布会",集中发布拥有150+亿参数量的工业大模型(AInno-15B)、大模型服务引擎以及三款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AI应用产品 — "奇智明达ChatRobot"生成式工业机器人任务编排应用、"奇智明数ChatBI"生成式企业私域数据分析应用、"奇智明睿ChatDoc"生成式企业私域知识问答应用。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8月31日 - 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创新奇智",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股份代号:2121.HK)宣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之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杭州2023年8月11日 /美通社/ -- 8月9日,在杭州鄂达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少特、技术副总袁兴泷及各部门负责人、中之杰智能行业中心高级客户经理杨龙、项目经理李昶等高层的共同见证下,鄂达精密的德沃克智造MES项目全面启动。 杭州鄂达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
摘要:针对目前人工打磨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一致性差等现象,设计并实现了具备高柔性、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打磨集成工作站。首先结合人工打磨方式对自动化工作站系统需求展开分析,并进行系统整体设计,随后以PLC、工业机器人为核心设计工作站控制系统,最后调试程序并完成实体零件打磨。试验表明,该工作站可以高效、高质量完成零件打磨。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Robot)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
为数据中心、电信、工业机器人和消费电子产品提供自恢复过流保护
为增进大家对工业机器人的认识,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优点以及工业机器人的6个子系统予以介绍。
为增进大家对机器人的认识,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予以介绍。
为增进大家对工业机器人的认识,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予以介绍。
为增进大家对工业机器人的认识,本文就对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工业机器人的功用特征予以介绍。
日前,埃斯顿面对机构调研时称,2023年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2.5万台。主要下游应用包括光伏、锂电、储能为主的新能源行业、焊接应用领域,汽车及汽车零部件、3C和PCB行业、金属加工行业及其他通用行业,如建材家居、包装、木工机械等。并指出,随着工业机器人成本的降低,以及发展得更加柔性化、智能化,其应用领域也会大大拓宽。长远来说,仍旧非常看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今年或突破30万台。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较上年有所下滑,但销量仍将突破30万台。12月14日,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在2022高工机器人年会介绍,预计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销量将达30.3万台,估算较上年度的26.13万台增长约16%,较上年近54%的全年增速有较大下滑。国产企业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3.2万台,同比增速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国产企业市占率保持在约40%的水平。
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行业政策的引领下,叠加人口问题的不断突出,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走回正增长区间,自动化改造意愿逐渐回归。2023年新能源行业延续扩张态势,工业机器人应用需求延续高增长。
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的版图里:中国自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上海市重点产业的机器人密度高达383台/万名工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以机器人为主力军的自动化智能工厂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每个行业、企业都有各自的生产特点,因此没有一种模式是机器人换人的标准答案,无法简单套用
“第一天太神奇了,我看到从天花板上送来的食物。”看到冬奥会上的送餐机器人,前冰球女将、现加拿大体育记者Kenzie Lalonde不禁感叹。冬奥餐厅里,一个通体粉色,长相酷似飞碟的机器人从天而降,固定餐盘的三片“螺旋桨叶”缓缓张开,里面的食物呈现在了客人面前。这一幕随后通过网络传遍了世界。
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规模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存量超100万套,占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总量约三分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大国。但与巨大的制造业规模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不大、档次不高。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246台,世界排名第9位,基本追平美国,但只相当于韩国的26%、日本的63%、德国的66%。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虽然和很多发达国家持平,但与制造业比重高、竞争力强的德日韩等国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这直接制约制造业向高端领域和环节迈进。同时,国内技术含量、智能化水平较低的工业机器人比重高,智能网联机器人、多轴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等高技术含量和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机器人比重还比较低。
智能技术的加持,促进了传统机器人行业进入快速转型期。尽管受限于疫情等外生因素,在整体经济形势相对低迷的背景下,机器人行业在2022年仍然表现出较为强势的增长力,市场规模破1000亿,融资金额破3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00亿,融资金额接近200亿。同时,疫情的反复爆发催生了多领域对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力及劳动力的旺盛需求,使得整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健康走势。
工业机器人似乎要从四大家族走向三足鼎立?谈及工业机器人,就不得不提“四大家族”。所谓四大家族,即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士的ABB以及库卡的合称。这一神奇的组合霸占了中国一半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就2017年来说,四大家族的占有率高达57%。四大家族的机器人业务大都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并且除库卡外,其他三家都是从研究运动控制开始,然后再进入机器人业务。也正因如此,库卡的业务水平一直欠佳。加之2017年,美的收购库卡后,其营收更是一路下滑。工业机器人似乎要从四大家族走向三足鼎立?
上海2022年12月29日 /美通社/ -- 2022年12月22日,库卡中国实验室获评首个“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数据交换实验室,授牌仪式在库卡中国上海松江园区举办。此次挂牌授权标志着国评中心总部对于库卡中国产品质量控制和实验室水平的高度认可和信赖,同时也预示着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