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电源的功能是以正确的电压和电流向电路元件提供给电力。
开关电源(包括A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AC/DC模块和DC/DC模块)与线性电源相比较,最突出的优点是转换效率高,一般可达80%~85%,高的可达90%~97%;其次,开关电源采用高频变压器替代了笨重的工频变压器,不仅重量减轻,体积也减小了,因此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开关电源作为现代电子技术必备的一种电源,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可升降压、可输出负压等诸多优点。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忽略了开关电源的测试项目,或者对测试项目不了解,导致很多电源产品设计出来以后不符规范、或者功能、性能、寿命不达标,需重新设计。
开关电源又称交换式电源、开关变换器,是一种高频化电能转换装置,是电源供应器的一种。其功能是将一个位准的电压,透过不同形式的架构转换为用户端所需求的电压或电流。
在当今电子设备日益普及和多样化的背景下,高效能和低功耗成为了开关电源设计的核心挑战。特别是针对中等功率(75W~200W)的应用场景,如笔记本电脑适配器、LED-TV电源、LED照明驱动器、一体型电脑电源以及大功率充电器等,如何实现高效率与低待机功耗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双管反激式转换器(Dual-Flyback Converter)作为一种创新的拓扑结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理想方案。
FSL336LR是绿色模式飞兆降压开关,集成脉宽调制解调器 (PWM) 和 SenseFET,专为采用最少外部组件的高性能离线降压、升降压非隔离式开关电源 (SMPS) 而设计。
对于DC-DC开关电源,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一些电源常规测试,确保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可以满足要求,本文主要从原理上分析静态纹波和动态响应时产生的过冲/下冲,并提供一些改善方法。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上提高功率密度,并且提高EMI能力,是电源设计者们长期以来面临的挑战。而电源模块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方向。通过将各种无源器件集成到电源模块中,不仅能够实现功率密度的高效提升,还能帮助应对外置无源器件带来的EMI设计挑战。
TDK 株式会社(东京证券交易所代码:6762)新近推出了爱普科斯 (EPCOS) B43659 系列焊片式铝电解电容器。 新系列元件是一款结构更紧凑的新一代通用型产品,工作电压为 450 V(直流),具有更高的 CV 值,功能及适合 应用和之前系列产品相同。不过,B43659 系列元件的尺寸更为紧凑,仅为 22 mm x 25 mm 至 35 mm x 50 mm
线性电源具有电路简单、面积小、噪声小等优点。开关电源虽然噪声大、面积大,但是具有效率高和热损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开关电源与线性稳压电源相比,具有功耗小、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稳压范围宽等许多优点,己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通信、自动控制、家用电器等领域。
MOS管因为其导通内阻低,开关速度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开关电源上。而用好一个MOS管,其驱动电路的设计就很关键。下面分享几种常用的驱动电路。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电磁兼容体系,同时我国也正在建立电磁兼容体系。
开关式稳压电源的控制方式主要分为调宽式和调频式两种。这两种方式各有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调宽式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经济性而备受青睐。
首先,我们将聚焦于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通过对其内部电路结构的剖析,揭示其如何实现高效稳定的电压转换。
开关电源的损耗主要来自三个元件:开关晶体管、变压器和整流二极管。
开关电源内部主要损耗要提高开关电源的效率,就必须分辨和粗略估算各种损耗。开关电源内部的损耗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开关损耗、导通损耗、附加损耗和电阻损耗。
超快恢复整流二极管(Ultrafast Recovery Diode)是一种具有更快恢复时间的特殊二极管。它的作用在于降低开关电源、电流整流以及频率较高的电路中的功耗和损耗。
快恢复二极管(简称FRD)是一种具有开关特性好、反向恢复时间短特点的半导体二极管,主要应用于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器、变频器等电子电路中,作为高频整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或阻尼二极管使用。
作为工程师,每天接触的是电源的设计工程师,发现不管是电源的老手、高手、新手,几乎对控制环路的设计一筹莫展,基本上靠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