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德国制造”仿佛都是高质量和高科技的代名词。德国70%左右的制造业产品都用于出口到世界各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最近几年的经济危机中,德国经济才能保持强劲的稳定性,和美国、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德国并不满足于此,为了与工业3.0时代的集大成者美国形成竞争,德国迫切希望引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全球制造业导入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等技术,激荡出AIoT(AI+IoT)新发展,逐渐改变了既有的商业模式,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制造业大展(Factory 2017 Fall)中,描绘了未来制造现场的样貌。
参照物联网技术的自然组成结构,以及信息产业格局和物联网商业视角的分层架构,物联网的技术矩阵可分成六个层次。从下至上为:元素层、器件层、终端和节点层、(信息)资源汇聚层、平台服务层、应用层。
企业现在非常重视对物联网的投资,Gartner预测,2017年企业花费将近9640亿美元用于物联网相关项目。最近由HCL Technologies&MIT发布的全球IT和业务决策者调查报告显示:81%的企业表示他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物联网旅程,或者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进行。
LNS Research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工业物联网(简称IIoT)采用率正在持续增长。但根据研究结果,在权衡联网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时,企业往往没能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挑战的未来态势,且企业存在三大障碍影响IIoT安全发展。
如何有效地应用物联网系统,必须依据现今科技的4大趋势及目前7大技术领域,来评估未来物联网的利基点,现在很多领域开始体认到物联网系统的好处,在时间与技术的发展下,未来物联网系统将更能运用在更多领域。
近日,由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举行,200多位业界专家、3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会。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仍需跨越四道坎:一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二是软件系统发展滞后,智能制造偏“硬”轻“软”。三是人工智能发展滞后,企业间协同不足。
一个小机器人“哼”着清脆的轻音乐从现场的工人边上“轻巧”地擦身而过,顺利地把几样汽车配件运送到了下一个工位。这并非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描绘的未来场景,而是2017年12月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的大众工厂车间时所见到的基于工业4.0的现实生产方式,在这里,从大众途锐、奥迪A8直到保时捷卡宴的生产,都有机器人的身影参与其间。
随着工业4.0时代来临,企业工作环境几乎已被各种技术渗透。而首要挑战之一是接受机器人和机器人制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企业正在学习这些机器和软件系统能发挥的作用,并在改进和优化其商业模式。因为机会众多、规模庞大,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充分利用工业4.0带来的正面效益。
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NASDAQ:SLAB)日前推出一系列光学生物识别传感器,为各种可穿戴健身和健康产品提供先进的心率监测(HRM)和心电图(ECG)功能。
实现互联世界的创新RF解决方案提供商Qorvo, Inc.今天宣布,其多堆栈、多协议GP712片上系统已应用于基于ZigBee®的全新 HUMAX Chorus语音助理。这种搭配可将网关、传感器设备、云平台和移动应用全部集成在一起,为运营商带来了全套智能家居系统,推动了物联网的(IoT)发展。
Diodes 公司近日推出 AL1788,该公司为领先业界的高质量应用特定标准产品全球制造商与供货商,产品涵盖广泛领域,包括独立、逻辑、模拟及混合讯号半导体市场。这款高效能脱机恒定电压与 PFC 控制器结合具有低总谐波失真 (THD) 的高功率因子校正 (PFC) 与低待机功率,非常适合用于商用应用程序与连网照明需求。
可移植器官的短缺在全球范围内都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即使在医疗水平较高和民众器官捐献意识较强的发达国家,器官移植供需都存在很大的缺口,很多患者在等待中走向死亡。
现在,智能手机整合了很多设备,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包括GPS、气压感知、深度感知等等。但是,目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仪依然是一个独立的设备。很多科学家尝试着将血糖仪整合到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中,以满足用户日常活动中,对血糖移动监测的需要。
物联网(IoT)是当下所有与电子行业相关的评论员都在讨论的一个词汇,但通常物联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又到年末,无论你喜欢或讨厌,每年年底都是展望来年的好时机。在物联网领域,有很多机会正在上演,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想分享五个物联网趋势,我相信这些趋势会变得更加准确,甚至成为2018年的主流。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创办人Klaus Schaub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速度前所未见,相较于过去的工业革命,现在工业4.0正呈现指数成长,而非线性成长。工业4.0正改变世界各国的所有产业,牵涉到整个生产、管理与治理流程。
随着全球经济以及产业格局的不断变换,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云迭起。与此同时,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加速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步伐,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中国制造业顺势加速布局,加大产业改革规划,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伴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大回归”浪潮,机器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姿态加速发展。如今,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造成了许多人对于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但是与此同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工作和机遇。
在智能建筑的世界中,“智能”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如今,要创建针对各种目标进行优化的建筑、同时确保它满足挑战性与日俱增的建筑方面的各种要求和能源效率法规,任务实属艰巨。能源使用必须最小化,运营成本也需维持较低水平。还必须为员工改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最佳水平。要实现这一切,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新技术、挖掘数据,对建筑系统进行细粒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