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华为麒麟950获得业界好评后,现在联想、小米、中兴都传出将推自主芯片。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怎么看?11月27日消息,据科技网站PhoneArena报道,不知什么时候,手机制造商自主造芯片成了一个风潮,继LG和索尼之后
人们对网速的要求,没有最快,只有更快。Li-Fi,作为一种目前使用广泛的WiFi替代技术,现在终于要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世界。爱沙尼亚一家名为Velmenni创业公司已经开发出了这种
今年,全球芯片行业的并购创下历史纪录,而中国投资者对于国外芯片厂商的兴趣高涨。一些竞争对手认为,这意味着全球并购市场的竞争将会更激烈,而目标公司的出售价格将会更高。
如果您接触过编程器,那么不会对适配器感到陌生。但是,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适配器呢?适配器型号繁多,即使是BGA153的适配器,也有几个不同的型号。也许您会问该怎么办?那下面让我们探讨一下如何选择适配器。
凌力尔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超低抖动 1.8GHz 时钟分配芯片系列 LTC6954,该器件有 3 个独立的输出,每个都有自己的分频器和相位延迟。凭借在 12kHz 至 20MHz 带宽内不到 20fsRMS 的附加抖动,LTC6954 在对输入时钟进行分频和分配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减少了引入的噪声。这使 LTC6954 能够提供抖动很低的时钟,在驱动高分辨率数据转换器时,必须用这样的时钟才能实现最佳信噪比 (SNR)。例如,在对 RF 或高 IF 高频模拟信号等进行数字化时时,低抖动 ADC 时钟尤其重要,这使 LTC6954 成为这类系统中的理想时钟解决方案。
三星在大约两周前披露了其下一代Exynos 8 Octa SoC,而现在,该公司又宣布了Exynos 8890将会是该家族首款成员的消息。
本文重点讲述可穿戴设备中的支付芯片的基本工作机制。这里讲述的支付芯片包括既支持带有SE的终端一体芯片,也包括以SIM卡作为SE的机卡分离式芯片。如下图所示,将手机终端内
过去的 40 年里,模拟电路在整个集成电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在 20% 左右。随着数字 IC 在复杂程度和功能方面的不断进步,模拟 IC 同样也在发展。不过,与数字 IC 增加功能 (其基于晶体管的数量) 的表现形式不同,
所谓发光二极管,实际上就是最为常见的LED。因此在谈及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时,实际上就是在讨论LED的封装。在本文中,小编将列出几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一些常见封装形式,并对
继7亿美金收购展讯,9亿美金收购锐迪科,25亿美金收购新华三,38亿美金控股西数,再砸5亿人民币“娶”西数,紫光疯狂的步伐还远未停止。近日,紫光投资3000亿元打造第三大芯片制造商,媲美Intel。不得不说
无需WiFi信号,路灯下,随时高速下载电影;台灯下,上网下载歌曲;餐厅里,不用询问WiFi密码,借助灯光便可随心所欲聊微信……有光就能上网的可见光通信时代似乎正在走来。不久前,我国“可见光通信系
英特尔公司于日前宣布,该公司的72核超级芯片将进入量产阶段,并有可能应用在工作站产品中。这款代号为“Knights Landing(骑士着陆)”的芯片被认为是英特尔目前最强大的芯片。英特尔公司HPC平台集团总经理
在14/16nm工艺上落后于三星着实让台积电吃了闷亏,虽然三星的14nm工艺并没有台积电的16nm FF+工艺强悍,但半年的时间领先已经足够让三星去游说很多客户了。好在苹果的A9芯片没有给台积电丢脸,从各种续航测试来看的
A/D器件和芯片是实现单片机数据采集的常用外围器件。A/D转换器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在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时,首先碰到的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A/D转换器以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的问
有媒体日前曝光了一张ARM移动处理器架构路线图的偷拍照,当中包含了一个强大的处理器核心系列,代号Artemis,由10nm工艺制作。和目前最尖端的14nm芯片工艺相比,10nm预计会带来更大幅度的能耗和能效比提升。搭载10nm
可控硅调光是目前照明市场上的主流调光技术之一,很多依赖于传统调光设备的芯片产品也开始逐渐兼容可控硅调光模式。在本文当中,小编就将为大家介绍那些能够兼容可控硅调光
2015年智能手机市场风云变幻,高通骁龙810的发热问题迟迟未获得解决,海思麒麟950姗姗来迟,对手的失误给了联发科反击的机会。 联发科共同营运长朱尚祖先生表示,2014年联发
作为雷达软硬件设计的基础,收发调频体制的选择对测距、测速、测向的范围、分辨率、精度、模糊度等核心指标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很少有针对汽车雷达的系统化介绍。本文将对量
大陆紫光集团旗下手机晶片厂展讯董事长暨执行长李力游昨(11)日表示,半导体产业已出现产业东移、中国创造、新玩家加入等六大趋势,展讯不仅已拉近与同业之间出货量的差距,
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单片双模通信芯片成功发布随着智能物联的快速发展,各种智能终端的连接、传感信息的采集和传输都离不开有效的通信手段。在能源领域,能源管理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