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

我要报错
芯片,又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 circuit, IC)。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 英伟达、英特尔、微软、赛灵思同时看中这家以色列公司,到底魅力何在?

    据以色列财经新闻网Calcalist周日报道,英伟达(NVIDIA)以超过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芯片制造商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如果交易达成,将是英伟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起收购,并将加强其数据中心芯片业务,使其减少对视频游戏行业的依赖。

  • 年底“爆雷”

    英伟达在声明中具体指出了原因:“在加密货币热潮之后,由于中档芯片库存过剩,英伟达的业绩出现了连续下滑。库存的减少及其对业务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管理层的预期。另外,尤其是在中国,不断恶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了消费者对英伟达游戏GPU的需求。此外,某些搭建Turing架构的高端GPU的销量也是低于预期。”

  • 四十年经验日本芯片设计服务公司如何看中国市场

    单以轨迹而论,日本电子产业发展大约领先中国20到30年。战后日本经济快速恢复,在1970年代之前,电子产业飞速成长,但当时日本百废俱兴,各行各业都获得发展机会,电子产业对日本经济的贡献并不突出,彼时日本经济的主角还是钢铁和造船业等“厚重长大”产业。据《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记载,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日本产业结构开始转型,钢铁生产量与石油进口量开始减少,而硅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以钢铁业为代表的“厚重长大”产业陷入低迷,而半导体等“轻薄短小”产业则高速成长。1970年至1985年是日本电子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15年间,日本电子产业产值增加了5倍,内需增加了3倍,出口则增加了11倍。

  • 在珠海,卖海鲜还是干集成电路?

    这两天,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8年会暨珠海海鲜论坛……啊不……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虽然笔者没有到达现场,但口水已经飞了过去。擦去喇哈子,不让思考重心集中在胃部,笔者稳定心绪,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大票人聚集珠海,居然只讨论集成电路产业?这让珠海海鲜的脸往哪搁?”这就如同孙悟空定住了七仙女,随后选择了偷吃仙桃一般。穿上西服,我就是集成电路产业精英,撸起袖子,我就是一个海鲜终结者。不过人生却只是一个单选题,去扎根集成电路产业还是当个海鲜贩子,在珠海其实很难抉择。To 吃 or not to 吃,这是一个问题。

  • 半导体领域“伦理”杂谈

    “基因编辑”——光这四个字已经颇有震撼力,当这四个字真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让人顿觉手足无措。11月26日,人民网一篇《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文章,震惊了整个学界。原文所说:“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 11 月在中国健康诞生。据贺建奎介绍,该基因编辑手术为在受精卵时期,把 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 5 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随后而来的则是铺天盖地的伦理视角的谴责,不管成功或者失败,难逃伦理困境。

  • 英特尔人工智能“帮派”

    人工智能的概念被提出是1956年的夏天,从那以后,人工智能一共经历了三次浪潮。在进入21世纪,并催生第三次浪潮的正是“计算力+算法+数据”这些要素。当然,计算力绝对是基础,没有底层芯片公司的快速发展,一切人工智能项目永远都只是科幻片。毫无疑问,计算力是人工智能天花乱坠“武林功夫”的祖师爷般的存在。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那些能在江湖名气大震四方的侠客们,都离不开祖师爷流传下来的武功秘籍。像令狐冲之于独孤求败,虚竹之于逍遥子,就像人工智能应用类企业之于处理器企业。武林秘籍一经推出面世,也便有了帮派。11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英特尔人工智能大会上,TechSugar记者便看到了一个基于英特尔算力这本秘籍下的“大帮派”。

  • 中国芯片设计水平全球第二,谁要反驳?

    什么叫业内知名人士?就是他说的一句话都能成为业内一则新闻。在半导体界存在很多这样的人,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最近举办的“第27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倪光南发表了“中国制造核心技术之痛的深层思考”的主题演讲,其中说到:“中国的芯片设计企业数量世界第一,实际水平也达到世界第二名。”

  • 对于晋华项目的看法和建议

    编者按:自称“夏艹心”、“火星人”的夏老师,对中国芯片产业确实操心劳力。他宵衣旰食,握发吐哺,只要有芯片的话题就从不放过,累到人比黄花瘦,这一行当似乎没有他找不到的人,这一行当也似乎没有他参与不了的话题。夏老师发言每每切中肯紊,虽然有时慌腔走板被人围攻也很少动怒,从他对晋华事件的发声,大体可以了解到夏老师对产业和地球发展的看法。

  • 占地近400亩,OPPO芯片中心项目投资45亿

    据业内信息报道,近日OPPO芯片研发中心项目用地成功摘牌,该项目占地近400亩,投资金额约为45亿元。

  • 中天微/阿里云IoT/果通科技/中兴微电子联手,国产自主物联网SiT芯片大有可为

    上周五,在中天微、阿里云IoT、果通科技及中兴微电子联合发起的“国产自主物联网SiT芯片安全技术产业研讨会” 上,来自中国泰尔实验室的国炜老师亮出的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出从2015年到2021年蜂窝物联网的终端增长速度非常迅猛,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7%。

  • 四年千亿出货量?Arm新生态挑战不可能的任务

    “千亿”和“万亿”是Arm 2018年度技术研讨会上被频繁提及的两个数字。根据该公司提供的数据,从1991年至2016年,26年间全球共产出了1000亿颗基于Arm技术的芯片,已经取得不可思议的成绩,不过其未来规划更加宏大,从2017年到2020年,Arm将推动合作伙伴4年再造1000亿颗基于Arm技术的芯片,并打造万亿设备连接生态圈,期望2035年左右实现万亿基于Arm技术的联网设备。

    Techsugar
    2022-12-29
    ARM 技术 芯片
  • 2018代工销售市场:通信应用成主力输出

    在2018年的纯晶圆代工销售中,通信应用预计将比PC多出3倍。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在其最新更新的报告中指出,随着过去十年智能手机应用的巨大增长,通信市场的代工销售额飙升,目前来看,预计2018年通信应用芯片代工销售额将是计算机应用芯片代工厂销售额3倍多。

  • “在门口抢人”与“互不挖角协议”

    日前,中芯国际创始人、现芯恩集成电路董事长张汝京谈及中国半导体人才问题时表示,国外公司挖墙脚行为,让国内人才流失严重,是芯片产业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只要我们一发展芯片,就会有国外公司来挖墙脚,像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家的企业,觉得中国工程师很优秀,训练好,也很能干,就高薪挖走,这样我们栽培的人都流失了,所以这几年芯片发展比较缓慢。”

  • 中科院RISC-V开源处理器香山第二代核心计划明年Q1流片

    RISC-V架构被认为是继x86、ARM架构之后,中国芯片产业的第三条路。

  • “间谍芯片”演续集,彭博社爆新证据,誓要打垮中国供应链?

    当人们正在猜测彭博社爆料“中国间谍芯片”事件背后的目的时,昨日彭博社又出了一篇续集“New Evidence of Hacked Supermicro Hardware Found in U.S. Telecom(美国电信发现超微间谍芯片新证据)”,上周的大爆料引用匿名人士说辞作为证据,让人顿觉谎言成分颇多,而这篇文章直接引用美国电信资深安全专家Yossi Appleboum提供的证据。

  • 探索计算机的奇妙历史

    转眼间国庆7天假期只剩最后一天,这7天就算你宅在家里,也会感受到世界的不平静。从诺贝尔奖的揭晓到彭博社“中国间谍芯片”事件,每一天似乎都极其充实,既然是最后一天,那TechSugar小编今天就上点轻松的“菜”。给大伙说点关于计算机历史中几个有意思的故事。

  • 中国间谍芯片“谜团”,谎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受科技股下挫拖累,前一天的美国股市全线收跌,纳斯达克100指数创出了6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截至收盘,纳指收跌1.81%,道指收跌0.75%。标普500跌0.82%。其中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大跌, 两公司股价分别收跌1.76%和2.22%。奈飞收跌3.55%,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2.84%, Facebook收跌2.31%,AMD收跌2.29%。

  • 一颗国产小芯片控制苹果亚马逊?彭博枉顾事实抹黑中国为那般?

    10月4日,彭博社一篇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在这篇题为《大规模入侵:中国如何用一颗小芯片侵入多家美国公司(The Big Hack: How China Used a Tiny Chip to Infiltrate U.S. Companies)》的文章中,彭博社称中国军方通过本土供应商,将一颗铅笔尖大小的芯片植入到美国公司Supermicro在中国工厂制造的服务器主板中。这种“铅笔尖大小的芯片”,不仅具有独立的内存、网络和处理能力,看起来还有点像被动元件,所以不引人关注,该芯片可以绕开主板生产检测机制,待装入服务器开机后,小芯片启动并侵入操作系统,随时听候攻击者指令。

  • 谁动了高通的“奶酪”

    据CNBC等外媒报道,加利福尼亚州高级法院的一份文件显示,高通公司已经公布了针对苹果公司的爆炸性指控:高通认为,苹果公司为了帮助高通竞争对手英特尔提高芯片组性能而窃取了高通公司的机密技术。关于“窃取”背后的细节,高通认为苹果工程师窃取了软件中的源代码和工具,以帮助英特尔克服其芯片中的工程缺陷,使得原本在iPhone中表现不佳的英特尔芯片可以提升表现。高通方也表示,正在提交最新的指控文件,证明他们发现苹果工程师多次向英特尔工程师提供源代码和其他机密信息的证据。其实高通在搜集证据上曾做过努力,据8月1日的消息,高通要求英特尔提供其被苹果2018年版iPhone使用芯片的技术文档和代码资料。然而,高通并没能如愿。这一度是一个有趣的场面,高通与苹果一面合作,一面打官司。

  • 阿里也疯狂

    在这两天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不动声色的宣布成立一家独立运营的半导体公司,起名“平头哥”。“平头哥”学名非洲蜜獾,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人生信条:“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据悉,该名由马云所赐。据阿里巴巴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在会上的介绍:“该‘平头哥’是由中天微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整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