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在去年台北电脑展上宣布将生产Zen架构芯片,吊足了粉丝的胃口,今年3月2日锐龙AMD Ryzen 7正式上市,其强大的运算能力及超高的性能让业界为之一震,随后,AMD来到北京
英伟达已经从一个芯片企业慢慢向平台企业转型,它不仅是那个制造显卡的厂商,它还涉足了汽车的自动驾驶。只是一个IT行业的厂商进军汽车,总要找一个有制造经验的合作伙伴,这次它们找的是博世。
导语:芯片厂商英伟达进一步进军自动驾驶货车领域,与世界上最大的运输卡车制造商之一的PACCAR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在与博世合作开发应用于量产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后,芯
英伟达是一家美国技术公司。他们的主要产品是用于游戏市场的图形处理器(GPU),以及用于移动计算和汽车市场的片上系统(SoC)。但是,最近其公司方向随着GPU在人工智能领域计算优势的到来正发生着一个较大的变化。GPU现在正扮演着计算机、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这些能够察觉和理解世界的设备的大脑。目前,英伟达正以“人工智能计算公司”的身份迅速为大众所知。
根据芬兰硬件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可知,NVIDIA将于下周的GDC大会(当地时间2月27-3月3日)上公开传闻已久的GTX 1080Ti。
根据华尔街分析师的分析,尽管英伟达再次拿出亮丽的财报,但随着产业的竞争加剧,其获利的情况也逐渐难如预期。而且,英伟达正因为过去一年涨势太过剧烈,如今投资者就有很强的获利动机。使得英伟达的财报一有不如预期的情况,立即成为空头的狙击对象。
人们越来越看好人工智能的前景及其潜在的爆发力,而能否发展出具有超高运算能力且符合市场的芯片成为人工智能平台的关键一役。由此,2016年成为芯片企业和互联网巨头们在芯片领域全面展开部署的一年。而在这其中,英伟达保持着绝对的领先地位。但随着包括谷歌、脸书、微软、亚马逊以及百度在内的巨头相继加入决战,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格局如何,仍然待解。
在2016年,所有人都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前景和其潜在的爆发力,但不管是AlphaGo还是自动驾驶汽车,要想使得任何精妙算法得以实现,其基础是硬件的运算能力:也就是说,能否发展出超高运算能力又符合市场需求的芯片成为了人工智能平台的关键一役。
“英伟达之所以行动迅速,是因为不考虑往后的兼容性。哪里快就走哪里,哪里不爽砍哪里。你看英特尔,要兼容各种老程序,所以新东西用起来就慢。
智能手机经过激烈的军备竞赛,不仅大大缩短移动处理器的演进周期,也让智能化的野心遍布每一块屏幕。继手机、可穿戴设备之后,智能汽车的新浪潮正在掀起。
想要生存就必须改变,目前逐渐热门的人工智能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天地,而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如火如荼的发展则给了这些大佬们又一个竞争空间。于是乎各个芯片、高科技企业纷纷与汽车公司联手搞研发。新一轮芯片市场大战的硝烟再次燃起。
据外媒报道,英伟达CEO在2017年CES展上将进行演讲,这也标志着英伟达作为半导体行业的传统企业,在科技界也开始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兴起,部分晶片业者正积极抢进这块商机处女地,包括NVIDIA、英特尔(Intel)等,其中NVIDIA晶片生产主要与台积电合作,成为英特尔眼中发展AI一大劲敌。
今年英伟达取得显著增长,利用图形芯片技术向英特尔发起挑战。在错失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后,该公司利用给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和数据中心对强大GPU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了快速扩张。
彭博社近日发表文章称,今年英伟达取得显著增长,利用图形芯片技术向英特尔发起挑战。在错失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后,该公司利用给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和数据中心对强大GPU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了快速扩张。
英伟达在上周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让华尔街感到震惊。这家芯片制造商,按照英伟达 CEO 黄仁勋的话来说,现在正成为一家「AI 计算公司」。该季度公司营收为 20.04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13.05 亿美元增长 54%
最近英伟达公布了Xavier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和Terga系列不同,并不是为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计的,而是针对自动驾驶技术和汽车产品准备的。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欧洲G
如果你参观过无人车,可能会在副驾驶座上看到一位工程师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调试程序,无人车后备箱往往还塞满了正在处理数据的本地服务器。而英伟达现在要把这一套设备装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周一展示了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的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电脑,并表示该产品将用于百度的地图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英伟达在北京举行的GPU技术大会上发布
在最新的IDF16开发者大会上,英特尔宣布了其最新专门用于人工智能处理的处理器——第三代Xeon Phi,代号“Knights Mill”,剑指该领域中最大厂商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