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Crunch已经了解到,苹果已经收购了Totem头盔制造商Vrvana,虽然该公司从未出货任何产品,但却获得多方好评。两名消息人士宣称,这笔交易的金额约为3000万美元。
据媒体报道,苹果公司的科学家研究了如何让自动驾驶汽车在少用传感器的情况下,更好地识别骑行者和行人。苹果称,借助新软件,在只使用激光雷达数据侦测骑行者和行人方面,能够获得“十分令人鼓舞的结果”。据悉,3D激光雷达是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之一,被视为现阶段实现无人驾驶最有效的路径。上市公司中,万集科技正在开展车载3D激光雷达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研发;中海达着手研究并开发适用于无人驾驶领域的高精度导航地图、激光雷达等产品。
近日,雷军又挖来一员大将,联发科前首席运营官朱尚祖出任产业投资部合伙人;2016年黑客袭击Uber,导致5700万名乘客和司机个人数据泄露;苹果正在为2019年iPhone开发激光3D传感器;三星折叠屏手机曝光;顺丰进军无人货架市场推“丰e足食”争夺办公室场景…
苹果虽然刚刚推出了第一部配备OLED屏幕的iPhone,但他们在技术上并未固步自封。该公司可能正在开发microLED显示技术,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取代OLED。
台湾LED供应商的消息人士透露,团队成员减少一方面是因为台湾供应商短期内无法量产Micro LED显示屏,另一方面,苹果将会把研发重点转移到美国,在台湾的团队可能已经初步完成前期研发工作,一部分员工之后会在美国开展后续研究。
跟往常一样,在iPhone6s收到苹果公司推送的iOS11.1.2版本系统后,于第一时间进行了升级。不过,仔细研究发现这次iOS11.1.2版本和以前存在差异,即更新内容全部都是英文描述;那么,就意味着iOS11.1.2版本系统所适配的iPhone机型有一定针对性。果不其然,当iPhone6s更新完毕,我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显著变化。
随着AI技术在手机上的逐步渗透,“刷脸时代”渐行渐近。
北京时间11月22日消息,知情人士称,苹果公司已经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加拿大增强现实(AR)头盔创业公司Vrvana,后者开发的Totem头盔好评如潮,但未上市。苹果不予置评,但也没有否认。Vrvana尚未置评。不过,两位知情人
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其1030亿美元收购高通要约的一个组成部分,博通(Broadcom Ltd)暗示它将对高通的专利授权业务作出重大调整。专利授权业务是高通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其受到相关国家政府监管机构严厉监管的焦点,
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质量考验,苹果今年首次使用了OLED显示屏,供应商来自三星。不过,这块屏依然没有根治OLED的天然硬伤,比如侧视角变色、烧屏等。
前不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巴尼亚分校化学部的副教授在《ChemPhysChem》上发表文章,论述了一种全新的在智能手机或者智能手表等穿戴式智能设备上识别生物特征解锁的方法——汗液认证。日本livedoor新闻网近日报道了这一新技术。
众所周知,尽管智能手机品牌成百上千,但绝大多数利润都被苹果、三星拿走。其中iPhone的利润占比曾一度高达90%以上,最低也接近70%。据《福布斯》报道,除了苹果、三星之外,华为是唯一盈利的智能手机品牌。
今日苹果公司推送iOS11.1.2版本更新,主要针对iPhone X在低温下屏幕无响应问题进行修复。
苹果 Apple Pencil 功能传大升级。 外媒报导,未来 Apple Pencil 可感测并传送织物布料图像,让消费者透过触觉反馈装置,在网站上就可感受衣物的质地。
据知名分析师郭明池最新报告称,苹果将于2018年推出三款全新iPhone,包括配有OLED显示屏的5.8英寸和6.5英寸两款机型以及配有一款6.1英寸LCD显示屏的机型。同时这三款新机都会采用类似iPhone X的全面屏设计以及搭载TrueDepth相机系统,定位则会分别覆盖中低端市场和高端市场。
iPhone8和iPhone X是苹果首次支持无线充电的机型,但由于无线充电功率被限制在了5W左右,因此实际上体验并不怎么出色,因为实在是太慢了。但据充电头网报道,业内工程师爆料,苹果最新iOS11.2悄然开放了7.5W无线快充,不过这在升级日志中只字未提。
在苹果iPhone家族中,“掉漆门”早有先例,iPhone 5/5s、iPhone 6/6s、iPhone 7都有过不少掉漆的案例。最早,以iPhone 5黑色版掉漆最严重,到了iPhone 6之后,稍有改观。不过,到了iPhone X,这一恼人“顽疾”又卷土重来了。
近日消息,据《纽约时报》报道,苹果可能决定博通斥资1050亿美元收购高通交易的成败。与苹果之间的iPhone专利使用费纠纷,使得高通面临被对手恶意收购的风险。如果苹果与高通化干戈为玉帛,高通可能能够保持公司独立
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预计,由于iPhone X需求旺盛,苹果将在今年四季度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
微软转向一家“专注企业”的公司,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这从它在云基础设施和Office 365等“生产力工具”方面的投资就可以看出来。而在消费领域,微软与苹果、谷歌等竞争对手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这家软件巨头的CEO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其希望为客户构建更多技术层面的应用,而竞争对手们则完全专注于向消费者提供直接满足其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