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

我要报错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是以电路原理图为根据,实现电路设计者所需要的功能。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主要指版图设计,需要考虑外部连接的布局。内部电子元件的优化布局。金属连线和通孔的优化布局。电磁保护。热耗散等各种因素。优秀的版图设计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达到良好的电路性能和散热性能。简单的版图设计可以用手工实现,复杂的版图设计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现。
  • PCB设计要求与SMT生产质量关联性研究:设计缺陷的隐性成本与优化路径

    在电子制造产业链中,PCB设计作为产品实现的源头环节,其质量直接决定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的良率与效率。据行业统计,70%以上的SMT生产故障可追溯至PCB设计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导致材料浪费与返工成本激增,更可能引发产品可靠性风险。本文从PCB设计规范出发,系统解析设计不良对SMT生产的关键影响,并提出基于DFM(可制造性设计)的优化策略。

  • PCB设计规范:PTH电镀通孔设计规范(基于IPC-2221/IPC-7251标准)

    在高速信号传输与高密度互连需求驱动下,电镀通孔(PTH)作为PCB多层板的核心互连结构,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信号完整性、机械强度及产品可靠性。本文基于IPC-2221《印制板设计通用标准》与IPC-7251《通孔设计与焊盘图形标准》,系统解析PTH设计的关键技术规范。

  • 多层PCB设计中的PoE电源分配网络(PDN)仿真与优化

    在以太网供电(PoE)技术向90W高功率演进的背景下,多层PCB的电源分配网络(PDN)设计已成为保障系统稳定性的核心环节。PDN作为连接电压调节模块(VRM)、去耦电容、电源/地平面及负载芯片的电流传输通道,其阻抗特性直接影响PoE设备的电源完整性(PI)和信号完整性(SI)。本文结合行业实践与仿真技术,解析PoE PDN设计的关键策略。

  • 原理图与PCB设计规范

    时事芯闻
    2025-05-07
    PCB设计
  • 工业信号调节器的PCB设计:布局、布线与抗干扰策略

    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信号调节器作为核心组件,承担着信号采集、转换与传输的关键任务。其PCB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设备的稳定性、精度与抗干扰能力。尤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工业信号调节器需面对强噪声干扰、高压脉冲冲击及长距离传输衰减等挑战。本文将从布局规划、布线策略与抗干扰设计三个维度,系统阐述工业信号调节器PCB设计的核心要点。

  • 基于Atmega328P-AU的LoRa模块PCB设计

    紧凑的PCB与Atmega328P和LoRa RA-02无线通信。包括USB-UART, 3.3V稳压器和WS2812 LED。

  • 在PCB设计中,如何完美的布线

    在PCB设计中,布线是完成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前面的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在整个PCB中,以布线的设计过程限定最高,技巧最细、工作量最大。

  • Zeus:一个交流到直流的高瓦电源单元

    当我们在家里做一个定制的RGB LED设置时,基本上它是一堆可寻址的5v LED WS2812,但不幸的是,我们没有一个高电流的电源来正确地点亮它们。因为有很多,它需要大约9安培的电流来照亮全亮度。这导致我们设计一个电源为这个目的,以及gerber是共享的,所以如果有人想做这个电源,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

  • 针对 EMI 设计 PCB,第 4 部分:有关分区的更多信息

    本系列关于低 EMI 印刷电路板设计的第 3 部分讨论了分区,以及为什么在电路板介电空间内防止“嘈杂”信号场交叉耦合到“安静”信号场很重要。在本文中,我将提供有关分区的更多详细信息。虽然分区的概念很简单,但真正的主板通常需要更多的思考。

  • 针对 EMI 设计 PCB,第 3 部分:分区和布线

    本系列的第 1 部分介绍了数字信号如何通过 PC 板传播,第 2 部分介绍了实现低 EMI 的特定板层叠设计。第 3 部分将讨论电路部分的分区、高速走线的布线以及其他一些有助于降低 EMI 的布局实践。

  • 针对 EMI 设计 PCB,第 2 部分:基本层叠

    本系列的第 1 部分描述了数字信号如何通过 PCB 板传播。 1、2、5、6]。在第 2 部分中,我们将研究实现低 EMI 的特定电路板设计。我在客户的电路板设计中看到的最大问题是层堆叠不良。

  • 针对 EMI 设计 PCB,第 1 部分:信号如何移动

    在帮助客户使其产品符合 EMI 要求后,我发现了一个根本问题:印刷电路板设计不佳。根据我的经验,物联网产品设计人员会遇到因印刷电路板设计不良而导致的问题。当板载能源破坏敏感的接收器电路时,不良的设计可能会导致无限的延迟,从而导致蜂窝合规性失败。 GPS 和 Wi-Fi 接收器也会失去灵敏度。

  • 干货!过孔对高频信号传输的影响

    过孔(via)是多层PCB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钻孔的费用通常占PCB 制板费用的30%到40%。简单的说来,PCB 上的每一个孔都可以称之为过孔。从作用上看,过孔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用作各层间的电气连接;二是用作器件的固定或定位。如果从工艺制程上来说,这些过孔一般又分为三类,即盲孔(blind via)、埋孔(buried via)和通孔(through via)。盲孔位于印刷线路板的顶层和底层表面,具有一定深度,用于表层线路和下面的内层线路的连接,孔的深度通常不超过一定的比率(孔径)。埋孔是指位于印刷线路板内层的连接孔,它不会延伸到线路板的表面。上述两类孔都位于线路板的内层,层压前利用通孔成型工艺完成,在过孔形成过程中可能还会重叠做好几个内层。

  • 利用下一代电流传感器应对PCB设计挑战系列文章之一 —— 应对PCB设计中的尺寸挑战

    随着对小型电子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工程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 PCB 面积内集成所有必要组件。电子设计的一个关键方面是电流测量,这对于监控和控制能源使用、确保安全和提高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电流检测方法,尤其是涉及分流电阻的方法,其中存在诸多困难。这些方法通常需要额外的放大器和滤波器,这不仅占用宝贵的 PCB 空间,而且还增加了生产成本。磁电流传感器的出现,已发展为可行的替代方案;它将多个分立元件集成到单个集成电路中,从而显著减少 PCB 元件封装面积。

  • PCB设计如何有效减少ESD:九种实用技巧解析

    静电放电(ESD)是电子制造过程中一个常见的挑战,对电路板(PCB)及其组件构成了潜在威胁。ESD不仅可能导致电路性能下降,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坏。因此,在PCB设计阶段就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ESD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将总结九种关键的PCB设计技巧,帮助你有效应对ESD问题。

  • PCB设计中的过孔:连接与性能的关键

    在现代电子设备的制造中,印刷电路板(PCB)作为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桥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在PCB设计中,过孔(Via)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在不同层之间传输信号和电源,是实现电路互连的关键结构。本文将深入探讨PCB设计中的过孔,包括其定义、类型、作用、设计规则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线宽与电流承载力的公式解释

    在PCB设计中,线宽与电流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多个具体的公式来解释。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公式及其解释:

  • PCB设计黄金法则:提升电路性能与产品可靠性的关键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是电子硬件设计的核心环节,它决定了电路性能的稳定性和产品的可靠性。在电路板设计的过程中,有一套被称为“黄金法则”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自PCB设计技术诞生以来,一直是设计师们的指导方针。本文将详细介绍PCB设计的十条黄金法则,帮助开发人员提升产品价值,并最大限度地从制造的电路板中获益。

  • PCB设计布线技巧:提升电路性能与可靠性的关键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中,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作为连接电子元件的桥梁,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布线作为PCB设计的核心环节,其技巧的合理应用对于提升电路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PCB设计布线中的关键技巧,帮助设计师制作出高质量的PCB。

  • 在高频转换器中如何保持信号完整性和降低EMI

    DC-DC转换器可以实现各种电压电平的高效电源转换和供电,但是随着需求的不断上升,需要更高功率密度更高效率以及更小的尺寸,DC-DC转换的PCB设计就更为重要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