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伺服电机控制与L293D电机驱动器屏蔽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使用L293D电机驱动屏蔽来控制伺服电机的方向和角度。这个项目非常适合对机器人和自动化感兴趣的初学者。无论您是计划创建一个未来的机器人努力或只是探索,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 发现Elecrow RP2350 Pico W5:功能和编程

    自2024年8月推出以来,Raspberry的RP2350微控制器已被各种设计人员和制造商采用来开发自己的电路板。从Raspberry Pico Version 2到具有特定增强功能的变体,例如增加内存或额外的外设,该芯片推动了新一代设备的发展。

  • 使用BQ76PL455和STM32的SAE电动方程式电动汽车智能BMS

    该项目旨在降低成本,同时为每个电池模块提供可扩展的BMS。BQ76PL455具有监测6-16个单元的能力,8通道辅助输入(用于温度监测)和多达15个其他ic用于Daisy-Chain,在单个BQ网络中测量多达256个单元。

  • 设计一种采用KR260的智能轨道巡检机器人

    背景:随着人们对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轨道检测方法需要工人定期沿着轨道行走,观察轨道的磨损、变形和裂缝。该方法虽然可以直观地检测到一些明显的故障,但耗时、费力、效率低。这种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铁路系统的需要。为了解决铁路故障检测的自动化和高效性问题,本课题开发了一种基于FPGA的铁路故障检测系统。该边缘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摄像头捕捉轨道图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实时检测轨道缺陷,并自动报告故障信息。

  • 通过Arduino控制带有L293D屏蔽的NEMA 17步进电机

    使用NEMA 17双极步进电机和L293D电机驱动器屏蔽板精确控制您的项目。按照我们的指南详细说明和解锁您的项目的潜力。

  • 如何使用英飞凌的TLE493D-P3xx-MS2GO轻松测量三维磁场

    英飞凌发布了第三代3D磁传感器!其中两个封装在带有板载XMC1100 arduino兼容微控制器的“MS2Go”套件中。在正面,您会发现TLE493D-P3I8,背面是TLE493D-P3B6 A0。该板带有板载MCU和调试器,因此您可以使用micro-USB电缆直接将其插入PC并开始编程。

  • 构建一个Python应用程序,使用多个ML模型来执行对象检测和异常检测

    虽然我当然不认为自己是数据科学家,但多年来我在各种简单但功能强大的Edge AI项目上进行了实验。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我通常使用的相对受限的硬件适合于构建更简单、不那么雄心勃勃的产品。但有了Edge AI,我们可以执行以前认为在小型硬件上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 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三个趋势

    智能时代的嵌入式系统离不开高性能、高效的软件和先进的软件开发方式。本文介绍了近期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三个趋势:1)边缘计算作为一种在本地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式正在快速发展,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将智能计算从以云为中心的模型中转移出来;2) 虚拟化技术是今天高算力多核处理器计算系统采用的全新解决方案,容器技术则可通过简化嵌入式软件开发、部署和维护来助力复杂嵌入式系统的管理;3) DevOps的概念和实践正在逐步渗透进入嵌入式软件开发中,助力加快软件交付速度,提高应用程序质量和稳定性。

  • 面向独居老人的智能居家监护系统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处理好全社会的养老问题十分重要。在全球范围内,老人身体健康受到许多致命疾病的威胁。而独居老人生活中缺少家人照顾,心理上缺少慰藉,导致患病率更高,同时发生意外也无法及时得到救助。面临精神、健康、意外风险三重困境,因此,他们具有更大的健康风险。本文提出的系统基于云–边–端架构实现,由云端服务器、感知控制和应用服务构成,实现了语音服务和老人应急服务,即老人有语音需求时可以及时提供相应服务,老人摔倒时可以给老人送药并向前端发送照片和警报;前端交互模块则由微信小程序实现,使家人能远程关注家中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 移植Cortex-M程序到RV32中的问题

    具有开源、简单和灵活等特点,RISC-V架构受到业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市场上相继出现了多款RISC-V架构微处理器,32位RISC-V架构MCU正逐步进入Cortex-M MCU应用领域。本文针对将应用程序从RV32移植到Cortex-M的需求,分析RV32与Cortex-M结构、编程模型和过程调用规范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提出程序移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方法和建议,并进行相关性能分析和比较。

  • 基于MEMS的无线数字地震检波器

    介绍一种完全自主开发的体积小的基于MEMS无线数字地震检波器。该检波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MEMS传感器板、放大采集板、FPGA控制主板、无线触发接收板、无线WIFI模块板和供电电源设计等。该传感器的设计涉及多个关键技术点,包括微弱信号获取、低功耗设计、总体结构的合理布置、高精度和高灵敏度、无线数据通讯以及无线触发信号接收等。应对这些关键技术点,本设计首先对芯片和材料精挑细选、对电路和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满足该检波器各项技术指标。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室内测试和野外试验,验证了该检波器的各项功能和性能,为地震勘探提供高精度、高灵敏度、稳定可靠的地震检波器。

  • 在MCU端部署GRU模型实现鼾声检测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在资源受限的微控制器单元(MCU)上运行的方法,用以进行鼾声检测。不同于使用CNN进行声音检测的方式,我们采用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以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采用优化模型结构、模型量化等常用的模型优化方式,我们最终成功将GRU模型适配到低功耗的MCU平台,使其能够在不依赖外部计算资源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端侧的鼾声检测任务,无需联网。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保持较高准确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算力需求,满足移动健康监测设备的实时性与便携性要求。这一研究为鼾症患者的持续监测和睡眠健康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拓展了深度学习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 OpenHarmony上利用Paho MQTT连接云平台

    在物联网设备与云端之间的通信中,MQTT作为一种轻量级的、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通信协议,具备了良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在OpenHarmony的LiteOS内核上利用MQTT连接云平台是一项关键的技术任务,它涉及在轻量级操作系统上实现MQTT协议的客户端功能,并与云端平台进行稳定和高效的通信,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MQTT库,并进行有效的移植和优化,以保证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实现稳定可靠的通信连接。海思Hi3861芯片采用了LiteOS内核。文章探讨了在海思Hi3861芯片上移植和使用Paho MQTT库连接到华为云的实现过程和关键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MQTT的相关知识,然后详细讨论了嵌入式Paho MQTT库的内容,接着介绍Hi3861芯片相关功能及其移植Paho MQTT的方式,最后描述了使用移植好的程序连接华为云MQTT的步骤,包括设备鉴权方式和消息发布订阅的实现。实验结果验证了在Hi3861平台上使用Paho MQTT库连接到华为云的可行性和效果。文章的结尾探讨了项目未来的工作。

  • 一个新Arduino项目管理器GPT演示

    这是一个演示,展示了我正在开发的自定义gpt,并在r/arduino上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它的内容。它可以很容易地与您的任何项目在您的标准工作。/ Arduino文件夹。它是多平台的,所以无论你运行的是Windows、macOS还是Linux,它都知道文件夹在哪里。

  • 2合1 DIY电子设备制作

    当使用电子产品时,拥有合适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您是测试LED还是检查电路连续性,这款DIY 2合1 LED测试仪和连续性测试仪是任何电子爱好者的紧凑而有用的工具。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