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规模大、能量有限、可靠性差、随机部署,无线模块的通信距离有限,虽然运用全球定位系统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其体积大、成本高、能耗多而且需要基础设施,不适用于低成本、自组织的无线传
摘要:定时同步是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也是难点问题。在对锁相环数字化设计、DDS原理结构和参数设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DS的高速定时同步方法,对该定时同步方法的原理结构框图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
1个X2Y电容是一种平衡的MLCC解决方案,其内部有三条不同的电信号通道,有四个外部连接端口(图5)。 G1和G2端口内部连接到器件内一个共用参考(屏蔽)电极,并且A&B板由此参考电极隔离。根据静电学理论,三个电节点
欠阻尼:如果负载阻抗大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那么负载端多余的能量就会反射回源端,由于负载端没有吸收全部能量,故称这种情况为欠阻尼。过阻尼:如果负载阻抗小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负载消耗比当前源端提供的能量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频率范围,包括交流电源频率、音频、长、中、短波收音机占有的频段、调频及电视广播、蜂窝电话常用的900MHz 及1.8GHz。但实际的频谱远比这拥挤得多,9KHz 以上的频段几乎都被用于特定的场合。随着微
实际上印刷线路板(PCB)是由电气线性材料构成的,也即其阻抗应是恒定的。那么,PCB为什么会将非线性引入信号内呢?答案在于:相对于电流流过的地方来说,PCB布局是“空间非线性”的。放大器是从这个电源还是
为了避免同步RS触发器的输入信号同时为1,可以在S和R之间接一个“非门”,信号只从S端输入,并将S端改称为数据输入端D,如图15-8所示。这种单输入的触发器称为同步D触发器,也称D锁存器。 由图可知,S=D,
由与非门构成的同步RS触发器如图13-5(a)所示,其逻辑符号如图13-5(b)所示。图中门A和B构成基本触发器,门C和E构成触发引导电路。 由图13-5(a)可见,基本触发器的输入当CP=0时,不论S、R是什么,,的值都为1,由基本触
集成运放A与R1成短路电流放大器,B与R2~R6、W1构成一个反相加法器,,对运放A的输出电压V1起放大作用,其中R3,R4与W1构成电路,如果输入i=0时,运放B的输出电压VO≠0,则可移动多圈电位器W1的活动触头使VO=0,实
1 引言 本文在传统锁相环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了一款用于多路输出时钟缓冲器中的锁相环,其主 要结构包括分频器、鉴频鉴相器(PFD)、电荷泵、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VCO)。在鉴相器前采用预 分频结构减小时
当线圈1中通入电流i1时,在线圈1中产生磁通(magneticflux),同时,有部分磁通穿过临近线圈2。当i1为时变电流时,磁通也将随时间变化,从而在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压。u11称为自感电压,u21称为互感电压。 同理,当
引言 利用分集接收机构建通信系统会带来较高的器件数目、功耗、板级空间占用以及信号布线。为了降低 RF 组件数量,我们可以使用正交解调器的直接转换架构。I/Q 的不匹配会使得构建高性能接收器较为困难。这种架构
通过将电阻器用作增益调整设置元件,建立起了在 DC 情况下运算放大器 (op amp) 的传输函数。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元件均为阻抗,而阻抗中可能会包含一些电抗元件。下面来看一下图 1 所示的这种一般情况。图 1 运算放大
0 引言 直接耦合是级与级连接方式中最简单的,就是将后级的输入与前级输出直接连接在一起,一个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另一个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直接连接的耦合方式称为直接耦合。另外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既能对交流信号进
本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SAN技术区布线规划的相关内容,以下是文章的详细内容,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此篇文章,希望能为各位读者带来些许的收获。 布线规划 常规机架式服务器通常自带存储,较少独立配置单独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