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样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基石,其技术发展直接影响着信息获取的质量与效率。理解并掌握采样原理与实践技巧,对于设计高性能的信号处理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未来,随着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可编程波特率产生器将面临更高的性能要求和更复杂的应用场景。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可编程波特率产生器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控制器局部网(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BOSCH公司为现代汽车应用领先推出的一种多主机局部网。
在异构计算系统中,ARM与FPGA的协同工作已成为高性能计算的关键架构。本文基于FSPI(Fast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四线模式,在150MHz时钟频率下实现10.5MB/s的可靠数据传输,重点分析时钟极性/相位配置、DMA加速、CRC校验等核心技术,并提供完整的Verilog与C代码实现。
在Linux系统中开发USB驱动传统上依赖C语言,但Rust凭借其内存安全特性和现代语法逐渐成为嵌入式开发的优选。本文将通过一个基于中断处理和多线程控制的USB设备通信案例,展示如何使用Rust的rusb库开发高性能USB驱动,并分析关键协议处理技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边缘 AI 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最初的 TinyML 微型机器学习探索低功耗 AI 推理,到边缘推理框架的落地应用,再到平台级 AI 部署工具的兴起以及垂类模型的大热,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 “让模型跑起来” 的阶段性目标。然而,这仅仅是边缘 AI 发展的起点,其未来的演进方向正逐渐聚焦于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当 AI 模型能够在边缘设备上稳定运行后,它们能否进一步实现协作,从而推动边缘 AI 迈向更高的智能形态?
在无线通信芯片的领域中,Nordic Semiconductor 的 NRF52832 和 NRF51822 两款芯片备受关注。它们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两款芯片在性能、功耗、功能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做出选择。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 NRF52832 和 NRF51822 的区别。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低轨卫星星座在通信、遥感、导航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低轨卫星星间激光通信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抗干扰能力强的通信方式,成为构建全球高速卫星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然而,低轨卫星在太空中面临着复杂的动力学环境和振动干扰,这严重影响了星间激光通信中捕获跟踪瞄准(ATP)系统的性能,进而影响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有效的振动补偿算法对于提升低轨卫星星间激光通信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