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映的电影《碟中谍4》中,有类似人脸识别概念,相信看过此片的朋友对下面这个片段会有一定的印象。电影中,探员汉纳威在火车站利用同事传过来的目标人脸信息,配合人脸识别系统,快速检索比对过往
全球生物识别智能手机用户量到2017年预计从2013年的4323万达到4.7111亿,用户群将由初期采用者阶段转变至初期成熟阶段,从而使生物识别技术有望超越双重验证(2FA)等现有验证技术。到2
生物特征用于身份识别古已有之,比如签名、画押等。此外,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还包括身份标识物品(如钥匙、证照、卡等)和身份标识知识(如用户名和密码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识别方式
这两年,生物识别可以说在指纹与人脸的带动下有着长足的发展。虽说如今的生物应用仍然属于一个崭新的领域,不过,用户的火热青睐却给这些年轻的应用带来了更加宽裕的发展空间。那么,这些处在"呵护"下的门禁
人脸识别玩众筹?自马云德国汉诺威刷脸首秀以来,“人脸识别”一词的热度始终不减,一时间,人脸识别技术从最早的安防领域向金融、娱乐等领域渗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如今智能硬件也刮起了
据报道,今年年初的时候,国内三名女子千里迢迢赴韩国整容,回国时却因为外貌和护照照片不符,导致滞留韩国机场。而一些韩国代购也说,每次从韩国回来的时候,都能在机场看到类似这样脸部绑的像木乃伊似的同胞
虹膜识别是一种利用人体眼球内虹膜特征来验证身份的技术。在好莱坞大片中,通过扫描眼睛视网膜开启保密房间或保险箱的炫酷场景,让人记忆犹新。在智能手机行业,已经有大量的公司引入了虹膜识别,其中包括三星
自从三星正式发布Note系列的全新产品GALAXY Note7,虹膜识别就成为了科技界的“红人”。虹膜识别相比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优势明显。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指纹、人脸、虹膜、掌纹、步态等人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和应用的迅速发展,由于支付等特殊需求对安全的要求提高,联网设备呈爆发式增长。而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生物识别技术
2018北京安博会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一千多家厂商汇聚一堂,展示智慧安防新成果。展会期间,广州像素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像素数据”)携智能人脸识别闸机、动态人脸识别方案、教育考试身
据台湾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利用生成对抗网路,合成绘制出假指纹,在小面积的指纹辨识、解析度不佳的app及指纹比对的安全层级条件下,可以假乱真,冒充真实的指纹通过辨识机制。 指纹识别
根据韩媒报导,三星预计2019年将在新的Galaxy S10及 Galaxy A系列的智能手机上采用ToF 3D面部识别技术,并极有可能砍掉虹膜识别。 ToF为Time of Fligh
2018年11月,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发布全球人脸识别竞赛(FRVT)报告,商汤科技、依图科技、旷视科技同时出现在了这份竞赛成绩报告中,其中,依图和商汤包揽前四名。
生物识别是一种安全机制,它通过基于独特的物理特征(例如指纹,虹膜,脸等)识别人来知道“我们是什么”。它已经在物理安全中发现了常见的应用 - 您通常会有生物识别设备ID - 你在机场或在警察局。它
如今的手机要如何炫技才能博得大众眼球?在大众化的刘海屏设计后,超高屏占比的全面屏手机就一下子抓住了用户的眼球;当物理按键指纹不断变换形状后,生物识别级的面部识别将人们的视野重新拉回去。那超高的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