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盖状态监测系统使用恒星物联自主研发的井盖状态监测仪、井盖监测系统平台进行设计。系统通过科学合理的布设方案设计,在城市窨井井盖上布设井盖状态监测设备,当井盖发生位移、倾斜等变化时,将触发井盖监测仪工作,及时将报警信息传输到井盖监测平台,实现对窨井井盖实时监测,以及城市窨井安全防御监测。系统主要应用于新基建下各类智慧城市、智慧排水、城市“生命线”等项目中。
排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主要在雨污水管道以及排水河道的关键节点布设水质监测设备,实时掌握城市排水管网水质情况,水质监测数据通过可靠的网络传输到管网水质监测系统平台及各个应用系统中,实现对管网水质监测、预警,通过系统建设,实现了实时水质监测,能精准快速定位水质问题;系统适用于黑臭水体、排水管网、河道水等水环境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仪(autopilot),是按技术要求自动控制飞行器轨迹的调节设备,其作用主要是保持飞机姿态和辅助驾驶员操纵飞机。对无人驾驶飞机,它将与其他导航设备配合完成规定的飞行任务。
通过科学合理的布设方案设计,在排水管道关键节点上布设流量监测仪,实时采集排水管网的流量、流速、液位数据,实现业务范围内排水管网流量、流速、液位的实时感知和城域化汇集管理,并通过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将前端采集到的各类数据接入到各个应用系统中,提升数据的利用价值,实现实时监测告警、精准快速定位事故地段、内涝分析、淤堵分析、管网运行负荷风险分析等功能,为“雨污分流、正本清源、黑臭水体整治”等提供系统化的数据支撑,加快管网问题的定位,推进黑臭水体的整治,降低城市内涝的危害。
窨井液位监测系统主要在城市窨井内安装无线液位变送器、窨井液位监测仪,将窨井液位数据动态传输到恒星物联网窨井液位监测系统平台,通过窨井液位监测系统平台实现排水管网液位在线分析、多级报警、淤堵分析、内涝分析等。窨井液位监测系统主要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水务、智慧排水等新基建项目中,为排水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的、有效的系统化监测数据。
嵌入式系统和智能硬件的发展风起云涌,已进入军工、通讯、交通、金融、医疗、气象、农业等诸多领域的生活方方面面。将嵌入式产品与普通PC进行比较会很容易理解。我们的普通电脑属于通用电脑,我们可以用它完成很多操作,比如基本的办公功能、各种娱乐功能、各种图像处理、视频处理功能、各种在线通讯功能、联网功能,甚至一些编程开发功能总之,它可以实现很多功能,这就是为什么电脑需要一定的开机时间,因为它需要为很多功能的实现提供基本的配置。
通过对城市智慧排水管网监测系统的建设,实现对管网上窨井井盖状态、管网液位、管网流量、管网有害气体、管网水质等数据的采集,实时掌握管网内运行状况,为排水管网的运行调度、养护管理、快速响应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以便于管理者掌握管内实际状况及正确的部署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不断提高排水管网的运行管理水平。系统广泛应用与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港口、智慧城管、智慧管网、城市生命线、智慧安防、平安城市等综合监测预警项目。
2023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行。该展会是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之一,是观察国际消费电子业态最新趋势的风向标。今年3000多家参展商展示了新产品与新技术,大约有500家中国企业参加展览。TCL、海信、联想等中国企业携新技术亮相,并斩获了多个奖项。在此次展会上,中国企业向国际客商展示最新科技产品,呈现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迅猛势头。
在经历两年的新冠疫情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电子展(CES)今年再现辉煌。超过3200家参展商本周聚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多个酒店和会议中心。这场科技公司不容错过的盛会——过去曾展示过CD、高清电视、3D打印机等革命性发明——是未来几个月将成为主流的技术趋势的序曲。在这些技术趋势中,有一些脱颖而出,例如元宇宙、Web3、数字医疗和可持续性。
1月13日晚间,国产图像传感器龙头大厂韦尔股份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亿~1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3.19%~82.13%;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为0.9亿~1.35亿元,同比也大幅下降96.63%~97.75%。
全球开放标准组织RISC-V International在日前于圣何塞举行的全球 RISC-V 峰会上强调,RISC-V International社区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里程碑和技术进步。据介绍,RISC-V International 的会员数量同比增长超过 26%,在 70 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 3,180 名会员。如今,市场上有超过 100 亿个 RISC-V 核心,全球有数万名工程师致力于 RISC-V 计划。
随着高通与Arm之间的专利战爆发,高通似乎正加速在RISC-V领域的布局。据The register报道,在上周的全球RISC-V峰会上,高通公司产品管理总监Manju Varma透露,高通在2019年就已经将RISC-V应用到了其骁龙865 SoC当中的微控制器,截至目前已经出货了6.5亿个RISC-V内核。
最近由 RISC-V International 组织的 RISC -V 峰会上,其总裁 Calista Redmond 传达了一个更为直率的信息:RISC-V 是不可避免的。她说,事实上,RISC-V 最终将拥有最好的 CPU、运行在其上的最好的软件以及所有微处理器核心系列中最好的生态系统。
近期,开源RISC-V再次走到聚光灯下。不久前,腾讯公司加入开源指令集标准RISC-V国际协会(RISC-V International)。继阿里巴巴、华为、紫光展锐、中兴通讯、赛昉科技、中科院等企业和机构之后,RISC-V阵营中迎来了新的中国成员。
RISC-V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RISC ISA 设计的第五版。罗马数字“V”表示“变体”和“向量”,表示它支持一系列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2010年,当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教授Krste Asanović 博士想要制定一个像Linux 一样的开源计算机系统规范。在获得了David Patterson 博士的帮助后,它们于1990 年代开始RISC 芯片的设计工作,最终形成了 RISC-V。后来,RISC-V 基金会成立,旨在维护、宣传和管理RISC-IV IP,并协助厂商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