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相对环保毋庸置疑,不过电动汽车也有比较致命的软肋,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短以及价格昂贵,不过,这种状况或将改变了。 外媒称, 一种新电池大约将在一年之后上市销售,
如今,日本的汽车不仅可以代步,还能给家里供电。拥有这一特性的“V2H(Vehicle to home)”功能已经在电动汽车上开始了实际应用,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和燃
本文介绍有两种常用的单体电压检测方法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方案,运用光耦继电器依次对奇数编号和偶数编号的单体电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整个电池模块的巡检。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集中式太阳能发电(CSP)中涉及发电效率的一项关键因素就是:光吸收材料捕捉的光转换为电能或热能的总量。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纳米
就在国际能源署发布预言,称到2050年太阳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后不久,松下参加了2014年美国国际太阳能展览会(Solar Power International)专题讨论会,与太阳能产
近日,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的“仿生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制出综合性能优异的质子交换膜材料,并成功应用于燃料电池测试。该研究成果在材料领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在日本爱知县新城市本月1日举行的“全日本拉力锦标赛第9战”中,日本一家知名汽车公司原定于今年12月发售的燃料电池车出现在赛场上,作
随着光伏逆变器外形尺寸缩小和单机功率提高,对散热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者必须综合考虑逆变器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防护性、可安装性、可维护性,以及所付出的经济代价
如图所示,光被并五苯薄膜吸收之后,其产生的单线态激子(电子激发态)会迅速分裂成成对的三线态激子,它们会被有效传递到无机的纳米晶体里面。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只能将所
为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制造水平,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4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于10月29至30日在京召开。本届论坛以“提升技术水平,落实产业规划”为主
处处都是蓝黑色的太阳能电池面板,是不是已经感到厌烦。日前瑞士电子与微技术研究中心(SCEM)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白色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这种太阳能电池从外部
节能和环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随着价格亲民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布,人们的这些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这两项技术均使用大量充电电池,其中
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据《日刊工业新闻》近期报道,日本古河电池和凸版印刷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只需注入淡水或海水即可发电的大容量一次性镁空气电池。该电池采用镁做负极;以空气中的氧做为正极,
近日,美国设备专业公司Natcore Technology科学家宣布,通过结合专有先进技术与激光加工技术,Natcore已研发出一种全低温、激光加工的太阳能光伏电池。Natcore强调称,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