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口也是一个准双向口,作通用I/O使用。
P2口的位结构与P0口类似,有MUX开关。驱动部分与P1口类似,但比P1口多了一个转换部分。
P3口是一个多功能端口,对比P1的结构图不难看出,P3口与P2口的差别在于多了与非门和缓冲器。正是这两个部分,使得P3口除了具有P1口的准双向I/O功能之外,还可以使用各引脚所具有的第二功能。
8051单片机有四个8位并行I/O端口,记作P0,P1,P2和P3.每个端口都是8位准双向口,共占有32条引脚。每一条I/O线都 可以独立的用作输入或输出。
引脚功能说明:A0-A12为地址线,总共13条,则该存储器的物理存储空间有2的13次方,即8K。D0-D7为数据总线,共8条,即该存储器的每个存储单元有8位数据,即通常所说的字节为8,又叫一个字节。CS为片选信号,当该信号为
下面来分析这个问题,该系统中虽然有两片存储器,但由于两片存储器的输入,输入允许信号不同,程序存储器没有输入允许,其输出允许由8051的引脚PSEN控制,只有当程序存储器的片选信号和输出允许信号同时有效时,程序存储器的总线才挂接到CPU总线上 。否则,程序存储器的所有总线引脚都为高阻态,即相当于存储器与CPU总线断开。
8051单片机程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51数据存储器的扩展A0-A12为地址线,总共13条,则该存储器的物理存储空间有2的13次方,即8K。D0-D7为数据总线,共8条,即该存储器的每个存储单元有8位数据,即通常所说的字节为8,又
一般说来,可编程接口芯片都有存储器及地址线,所谓可编程就是指CPU用指令将某数据写入接口芯片的某个存储器,接口芯片在接到CPU送来的数据后,自动翻译该数据,然后执行该数据所代表的动作。
在提高硬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同时,软件抗干扰以其设计灵活、节省硬件资源、可靠性好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以MCS-51单片机系统为例,对微机系统软件抗干扰方法进行研究。
RAM是用来存放各种数据的,MCS-51系列8位单片机内部有128 B RAM存储器,CPU对内部RAM具有丰富的操作指令。但是,当单片机用于实时数据采集或处理大批量数据时,仅靠片内提供的RAM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扩展功能,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
MCS51单片机标准构成只有一组全双工UART串行口,P3.0-RXD收、P3.1-TXD发,如果要完成多路串口收发,一般使用外部扩展芯片,例如:GM8123/25,完成一扩多路串口,但是,由于增加扩展芯片,造成硬件成本增加,PCB板面增大,抗干扰性下降等不良因素,因此能尽量使用现有串口,利用分时切换技术,完成串行口不同类型,不同端口的数据传送是优先选择。
单片机市场可以用巨无霸来形容,其中51 单片机使用者就更多了,针对51 单片机无需更多的介绍,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只要你精通了51 单片机,以后在实际工作中选用其它单片机也很容易了,这就是初学者学习51 单片机的价值。选择51 单片机学习入门容易,倒不是说51 系列单片机比别的型号简单,其实在8 位单片机家族中,51 系列单片机算是复杂的,但51 单片机在中国推广最彻底,教程也是最丰富,基本不用看英文资料就能学好,所以特别适合初学者学习用。
实现MCS-51 单片机嵌入式接入Internet 技术。单片机通过ATL8019AS 以太网控制器实现与Internet 的交互。利用开源代码的TCP/IP 协议栈uIP 实现对底层设备的驱动,同时通过uIP 协议的应用程序接口实现各种应用服务。给出了硬件设计图,编写了单片机主程序。应用此技术实现了一个城市中心停车监测系统。
串行口工作于方式2和方式3时,被定义为9位异步通信接口。每帧数据均为11位,1位起始位0,8位数据位(先低位),1位可程控为1或0的第9位数据和1位停止位。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0为同步移位寄存器输入/输出方式。这种方式并不是用于两个AT8 9 S51单片机之间的异步串行通信,而是用于串行口外接移位寄存器,以扩展并行I/O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