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墨尔本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设备将显著改善盲人或者视障人群的日常生活,他们开发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原型可以帮助这些人避开非突出的障碍物。这个设备可以附着在手杖、助行器或者轮椅上,它通过使用激光和照相机去寻找非突出的可能有害的障碍物,如路缘、洞穴、下行楼梯等。
光泵半导体激光器 (OPSL) 具备可扩展/可调输出功率、直接模拟和数字调制,以及即插即用功能,能够满足光遗传学、流式细胞术和其他生命科学应用对黄光激光器波长日趋增加的需求。
据悉,该电池设计灵感源于柠檬电池。小学自然课学过,柠檬电池只需将镀锌螺丝钉和铜片插入柠檬,即可利用柠檬酸中的氢离子产生电流。
一个国际团队发表新报告说,在他们研发的传感器技术助力下,机械假肢能探测到使用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电信号,使假肢的控制更加灵活,这相当于用意念控制假肢。有关技术有望帮助截肢人士恢复更多活动功能。当前市场上多数机械假肢产品依靠用户抽动肩膀或手臂的肌肉来控制,这种操控方式的用户体验欠佳,功能也有限,只能执行一两种简单的抓取动作指令。
近日,罗氏诊断宣布,其自主研发的血球分析仪Cobas m 511已经获得CE认证并正式上市。这则消息立即引爆了IVD圈,无异于给本来平静的血液分析领域投下了重磅炸弹。罗氏诊断,贵为IVD界的一哥,产品线齐全,竞争优势超强,却为何到现在才拥有自主研发的血球分析仪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幕故事?
近期,Future Market Insights网站发布了手持式DNA阅读器的市场报告,预测了2017年至2027年该市场的发展趋势,解释了为何未来10年手持式DNA阅读器市场会有可观的收入。
中国的数字科技市场,几乎由移动技术、社交媒体、电子商务三分天下。医疗健康行业则显得不够“摩登”,数字化程度一直较为落后。新技术对于医疗板块来说的确是个大挑战,但也同样预示着一种巨大机会——用创新的、个性化的方式来治疗患者。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身上的一颗痣变得有些奇怪,你会怎么做?虽然这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但很多人因为工作忙、去医院不便等种种原因,往往不会及时去检查。现在,人工智能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开个摄像头让机器医生帮我们看一看,这是不是皮肤癌的早期症状。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软体机械装置,可在不与血液接触的情况下帮助心脏跳动泵血。这种可定制的柔性设备,或催生出新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案,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上。
在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的部分实验室中,Robert Rennaker博士所提出的“定向可塑”脑部康复研究正处于技术与现代医学的最前沿。
据美国莱斯大学科学家介绍,借助一种更加高级的支架结构,对骨癌治疗药物的检测将变得更加简单
据报道,科学家把最新技术用于治疗癌症总是喜大普奔的消息,但虚拟现实技术与治疗癌症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剑桥大学研究人员计划探索虚拟现实和3D可视化技术在治疗癌症方面的应用。
伴随越来越多的医用电子设备的开发和使用,如何解决医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提高医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研究课题。文章分析了电磁兼容问题的基本分类、电磁兼容现象的危害,以及医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基本要求。
工智能对于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从应用场景来看主要分成了虚拟助理、医学影像、药物挖掘、营养学、生物技术、急救室/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精神健康、可穿戴设备、风险管理和病理学共11个领域.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月8日报道,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圣托马斯医院、帝国理工学院、佛罗伦萨大学、多伦多儿童医院和飞利浦医疗中心联合推出一项革命性的新的核磁共振扫描技术,能帮助准父母们很快看到他们的胎儿如何在子宫中伸展、扭动、甚至是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