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Watch专栏作家德沃拉克(John C. Dvorak)撰文指出,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在于太赫兹技术,他并推荐了一些相关的,值得考虑的投资对象。 以下即德沃拉克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过去一两周时间当中,我读到了不止一篇文章,说有一种所谓激光扫描设备能够扫描整个机场,找到炸弹,这样我们也就不必再为让人困窘的安检而感到别扭了。一种先进的太赫兹设备会为我们搞掂一切。 这种可能性确实是非常迷人,因为我们都该知道,太赫兹技术可以说是扫描领域的圣杯。 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生产某种能够发生和侦测到太赫兹波的设备。这应该说是一种和我们在一些机场使用的毫米波设备类似的存在。 大致说来,这些波的频谱从300吉赫到3000吉赫不等。这是一种非电离辐射,意味着你不会受到其损害,但是它却可以穿过服装、木头、砖石和塑料(9750,-405.00,-3.99%)。水和金属是不可穿越的。 这是一种极端复杂的技术,普通的半导体科技是不可能解决的。我们需要各种稀土,罕见的半导体材料,因此这技术的成本可想而知。除开较为知名的东西之外,我们需要的原材料还有磷化铟、磷化砷镓铟,以及二氧化锆等。 几乎可以肯定,英特尔(微博)这样的公司在这种领域当中是一直保持着非常了得的地位的,他们的设计是行业领先的,如果有任何专门的半导体公司发明了突破性的技术,肯定会在一夜间被重金收购。 现在就有几家这样的公司是值得追踪的。这些公司都是在研究罕见的半导体一结构,为的就是开发可以应用于太赫兹技术的高速芯片。 第一家公司,也是最著名者之一就是Vitesse Semiconductor(VTSS)。想当初,该股价格曾经高达1500美元以上。现在,他们在业界的地位依然可观,只是他们必须放下身段来生产网络设备,不然就无法保证公司的生存。 博通公司(BRCM)也依然是个不可忽视的玩家,或者说是不能不重视。如果公司股价实现了重大的突破,或许他们就不能算作是个值得考虑的收购对象,可是无论如何,这都是支值得投资的股票,也是个被很多人忽略的潜在赢家。 如果你想要走向上游,也可以考虑SMG Indium Resources Ltd(SMGI),这家矿业公司有不少丰富的储备,其中就包括在这些特种半导体当中也有广泛的铟。 尽管许多半导体公司都在密切关注着突破产生的可能性,但是整体而言,行业还是停留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架构之下,这种技术还是占据统治性地位的,同时也对各芯片公司的设计构成了约束。 所有人都知道变化必须发生,毕竟太赫兹技术实在是太迷人了,可是变化会在哪里发生呢?
上周旧金山人山人海的Intersolar展厅中,人们注意到有很多光伏企业都没有显露身影。以Areva为首的聚光太阳能技术,如聚光光伏和聚光太阳能等,挤进了现在化石燃料所占据的市场,但却没能吸引住BrightSource和SolarReserve的目光。SolarReserve主管KevinSmith这周向我解释了聚光光伏企业为何没有在Intersolar展会上露脸,也没有参加会议小组讨论。“光伏业的市场要大的多,但竞争者也更多。而聚光光伏则可能只有四五家主要企业。如果与光伏业相比我们相形见绌,因为供应商很多,而事实上也太多了。”Smith说,上个月拉斯维加斯Caesar宫举行的聚光光伏会议上则座无虚席。SolarReserve的旗舰项目CrescentDunes是继去年Solyndra倒闭后第一个获得能源部贷款的项目。这个位于内华达Tonopah的110MW项目于去年秋天破土动工,最多每年可发电500,000MWh,同内华达最大的电力公司NVEnergy签订了25年的购电协议。Smith说,与其它聚光太阳能技术不同,SolarReserve选择熔岩进行能源存储,而没有使用水在设备中产生蒸汽,因为这也需要通过天然气提供能源输入。其它公司则只能奋力追赶。他说:“近几年里,BrightSource还不会建设任何带能源存储的项目。开发自己的解决方案之前他们有自己的方式途径,因为他们最初的战略是不带存储功能。”Smith说,从一开始,作为传统能源行业的老手,SolarReserve管理层的目标就是开发出能与化石燃料媲美的发电设备。SolarReserve的创始合作伙伴美国可再生能源集团私募股权公司也非常热衷于推出应对太阳能中断的能源解决方案。“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能否与光伏或者风力发电竞争。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同传统能源竞争。怎样能更媲美煤或天然气电站?我们对可再生能源唯一能做的就是增加存储功能。”但Smith承认,还没有达到传统电力每千瓦时0.08至0.1美元的水平。尽管光伏电价不断下降,天然气价格非常低,但SolarReserve的项目还是能够同传统电力竞争,特别是在峰值时刻,太阳能带地区,如内华达能源需求能够通过屋顶来满足。其它项目,如SolarMillennium的Blythe项目标榜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站。但其技术尽管久经考验,但仍无法使生产的电力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该公司在一片争议声中转而投奔光伏产业。SolarTrustofAmerica具有开发权,但在其德国母公司SolarMillennium遭遇困难后也申请了破产。SolarMillennium去年回绝了21亿美元的贷款担保。NextEraEnergy为1,000MW的Blythe项目投标5000万美元,而BrightSource则为加州沙漠中的第二个SolarTrust项目Palen提供1000万美元资金。Smith说,SolarMillennium所青睐的槽镜技术可能会超越塔式聚光太阳能技术。但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加州能源委员会的批准。此流程一般需要18月。与Ivanpah类似,没有能源部1705贷款计划授予的亿7.37美元,CrescentDunes项目可能根本无法建成。ACFCobra和BancoSantander的承包商SolarReserve又获得了2.5亿美元的股权。但Smith对于目前为止1705所资助的项目和公司的成功表示看好。表面上看能源部贷款的成功率表现较好,达到98%以上。唯一的几次失败是Solyndra、Abound和BeaconPower。他说议会审批通过了347亿美元的贷款计划后,其中预估了35亿美元的失败。“如果银行发放1000份按揭,他们会假设其中一些可能会失败。因此银行会设定一个失败率。“当人们说让市盈率来决定贷款何去何从时,我感到非常担心。市盈率的成功率约为20%-30%。你可能知道Google和Facebook,但还有好多次失败是你没想到的。”但经过3,000MW聚光太阳能中一半都转换为光伏项目的一年后(包括500MW的Blythe项目),这项技术一直在同光伏的低价竞争。BrightSource和SolarReserve正在开拓海外市场,寻求聚光太阳能新的机会,因为美国市场已经过气了。“过去一年中美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出现减慢。在大选期间政策问题遭到冷冻。我们同PG&E签订了一份150MW的合同,预计于2013年中期开工建设,还有其它一些项目正在西南地区开发,即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科罗拉多和犹他。但事实上,美国市场步伐正在减慢,过了大选期才会恢复,到时才能知道未来政策走向如何。几年前我们就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开展了经营活动,包括南非、中东、中国和澳大利亚。”同时,SolFocus营销和业务开发副总裁NancyHartsoch带我参观了该公司使用Spectrolab锗电池的HCPV电池板。但这项技术只限于阳光带地区,因为它在耐高温的同时也无法在多云的天气中发电。SolFocus在六个大陆,13个国家部署了9MW以上的设备,Hartsoch表示正在考虑下一步在哪建设生产工厂,是美国还是墨西哥。如果墨西哥市场的条件也非常适宜的话,这个抉择就非常艰难了。但Hartsoch坚持认为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创造同样适宜的市场机会,则毫无悬念,必然会选择美国。目标是到2020年,效率达到50%(见图3),成本削减到每瓦1.2美元(见图4),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征服太阳能行业中这个特定的领域。全球聚光光伏销售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1400MW,今年一月LuxResearch的报告预测,HCPV将开始在太阳能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五年的时间在这个价值16亿美元的市场上占容量697MW。SolFocus的技术非常酷。可以用在太空中,是吗?它可以聚集其面积650倍的太阳光,其质量也完全能够同VC在2008年太阳能投资高潮期所钟爱的产品媲美。SolFocus自2005年创建以来获得了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但是如果你细分这些数据,则可以看到未来除了多晶硅光伏电池板外所有技术均会出现拮据期。共和党人抱怨说,能源部的贷款计划不应该按照技术进行选择,而是应该让市场自行选择。然而,市场做出了抉择,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赢家是由政府选出的,不在华盛顿,而是在北京。
台积电(TSMC)董事长兼CEO张忠谋日前表示,未来的晶片市场成长可能趋缓,并下修了他对总体半导体的平均年成长率预测。 在稍早前的台积电第二季法说会上,张忠谋表示201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成长预测将下修到1%至2%之间,该数字低于FutureHorizons公司和IDC最近分别发布的4%和4.6%全球半导体市场成长预测值。 据报导,张忠谋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况恶化,今年第四季起将进入库存调整期,并将持续到2013年第一季。 “现在,我们已经预见第四季营收将比第三季下滑,”TaipeiTimes引述引述张忠谋的谈话表示。不过,张忠谋也表示2013年第二季起,在库存调整结束后将呈现强劲反弹。 2012年第二季,台积电营收和利润率表现良好。该公司预计2012年第三季营收大约成长7%。过去十年来,台积电的平均季成长率为6.5%。而第四季的营收平均将较前一年同期衰退1.8%。 另外,据道琼(DowJonesNewswires)报导,张忠谋也证实台积电正与微影设备制造商ASMLHoldingNV进行谈判。TaipeiTimes则表示台积电2012年资本支出仍将维持在80亿美元和85亿美元之间。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光伏发电工学研究中心与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及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ISE)于美国时间2012年7月10日签订了三方研究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现场。左起依次为日本产综研光伏发电工学研究中心主任近藤道雄、美国NREL研究所所长DanE.Arvizu及德国FraunhoferISE研究所所长EickeR.Weber(摄影:FraunhoferISE)三方都是世界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机构,今后将通过相互派遣研究人员、进行信息交流等,加强三方的科学合作,并为了普及光伏发电以及应对近年全球性的光伏发电快速降价问题而开展研究。将来,三方将在太阳能电池相关研究中发挥主导作用,把此次合作发展成全球合作体制(GlobalAllianceofSolarEnergyResearchInstitutes)。日本产综研过去已在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评估技术及可靠性评估技术方面,分别与NREL和FraunhoferISE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次因为三方的研究计划和目标相似,因此三方签订了研究合作备忘录。另外,产综研已于2009年5月4日和2012年7月6日,分别与NREL和FraunhoferISE签订了研究合作备忘录。截至目前,产综研已向NREL派遣2名工作人员,而且,正利用日美共同研究补充预算,共同开展“聚光型太阳能电池的实证研究”、“在国际太阳能电池品质保证(QA)论坛上制定太阳能电池可靠性国际标准”。另外,产综研和FraunhoferISE参与了EU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共同投资的“聚光型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项目,在其中负责评估工作。
由于风力发电用和太阳能同样的成本投入可以生产出约5倍电力,德国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风力发电上。未来德国政府还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削减对安装太阳能光伏装置和太阳能上网电价的补贴。据德国媒体报道,2011年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德国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虽经多年发展,但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清洁能源产业至今仍是一个非市场化的、靠政府补贴生存的行业。政府补贴政策的扶持使德国清洁能源产业风光无限,但受当前欧债危机影响,德国于4月1日开始大幅调整补贴。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角度出发,太阳能光伏组件价格的下跌将有利于扩大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光伏电池制造业的迅速崛起起了重要作用。短短几年,全球十大光伏企业中有6家来自中国。
保加利亚国家能源和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主席塞梅季耶夫宣布,保加利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达到1500兆瓦,已超过了发展规划,今后保将限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塞还称,支持保经济能源和旅游部长多布雷夫提出的取消对装机容量超过30千瓦的光伏电站的优惠收购电价。
据IHS iSuppli公司全球半导体制造与供应市场追踪报告,2012年无线应用将是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救星。预计该应用领域的半导体营业收入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而其它六个主要半导体市场领域的增幅则小得多,甚至是负增长。 2012年无线通讯领域的半导体营业收入预计达到726亿美元,比2011年的658亿美元增长10.3%。预计今年只有工业电子一个领域可以和无线领域相提并论,其半导体营业收入预计增长7.7%,如表1所示。今年工业电子领域半导体营业收入增长率实际上低于去年的9.3%,而无线半导体营业收入增长率则高于2011年的8.5%。 今年全球整体半导体营业收入预计温和增长3%,从去年的3122亿美元上升到3208亿美元。 与其它半导体领域相比,无线领域显得更加突出。有线通信领域的半导体营业收入预计仅增长0.7%,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领域分别增长1.3%和2.7%。今年至少有两个领域将呈现负增长:数据处理领域预计下降1.9%,多芯片内存模块(MCP)预计锐减17.9%。 这些预测显示,尽管今年半导体营业收入情况改善,但并不是普遍增长,增长主要来自无线领域。IHS iSuppli公司认为,实际上无线领域以外的半导体制造业务增长幅度很小,厂商在扩大不支持下一代无线应用的业务时应该多加谨慎。 与此同时,半导体厂商承认,在进入2012年下半年之际,产业似乎已开启了下一个增长周期。纯代工厂商和集成器件制造商(IDM)都预计,在无线领域需求的推动下,业务将强劲增长。这波增长周期的强度与长度将取决于全球经济在整个夏季的表现情况。 消费者支出情况也受到密切关注。尽管夏季通常并不是消费者增加电子产品支出的季节,但每年这个时候的情况可以预示消费者在即将来临的假日季节的支出前景。 对于半导体产业来说,一个越来越重要和更加根本性的问题是,代工厂商相对于IDM的实力不断增强。代工产业显然已成为先进技术与大产能的主要提供者,而IDM所追求的轻资产制造模式目前对IDM不利,并成为制约其制造能力的因素。 对于代工厂商和IDM来说,技术与产能方面的不足,都将使其难以及时抓住市场中突然出现的需求,最终导致其遭到损失。然而,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责任在IDM身上,他们目前被迫越来越多地使用代工厂商来从事前端及后端制造,因此失去了相对于代工厂商的财务优势。 在2012年剩余时间内,库存管理仍将是需要关注的最关键因素。厂商必须跟踪库存天数以及实际的库存价值。如果厂商只关注其中的一项,将导致生产增幅超过需求。
日本已于7月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eed-InTariff,FIT)。日本各地纷纷出台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光伏电站)计划,很多日本已于7月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eed-InTariff,FIT)。日本各地纷纷出台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光伏电站)计划,很多项目已开始建设。按照固定价格收购制度规定,通过光伏发电所产生的电力以“平均每千瓦时42日元”的价格,由电力公司负责收购20年。“42日元”是日本政府设置的收购价格等计算委员会决定的数字,但在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电力交易市场上,正在以更高的单价进行着价格谈判。日本于6月开设的“分散型绿色卖电市场”使“新电力公司”(特定规模电力企业,PPS)买卖百万瓦级太阳能所发的电力成为可能。设定略微偏低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从事独立发电交易及电力供需管理的风险企业ENERES公司,以高于平均每千瓦时42日元的价格对光伏发电电力进行20年的收购作为武器,为签定买电合同,向日本各地的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运营商展开了营业攻势。该公司的计划是,收购随着固定价格收购制度的实施,今后将会大量产生的光伏发电电力,向主要销售可再生能源的“新电力公司”进行批发售电。不仅是ENERES,光伏发电所产生的电力对于新电力公司来说也是一种很有魅力的收购对象。原本价格较高的光伏发电成了香饽饽。其背景原因在于与收购价格同时决定的“可回避成本”的定价机制。电力公司因收购可再生能源,而停止了本来应进行的发电,因而减少了燃料费等的支出,这部分免于支出的成本,就称为可回避成本。收购了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公司自行负担可回避成本,对于超出的部分,则作为附加费加到电力最终用户的电费里。也就是说,对电力公司而言,可回避成本实质上就成了可再生能源购买成本。可回避成本已按照各电力公司的电价计算方法确定下来。关于核电站停止导致的燃料费上升部分,因为各公司在改定电价时没有将之折算进去,所以没有包含在可回避成本内。因此,核能发电比率较高的关西电力公司的可回避成本为平均每千瓦时5.09日元,没有核能发电的冲绳电力公司为8.19日元等等,存在着地区差异。日本全国平均为6.06日元。至于新电力公司,则通过加权平均来确定营业地区的可回避成本。不管怎样,由于是在许多核电站正在运转的前提下进行的估算,因此,总体上可回避成本设定较低。也就是说,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也是偏低。由于核电站停运而导致的电力短缺,目前电力交易市场上13点~16点时段的行情为平均每千瓦时12~15日元左右,随着进入夏季价格将会进一步上升,这一点已确定无疑。如果以平均每千瓦时大约6日元的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然后拿到市场上销售,那么将获得很大利润。不过,实际上这项业务并不那么简单。今后走投入市场的光伏发电及风力发电电力,其输出功率会随着天气而发生很大变动。有规定要求“新电力”公司必须每30分钟使购买电力(供给)与销售电力(需求)达到“同时同量”,如果这一误差超过3%,就会被电力公司(拥有输配电线的普通电力公司)处以罚金。通过提高输出功率预测精度实现“30分钟同时同量”在这种背景下,ENERES之所以力争购买大量的光伏发电电力,是因为现在已能够根据前一天的天气预报相当准确地预测每30分钟的发电量了。ENERES社长池田元英说:“在事先高精度预测发电量的同时,通过从电力市场采购以填补供给量不足部分,或者要求最终电力用户抑制需求(需求响应),我们已积累了足够的专有技术能够使电力供需保持一致。”事实上,该公司已为日本出光集团的新电力公司PremiumGreenPower的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电力零售业务提供了支持。PremiumGreenPower购买风力及水力产生的电力,向东京丸之内地区的办公楼进行销售。ENERES对风力及水力的发电量进行预测,同时通过蓄电池及需求响应等措施,为PremiumGreenPower实现“30分钟同时同量”提供支持。池田社长自信地表示:“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变动难以预测,仅以风力发电为主保持‘30分钟同时同量’相当困难。但是,预测光伏发电输出功率的技术提高,本公司已建立健全为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电力公司提供支持的体制。”在实施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和电力自由化起步较早的德国,已有多家几乎百分之百提供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公司,其客户也在扩大。1997年创业的薛瑙电力公司(EWS)以水力发电为主,最多混合6%的光伏发电,通过天然燃气热电联产(热电联产)系统填补电力缺口,其提供的电力零售服务中可再生能源超过99%,已发展成为全年向12万户家庭销售5.7亿万千瓦时电力的企业。由于电力销售价格比以火电及核电为主体的电力公司略微便宜一些,因此,客户在成倍递增。该公司实现这种发展的背景是,通过覆盖欧洲全境的电力交易,能够从挪威等地采购到水力发电的电力。在日本,有着这样的议论:当输出功率变动较大的光伏发电及风力发电超过输电线网(电力系统)容量的20%时,如果不采用大量蓄电池,那么电力质量就会出现问题。然而,在西班牙,即使在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的电力最多超过30%的情况下,仍可稳定地供给电力。在日本,如果能使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与搞活电力交易同时进行,那么在市场原理下,就有可能对光伏发电及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变动进行相当程度的调整。同时,消费者将能够通过成本及发电类别来选择电力公司,今后发电的构成将逐渐变成直接取决于消费者的意志。虽然日本刚开始实施固定价格收购制度,但电力交易风险企业的成长等,这方面的兆头已经出现。
历经数月的猜测后,意大利最新可再生能源法案将正式生效,经过证实,目前该国60亿欧元的光伏FIT补贴资金已于7月12日达到上限,这表明意大利第五能源法案(ContoEnergiaV)必须在8月27日生效。意大利能源监管机构GSE日前宣布,补贴已经达到上限。意大利装机总量已达14.3GW,逾400,000个光伏系统。因此,意大利电力与天然气监管机构AEEG已经证实,最新能源法案将于2012年8月27日生效。过去几个月以来,业内一直猜测何时将达到补贴上限,而最新的能源法案已于上周获得部长审批并正式颁布。业内曾认为,最新能源法案将于9月5日至10日生效。而上周,意大利政府仅仅提供了7亿欧元的光伏补助。与此同时,第五能源法案将在达到补贴上限后45天生效。某项目管理公司表示,为了充分利用第五能源法案,目前正在建造的光伏电站需在8月27日前投入运营。
根据可再生能源咨询机构GTM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还将面临3年的艰难市场状况,直至过剩的产能被关闭。GTM分析师ShyamMehta表示,今年太阳能电池板的产能将达到59GW,是全球市场预计30GW需求量的近两倍。GTM指出,随着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持续大幅下滑,到2015年大约有21GW的产能将被废弃。最近几年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和FirstSolar等太阳能企业大幅扩张,来满足快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对光伏组件的需求。但是,随着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各大市场纷纷削减补贴,组件制造商不得不被迫取消扩张计划,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线都在远低于产能的状况下运行。Mehta表示:“补贴正在逐步取消,未来几年光伏业将第一次尝试在没有扶持的状态下发展。未来三年将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供过于求已经造成光伏产业损失惨重。自2011年年初,由于企业未能赶上逾50%的组件价格跌幅,多家欧美及亚洲企业纷纷宣告破产。GTM表示,目前大多数主要光伏组件制造商的报价约在70-85美分/瓦,太阳能电池板价格还将维持下行趋势,并到2015年可能降至45美分/瓦。率领价格下跌的将是中国光伏企业,如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晶科能源与海润光伏。Mehta表示,尽管价格下跌将使太阳能更加便宜,但这将迫使更多的企业转变战略,并可能退出组件制造领域。“目前,大多数光伏制造商将不得不历经一段漫长的艰难时期,对于自己在未来光伏产业的定位做出艰难的决定。
中美股讯巴克莱评论美国半导体行业:2012年2季度业绩预览:该公司分析师C.J.Muse认为,“我们预计2季度的结果大致相符我们的预期,但看到要达到华尔街的下半年预期结果将会有一些风险,华尔街预计3季度仍然有一个季节性的超过7%的增长(10年平均增幅为+7.3%)而我们现在的预计是+5.7%。但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股价基本上扣除了这些削减因素,而投资者主要关注稳定的时间。在这一领域收益削减可能对杠杆很强的三星智能手机下游厂商影响较小,比如,Broadcom(Nasdaq:BRCM),RFMicro(Nasdaq:RFMD),SkyWorks(Nasdaq:SWKS)以及MaximIntegrated(Nasdaq:MXIM)。它们帮助抵消了苹果公司(纳斯达克:AAPL)预期的麻痹因素,以及其它手机厂商的疲软业绩影响(即诺基亚(NYSE:NOK)、宏达电、RIM公司(纳斯达克:RIMM))。
虽然与破产光伏企业Q-Cells潜在买家的谈判还在持续中,但该公司破产管理人HenningSchorisch表示该公司可能将进行全面重组。据Q-Cells透露,其债权人已在德国Dessau-Rosslau会面并听取破产流程。“获得债权人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这表明Q-Cells或许将被拯救,”HenningSchorisch强调道:“毕竟,这意味着债权人相信Q-Cells未来的发展。”破产管理人表示,获得债权人的支持后,该公司将进一步实行重组并寻找合适的投资商,此外,Q-Cells公司将继续维持运营。2012年4月,德国Q-CellsSE申请破产。
SolarCity近日已启动“ProjectSolarStrong”项目第二阶段,该项目将耗资上亿美元为私人管理的美国军事住房安装120,000个光伏组件。这家美国硅谷初创企业将为加州洛杉矶空军基地及科罗拉多州PetersonandSchriever空军基地的850户住所安装18,000个光伏组件。这些军事住房归属澳大利亚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巨头LendLease管理,并且这些光伏项目由美国银行与美国合众银行提供资金。SolarCity首席执行官发布声明称:“美国军方一直积极致力于削减化石燃料用量——而SolarStrong项目给予私人军事住宅社区一个使用太阳能的可行方案。”总额3.44亿的联邦贷款担保原本授予SolarStrong,但2011年9月SolarCity宣布该项目不久之后,此项贷款担保资金随之落空。但两个月之后,该公司与美国银行宣布SolarStrong项目将继续推进,但无贷款担保。在2016年年末以前,此类项目可获得30%的补贴退税,而过去三年以来光伏组件价格跌幅已达75%,这促使SolarStrong项目愈发具备吸引力。SolarStrong项目规模已有所缩减,原计划是为美国33个州的军事基地安装160,000个光伏系统,装机量达371MW。但该计划仍是美国最大的单个屋顶光伏项目。据SolarCity透露,预计加州与科罗拉多州军事基地光伏项目将在明年年初竣工,届时发电量约为4.2MW,可为住所提供30%至60%的电量。已提交IPO上市申请的Solarcity公司此前曾为火奴鲁鲁的珍珠港—西肯联合基地及图森的戴维斯空军基地安装光伏系统。
新的光伏产业技术路线预计将于2013年兴起,光伏产业与相关技术环节都将得到行业广泛关注与支持。创建新的光伏技术路线将引领新的技术购买周期,这一周期将由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顶级晶硅光伏厂商共同推动。到目前为止,一线光伏厂商们各自实施了不同的技术路线,缺乏协同作用也是阻止电池效率达到20%水平的因素之一。2011年,一线厂商生产的电池中只有15%达到转换效率18%以上。然而,据最新的NPDSolarbuzz光伏设备季度报告显示,通过共同努力来实施新的光伏技术产品路线,到2015年年底将有75%的一线晶硅厂商产能达到高效率类别。NPDSolarbuzz的高级分析师廉锐指出:“以前,光伏产业寻求各种不同的晶硅和薄膜制造技术。这对光伏设备供应商而言是个重大挑战,因为他们不确定哪些客户能够成功,并再次购买同样的设备。然而,当前的产业洗牌对淘汰不具竞争力的技术起到关键作用。”这次洗牌极有可能将电池和薄膜厂商数从2011年的约400家减少到2016年底不到100家,其中顶级的20家厂商将为组件制造贡献超过60%的电池。在薄膜领域,到2016年预计只有13家厂商的产量可以超过100MW。这次整个价值链的洗牌也将导致设备供应商的重新排名,新设备的供应商将挑战现有光伏设备领导者的地位。对光伏厂商来说,合并或收购破产竞争对手的价值有限,而设备厂商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现有的光伏供应链中可能获得更多战略利益。随着设备供应商们为下一轮光伏技术支出回升做准备,像东京电子收购欧瑞康太阳能这样的交易未来可能更频繁出现。首要任务降低成本,技术革新屈居第二由于产业在继续消化2010和2011年产能过度投资的全面影响,整个光伏设备供应链的新订单量仍处于5年来的最低位。这一弱势环境预计将持续到2012年甚至2013上半年,有限的新增产能主要在台湾(晶硅电池生产线)和日本(晶硅组件生产线)。廉锐补充说:“2012年光伏的资本支出被限制在设备维护水平,短期的重点已经坚决转向降低成本,以恢复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到2013年年中,生产成本将达到创纪录的低位。届时,领先的一线晶硅厂商将能够把重点放在共同制定新的光伏技术路线上。”设备商需要进行品牌替换,以消除来自于二次设备市场的威胁领先的一线晶硅厂商愿意采用新技术,一方面提高平均电池效率,同时与二三线竞争对手闲置的产能水平拉开差距。这将有效地淘汰相当数量无竞争力的过时产能,并消除其对光伏产业供需平衡的影响。此外,为了防止二手设备市场扩大,光伏设备供应商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对在2010和2011年超支购买但尚未安装的几GW产能设备进行品牌替换。新的光伏技术路线将很大程度帮助设备供应商在2013年实现这一目标。随着新设备供应商有望进入光伏供应链,一些设备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到目前为止,晶硅电池沉积设备的平均售价最高,为晶硅光伏设备供应商提供了最大的单一目标市场。目前晶硅PECVD工具市场由Centrotherm和Roth&Rau(现在属于MeyerBurger)主导,在2011年总销售额达到8.8亿美元。然而,由于薄膜光伏沉积设备市场短期已不具吸引力,更多的沉积设备供应商有可能转向晶硅电池沉积设备市场,并从2014年起获得销售收入。廉锐又补充说:“新一轮光伏投资重启时,不仅设备类型会改变,市场份额也会在供应商之间转移。新的光伏技术路线将于明年从一线晶硅厂商开始兴起,目前设备厂商的首要目标是充分认识并掌握时间和内容。”利用NPDSolarbuzz光伏设备季度报告,光伏设备供应商可以通过确定目标客户和竞争对手、设备市场销售收入(具体到主要加工设备)和直到2016年每个光伏厂商每季度扩张的精确时间,来应对支出周期带来的各种挑战。NPDSolarbuzz光伏设备季度报告提供了一个综合产能和产量数据库,纳入了NPDSolarbuzz专有的行业知识,覆盖了超过390家晶硅电池和薄膜面板生产商,以及一个幻灯片报告,对技术、设备支出和市场份额进行广泛分析。所有数据和分析每季度更新一次,包括在超过650个工厂中的超过1,400个扩产阶段中产能扩张和设备支出的活动,同时对领先的光伏设备供应商在未来12个月内的表现进行分析和预测,包括光伏特定加工设备收入、订货和积压订单分析。
*预计第三季营收下滑1%*第二季经调整每股盈利为0.06美元*股价盘后下滑路透旧金山7月19日电---个人电脑(PC)芯片生产企业超微半导体AMD.N周四对目前第三季营收的预估不及预期,因其苦苦应对全球经济疲弱、个人电脑销售不旺以及来自业内龙头英特尔源源不断的压力.同个人电脑产业其他同行一样,超微半导体受到全球经济不稳和消费者对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话愈来愈青睐的打击,但分析师也相信该公司市场份额可能正被英特尔INTC.O和英伟达(Nvidia)NVDA.O所蚕食.上周,超微半导体警告其第二季营收将较首季下滑11%,为2008年全球经济下滑以来最严重按年跌幅.周四,该公司公布,第二季营收为14.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5.7亿美元减少11%,公司预计第三季营收环比降低1%,加减3%.根据汤森路透I/B/E/S,分析师预计超微半导体目前第三季的营收为15亿美元.第二季,超微半导体净利为3,700万美元,或每股盈利0.05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6,100万美元或0.08美元.调整后每股盈利为0.06美元.超微半导体公布业绩后,盘后大跌2.88%,常规交易时段收低0.61%,报4.86美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