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价格降幅逐渐趋缓

    自从2011年3月以来,光伏产品的价格一泻千里,在同年9月份时,产品出货价格已经低于很多中国光伏制造商的成本价格。各种裁员、破产随之而来。各光伏企业为自保,以及未来市场进一步下行的压力,纷纷清理库存,相互竞价,致使光伏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今年初,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发起双反之后,光伏价格出现了小幅的攀升,随后有出现诡异的下跌趋势,不过总体而言降幅趋缓。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晶体硅的成本下降空间很小。目前晶体硅的价格已经下降到接近成本区间,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亏本现象,生产企业继续打价格战压低价格的可能性小。另一方面,2011年下半年厂家与渠道积压的库存已经基本消化完毕,库存量下降到正常水平,因此价格开始趋于稳定。业内人士表示,2012年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制造成本仍能够大幅度降低。世界上不少地区光伏发电在居民侧的平价上网已经实现,其中意大利、中国将首先实现工商业平价上网,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点,因为工商业有能力就地消化光伏电力,将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减小政府财政补贴的负担。最近,巴西更是爆出了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低于上网电价的好消息,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中美日太阳能光伏市场保持高增速,德国市场的地位将进一步削弱,下半年需求仍然平稳。德国政府宣布正式执行新的补贴下调政策,取消每月下调,上限也设臵得较高,好于市场预期。意大利光伏补贴可能微调。日本关闭绝大多数核电站,电力供应紧张,光伏成为重要补充电力,高额补贴使市场需求爆发。在政府鼓励用户侧并网光伏系统的政策下,国内屋顶系统有望大幅度增长。由于2012年日本预计会有3GW安装量,中国预计有6GW,全球今年仍能正增长,但增速将会放缓,但是内生性增长的比例开始提高。各环节产能仍然超过50GW,产能仍然过剩,但是产能扩张步伐已经大幅度放缓,一线企业接近满产,这对于光伏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征兆。

    半导体 光伏 光伏产品 电力 光伏发电

  • 韩经香港出口我国的半导体配件增多

    据韩联社7月6日报道,从今年年初开始经由香港出口我国大陆的韩国电子配件规模在不断增大,我国广东地区生产的iPhone和iPad也在大量使用韩国配件。分析认为,利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一协议的韩国企业增多是对香港出口增加的一个原因。根据该协议,若尖端IT产品、机器人、医药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最后工序在香港进行,出口我国大陆时可免关税。

    半导体 半导体 iPhone 配件 IPAD

  • 光伏补贴新政:日本的可再生能源狂想曲

    2012年7月1日,日本启动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当天,日本软银公司社长孙正义满面笑容地出席了该公司在京都运营的大规模光伏电站(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的启用仪式。对于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发的电力,电力公司将在一定期间内按一定金额予以收购,在这一新制度的推动下,企业开始相继涉足能源业务。制度于7月1日启动后,目前的条件相当优厚,因此产业界已活跃起来。此前对能源业务漠不关心的人们看到商机后也开始探讨涉足其中。某地方政府负责人透露:“每天都有人前来询问‘有没有空闲的土地’。”他甚至有时会感到疑惑,“难道这家公司也要……”。如果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业务实施项目融资,股本回报率(相对于自有资金的收益率)可能会提高到10%左右。在这个低利率的时代,有望得到如此高收益率的金融商品并不多见。企业纷纷涉足这一行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许多媒体将这种状况形容为“可再生能源泡沫”或者“可再生能源狂想曲”。比消费税负担的增长少3位数但另一方面,国民负担问题也成为议论的焦点,很多人反对说“别话只挑好听的说”。固定价格收购制度规定,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先由电力公司进行收购。但是,对于成本高于火力发电的部分,则会转嫁到电费上由日本国民负担。“为了部分企业及个人盈利,就让广大国民来负担的做法不公平”,这种批评从开始讨论制定制度之日起就从未消失过。日本政府的估算结果显示,制度实施之初,电费为每月7000日元的家庭1个月将会增加87日元。如果日本将消费税从5%提高到10%,那么,年收入500万日元的家庭便会增加大约12万日元的负担。新制度带来的负担增长比消费税的增长小了3位数,不能相提并论。而且,在经济效应方面,可再生能源要大得多。日元升值仍在继续,对于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的日本而言,扩大内需措施自然是最重要的课题。然而,增加消费税存在使消费降温、压缩内需的可能性。而可再生能源则不仅会给大城市地区,还会给中小城市和乡村带来有益的经济效应。在比地热发电、风力发电更容易入手的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领域,已有地方的电力设备企业、土建企业宣布将参与相关项目。对于因公共工程减少而处于严峻状况之下的这些企业而言,建设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装置所需的设计和施工是难得的商机。而且,因有污染之嫌而找不到买家的土地、废弃的高尔夫球场等,日本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可用于发电业务的闲置土地。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与核电站及火力发电站相比,规模要小很多。因为是发电业务,而非是电力公司从事的商业活动。电力设备企业、土建企业及住宅设备企业等,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公司优势的企业能够自行从事发电业务。而其他企业及个人则可以向发电项目进行投资。事实上,在先行实施该制度的欧洲,个人向发电项目投资以(其收益)代替养老金的例子并不少见。当然,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企业也收益颇丰。也就是说,固定价格收购制度会成为资金在日本全国各地流动的基础。全国的工作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也由此产生。欢迎各色企业参入,欢迎中国制电池板另一个必定会出现的批评是,“应该为了购买大量流入日本的中国造电池板而增加国民负担吗?”笔者首先想指出的一点是,即便中国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大量流入日本,因为会产生建设及施工等业务,所以日本方面也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一点从先于日本实施了固定价格收购制度的各个国家的事例中也可以看得很明白。而且,这个制度的机制并非仅仅“购买便宜的太阳能电池就能赚钱”。对开展发电项目的企业而言,压低太阳能电池的价格是用来增大投资回报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不过,要想通过固定价格收购制度来获益,增加发电量是必须解决的课题。即便能够采购到多么便宜的太阳能电池,但如果性能低、发不出多少电,那便没有意义。在制度承诺予以收购的20年这样一个相当长的期间内,不发生损坏而持续发电也是一个绝对条件。也就是说,能够以多么低廉的价格采购到发电效率高、耐久性也高的太阳能电池将决定胜负。而且,如果不能保持正常运转20年,企业就不能获得收益。如果仅仅对比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也许日本造产品比不过进口产品。尽管如此,正因为是长期的发电业务,所以有的企业选择日本造设备也并不奇怪。同时,即便形形色色的企业参与进来,也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盈利。虽然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受到了很多批评,但能够如此明确地显现经济效应的政策,日本近年来曾经有过吗?长期以来,由于电力公司的反对,日本政府未能下定决心采用这一制度。但在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的影响下,社会上对于能源的意识提高、日本政府变成民主党执政等,多种原因加在一起,实施该制度才终于得以实现。今后,只需日本政府对收购条件进行正确的调整即可。既要注意不削弱企业及个人的投资积极性,同时也要找出“不选择优质产品进行运营就不能盈利”的绝佳条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正因为日本实施该制度走在了后面,所以,世界各国都有可以参考的示范。

    半导体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电池板 光伏

  • 产业前景低迷英特尔转投资找出路AMD还在挣扎

    在周一(9日)美股收盘后,英特尔(Inter)(INTC-US)和AMD(AMD-US)分别公布了消息,虽然闻讯两家企业股价又在盘后交易时段下滑,但显示出在产业低迷之际,他们对未来有相当不同的计画。英特尔于盘后宣布,计画投资40亿美元于平版印刷设备公司ASMLHoldingNV(ASML-US)。这项投资将有助于加速下一世代半导体晶圆的研发,及利用超紫外线将半导体内晶管改良得更小。AMD的消息比较令人开心不起来。AMD预定于下周公布第2季财报,但该公司盘后发布预警,表示由于中国和欧洲的通路销售弱于预期、消费者购买气氛较低迷,营收也将低于预期。英特尔过去都靠投资策略撑过低潮期,虽然近期电脑产业氛围低落,但该公司仍展现出对未来有所规画。AMD则显得比较辛苦,因在电脑价格战中竞争失利,遭到苹果(AAPL-US)iPad及其他厂版平板电脑的夹杀。RBCCapitalMarkets分析师指出,当大环境与硬体市场都不理想,AMD可能放弃了小部份的利润以与英特尔竞争。今年底Windows8上市后,AMD是否能重振旗鼓还未可知。而英特尔虽然说希望其他晶片厂加入这项投资,但很可能也只有该公司有能力这样做。英特尔9日收盘上涨0.06%至26.17美元,盘后交易中一度上扬,但仍走低1.07%,收在每股25.89美元。AMD9日收盘下跌2.26%至5.62美元,盘后交易中再挫10.68%,收在每股5.02美元。

    半导体 半导体 英特尔 AMD ASML

  • 传日本政府将对进口光伏组件设“关卡”

    据Digitimes报道,由于日本政府为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提供的42日元上网电价补贴措施已经吸引了大量海外供应商,而这些海外太阳能产品供应商在价格上比日本本土产品具有明显的优势。据行业人士透露,补贴预计不会给日本太阳能产业带来多大好处。基于此缘故,日本政府预计将在2013年3月(2012财年的最后一个月)下调上网电价补贴,设置有形或无形的障碍,阻止太阳能组件进口。业内人士指出,日本光伏组件企业,如夏普、京瓷和松下已经从上网电价补贴中直接获益,但是与日本太阳能供应链的规模相比,这些企业获得的好处非常有限。日本的太阳能供应链向来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这导致其在和中国与台湾企业遭遇时缺乏竞争力。具有诱惑力的上网电价补贴不太可能推动日本企业重启太阳能电池生产。

    半导体 供应链 光伏组件 DIGI TIMES

  • Molex庆祝致力于新加坡发展35周年

    21ic讯 Molex公司宣布将于7月13日(星期五) 举办庆贺新加坡分公司运营35周年的特别活动。庆典将在位于裕廊镇国际路110号 (110 International Road, Jurong Town) 的设施内举行,以庆祝Molex长期致力于在新加坡和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以及感谢员工多年来的支持,将公司建设成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企业。 Molex新加坡分公司是一家全面综合的制造设施,其注塑、冲压、电镀和组装的电路产量达每月数百万块,主要服务于高端电信和计算市场。在2010年,该公司获Molex总公司认可为年度最佳营运实体,而在2011年,则获得总公司授予的同类最佳(Best in Class)财务管理和最佳财务业绩前5位的荣誉。在2012年4月,该公司还被任命为新加坡国家生产力和继续教育委员会(National Productivity Continuing Education Council, NPCEC)的成员,并且获得来自新加坡经济发展局(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的长期支持与指导。 Molex新加坡运营总监Pete Lassen表示:“无论是作为雇主还是作为企业公民,Molex数十年致力于新加坡的发展,并为此而感到自豪。我们的35周年庆典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这提醒我们新加坡的员工和政府在过去的35年里一直提供的重要支持,这些支持使得Molex新加坡建成为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的中枢。”   Molex于1977年在新加坡设立了运营机构,以配合将生产设施搬迁至新加坡地区的主要客户。新加坡分公司从早期采用几部冲压机和手工装配,发展到今天拥有设计、开发、制造、验证、运行和维护全部自有的生产模具,包括注塑模、压铸模和自动装配设备的能力。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精密工程司长郑振南指出,在过去数十年里Molex的稳步增长,为新加坡提供了重要的工作职位来源。 郑振南表示:“我热烈祝贺Molex在新加坡运营35周年,Molex在新加坡的运营增强了我们的制造实力,为本地和整个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支持。Molex在开发人才、技术和制造能力方面的投资,将继续为业务和员工带来稳固美好的前景。我期待新加坡和Molex在过去35年里结成的紧密合作关系能够再进一步。” Molex新加坡分公司的庆典活动将于下午三时开始,重点节目包括跨部门接力赛跑和35周年海报设计比赛。  

    半导体 新加坡 IC MOLEX

  • 未来五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量将增长40%以上

    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署5日预测,虽然许多国家遭遇经济动荡,但未来五年内,全球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量仍将增长40%以上,达到6400太瓦时(1太瓦时等于10亿千瓦时)。国际能源署当天发布《2012中期新能源市场报告》,对全球15个主要新能源市场进行考察,并由此展望未来五年新能源发展状况。报告说,2005年至2011年全球新能源发电量增加了1160太瓦时,预计2011年至2017年全球新能源发电量将增加1840太瓦时,且新能源发电将逐渐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转移到新兴市场。国际能源署指出,新能源快速发展主要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首先,在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支持政策和市场框架下,新能源技术日趋成熟;其次,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电能需求和能源安全需求也加速了新能源在大小新兴市场的发展。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玛丽亚·范德胡芬说,随着技术的成熟,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这份报告对全球新能源发展进行了预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国际能源署说,这份报告的发布正值全球宏观经济遭遇动荡,新能源领域正经历深刻变化。首先,随着新能源规模的扩大,几个重要市场的政府正计划调整新能源政策,推行深度电力市场改革;其次,投资来源和结构需求增长,融资成本和有效性将成为重要变量;最后,新能源产业部分领域正面临急剧变化,为降低成本,供应链进行结构重组和地理转移。这一切最终都将推动新能源领域逐渐成熟与壮大。

    半导体 供应链 新能源 电量 太阳能光伏

  • IEA: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触及230GW 整合仍将延续

    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场趋势与预测透露,到2017年光伏产业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预计到2012年累计并网装机量将从2011年的70GW增至91GW,到2013年将上涨至115GW,到2014年增至140GW,2015年增至167GW,2016年增至197GW,到2017年系统装机量将达到230GW。据国际能源署预计,随着装机量的上涨,光伏年均发电量将达到35TWh。在所有的光伏太阳能技术中,预计光伏的增速将是最快的。国际能源署表示,总体而言,包括聚光太阳能CSP在内,到2017年太阳能将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4.9%。国际能源署IEA宣称,这股增长势头的主要驱动力将来自于中国市场,预计到2017年中国光伏装机量将达到32GW。美国可能将凭借21GW的装机量位列第二,紧随其后的是德国于日本,装机量分别为20GW,意大利则为11GW。然而,IEA表示,鉴于多个国家的以往的盛衰周期,政策扶持的力度将是装机量能否达到预计水平的关键所在。此外,不断提升的电价竞争力也是关键因素。IEA认为,易于安装也将推动光伏的强劲发展,尤其是住宅、商业及公用事业领域,光伏将成为一种“很好的能源类型”。然而,国际能源署重点指出,除了成本结构、资源以及可替代性能源的价格,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不同地区市场的形势。IEA表示:“无疑,可再生能源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变得更具经济吸引力。”国际能源署补充道,组件及其他元件的供应量将保持“充足”。虽然,中期看来,浙江有助于进一步拉动价格的下降,但面对利润率低下,光伏制造产业仍将面临“数年的整合”。

    半导体 元件 可再生能源 光伏产业 光伏装机量

  • 德国:光伏发电量比重破纪录

    德国上半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量份额大大增加。120万个光伏发电系统已共计产生了约147亿千瓦时的电力。据德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BSWSolar表示,报告上的新纪录数据表明,今年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50%。“因此,光伏发电本身的发展成为了德国能源变化的驱动因素,”首席执行官KarstenK?rnig说到。在他看来,光伏发电仍将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发挥主要作用。与能源价格相比,由于过去三年生产成本和补贴的减半,目前新安装的光伏电站的成本是最低的。据测算,太阳能在德国的份额预计将会翻一番—从去年的3.2%攀到2016年的7%左右—而同时电力价格仅上升2.5%。k?rnig补充说,“能源革命”不是免费的。他说,考虑到成本的进一步增加,光伏贡献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而化石燃料的长期成本在中期时预计会激增。此外,光伏发电已被证明大大减少高峰时段的电价。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法的“设计缺陷”,这些节省的能源不会传入住宅用户,K?rnig继续说到。相反,从择优顺序影响来看,能源密集型产业,还可以免交可再生能源附加税,特别是从中还得有利润。

    半导体 可再生能源 电量 NI 光伏发电

  • SEMI:201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营收可达424亿美元

    2013年预估成长至467亿SEMI7月9日于北美半导体年度盛会SEMICONWest中公布半导体设备资本支出的年中预测报告(SEMICapitalEquipmentForecast),预估201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的营收将达到424亿美元,2013年将成长至467亿美元。受惠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与移动装置等消费型电子商品市场的亮丽表现,半导体设备的采购需求仍将持续。报告指出,2011年半导体设备市场成长率为9%,2012年成长率预估将为2.6%。今年有可能成为资本支出历史第四高,仅次于2000年的477亿美元、2011年的435亿美元,以及2007年的428亿美元。此外,2012年的前段晶圆制程设备支出预估达330亿美元,将是史上第二高,仅次于2011年的343亿美元。SEM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ennyMcGuirk表示:我们预期2012仍是全球半导体设备投资高峰的一年。半导体设备市场经多年成长,今年在产能增加的需求带动下,设备营收将再度超越420亿美元的大关,仅较去年少10亿美元。而SEMI更预期201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营收将超过460亿美元。依设备的产品类别划分。晶圆制程设备对营收贡献最多,预计2012年将达330亿美元,下滑3.8%。另一方面报告也预测,2012年测试和封装设备两大市场营收大致持平,测试设备市场预计微幅上扬0.2%,营收预估38亿美元;封装设备市场也预计将成长0.9%,营收预估34亿美元。依地区来看,2012年只有韩国和台湾呈现成长,同时也是今年半导体设备支出的前二大市场,2013年韩国、北美和台湾预期将为前三大市场前三名。以下表格根据市场规模与成长率列出,并以十亿美元为单位,数据如下:

    半导体 晶圆 半导体设备 IC SEMI

  • 2012年意大利光伏FIT下调计划

    意大利在2011年已经实行了每月下调FIT的政策,仍然实现了8GW的新增安装量,但是其中有4~5GW的装机量是在2010年安装,只是在2011年实现并网而已。我们预计今年意大利市场的新增安装量也将保持在5GW左右,与去年相当的水平。根据我们的数据,经过近两年的大幅度下调,意大利的光伏补贴电价不仅低于居民零售用电价格,而且已经低于工业批发用电价格。这说明在意大利,如果光伏发电量能够就地被消费掉,将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因此我们预测2012年新增装机量不会萎缩,将达到7GW。

    半导体 5G 装机量 光伏 光伏发电

  • 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达23OGW 整合仍将继续

    据预测,到2017年全球累计光伏并网系统装机容量将达230GW,而CSP(聚光光伏)电站装机量仅为11GW。预测中国将引领太阳能光伏的部署,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太阳能光伏行业的竞争力,所以预测在未来的几年中太阳能光伏制造行业的整合将继续。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可再生能源市场趋势和2017年预测的分析,光伏行业有望实现强势增长。国际能源署预测,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将从2011年的70GW增至2012年的91GW、2013年的115GW、2014年的140GW、2015年的167GW和2016年的197GW以及2017年的230GW。国际能源署还表示,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加,每年光伏发电量的平均水平将达35太瓦每小时(TWh)。在所有可用的太阳能技术中,预测光伏的增速最快。国际能源署表示,从整体上讲,到2017年,包括聚光太阳能发电(CSP)在内的太阳能发电将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4.9%。国际能源署表示,增长的驱动主要来自中国,预测到2017年,中国的装机容量将增加32GW。预测美国位居第二,装机容量为21GW;德国和日本并列第三,装机容量均为20GW;而意大利排名第四,装机容量为11GW。然而,国际能源署表示,“因为在数个国家中曾经出现过繁荣——萧条周期,所以政策支持的力度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可预见变数”。除了增强与电价的竞争性外,国际能源署认为,更为便捷的安装措施将能强势推动增长,尤其是在居民住宅、商业住宅和电力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具有“良好的资源”。但是,国际能源署强调,竞争性取决于不同市场的环境因素,除了成本结构以外,还有可替代能源的资源和价格。“的确如此,”国际能源署表示,“很显然,可再生能源将越来越廉价,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能源署还表示,太阳能组件和其他不减的供应依然“充足”。从中期来看,这有助于进步一拉低价格,预测“因为利润率低”,太阳能光伏制造行业将遭受“数年整合期”。聚光太阳能发电的开发预测聚光太阳能发电(CSP)市场也有所增长,但是增幅低于先前预期。2011年,该市场的装机容量为2GW;预测到2017年增至11GW。国际能源署表示,CSP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来自太阳能光伏的价格竞争和一系列“复杂”的环境许可问题。CSP的存储和混合淡化技术(即与矿物燃料发电厂相结合)能力依然提供较高的价值,增强了项目的吸引力。在CSP行业,美国有望在增长中处于领导地位,到2017年CSP的装机容量将增加4GW,西班牙和中国紧随其后,装机容量均为1GW。预测在中东、非洲北部和南非具有小幅的增长。可再生能源发电就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而言,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17年,全球的装机容量将达710GW。随着太阳能光伏的增长,预测中国的增速领先,新增装机容量270GW;其后分别是,美国,56GW;印度,39GW;德国和巴西,均为32GW。国际能源署解析道,“强大的政策目标、高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充足的资金支撑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在美国,国家级可再生能源政策联合经济的增长将推动美国在这方面的增长,甚至在联邦刺激措施不明确的情况下坚持降低天然气的价格。印度的优惠政策和农村电力的需求将刺激上网和离网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部署”。同时,在2011年至2017年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增加1,840TWh,意味着比2005年至2011年间的发电量约增长60%。国际能源署表示,总体上讲,201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4,540TWh,比2010年增长5.8%。到2017年,预测达到约6,400TWh。就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资方面而言,国际能源署表示,2011年,新投资额达2500亿美元,而2010年为2100亿美元。“在2012年第一季度中,全球新投资额季度性急剧下滑,部分原因是成本下降和数据中不包含小额分布的装机容量”,国际能源署表示。国际能源署表示,受到欧洲银行项目融资和电力资产负债表投资的约束,未来不确定的政策支持将更为严峻。但是,因为预测经济状况将得到好转和新融资选择将有所增加,可再生能源的融资将得到维持。国际能源署再一次指出,尽管会出现刚刚提到的利好因素,但是政策支持和技术风险依然在融资方面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国际能源署继续表示,“在那些政策支持不明确的国家,资本成本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不利于项目的经济效益。再者,许多投资者仍然觉得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很大的风险,尤其是离岸风能和CSP”。

    半导体 可再生能源 装机容量 太阳能光伏 光伏装机容量

  • 应用材料跟进超微削减全年营收和获利预期

    半导体资本设备公司AppliedMaterials(应用材料)(AMAT-US)周二股价下跌,系因该公司认为晶片制造设备的需求大减,削减全财年营收展望。台北时间12:49,应用材料股价下跌0.24美元或2.18%,报10.77美元。该公司预期,10月底止的一年营收将低于先前预期的91亿美元至95亿美元范围。应用材料也预期调整后获利低于先前预估的每股85至95美分的范围。该公司估计「需求变化」恐对公司全年调整后获利造成每股15美分至20美分的冲击。应用材料认为「其半导体设备事业的近期需求较预期疲弱,尤其是代工客户端」。该公司宣布将在8月15日公布下一回财报时,一并提出新的目标范围。之前该公司预期第三财季(7月29日止)将介于先前的预期范围内。在应用材料作出上述宣布前,AdvancedMicroDevices(超微)(AMD-US)也表示因需求大幅下滑而估计营收将逊于预期。台北时间1:07,超微股价大跌0.58美元或10.32%,报5.04美元。

    半导体 AMD DMA ADVANCED DEVICES

  • 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运营利润达59亿美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Co.)今天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运营利润达到创纪录的6.7万亿韩元(约合59亿美元),同比增长79%;销售额预计将达47万亿韩元(约合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9%。分析师预计,三星当季手机业务利润将翻一番多,GalaxyNote等产品有望帮助该公司弥补了半导体利润的下滑。该公司不仅希望借助新产品巩固电视机市场的主导地位,还希望在今年实现创纪录的手机销量,从而保持对苹果的领先优势,后者正在全球范围内与三星展开专利诉讼大战。“受到智能手机的拉动,盈利增长持续到第二季度。今天的数据打消了对三星业绩以及整体科技产品需求的担忧。”韩国东阳证券分析师布莱恩·帕克(BrianPark)说。三星表示,等到本月晚些时候公布经审计后的业绩时,该公司的最终营业利润可能会较今天公布的数据增加或减少2000亿韩元。该公司并未披露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和各部门的盈利状况。手机业务分析师平均预计,三星第二季度电信业务营业利润达到4.42万亿韩元,较去年的1.67万亿韩元增长一倍多;销售额可能翻番至24.1万亿韩元。法国里昂证券亚太市场分析师马特·埃文斯(MattEvans)在6月20日的报告中预测,三星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能达到5000万部。由于面临华为(微博)和中兴的竞争,三星新兴市场的廉价产品销量低于预期,因此他的最新预期较此前5340万部的预期有所下调。投资公司HIInvestment&SecuritiesCo分析师SongMyungSup在6月27日的报告中表示,三星最新一代GalaxySIII手机截至6月底的总销量可能达到700万部。这一数字同样低于此前预期,原因是芯片和外壳等零部件短缺导致产能不足。三星在6月28日的声明中称,这款新手机无法满足需求,但并未遭遇采购困难,该手机在美国市场的发货推迟只是“短期问题”。今年第一季度,三星取代诺基亚(微博)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同时也从苹果手中夺回了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宝座。三星与苹果之间的手机技术和设计专利战火已经燃烧了一年有余。苹果6月29日成功从美国法院申请到三星GalaxyNexus智能手机的禁令,这是首款采用谷歌Android4.0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芯片业务分析师平均预计,随着全球PC需求的下滑,三星半导体部门营业利润可能减少29%,至1.3万亿韩元。DDR32GBDRAM芯片基准价格上季度平均为1.03美元,远低于一年前的1.82美元。价格暴跌也迫使尔必达于今年2月提交了日本两年来最大的破产申请。本周早些时候,美光科技同意收购尔必达。虽然可以借此将市场份额扩大一倍,但美光科技也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亏损。DRAM可以帮助PC流畅运行多种应用,HIInvestment&SecuritiesCo分析师SongMyungSup认为,这类芯片的生产厂商第三季度可能减缓产量增长速度,有助于提升价格。但身为苹果iPhone和iPad的芯片供应商,三星已经逐步脱离了DRAM行业,向利润更高的半导体行业扩张,以此应对电脑存储行业的衰落。三星上月表示,计划花费2.25万亿韩元建设新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工厂。该公司今年的半导体资本开支预算为15万亿韩元。显示器业务分析师平均预计,三星显示器业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为5250亿韩元,去年同期亏损2100亿韩元。尽管平板电视销量未见起色,但该公司却受益于移动设备的显示器需求增加。证券公司IBKSecuritiesCo预计,该公司的智能手机面板制造部门占到整个显示器业务利润的86%。据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测算,2011年的全球电视机出货量出现2004年来的首次下滑。该公司在6月20日的研究报告中称,由于液晶电视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全球电视机出货量第一季度萎缩约8%。分析师平均预计,包括电视在内,三星消费电子业务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可能从去年的5100亿韩元增长到5800亿韩元。投资公司INGInvestmentManagementKorea投资组合经理ParkJongMin说:“芯片和显示器业务也将复苏。但由于全球经济放缓限制了需求,因此进程将会较为缓慢。”

    半导体 智能手机 三星电子 ECU INVESTMENT

  • 德国光伏“总量管制” 太阳能热难在

    尽管太阳能产业近期增温,但德国太阳能补助政策调整方案出炉,却对太阳能后市投下震撼弹!研调机构EnergyTrend表示,德国政府将才用“总量管制”方式,到2020年之前的平均每年安装量,定于2.5-3.5GW之间,若安装总量超过塬定目标,则不会获得任何补助。由于德国光是去年的安装量就达7GW,此政策出台后恐对欧洲市场造成雪上加霜的效果。EnergyTrend指出,依照德国的太阳能补助新版本来看,已经把“总量管制”的精神置于其中。EnergyTrend认为,长远来看,此次法案的调整,将加速降低欧洲太阳能市场在全球太阳能市场的影响力。根据本次法案,德国政府设定在2020年达到太阳能累积总安装量为52GW,由于德国累计至今(2012)年第1季为止,安装量已达26.6GW,等于是用掉了一半的额度,这也意味着在未来9年又3季的期间,只有25.4GW的量可供补助,换算等于每年约2.5-3.5GW。如果安装总量超过设定的目标,多出来的新安装量将不会获得任何补助。EnergyTrend强调,德国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由于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对太阳能的需求持续下滑,若明年起德国市场的安装量降至2.5-3.5GW的均值,对全球市场来说,等于顿时少了3GW的需求量。EnergyTrend指出,如果中国、日本与美国等新兴市场在明年的成长力道,无法填补欧洲市场的衰煺,则整个全球太阳能产业的挑战,恐将比今年更为严厉。

    半导体 太阳能 TREND ENERGY 光伏

发布文章